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
【处方用名】生石膏、熟石膏、烟石膏。
【入药部分】矿石。
【性味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二经。
【效用】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证治】
1热在气分:温热病气分实热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温病气血两燔,则配清热凉血之玄参等,如化斑汤(《温病条辨》)。肺热喘咳、发热口渴者,清肺经实热,配止咳平喘之麻黄、杏仁等,可治如麻杏石甘汤(《伤寒论》)。暑热初起,伤气耗阴或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津两亏,症见身热、心烦、口渴者,配竹叶等,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2胃火上炎:胃火上攻之牙龈肿痛,常配黄连、升麻等药用,如清胃散(《外科正宗》);胃火头痛,可配川芎用,如石膏川芎汤(《云歧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论类要》)。胃热上蒸、耗伤津液之消渴证,清泻胃热,则配知母、生地黄、麦冬等,如玉女煎(《景岳全书》)。
3火锻外用治疗创伤湿疹,溃疡等证:溃疡不敛,可配红粉研末置患处,如九一散(《中国药典·2000年版》);用治湿疹瘙痒,可配枯矾用,如二味隔纸膏(《景岳全书》);用治湿疮肿痒,可配黄柏研末外掺,如石黄散(《青囊秘传》);若治水火烫伤,可配青黛用,如牡蛎散(《外台秘要》)。
【用量】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禁忌】脾胃虚寒无实热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按语】石膏甘辛而淡,性寒而凉,质重而降,为清气分实热之药,偏于治阳明里热,味辛又有透达之长,能解肌表之热。石膏配犀角、生地,治气血两燔。气虚有热可加人参。
石膏质重,用量宜重,又为矿石,性味不易煎出,必须打碎先煎。石膏内服宜生用,因锻石膏失去了清热作用,其性质变为收敛,只作外科敛疮之用。
知母
【处方用名】肥知母、炒知母(盐水炒)、知母。
【入药部分】根茎。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三经。
【效用】滋阴清肺,解热除烦。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证治】
1胃中燥热: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常配天花粉、葛根等药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虚肠燥便秘证,常配生地黄、玄参、麦冬等药用。
2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者,常配黄柏、生地黄等药用,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3火邪灼肺: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者,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治肺热燥咳,常配贝母用,如二母散(《证治准绳》);若配杏仁、莱菔子,可治肺燥久嗽气急,如宁嗽煎(《奇方类编》)。
【用量】煎服,6~12g。
【禁忌】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及表邪未解者不宜用。
【按语】知母苦甘寒,质软性润,上清肺经,下泻肾火,兼清胃热。知母与石膏同伍,泻胃经实热;与龟板、黄柏、熟地同伍,治虚劳之热;盐水炒用,下行入肾,有润肾燥而滋阴之功。知母、石膏均为清肺胃实热常用之药,可用治温热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但知母苦甘寒,泻火之中长于清润,煎后汁浓,其性守而不走,用于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里热重津液已伤者;石膏辛甘寒,泻火之中长于清解,其质重浊,其性走而不守,重在用于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实喘表热重、胃火头痛牙痛,津液未伤者。二者一重清润,一重清解,故阳明气分燥热伤津之证,二药又常相须为用。
芦根
【处方用名】苇根、鲜芦根、干芦根、芦根。
【入药部分】新鲜或干燥的根茎。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二经。
【效用】清肺胃之热,除烦渴,止呕哕,透疹。
【证治】
1气分热盛: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常配麦门冬、天花粉等药用;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如五汁饮(《温病条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用。
