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风寒药
荆芥
【处方用名】荆芥穗、炒荆芥、荆芥炭、荆芥、芥穗。
【入药部分】茎叶及花穗。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肝二经。
【效用】发表祛风,透疹消疮,理血解毒。
【证治】
1外感风邪: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者,每与辛凉解表药银花、连翘、薄荷等配伍,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2血蕴热毒: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蝉蜕、薄荷、紫草等药同用;风疹瘙痒,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配伍苦参、防风、白蒺藜等药。偏于风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独活等药;偏于风热者,每与银花、连翘、柴胡等药配伍。
3血热妄行: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伍生地黄、白茅根、侧柏叶等药;治血热便血、痔血,每与地榆、槐花、黄芩炭等药同用。
4产后血晕:口噤,四肢抽搐;治妇女崩漏下血,可配伍棕榈炭、莲房炭等固崩止血药。
【用量】煎服,45~9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禁忌】表证阳虚自汗者不宜单用。
【按语】荆芥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本品又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能祛风解表,透散邪气,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荆芥炒炭,其性味已由辛温变为苦涩平和,长于理血止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荆芥穗芳香气烈,更长于祛风。效用较荆芥为强。无汗生用,有汗炒用,止血炒炭用。此药轻扬疏散,性质平和,为解表祛风之药。
紫苏(附:苏子、苏梗)
【处方用名】紫苏叶、苏叶。
【入药部分】叶(或梗名苏梗、子名苏子均入药)。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三经。
【效用】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毒。
【证治】
1外感风寒: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如香苏散(《和剂局方》)。兼咳喘痰多者,每与杏仁、桔梗等药同用,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2气郁食滞: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若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常与半夏、厚朴、茯苓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3食鱼蟹中毒: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用量】煎服,5~9g,不宜久煎。
【禁忌】气虚表虚者不宜单用。
【按语】紫苏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因其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理气安胎之功。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
荆芥与苏叶均能发汗解表,但苏叶散寒力强,荆芥祛风力胜。且因紫苏偏入气分,功能理气宽中,安胎止呕,而荆芥偏入血分,善解血中风热,又能散瘀止血。因此,在理血方中常用荆芥,理气方中多用紫苏。
附药苏梗:即紫苏之茎,性味辛温。功用是宽胸利膈,顺气安胎,大都配合理气宽胸药同用。主治胸闷腹满恶心,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等症。处方名称老苏梗,用量为45~9g。
苏子:即紫苏之子,性味辛温。功用是下气开郁,祛痰定喘。主治痰饮咳嗽兼便秘者。用量为45~9g。紫苏子与白苏子功用相似,但紫苏气香力厚,白苏子则气淡力薄。
防风
【处方用名】青防风、炒防风、防风炭、北防风、防风。
【入药部分】根。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脾、膀胱三经。
【效用】散风祛湿,解痉止痛。
【证治】
1外感风寒或风湿: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配以荆芥、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与羌活、藁本、川芎等药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治风热表证,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蝉蜕、连翘等辛凉解表药。又因其发散作用温和,对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风邪者,本品与黄芪、白术等益卫固表药同用,相反相成,祛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扶正祛邪之效,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2风湿痹痛:治疗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可配伍羌活、独活、桂枝、姜黄等祛风湿、止痹痛药,如蠲痹汤(《医学心悟》)。若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可与地龙、薏苡仁、乌梢蛇等药同用。
3风疹瘙痒,风毒在表:风寒者,常与麻黄、白芷、苍耳子等配伍,如消风散《和剂局方》);治疗风热者,常配伍薄荷、蝉蜕、僵蚕等药;治疗湿热者,可与土茯苓、白鲜皮、赤小豆等同用;若血虚风燥者,常与当归、地黄等配伍,如消风散(《外科正宗》);若兼里实热结者,常配伍大黄、芒硝、黄芩等药,如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4脾虚泄泻: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可与人参、黄芪、白术等药配伍,如升阳益胃汤(《脾胃论》)。土虚木乘,肝郁乘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常与白术、白芍、陈皮同用,如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5破伤风(早期):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常与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风止痉药同用,如玉真散(《外科正宗》)。
【用量】煎服,45~9g。
【禁忌】本品药性偏温,凡阴虚火炎、热病动风、或无风邪者不宜用。
【按语】防风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又能胜湿、止痛,且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功能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较常用之祛风湿、止痹痛药。又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以祛风见长,药性平和,风寒、风热所致之瘾疹瘙痒皆可配伍使用,尤以风邪所致之瘾疹瘙痒较为常用。本品既能辛散外风,还能熄内风以止痉。
荆芥与防风均味辛性微温,温而不燥,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两者均可使用。同时,两者也都可用于风疹瘙痒。但荆芥质轻透散,发汗之力较防风强,又能透疹、消疮、止血。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常选用;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通治一切风邪,为“风药之润剂”、风病之主药,能祛周身之风,又能胜湿、止痛、止痉,又可用于外感风湿,头痛如裹、风湿痹痛及腹泻等证。荆芥、防风虽列入辛温解表药,但发汗力缓和,不论风寒、风温,均可用之。二味炒用又能止血。防风较荆芥为温,且能胜湿,可治风湿痹痛及腹泻。
白芷
【处方用名】香白芷、白芷。
【入药部分】根。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大肠三经。
【效用】祛风胜湿,散寒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证治】
1感冒风寒或风湿: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治疗风冷牙痛,可与配伍细辛、全蝎、川芎等同用,如一捻金散(《御药院方》);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石膏、荆芥穗等药,如风热散(《仙拈集》)。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苍术、草乌、川芎等药同用,如神仙飞步丹(《袖珍方》)。
