建于公元10世纪末的蓬农豪尔毛修道院,于12世纪初毁于一场大火。13世纪,根据周围的自然环境,在这里重新修建了一座新修道院。16世纪,蓬农豪尔毛修道院成了抵御外敌入侵的要塞。到了18世纪末,蓬农豪尔毛修道院被关闭,直到1802年才重新开放。
这个修道院的彩色拱肋和东西翼栋中具有独特形状的修道士单问建造形式,集中体现了它在匈牙利修道院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奥格泰菜克与斯洛伐克的喀斯特高地
奥格泰莱克与斯洛伐克的喀斯特高地位于匈牙利北部和斯洛伐克东南部。其面积达558平方千米。该地区景观众多,其中以欧洲最大的巴拉德拉一米尔卡溶洞最负盛名。该洞景观奇特,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溶洞”。而发现于该溶洞的文物则对考古研究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1995年,奥格泰莱克与斯洛伐克的喀斯特高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摩拉维亚高原位于斯洛伐克东南,长约140千米、宽约40千米。此外,还有一直延伸到匈牙利北部的克里诺贝兹、费里泰尔贝尔克等山脉,在这一地区里,匈牙利建立了“奥格泰莱克喀斯特国家公园”,斯洛伐克建立了“斯洛伐克喀斯特景观保护区”。
喀斯特地区被水溶解的石灰岩形成的地下洞窟全长约25千米,这个溶洞跨越斯洛伐克与匈牙利国界,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连。
十四、爱尔兰
在洞穴内,有许多色彩各异、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和石笋,它们是世界上同类型洞穴中最长、钟乳石最多的一个。在喀斯特溶洞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人骨、石器、陶器等,这些证据表明这里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博因遗迹群
位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西北约45千米处的博因遗迹群,以三座大型石墓著称。该石墓构造奇特,技艺高超,世所罕见。作为欧洲最重要、最大的史前巨石艺术展示地,博因遗迹群集中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也显示了当时的墓葬情况。1993年,博因遗迹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处的石墓建于300多年前,周围环绕着石墙。而从中央墓室摆放着的祭品盘和巨石上刻着的装饰图案来看,那时候就已经有了为死者举行葬礼的风俗。
墓室入口设计得非常独特,它在北半球白昼最短的12月22日这一天,能使太阳光照射到中央墓室,这表明当时已经掌握了精确的天文知识。
斯凯利格.迈克尔岛的修道院
位于爱尔兰西南部的斯凯利格-迈克尔岛的修道院,是一座富有神秘色彩的教堂。其中斯凯利格-迈克尔是一座距艾维尔半岛西端博拉斯角仅11.5千米的小岛。1996年,斯凯利格.迈克尔岛的修道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7世纪,斯凯利格.迈克尔岛上修建了修道院,但对这座修道院的文字记录则始于公元8世纪。修道院后又于公元95()~1050年建起了一座以圣迈克尔为守护神的教堂。这座教堂是圣奥古斯丁修道会教士的居所。12世纪末,修道会并入巴林斯克利兹大修道院。
在建造修道院时,修建者将大礼拜堂建成倒扣的船形,将石砌墙壁的墙根建成直线形,围墙向上渐渐呈圆形,此外,在墙顶部,再用大块石头砌成圆形。而西侧出口和小窗则是大礼拜堂仅有的开口。
十四、意太利
瓦尔卡莫尼卡岩石画
瓦尔卡莫尼卡岩石画位于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的瓦尔卡莫尼卡峡谷中。这些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岩石刻画生动详实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活动历史,是研究太古人类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其粗犷有力、风格迥异的刻画技巧更使这里成为一个巨大的艺术宝藏。1979年,瓦尔卡莫尼卡岩石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全长大约为70千米的瓦尔卡莫尼卡峡谷内有2400块巨大的岩石,岩石上面刻着14万幅图画。
石雕画的创作时间跨度很大,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最迟也至公元初年。最早期的猎人,较晚期的农民和以后的牧民和商人都是这些石雕画的作者。他们以各自的生活内容为创作题材,其中有的反映了猎人捕获猎物的情景以及农民与地主抗争的战斗场面;有的表现了对神和祖先的崇拜,以及对英雄、神职人员、超自然力量甚至武器的崇拜等等。这些作品大多风格粗犷,但画面人物丰富,形象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古居民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演变。