2邪热郁肺:肺热咳嗽,常配黄芩、浙贝母、瓜蒌等药用。若治风热咳嗽,可配桑叶、菊花、苦杏仁等药用,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肺痈吐脓,则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用,如苇茎汤(《千金方》)。
3胃热上逆:清胃热而止呕逆,可用鲜品配青竹如、生姜等煎服,如芦根饮子(《千金方》);也可单用煎浓汁频饮(《肘后方》)。
4风热郁肺:麻疹初期,疹出不透。
【用量】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禁忌】中寒而非实热者不宜用。
【按语】芦根甘寒,为清肺养胃生津之药。芦根、石斛均治津液不足,芦根用于气阴初伤,滋膏力薄,不易恋邪;石斛为阴分药,阴伤较重,滋膏浓厚,用之不当易恋邪。
芦根为芦苇的根茎,苇茎为芦苇的嫩茎。二者出自同一种植物,功效相近。但芦根长于生津止渴,苇茎长于清透肺热,略有侧重。药市中多无苇茎供应,可以芦根代之。
栀子
【处方用名】生山栀、黑山栀、炒山栀、焦山栀、山栀炭、山栀子。
【入药部分】果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肝、胆、胃、三焦经。
【效用】泻心肺三焦郁火,凉血止血。
【证治】
1上焦火热: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常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伤寒论》);治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可配黄芩、黄连、黄柏等,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用,如栀子汤(《圣济总录》)。
2中焦湿热:清利中焦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小便短赤者,常配茵陈、大黄等药用,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或配黄柏用,如栀子柏皮汤(《金匮要略》)。
3下焦湿热;清利下焦湿热,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清热凉血以止血,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4血热妄行: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炒焦用)等证,常配白茅根、大黄、侧柏叶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治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配黄芩、黄连、黄柏用,可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焦栀子功专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5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研末用醋调敷。若烫伤、火伤,同鸡蛋清调敷。治火毒疮疡、红肿热痛者,常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肿,如缩毒散(《普济方》)。
【用量】煎服,5~10克。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服。
【按语】山栀子泻肺中之火,解心中客热,功似黄芩、黄连,但芩连为燥湿清热,而栀子能治虚烦,又能清三焦而利小便。生栀子走气分而泻火,治气分病用之;焦栀子入血分而止血,血分病用之;姜制可和胃止呕;炒炭能止血。栀子入药,除果实全体入药外,还有果皮、种子分开用者。栀子皮(果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种子)偏于走里而清内热。
夏枯草
【处方用名】夏枯花、夏枯草。
【入药部分】花穗。
【性味归经】辛苦寒。肝、胆二经。
【效用】清肝火,明目,散郁结。
【证治】
1肝火郁结:目赤珠痛,乳痛,疖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配桑叶、菊花、决明子等药用。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配当归、枸杞子;亦可配香附、甘草用,如夏枯草散(《张氏医通》)。
2痰结气郁: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常配贝母、香附等药,如夏枯草汤(《外科正宗》);用治瘿瘤,则常配昆布、玄参等用,如夏枯草膏(《医宗金鉴》)。治乳痈肿痛,散结消肿,常与蒲公英同用(《本草汇言》)。若配金银花,可治热毒疮疡,如化毒丹(《青囊秘传》)。
3肝火上升。肝风头痛,头晕。
【用量】煎服,9~15g。或熬膏服。
【禁忌】脾虚胃弱,无郁结者不宜用。
【按语】夏枯草入肝经,肝又开窍于目,此药清肝经之郁火,又长于宣泄流通气血,故能清肝明目。凡肝虚热郁、气郁痰结之症,均有良效。
夏枯草与当归、白芍、元参、甘草同伍,治肝虚,目珠疼痛,至夜尤剧。
单用本品熬膏可治淋巴腺结核;配沙参,红糖熬膏,可治浸润性肺结核。
青葙子
