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除李月琴外,苏凤叶又认识了同宿舍的其他同学。新同学相聚,说说笑笑,没有半点隔阂。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吃过晚饭,同学们回宿舍来。李月琴看同学都齐了,建议选室长,大家同意,并一致选苏凤叶当室长。盛情难却,苏凤叶只好担当起这个责任了。
为了进一步增进友谊,加深感情。苏凤叶提议同室的八位同学即时开个联欢,每个人轮流唱歌。同学们都同意,此时大家不约而同的要苏凤叶先唱一首,还先声夺人地鼓起掌来。
苏凤叶此时脸色绯红,她站起来说,“唱就唱,我唱后就从我右边起轮流着唱。”此时大家又拊掌同意。
苏凤叶调了调嗓音,就认真地唱了起来。
其实苏凤叶也是喜欢唱歌的,她有一付甜润玲珑的歌喉,从小时候她就经常一个人在自己房间里唱歌,甚至在洗澡时也哼两句。原来她在小学或初中时已经是班上的歌手了。
苏凤叶认真地唱了一首歌,音调泠泠,唱罢余音绕梁,听者入迷。须臾,在场的同学又要求她再唱一首方才罢休。而此时的宿舍外也引来了听歌的同学,她们报以掌声附和。苏凤叶盛情难却,只好再献一首,才抚慰了同学们的心。接下来轮到其他同学了,个个也认真地唱了,气氛达到高潮。通过这次联欢增进了同宿舍同学之间的感情……
却说开学后,同学们投入了紧张的学习。因为苏凤叶学习认真,为人处事口碑好,不久一次选班干部时被一致选为班长。苏凤叶当上班长后,这个班更加活跃了。
高中一年级分甲乙丙三个班,苏凤叶是甲一班,是三个班中较活跃的一个班。这个班不久组织了篮球队、歌咏队等。
(三)
话说一个星期日,苏凤叶约了李月琴等同宿舍的几个女同学到公园去玩。在公园一角,李月琴眼尖,在离她们不远的石凳上坐着一个少年。李月琴认出这个坐在石凳上的少年就是两个月前偷她钱的小青年。李月琴提示苏凤叶说:“凤叶姐,你瞧那前面坐在石凳上的小青年,他正朝着我们看呢!”
原来,小青年呆坐着,仿佛若有所思,他在等着什么人似的。他两只手压在石凳边沿上,脸朝下,两只脚前后摆动着,他坐在石凳上有大约两个多时辰了。当他扭头见到苏凤叶她们时,忽然有些兴奋,直朝苏凤叶她们看。是李月琴看到了他,才告诉苏凤叶的。
苏凤叶经李月琴提醒便朝他看,确实这个小青年,他也正朝她们一群人看呢。苏凤叶便说:“他仿佛有什么事正等着我们呢!我们去见见这个可怜的小青年吧!”
苏凤叶她们姗姗来到这个小青年面前。此时小青年已经站起来,似乎有些腼腆,动作迟疑。
苏凤叶首先开口,说:“真巧,我们又见面了,你是不是在这里等我们呢?你还没告诉我们你的姓名呢!”
小青年细声细语,面容显得迟钝说:“姐姐你们好,我叫许青山。我一直在这里等你们呢,等了许久了。”苏凤叶很诧异,说:“你是不是天天都来这里等我们呢!有要紧的事找我们吗?”许青山说:“是的,我等你们很久了,我每个星期天都在这里等你们。”须臾,又说:“自从上次见到你们后,回去时我把巧遇你们的事全告诉了我父亲。父亲批评了我,同时对姐姐的善举和教育深受感动并说要当面向你们致谢。父亲问我知不知道你们住在哪里?可是我不知道,所以我就利用星期日在这里等你们。希望有奇迹出现,没想到今日又见到你们了,我真高兴。我家离这里不远,姐姐能不能跟我回家,我父亲很想见见你们呢!”
苏凤叶稍想一想,便对同行的同学们说:“我们跟许青山到他家去吧!或许他父亲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忙呢。”
李月琴说:“去吧!你看许青山多诚心,每个星期日都在这里等我们,他家一定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忙呢!认识认识他父母亲也好。”
许青山说:“我家住在县郊离这里不远。我父亲是农民,我上面有两个姐姐,下有个弟弟。本来还有个妹妹,几年前听父亲说因为养不起妹妹,送给亲戚了。”苏凤叶和许青山并肩行,其他人跟在后面,她们俩一边走一边说话。
苏凤叶问道:“青山,你没有上学吗?你两个姐姐有没有上学呢?”