因为时间跨度长达8000年,瓦尔卡莫尼卡岩石画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人们研究史前人类的社会、思想、文化、经济、习俗和宗教的情况。绘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圣玛利亚教堂的圣餐厅和多明各会修道院。
著名的多明各会修道院和绘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圣玛利亚教堂的圣餐厅,坐落在意大利伦巴底大区米兰市内。圣玛利亚教堂和多明各会修道院是建筑大师布拉曼特在伦巴底地区的最后作品之一,再配以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让这些建筑群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1980年,绘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圣玛利亚教堂的圣餐厅和多明各会修道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米兰建筑师索拉兄弟设计建造的圣玛利亚教堂和多明各会修道院,都始建于1463年。建成伊始,教堂后部的半圆穹隆就被拆除了,意大利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布拉曼特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大圣坛。另外,他还主持修建了大餐厅、圣器室和方形回廊等。
圣玛利亚教堂修道院餐厅里的壁画《最后的晚餐》,由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和大艺术家达芬奇亲手创作,这使圣玛利亚教堂成为米兰人的骄傲。曾经在米兰生活过20多年的达芬奇于1495~1497年在教堂餐厅的北墙上绘成了他的传世杰作《最后的晚餐》。此画高4.97米、长8.85米,画中人比真人还要大一半,表情各异,栩栩如生。这幅作品是胶画,而非一般的壁画,不幸的是,该画屡次遭战火毁坏,先后修补过6次。
罗马历史地区
罗马历史地区位于意大利的梵蒂冈和罗马,主要建在阿文蒂尼、卡埃利安、卡皮托利尼,埃斯奎利尼、帕拉蒂尼,奎里纳尔和维米纳尔的7座山丘之上。罗马古城内遍布历史遗迹,是古代灿烂文明的高度体现,堪称一座巨型的历史、艺术博物馆。罗马历史地区是世界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罗马历史地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罗马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27~公元476年,这一地区作为罗马帝国的文明发祥地和首都而发展起来;公元750~1870年,它一直是教皇国的都城;1870年,意大利统一,罗马又成了意大利的首都。
在罗马古城内,名胜古迹和古建筑的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公元2世纪,著名的潘提翁神殿在这里建成了,它在古罗马建筑中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另外,建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斗兽场坐落在埃斯奎利尼山上,它有4.5万个座位,另有几千个站位,可容纳近5万人。观众席为环环相通的环形回廊,方便出入。座位下面的兽室与中央场地相连。罗马斗兽场气势非凡,体现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
与其他地方的纪念碑、纪念塔不同,古罗马人的凯旋门,真可谓一个创举。大大小小的凯旋门记载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功绩,如塞维罗皇帝远征波斯的功绩,蒂都皇帝东征耶路撒冷的战绩等,其中,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在米尔维亚桥上战胜马克森提而建立的凯旋门是最大的一个。
罗马市内有3000多个飘珠溅玉的喷泉,其中最著名的是始建于1762年的特雷维喷泉,它喷花溅雾,在阳光下形成道道多姿多彩的彩虹,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共有天主教堂300多座,另外,还有7所天主教大学。300多所修道院。位于老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坐落在台伯河西岸,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圣彼得大教堂。
罗马历史地区著名的广场有:始建于公元前51年的恺撒广场、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努姆广场、始建于公元前42年的奥古斯都广场、建于公元111~114年古罗马最大的图拉真广场。
坐落在内城中心跑马广场街尽头的威尼斯广场,是目前罗马最大的广场,长130米、宽75米,广场南面矗立着埃马努埃尔二世纪念碑。广场的西面则是由巴尔保枢机主教于1455年兴建的威尼斯大厦,它是罗马最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式建筑。
最早建于公元212年的卡拉卡拉浴场,已有179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5世纪中叶开始直到今天,它一直被用作浴场。它的四壁是大理石,下底是嵌石铺就的。浴室里还有壁画、雕像等。高大的浴室分为两层,都用圆拱门,金碧辉煌,与壁画雕像交相辉映。浴场占地6英亩,可同时容纳近2000人人浴,洗浴分冷水、热水、蒸气三种。