【处方用名】青葙子。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效用】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证治】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等,可配决明子、充蔚子、羚羊角等用,如青葙丸(《证治准绳》);若配生地黄、玄参、车前子,可治肝虚血热之视物昏花,如青葙丸(《医宗金鉴》);若配菟丝子、肉苁蓉、山药等药用,可治肝肾亏损,目昏干涩,如绿风还晴丸(《医宗金鉴》)。治肝阳化火所致头痛、眩晕、烦躁不寐,常配石决明、栀子、夏枯草等药用。
【用量】煎服,10~15g。
【禁忌】本品有扩散瞳孔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按语】此药清肝热力强,且有降压作用,又能扩散瞳孔,故对虚性目疾及瞳孔散大者不宜应用。此外还可以用于肝炎,痔漏下血及荨麻疹。
决明子
【处方用名】决明子、草决明、马蹄决明。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肝、胆、肾三经。
【效用】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证治】
1肝胆郁热:肝热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常配黄芩、赤芍、木贼用,如决明子散(《银海精微》);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配菊花、青葙子、充蔚子等,如决明子丸(《证治准绳》);治肝肾阴亏,视物昏花、目暗不明,配山茱萸、生地黄等药,如决明散(《银海精微》)。
2肝火上炎,风热外袭: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平抑肝阳,常配菊花、钩藤、夏枯草等药用。
3下焦燥热:内热肠燥,大便秘结,可与火麻仁、瓜蒌仁等同用。
【用量】煎服,10~15克;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禁忌】凡非血热阴虚、外感风热、气虚便溏者不宜用。
【按语】决明子能散风清热,且能清肝益肾。又目为肝窍,瞳子为肾所司,所以目疾之患皆可用之,惟以偏于阴虚兼肝火上升者为宜。决明子又有润肠作用,单味泡服,可治习惯性便秘,夏日炒熟水煎代茶,又有清火解渴作用。
竹茹
【处方用名】谈竹茹、姜竹茹、竹茹。
【入药部分】竹皮内层。
【性味归经】甘寒。肺、胃、肝、胆经。
【效用】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
【证治】
1肺胃蕴热:肺热咳嗽,痰黄稠者,常配瓜蒌、桑白皮等同用;治热性呕逆之要药。常配黄连、黄芩、生姜等药用,如竹茹饮(《延年秘录》);若配人参、陈皮、生姜等,可治胃虚有热之呕吐,如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治胎热之恶阻呕逆,常配枇杷叶、陈皮等同用。
2痰热郁结:治痰火内扰,胸闷痰多,心烦不寐者,常配枳实、半夏、茯苓,如温胆汤(《千金方》)。
3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等。
【用量】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按语】竹茹,甘能和胃,寒能清热。竹茹与生姜、甘草、大枣、人参同伍,治胃虚呕吐;竹茹与芦根同伍,治胃虚呕逆属热证者;姜汁制用,更能增强止呕化痰之功。
淡竹叶(附:竹叶)
【处方用名】淡竹叶、竹叶。
【入药部分】茎、叶。
【性味归经】甘谈寒。归心、胃二经。
【效用】清热利尿,清心除烦。
【证治】
1湿热下注:治心、胃火盛,口舌生疮及移热小肠热淋涩痛,可配滑石、白茅根、灯心草等药用。
2心胃火旺:用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常配石膏、芦根等药用;或配黄芩、知母、麦门冬等药用,如淡竹叶汤(《医学心悟》)。
【用量】煎服,6~9g。
【禁忌】孕妇勿服。
【按语】淡竹叶功能清心火、通小肠,为清热利水之药。配生地、木通、草梢治小便涩痛不利。
附药竹叶:本品甘寒入心经,长于清心泻火以除烦,并能清胃生津以止渴,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常配石膏、知母、玄参等药用,如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若配人参、麦门冬等用,可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之证,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本品轻清,兼能凉散上焦风热,配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可用治外感风热,烦热口渴,如银翘散(《温病条辨》)。本品上能清心火,下能利小便,上可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下可疗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常配木通、生地黄等药用,如导赤散(《小儿药性直诀》)。用量:煎服,6~15g;鲜品15~30g。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忌用。
竹叶卷心清心泻火作用更强,多用于温病热陷心包,神昏谵语之证,常配玄参、莲子心、连翘心等用,如清宫汤(《温病条辨》)。
