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暗示的作用
语言、行动、表情或符号等的提示,可以改变别人的态度或行为。
定律解析:
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
暗示一般不需要讲道理,而靠直接的提示。比如美国有一种戒烟电话,当人烟瘾上来的时候,拨打这个电话,就会听到里面传来令人难受的气喘和咳嗽声。这种声音是在暗示人们抽烟对健康的危害,可以帮助人们戒除烟瘾。
暗示的途径包括很多种,如语言、行动、表情、符号等。比如商场里摆放着穿漂亮服装的模特,是在暗示你“这件衣服多漂亮,快来买吧”;一些人在商场里买衣服,可能会对你形成行为暗示;有人买完衣服后喜形于色,会对你形成表情暗示;有的人买完后赞不绝口。又会给你语言暗示。这些符号、行动、表情和语言,虽然没有直接“号召”你去买,却可能通过暗示达到这种效果。
那么人为什么会接受暗示呢?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后做出的。这样的决定和判断叫做“主见”。而人不是神,没有任何人是万能的、完美的,因此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全有主见的。“自我”的这种不完善和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自我越是虚弱、幼稚,就越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
生活启示:
我们可能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在宴会上一道新菜上来,初品还没有什么特殊滋味,等主人细细介绍之后,才逐渐体会到菜的新奇和独特。
或者,有一天同事突然对你说,“你怎么这么瘦弱,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你起初可能还不太在意,但不知不觉地你开始觉得有点头重脚轻,浑身不舒服。可是上医院一检查,却一点毛病.也没有。
又如,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广告,“大宝天天见”,“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等等。听得多了,耳熟能详,可能我们就会购买这些牌子的产品。
这些都是心理暗示。它们通过语言、动作或其他途径,对我们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暗示有时也可能被骗子利用。我们都记得小品《卖拐》中,赵本山反复对范伟说他的腿一长一短,让范伟真觉得自己的腿有问题,而上当受骗。其实范伟是因为受到了赵本山的心理暗示,才产生了错觉。
但是,心理暗示在医学中也可能有治病的效果。一个人到医院,说身体难受,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医生经过检查,发现他患的是“疑病症”,就是一种心病。但医生对病人说:“你患的是某某综合征,刚巧有一种新药专治这种病,注射一支,三天就痊愈。”结果打针三天后,病人真的“痊愈”了,其实医生为他打的只是葡萄糖。
医生知道和病人讲道理可能没用,针对病人的特殊心理,利用心理暗示,却可能医好病人的心病。
心理暗示分为对他人的暗示和对自己的暗示。对自己的暗示,是调整自己心态的好方法。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意识或潜意识就像一片沃土,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就像在这块土地上播撒种子。
积极或消极的暗示,会对我们的心态产生重大影响,并影响我们在行动时的发挥。
比如,在演讲或考试前,如果想象自己可能会失败,那么在临场时就可能真的发挥不正常,而遭遇失败。
相反,如果我们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会做好。”到时候,我们的表现可能真的会比较好。
心理智慧:
我们要尽量让自己接触积极的暗示,以使自己拥有良好的状态;
同时要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对心态的不良影响,同时防止虚假暗示的欺骗。
2.记忆系统性定律
知识系统化然后记忆,要比死记硬背记得更牢。
定律解析:
培根说过:“一切知识归根结底都是记忆。”记忆力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一切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都以记忆为基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呢?
一般来说,对知识死记硬背效果并不好。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想要最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最好是把知识放到一个体系之中。知识之间有了相互关联,相互比较,才容易记忆。其实教育的基础就是所获知识的体系。
生活启示:
有这样一个人,他想要把整部百科全书全部学习掌握,于是从头开始学。可是当他从“A”学到100多个单词的时候,就再也学不下去了。这让他很苦恼,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实际上,他这样学下去,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因为他违背了记忆的系统性规律。百科全书是一种辞书,不是按知识体系排的,所以不好记;甚至因为枯燥,容易让人半途而废。
生活中有些人,由于不懂得记忆系统性定律,总是无法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他们本来知道得不少,可是知识在脑子里却是一些死东西。当需要忆起某种东西时,总是忘记了,不需要的东西却“浮上心头”。
而另一些人,知识可能不多,却全部得心应手,在记忆里随时能够再现所需要的东西。
这两种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脑子里没有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后者却有。
拿破仑就是系统性记忆方法的高手。他说:“一切事情和知识在他的头脑里安放得像在橱柜的抽屉里一样,只要他打开一定的抽屉,就能取出所需要的材料。”比尔·盖茨也有类似的特点。
心理智慧:
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从一开始就不要随便地、泛泛地学习东西,在学习的时候要同时建立知识体系,在脑子里把知识和用这些知识的场合联系起来。或者说,材料在识记过程中要不断地加以系统化。
对此,从事物中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就像俄罗斯著名军事家苏沃洛夫建议的:“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是在这个仓库里有许多隔断,因而应当尽快地把一切都放得井井有条。”
3.感官协同效应
学习时使用的感官越多,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定律解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参与收集信息的感官越多,信息就越丰富,所学的知识也就越扎实。也就是说,多种感觉器官一齐上阵参与记忆,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这叫做“感官协同定律”。
科学研究发现,人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但是如果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就能记住知识的65%。
美国心理学家格斯塔做过一个实验,也证明了这个理论。他把智商相近的10个学生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屋里只有5张椅子和5本《圣经》,第二组在室内除5本《圣经》之外,还有几本宗教故事画集,并播放宗教音乐,然后要求两组被试者都背诵《圣经》。结果发现:第二组成绩远优于第一组。这是因为第二组学习《圣经》时,使用的感官比较多。
生活启示:
宋代的大学者朱熹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读书法,叫做“三到”读书法。他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的这个理论被后代的许多文人奉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它包含了两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视觉和听觉。
当今的电化教学(视听教学)也是利用感官协同原理,使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生动形象与情绪感染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懂得感官协同效应。比如,小学生对多位数除法的算理很难理解,老师就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边看边想边说。在几何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就让学生尝试动手操作,去摸、折、围、剪、拼、搭用纸做的几何图形,然后再用语言表达,在脑中想象,就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我们学习游泳,也可以通过听讲、读书、看图、看电影、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获得游泳的知识。此外,最好亲自下水去实践。这样,视觉、听觉、触觉各种感受综合起来,就能够更快地学会游泳的技能。
心理智慧:
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多种感官,如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读,或者亲身去做,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4.记忆选择性定律
人们对愉快的事和感兴趣的事容易记得牢。
定律解析:
早在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就提出: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
有些痛苦的事情,人不愿意再想起,就会被自动抑制而遗忘。
人的感知的确具有某种适应性和选择性。人对于痛苦的事情会慢慢淡忘,在内心深处会自动排斥和回避不愉快的感觉;而对于兴奋、愉快和幸福的事,则会长期留恋,在内心深处加强和放大这种印象。因此,人类内心深处的记忆,有明显的选择性,会减弱和回避过去的痛苦,放大和留恋过去的幸福。
这种心理特征对人是有利的,可以使人对未来抱有积极的心态。如果没有这种记忆的选择性,整个人类可能已经成了精神病群体。
此外,那些与人的兴趣、需要、活动目的相联系的事情,更容易保持扎实的记忆。比如赌徒能记住别人所出的每一张牌,司机对交通的记忆有独到之处,语言专家能够一年学会两门外语,象棋大师能够同时与十个人下盲棋。
生活启示:
一群大学生骑自行车去颐和园玩,没想到半路上自行车出了毛病。
于是他们修完了自行车再上路。在公园里划船时,老天爷好像故意作对似的,下起雨来了。大家都没有带伞,淋成了落汤鸡,冻得够戗。
有的人心情急躁,还吵了起来。总的来说,这不是个愉快的旅行。
但是毕业若干年后,同学们聚会时回忆起这个经历,却感到十分畅快,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正是人们记忆的选择性造成的,就是在回忆过去时,倾向于忘掉不愉快的方面,而记忆那些愉快的事情。
记忆选择性的另一种体现是,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总是记得更牢,而对不感兴趣的领域,却可能显得“低能”。比如数学家陈景润,虽然在数学领域有高超的天赋,但在生活中却是个“低能儿”,这就是由兴趣选择性造成的。所有的人身上几乎都有类似的现象。
心理智慧:
我们可以去充分体验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感受,并让它深深烙刻在我们的心里,给我们带来更多愉快的感受。而对于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则不必去在意,可以尽快将它们忘却。由于我们对感兴趣的东西记忆更牢,那么我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5.角色深化效应
表述一个观点,可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定律解析:
演员根据剧本演绎出各种性格的人。尽管每个角色都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在演绎过程中,那个角色开始渗透进演员的自我,渐渐地本来的自我也开始向那个角色发生转变。这种现象叫做“角色深化”。
而心理学上的“角色深化效应”是指:我们在表述一个不理解的东西时,就像演员进入角色一样,会逐渐深入到这个理念里面去,而加深对它的理解。
一个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这个规律。研究者要原来不信教的大学生写一篇介绍宗教的文章,其中有一部分大学生被要求注意说理的透彻性,以理服人;另一部分被要求注意文章的结构。结果发现,与没有写文章的大学生比,这两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都发生了更显著的变化,其中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变化更大。
生活启示:
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个农村青年总坚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觉得不生儿子会被别人笑话,不能传宗接代,对不起父母。这使村里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干部伤透脑筋,也让他已经怀孕的妻子感到为难。
后来,一位有经验的领导想了个办法,根据这个青年的特长,让他编辑村里的黑板报。这个青年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认真地编辑了几期黑板报。这时,上级要求办几期宣传计划生育的黑板报。为这个任务,他查资料、写文章、画漫画,按时完成了。但奇怪的是,随着工作的完成,他主动让妻子去做了人工流产。
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了原来的观念呢?原来在编写黑板报的过程中,他对计划生育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逐渐发现了自己原来观念的错误,从而改变了多要孩子的决定。
我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就是对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读一遍,对别人讲一遍,或者抄写一遍,就加深了对这个观点的理解程度。
在工作中,有的上司就善于利用这个心理效应。比如下属对上司的意见不赞同,聪明的上司就让这个下属向其他部门的人解释这个想法。这就需要下属做准备,搜集一些数据和图表,建立清晰的主题脉络,准备应对其他人的质疑,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下属也逐渐增进了对上司意见的理解,逐渐打心眼里开始赞同了。
心理智慧:
如果我们想增进对某种思想的理解,可以试着去表述它;想要改变别人的看法,则可以给他表述这个看法的机会。
6.对比效应
对比可以增强感知效果,加深记忆。
定律解析:
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丑,就没有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形成对比感,有利于被感知事物的差异或共同点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而使感知者有效感知。这叫做“对比效应”。这是因为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会在对比中加深印象;而单独出现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没有诱导作用,就显得平淡而不容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