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们为什么总不满足
英国滚石乐队的主唱米克杰格曾在一首名为《心满意足》的歌曲中反复唱道:“我不满意,我不知足!”为什么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总是不满意呢?
美国埃默里大学精神及行为科学的专家格里高利·伯恩斯在他的新作《人生的真谛即是满足》中,全面考察了人的大脑结构和所获经验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他对从事各种活动的人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字谜爱好者、马拉松运动员和有受虐倾向的人。为什么有些人痴迷于某种活动?为什么他们能获得满足感?对这些问题,格里高利·伯恩斯都给出了答案:这是人脑的结构在起作用。
伯恩斯曾认为,人类对某种行为的痴迷,是人们追求享乐的结果,现在他认为,这不够全面。因为快乐和享受是被动的情感,很容易得到,而满足感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实实在在的情感。
伯恩斯等行为研究专家试图弄清楚,人脑在体验快乐、满足时,究竟是如何运作的?研究发现,要想获得满足感需要两个精神要素:创意和挑战,同时也需要物质支持多巴胺和皮质醇。这两种物质使大脑的纹状体产生变化,从而产生满足感。
纹状体是一对半圆形的组织,它从大脑额叶部接受“路况信息”,起到“交通管制”的作用。纹状体是人脑中最大的多巴胺受体。在青春期这段冲动而狂野的时期,多巴胺的分泌最为旺盛。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巴胺的分泌日益依赖于外界的刺激,比如面对富有挑战性的事情。
当人体感受到生理、情感或者心理的压力时,就会分泌皮质醇。由于压力和心脏病、抑郁症有关,所以传统医学主张避免压力。伯恩斯并不赞同这种“皮质醇危险论”,认为皮质醇可以帮助机体抵抗压力。通常,强壮的身体中皮质醇的水平较高,它能鼓舞情绪,使人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
简而言之,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事物可以刺激多巴胺和皮质醇的分泌,使人获得满足感。
问题在于,人们对于经常出现的挑战会习以为常,因此需要出现更多的“新刺激”。20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家布瑞克曼发现,那些买彩票中大奖的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比缺钱的人更快乐。他由此得出结论,建立在已有的成就上的满足感会慢慢消失,为了持续获得满足感,人们必须不断地寻找更为刺激的挑战。“蹦极很刺激,但是玩了10次以后,我们便觉得它不再稀奇。”
青春期过后,人体中的多巴胺减少,人们的生活态度也更为踏实,因此,即便外界的刺激减少,我们也能获得满足。
其实,最有挑战性的可能就是与睡在我们身边的那个打呼噜的人、那个我们认为了如指掌的人一起生活,可能在瞬间变成最冒险的尝试。健康快乐的二人世界可以使人保持兴奋,不断获得满足感。研究表明,那些保持着良好关系的伴侣总是很“知足”。
11.越挫越不勇——解密我们害怕失败的原因
在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在外与敌国作战的将军,由于种种原因总是吃败仗。在又一次被敌人打败之后,他急奏皇帝,一方面报告情况,一方面寻求对策,要求援兵。他在奏折上有一句话是“臣屡战屡败……”,他的上司看到这个奏折,觉得不妥,于是拿起笔来,将奏折上的这句话改为“臣屡败屡战……”,原字未动,仅仅是顺序的改变,顿时将原本败军之将的狼狈变为英雄的百折不挠。
这里我们不关心这个故事表达的权谋方面的含义,我们探究的是为什么“屡战屡败”会传达给人失败和痛苦的感觉,而“屡败屡战”则带给人希望。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点残忍的实验。将小白鼠放到一个有门的笼子里,笼子的底是金属的,然后,给笼子底通低电流,使小白鼠受到虽然不致命但是会引起相当痛楚的电击。如果将笼子门打开,小白鼠会立刻跑出笼子以逃避电击。但如果用一个玻璃板将笼子门堵住,那么小白鼠在遇到电击往外跑的时候,就会在玻璃板上撞一下,然后被挡回来。重复给笼子底通电,使小白鼠一次又一次地在企图逃跑的时候受到玻璃板的阻碍。最终,小白鼠学会了屈服,它匐在笼子里,被动地忍受着电击的折磨,完全放弃了逃跑的企图。这时,即使把笼子门上的玻璃板移走,而且让小白鼠的鼻子从门伸出笼外,它也不会主动逃出笼子,而是放弃所有努力,绝望而被动地忍受着痛苦。小白鼠的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描述动物(包括人在内),在愿望多次受到挫折以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这时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退缩和放弃。对人来说,还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等,使人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听任外界的摆布、任自己的命运随着外力的强弱而波动起伏。
有人可能认为,人和小白鼠不一样,人如果看到有获救的希望,不会连试都不肯试一试。这个结论在类似刚才那个实验的情况下大概是成立的,但是换一种情况,很多人的表现却和小白鼠有着惊人的相似。当我们说“理想已经被现实磨平了”的时候,当我们说“现实带给我的是一次次打击,我终于放弃”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就是“习得性无助”。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方面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或负面评价,他会倾向于渐渐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行,从而放弃努力。同样,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他也会倾向于放弃再试一次的努力,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好这件事。就像那只小白鼠——玻璃板其实不是挡在笼子门口,而是挡在它的心里。