胖大海
【处方用名】胖大海。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归经】甘谈寒。归肺、大肠二经。
【效用】开肺气,清肺热,利咽喉,润肠通便。
【证治】
1肺经痰热: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或咳嗽,咽干,咳嗽不爽等证者。清宣肺气,化痰利咽开音。常单味泡服,亦可配桔梗、甘草等同用。
2热结便秘:润肠通便,清泄火热,轻者可单用泡水服,重者可配合清热泻下药同用以增强药效。
【用量】2~4枚,沸水泡服或煎服。
水红花子
【处方用名】水红花子。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辛寒。
【效用】清热明目,散血消积,止痛。
【证治】
1风热上扰:目赤肿痛,眵多。
2血瘀积滞:脾脏肿大腹胀等证。用水红花子一斤,水煎熬膏,每服一汤匙,以黄酒或水冲用,每天二次,并用水红花子膏摊布上,外贴患处,每天换一次。
3痰气郁结:瘰疬(未破或已破),用水红花子二两,炒至半生半熟,研末,每服一钱,饭后开水送服,每天三次。
【用量】煎服,9~15g。清热燥湿药。
黄芩
【处方用名】淡黄芩、条黄芩、枯黄芩、酒芩、黄芩炭、炒黄芩、焦枯芩、黄芩。
【入药部分】根部。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胆、脾、大肠、小肠六经。
【效用】清湿热,泻肺火,止血,安胎。
【证治】
1伤寒病:治外感热病,中上焦热盛所致之高热烦渴、面赤唇燥、尿赤便秘、苔黄脉数者,配薄荷、栀子、大黄等,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2肺经湿热: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可单用,如清金丸(《丹溪心法》);治肺热咳嗽气喘,配苦杏仁、桑白皮、苏子,如清肺汤(《万病回春》);肺热咳嗽痰多,配法夏,如黄芩半夏丸(《袖珍方大全》)。
3胃肠湿热:治湿温、暑湿证,湿热阻遏气机而致胸闷恶心呕吐、身热不扬、舌苔黄腻者,常配滑石、白豆蔻、通草等药用,如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湿热中阻,痞满呕吐,配黄连、干姜、半夏等,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治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配黄连、葛根等,可如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治湿热黄疸,配茵陈、栀子。
4热迫血行: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大黄用,如大黄汤(《圣济总录》)。治其他出血证,如用治血热便血,配地榆、槐花;用治崩漏,配当归,如子芩丸(《古今医鉴》)。
5毒热壅盛: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常与黄连、黄柏、栀子配伍,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治热毒壅滞痔疮热痛,则常配黄连、大黄、槐花等药用。
6怀孕有热:治血热胎动不安,可配生地黄、黄柏等药用,如保阴煎(《景岳全书》);治气虚血热胎动不安,配白术用,如芩术汤(《医学入门》);治肾虚有热胎动不安,配熟地黄、续断、人参等药用,如泰山磐石散(《景岳全书》)。
7肝热上炎:头痛,目赤肿痛。8湿热下注: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浊黄赤。
【用量】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禁忌】凡脾胃虚寒,无湿热实火,及孕妇胎寒下坠,脉迟小弱者均不宜用。
【按语】黄芩分枯芩与子芩。老根体轻中空,善泻肺上焦之火,叫枯芩,主治肺热咳嗽痰黄;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新根内实,叫子芩,又叫条芩。善下行泻大肠下焦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清热泻火多生用,用于止血或避免其苦寒伤胃可炒用。欲增强清除上部火热功效时,可酒炒用。黄芩配柴胡退寒热、除风热、有清透之功;配芍药治下痢;配桑白皮泻肺火;配白术安胎。
黄连
【处方用名】川黄连、酒川连、炒黄连、黄连。
【入药部分】根茎。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胆、脾、胃、大肠六经。
【效用】燥湿清热,泻火解毒。
【证治】
1心火亢盛:面赤,烦躁不眠,吐血,衄血,高热,口渴,尿黄,神昏谵语,小儿则吐舌、弄舌。治三焦热盛,心火亢盛,高热烦燥,配黄芩、黄柏、栀子;治高热神昏,配石膏、知毋、玄参、丹皮等药用,如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治热盛伤阴,心烦不寐,配黄芩、白芍、阿胶等药用,如黄连阿胶汤(《伤寒论》);治心火亢旺,心肾不交之怔忡不寐,配肉桂,如交泰丸(《四科简效方》);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之吐衄,配大黄、黄芩,如泻心汤(《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