佛罗伦萨历史地区
佛罗伦萨历史地区,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佛罗伦萨市内。佛罗伦萨历史悠久,约有6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使得该地区建筑精品和艺术珍品云集,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琳琅满目的艺术作品,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灿烂文明的象征,也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永恒的、和谐的美。1982年,佛罗伦萨历史地区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意大利语中,佛罗伦萨意为“鲜花之城”。早在公元前1000年,埃特鲁里亚人就定居在这里。图斯卡尼大公国又于1569年定都佛罗伦萨。1865~1870年,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的都城。
佛罗伦萨有40多个博物馆和画廊,60多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以及无数风格各异的教堂,整个城市由此而成为一座充满艺术珍品的巨大博物馆,令人向往。
建于1296年的圣玛利亚德尔弗洛雷大教堂,是佛罗伦萨众多教堂中最有名的。座,具有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其外墙由带有粉红、绿、黑色条纹的大理石砌成,独具魅力。教堂最精美的部分是由焦托殴计的钟楼和菲利波布鲁内菜斯基没计的圆顶。建于14世纪的钟楼高84米,以各色大理石为材料建成,外观晶莹清雅。由洛伦德吉贝尔主持建成的大教堂对面的八角形浸礼所,青铜大门上有后期拜占廷式的意大利最美丽的镶嵌图案,具有艺术与历史的双重价值。
佛罗伦萨市阿诺河上横跨着的7座桥中,一座称作“旧桥”的石桥始建于公元10世纪,1333年“旧桥”毁于阿尔诺河的泛滥,14世纪中期又得到了重建。这个石桥上建有古朴的走廊,桥的两端是举世闻名的乌菲尔博物馆和皮提美术馆,两馆看上去都非常有气势,而且两馆内收藏的绘画也尽是稀世珍品。其中有拉斐尔的《圣母像》、提香的《佛罗拉》、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等。
佛罗伦萨哺育了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等艺术巨匠。上面谈到的“旧桥”,据说就是但丁与其终身热恋的贝娅特丽齐相遇的地方,另外,但丁的故居及其与贝娅特丽齐的住宅也完好地保存在城内。
威尼斯及其港湾
世界旅游胜地意大利的威尼斯及其港湾,主要是由岛屿组成的。威尼斯素有“水都”或“百岛之城”的美称,是意大利威尼斯省的省会,也是意大利北部的主要港口。这座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风光独好,城内历史古迹比比皆是,是一座风景如画而又古韵十足的历史名城。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威尼斯及其港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威尼斯地形十分奇特,它四面环海,只有一条长堤从西北角与大陆相接,纵横交错的1 77条大小河道把全市分割成120余个岛屿。把各岛连起来的是400余座形式各异的桥梁,其中最著名的是横跨市中心主运河上的大理石单孔拱桥阿里托桥。这座建成于1592年前后的单孔桥长48米、宽22米,桥中央建有亭台,桥两侧是一些小店铺,它曾被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提到。另外一座名叫“叹息桥”的拱廊桥,是过去临刑死囚走向刑场时必须经过的桥。囚徒每当走到这里,见到家人在桥下的船上等候诀别,总是哀叹不已,“叹息桥”就是由此得名的。
威尼斯城内古迹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另外,还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都隔河相临,十分别致。位于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长175米、宽79米,拿破仑曾称其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在广场上格外显眼的钟塔高达97米,建于15世纪。每到整点的时候,两个机械人就会用槌自动敲钟报时,整个城市都可以听见钟声。广场东侧的圣马可教堂建于1073年,里面有圣马可墓。作为《马可福音》的作者,圣马可被威尼斯人奉为守护神。
比萨的大教堂广场
比萨的大教堂广场,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坐落在意大利的中部托斯卡纳省的省会比萨。广场上的主要建筑群是建于11~14世纪的比萨主教堂、浸礼会教堂和比萨斜塔等。这些建筑群是罗马建筑的典范,尤其是比萨斜塔,更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比萨的大教堂广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