综上所述,导致个体“习得性无助”的原因包括这样三个方面:
(1)个体心理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
由“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无助感与失尊感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形成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比如在厌学群体中,此类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
(2)不恰当的评价方式。
个体在生存的过程中,其实都渴望能够得到别人正面的评价,若常常受到周围人的批评和嘲笑,便产生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恐惧心理。如果有人监督便显得焦虑不安和信心不足,完成任务就格外困难。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不愿意为完成任务而付出认真的努力,进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持他们在群体眼中的所谓“自尊”和“身份”上。
(3)不正确的归因。
“习得性无助”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一个人的归因方式。当他认为造成他现实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时候,就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认为无论尽多大努力,都将难以改变自己的现状,从而降低动机,不愿做尝试性的努力,得过且过。
在人群中,不同层面的人或人的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习得性无助”现象,因此,正确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树立自信。
12.欲与天公试比高——为什么我们总想和别人一比高下
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因此活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为了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会自然地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一条条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种被对手激活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鲶鱼效应”。
团队管理也是这个样子。无论是传统型团队还是自我管理型团队,时间久了,其内部成员由于互相熟悉,就会缺乏活力与新鲜感,从而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懒惰、倚老卖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团队,制造一些紧张气氛。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其努力工作的目的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物质,而更多的是为了尊严,为了自我实现的内心满足。所以,当把“鲶鱼”放到一个老团队里面的时候,那些已经变得有点懒散的老队员迫于对自己能力的证明和对尊严的追求,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以免被新来的队员在业绩上超过自己。否则,老队员的颜面就无处存放了。
而对于那些在能力上刚刚能满足团队要求的队员来说,“鲶鱼”的进入,将使他们面对更大的压力,稍有不慎,他们就有可能被清出团队。为了继续留在团队里面,他们也不得不比其他人更用功、更努力。
“鲶鱼效应”一直为很多企业所推崇,但我们不得不看到,这种引进外部力量刺激内部成员的做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首先,从企业这个大团队来讲,从外部引进的人才,其职位都不会太低,他们更多的是我们常说的“空降兵”,一到公司,就被委以重任,负责某一块的具体业务。关于“空降兵”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处暂且不谈,我们只需要认识到,“空降兵”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原成员晋升的机会,从而扼杀了某些原本就非常努力的员工的奋斗激情。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晋升,为了更高的职位,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目的完全是无可厚非的。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失去了上升的空间,他们就会要么出走,要么消极对待。如此一来,企业这个大团队的战斗力就会被削弱得更厉害了。
其次,对公司内部的一个小团队来讲,既然是为了刺激团队的活力,所引进的新人在能力上就不会很弱,如果团队负责人再把握不住度,总是故意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到新人身上,势必会引起原有成员的不满,要是这种不满使原有成员变得更加消极,则引进“鲶鱼”刺激团队活力的结果就适得其反了。
最后,无论是“大团队”还是“小团队”,“鲶鱼”的进入能否和原有成员形成优势互补,是否具有合作观念,都会影响到团队以后的战斗力的发挥。一旦引入的“鲶鱼”个人主义观念浓厚,单打独斗的行为明显,那么他不但不会产生“鲶鱼效应”,还会把团队仅存的一点战斗力给破坏掉。
因此,鲶鱼效应固然可以提升团队的战斗力,但也可以毁掉团队的战斗力。是否要采取鲶鱼效应来刺激团队战斗力的爆发,还需要团队领袖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