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轩郭神医,在连云山区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他十四岁拜湘东名医越秋学技,十年方出师门,越秋的一身本事,被他学了个严严实实。之后他又拜骨医彭淡如学伤科,跟蛇医马正兴学蛇科,跟女医范银芝学妇科,甚至还跟军医李正南学会了治枪伤、烧伤,跟丐医苏花子学会了治动物咬伤、疮毒、皮肤病。一般的病状,服他一两帖药,就康健如初了,疑难杂症,三五帖药下去,也能治个八九不离十。更神的是,他用黑竹做引治疯狗咬伤,居然也有奇效;用锅底黑灰治痢疾,治一个好一个;用草药治被大医院判了死刑的癌症晚期患者,也能让人多活三年五载。山区的人们,俨然就把他当成了神仙转世,举凡病人,只要经过雨轩医治,虽死无憾。
解放后,雨轩成了连云镇卫生院的一名正式医生,没多久又担任了院长职务。那时节,卫生院里医生不多。由于人手少,加上很多病人等都要等到雨轩来看,雨轩差不多便成了一名全科医生,内科,外科,儿科,骨科,皮肤科,妇产科,他都看。山区的村民,打着赤脚找他来看;县城的居民,搭着班车求他来看;外县的干部,开着小车央他去看。一天到晚,雨轩忙得吃饭都没时间。连云镇是个小镇,因了卫生院,因了郭雨轩,竟然热闹得不行。卫生院门口,开了四家药铺,五家饭店,三家旅社,居然家家生意兴隆。
几年后,雨轩调到县中医院去做了院长。他走后不久,连云镇慢慢就清冷起来,那些药铺饭店旅社,也就一家接一家地倒闭了。而中医院,却一天比一天地牛气起来,连向来瞧不大起中医院的县人民医院,也从此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只是苦了连云山人,从此看病就不那么方便了。连云山距县城百余里,山民们难得进一次城,有病就请乡下的赤脚医生凑合着看看。很多被病痛折磨的人,都暗自叹气,要是神医郭雨轩还在山里,那该多好啊。
郭雨轩在中医院当了近二十年院长才退休,退休后又被医院返聘了五年,直到他六十五岁那年,才告老还乡,回到连云山他儿子家安度晚年。
郭神医回乡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山区,山民们奔走相告,满心喜悦。望着成群结队前来看望自己的乡亲,郭雨轩感动得泪光闪烁,他默默告诫自己,一定要把余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父老乡亲。
郭雨轩的儿子,也是一名医生,一名医技平平的赤脚医生。他的医术,并非父亲所授,而是从区上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上学得。多年来,他做梦都想父亲教他,可父亲一年到头忙不停,有心教他也没时间啊,现在可好了,父亲就在身旁,随时都可请教,更重要的是,父亲还可帮他诊断一些他拿不下的病症,帮他立起门户。
很快就有患者到儿子的诊所看病来了。儿子像往常一样,笑容满面地热情接待,示意患者伸手号脉。患者却不把手给他,而是不好意思地说,能不能请老先生看看?儿子一旺,有些淡淡的失落,郭雨轩却闻声而出,朗声说,怎么不能呢?来来来,我给你看看。号脉,开方,几分钟后,就把病看完了。患者问,老先生要多少诊金呢?郭雨轩哈哈大笑,乡里乡亲的,开一张方子,要什么诊金!再说了,国家给我发了退休工资的,我不收你们的钱。患者千恩万谢,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一天下来,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郭雨轩忙个不停,儿子痴痴地站在一旁,闲。
这天晚上,郭雨轩满心舒畅,他高兴地对儿子说,几十年没给乡亲们看病了,心中一直不安,现在可好了,随时都能给他们解除病痛,我欢喜啊。儿子静静地听着,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他才闷闷地说,爹,您有退休工资,可我没有啊,今后我咋办呢?郭雨轩一惊,是啊,我咋没想到呢?
第二天,郭雨轩依旧春风满面地坐在儿子的诊所,给人把脉开方。不过,开诊之前,他对病人们说,我老了,思维比不上先前,怕出问题,为了不误乡亲们的事,以后我不再接诊,请各位谅解。不过,这几天我精神尚可,就还给大家义诊七天吧。病人们都惊讶地望了雨轩,似懂非懂。
七天之后,依旧有患者来找郭雨轩看病,他和气地说,抱歉,从今天起我不再接诊了,你找我儿子看看吧。患者苦苦相求,雨轩挥挥手说,不必多言,就这样吧。患者尽管不太情愿,但山里医生少,不找他儿子又找谁呢?
从此之后,郭雨轩白天一门心思打麻将,晚上关门闭户享天伦。无论是谁请他看病,他都不答应,无论是什么病,他都不发表半句见解,就算是很急很重的病,他也只停住摸牌的手,稍稍望上一眼,说一句“这病死不了人,我儿子能治”后,又继续出牌。山区的人,都在心里暗暗地骂他:这个老家伙,为了让儿子赚钱,连救死扶伤的起码医德都没有了,还神医,狗屁神医呢!
一晃就十五年过去了,郭雨轩这些年日子过得逍遥,身体依然很是康健,唯一让他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乡亲们不再叫他老先生,更没有人叫他郭神医,大家差不多已经忘了他是一名医生,只知道他是一名麻坛高手,人称郭幺鸡。好在儿子争气,这些年的医术突飞猛进,医德又好,深受乡亲们的敬重,他丢失了的神医称号,慢慢又被儿子赢了回来。
郭雨轩八十岁生日时,儿子隆重地为他举办寿宴。神医的父亲大寿,四乡八邻无一不前来祝贺。儿子举杯致辞:今天既是我父亲的寿宴,也是我的出师宴。十五年来,父亲每天晚上都教我医术至深夜,很多疑难病症,最初都是他老人家晚上听我讲述病情后,口述处方由我第二天再交给病人的。但他为了让我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的医术后继有人,当然也为了保护我的声名,树立我的威望,十五年来,他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忍受着被人错怪的委屈。其实,这么多年来,山里的家家户户,人人都吃过我父亲开的药。我今天借这个机会,把真相告诉大家,一来是表达我对父亲的敬意,二来也希望乡亲们能谅解他老人家。
儿子的话音刚落,掌声立马雷鸣般响起,大家纷纷举起酒杯,激动地对郭雨轩说:祝郭神医郭老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