2鼻渊,头痛: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济生方》)。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百一选方》);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
3气滞血瘀,疮痈肿毒: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大全良方》);若脓成难溃者,常与益气补血药同用,共奏托毒排脓之功,如《外科正宗》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托里透脓散,其均与人参、黄芪、当归等药同用。
4寒湿瘀结:治疗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可与鹿角霜、白术、山药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药同用;若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宜与车前子、黄柏等清热利湿、燥湿药同用。此外,本品祛风止痒,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
【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禁忌】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按语】本品辛散温通,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温和,而以止痛、通鼻窍见长,可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故可用治鼻渊。本品长于止痛,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又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本品辛散耗气,不宜久用。白芷为阳明经祛风药,见头痛偏眉棱骨重者用此,一般用治风寒湿引起的头痛、牙痛等证。若因风热所致者,必须与清宣泻热药同用。对于疮疡初起,皮肤风痒,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用白芷配甘草以2:1的比例研末,每次6g冲服,或改用汤剂)。
麻黄
【处方用名】净麻黄、炙麻黄(蜜炙麻黄)、麻黄绒。
【入药部分】茎(根亦入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膀胱二经。
【效用】解表发汗,平喘利尿。
【证治】
1伤寒表实: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麻黄汤(《伤寒论》)。
2邪实壅闭,肺气不宣: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杏仁、甘草,如三拗汤(《和剂局方》)。治疗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常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甘石汤(《伤寒论》)。
3水湿郁表: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每与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如再配伍生姜、白术等发汗解表药、利水退肿药,则疗效更佳,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用量】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禁忌】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汗多及肺肾虚喘不宜用(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按语】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其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本品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
麻黄生用发汗力强,炙用发汗力弱,一般发汗解表宜生用,宣肺平喘生用或炙用。麻黄为发汗之要药,有汗不得用,若与桂枝同用,则发汗力更强,如麻黄汤。
由于配伍不同,麻黄亦可用于有汗症,如麻杏石甘汤、越婢汤二方的主证,皆有汗出,但此汗出并不是表虚,而是由热邪所迫引起的,所以二方皆配用石膏,既能清热又能减弱麻黄发汗的力量。
麻黄能宜散肺气,用于咳喘之实证,与干姜、细辛同用可治寒喘;与石膏、杏仁同用可治热喘;与甘草同用冷服则利尿。又由于麻黄有解表利尿作用,故在急性肾炎初期、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而证见恶寒、发热、浮肿、小便不利时,亦可用之。
桂枝
【处方用名】川桂枝、桂枝尖、桂枝。
【入药部分】嫩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肺、心、膀胱三经。
【效用】解肌发表,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证治】
1伤寒表虚: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如麻黄汤(《伤寒论》);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伤寒论》);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
2胸痹,寒湿或风湿闭阻经络: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桂枝能温通心阳,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若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桂枝能温中散寒止痛,每与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金匮要略》);若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可与附子同用,以祛风散寒、通痹止痛,如桂枝附子汤(《伤寒论》)。
3阳不化气,水饮内停: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者,每与甘草、人参、麦冬等同用,如炙甘草汤(《伤寒论》)。若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者,常重用本品,如桂枝加桂汤(《伤寒论》)。
4寒凝血蓄:若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桂枝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多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金匮要略》);
【用量】煎服,3~9g。
【禁忌】凡外感热病、阴虚火炽、喉证、出血征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按语】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本品兼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及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又以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
桂枝上行发表,以解风寒,为太阳经之引经药。其解表作用与麻黄不同,麻黄辛开苦泄遍彻皮毛,专于发汗而散寒邪;桂枝辛甘,温煦透达营卫,能解肌而去风邪。故营卫不和,腠理疏泄,表虚有汗者用桂枝,可配芍药调和营卫,以解肌散邪;肺气壅实,毛窍闭塞,表实无汗者宜用麻黄。
麻黄与桂枝同用,则发汗,麻黄量大于桂枝,则发汗力大,反之可能不出汗。配秦九、独活、川芎、五加皮治风寒湿痹;配归、芍能活血通经;与苓、术配合能通阳利水而化痰饮;配甘草可止心悸;配杏仁、川朴能下气止咳;与麻、附合用能温经止痛;配白芍、饴糖治中虚腹痛。
细辛
【处方用名】细辛、北细辛、炙细辛。
【入药部分】全草。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肺、肾三经。
【效用】解表散寒,开窍止痛,温肺化饮。
【证治】
1寒饮伏肺: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者,常与麻黄、桂枝、干姜等同用,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纯系寒痰停饮射肺,咳嗽胸满,气逆喘急者,可配伍茯苓、干姜、五味子等药,如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2外感风寒: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与羌活、防风、白芷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因其既能散风寒,又能通鼻窍,并宜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常配伍白芷、苍耳子等药。且细辛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配麻黄、附子,可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