许青山说:“我的两个姐姐都出嫁了,她们住在很远的地方。本来我读完小学后就想再上学的,因为父亲没有钱供我继续上学。后来发生了偷钱的事后,我要求父亲继续给我念书,父亲也同意了。我上了初中一年级。”当时我父亲说:“继续读吧,要不然就要误了你的前途了。”
他们行了一段路便进入县郊的泥土路,路越走越难走,坑坑洼洼,两边杂草丛生,垃圾满地,稀稀拉拉见到路两边有以泥土为墙的农屋,高矮不等,错落不齐。偶尔见有老人小孩来往路上,或是进县城或是买了东西回家。
又经过一段小径,便来到了许青山的家了。许青山的家在村落里,村落里有许多住户,住户之间相距不远;再看每户人家都有院落,用泥土做围墙,围墙低矮,有小门进去。院落内种有果树,或养鸡养鸭养猪。整个村落显得很宁静,住房主人大都到田间劳动去了,偶尔见老人小孩。
许青山来到一屋前,说:“姐姐,这是我家。”一面说着便领进院里,他们是经过围墙小门进来的。院里养有鸡鸭,屋前有棵果树。许青山走在前头,临进门时,便喊着说:“爸爸,我领客人来了。”
许青山的父亲叫许为良,他刚从田间劳动回来,正准备做饭。听到儿子说带客人来时不禁诧异,便走出屋来看看。见儿子正带几个年轻姑娘时才想起两个月前他对儿子说的话。本来已经忘记了,也是随便说说而已,没想到儿子是来真的带来了客人了。
许为良见了苏凤叶一行人,便热情接待,笑着说:“欢迎欢迎,真是稀客呀,到屋里坐吧!屋里很乱、很脏,请不要见怪。”
苏凤叶一行当着许良为的面说:“许伯伯好。”便走进屋内。这时许青山掇了几条长板凳让苏凤叶她们坐,并到厨房里拿了热水瓶和几只瓷杯出来,准备倒开水。
苏凤叶说:“青山,不用客气,我们又不是客人。”同来的几个同学也附和说:“不用太客气了,随便谈谈,认识认识便是了。”
青山还是给每个人倒了开水,这时青山的父亲拿了凳子坐在同学们的面前,说:“你们不嫌我们穷人家,走了这么远路来到寒舍,辛苦了你们喝水吧!”苏凤叶端起杯抿了一口水,说:“我们在公园遇到了许青山,他说他每个星期日都在公园里等我们,让我们很感动。他是特意邀请我们到他家来的,盛情难却呀,所以我们就跟着他来了。”
许为良说:“是呀,这孩子自从那次出了偷盗的事后,他回来把事情全说了出来,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我也教育了他。当时我说,那两位姐姐多么仁慈、有爱心,我多么想当面对你们致谢。你们还不知,你们的举动让他永远铭记在心中。他说他多么再想再见到你们,所以每个星期日他都要到公园去,他说一定能再见到你们的,没想到还是让他碰着了。那次偷钱你们原谅了他,教育他,还给他钱。这事对我来说也是个很大的教育,我没管好他,放任自流。他回来后要求再读书,我想也应该让他继续读书,再穷也不能不让孩子读书,要不就毁了孩子前程。后来我就让他继续读书了。非常感谢你们,是你们教育了青山也教育了我。”
苏凤叶说:“是的,伯父说得对,应该让孩子读书,这关系到孩子将来的前途。”
站在旁边的许青山插话说:“自从姐姐教育了我后,还给我钱。我用一部分钱买馒头吃外,其余的我全交给父亲了。我说这些钱不能用,收起来留作纪念。我就要求父亲让我继续读书,这些钱将永远激励着我,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两位姐姐对我的教育和爱护。”
几个同学听了许青山的话很受感动,李月琴说:“青山这么有志气,将来一定是个有为的青年。”月琴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些钱给青山父亲,说:“这些钱给青山买学习用品吧!”
这时,苏凤叶还有几位同学也掏出些钱给青山父亲。
青山的父亲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的捐献太让人感动,我们永远牢记你们的善举。”苏凤叶说:“伯父,不要客气,见困难就帮是应该的。”须臾,仿佛想到什么,又说:“伯父听青山说,他有个妹妹已经送人了,是吗?”
苏凤叶的突然提问,即时让许良为的心,像揳进一根楔子似的那样疼痛,悒抑地说:“是的,那是几年前的事了,当年青山他母亲生病难产,危在旦夕。后来医生全力抢救,孩子生了下来,然而他母亲却没保住,几天后去世了。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再无能为力抚养生下来的女儿了。就决定送给亲戚去抚养,然而却没有一个亲戚愿意接收,只有狠心地送给不认识的一户农户抚养。后来几次偷偷去看那户收养的人家,知道女儿已经被接受而生存,心里算是得到些许的宽慰。那是一户善良的人家,我天天祈祷好人必有好报,保护他们一家平安。”
听许为良叙述,苏凤叶心中安然,知道许良为说的那户人家便是林春旺妹妹林秋华了。这个秘密她不向她的同学讲,以免招来对许家的伤害。
苏凤叶还问了些有关许家的生活状况,以冲淡刚才因突然的提问而让许为良伤感的事,不久便告辞。
她们回到公园后,没有心思赏花景,她们议论着许青山的家境。
李月琴说:“真是坏事变好事了!我们送的钱没白送。许青山很有出息,他把钱当作纪念,以激励他努力读书,做好青年。”
几个同学说,你们的善举也教育了我们。我们一定以你们为榜样,做好事,帮助有困难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