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维也纳三宝,咖啡、音乐、华尔兹,穿过一条细细的小巷,呈现在白大少眼前的,就是那最为有名的中央咖啡馆了。
不怎么样嘛,这是他的第一感受。不过,他可不敢说出来。
出示请帖后,侍者表现出明显尊重的表情,给他鞠了一躬,在一众客人好奇的眼光注视下,领他穿过大厅,径直往后走去。
“有几位先生在场?”白大少心下有点怵,这么隆重?
“您是贵宾。”侍者好像有点答非所问。
正走间,一阵略带点生嫩的的钢琴声穿过那长长的走廊,敲击过那华丽的大理石柱,回荡在白大少的耳边。
“您请,您请。”侍者笑咪咪的,很是殷勤,又是向他鞠了个躬,竟然就退下了。
搞什么,好像黑社会头子秘密接头一样,晕。
再听听那流淌的旋律,蓝色多瑙河?
推开大厅虚掩的门,发现里面只有三位“先生”在座——
只看能把正规的会议厅拿来做音乐教室来用,还搬了个咖啡桌进去的,里面除了那位认识的小丫头之外,那两位不认识的老者,很显然的就是小丫头的上官爷爷和施爷爷了。
看到来者,大厅里的三个人都停下原本的动作,一起转向面对着他。
汗,俺不是国家元首也,不敢当你们这么大的“礼”滴。
白大少敢紧跟上几步,郑重地——弯腰,然后郑重地——分别用德语和汉语道了个施爷爷好、上官爷爷好。
至于为什么把“施爷爷”排在前面,那只因为这个“施爷爷”是地主嘛,而“上官爷爷”最多只能算半个地主,孰大孰小,一目了然,可耻的家伙心里这样想。
“哈哈,欢迎,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你就是咱们的小公主口中的那位大大小天才?”这是略有点胖的上官印老先生的话。
哎,您老发啥福呢,这个样子让你的那些少女FANS看到了可是会伤了她们那花瓣般滴心滴。无良的白大少如是想,上官天才年轻时可是帅的一塌胡涂。
“好好,欢迎。”‘地主’的话比较少,但是给了他一个长者式的拥抱,让他受宠若惊。
“来来,坐下,咱们接着欣赏小公主新学的曲子,你这个哥哥来指导一下。”‘半个地主’招呼着小客人。
白大少现在才有时间打量下小丫头,发现她居然换了身洁白丝质的小公主式百褶长裙,重重叠叠的好几层,汗,这个样子真是迷人死了,直让他忍不住想捉过来在她小脸上盖个章。
要知道小丫头以前可是从不穿裙子的,哪像现在一穿还居然穿这种如果是单层的话绝对是半透明的轻纱剪裁的少女裙装。
“哥哥。”看着几天没见的哥哥以那种色色的眼光看着自已,小丫头倍显喜悦和羞涩。
“咳咳。”在两位老者略带笑意和鼓励的眼光下,白大少终究还是没能辜负自已的心意,走上前,给了小公主轻轻一吻。
没管小脸羞得快要滴出水来的小人儿,白大少向两位老者弯腰示意了一下,坐在他们对面的圆椅上,问道:“两位爷爷,你们现在不是应该为着音乐节的事忙吗?”
“这次是纪念老莫的音乐节,老施么,就不去抢人家的光喽。”上官老头的话还是带着调侃,不过倒也是实话,这位施老大不论是他的家族,还是他自已,都确实不比莫扎特来的逊色,他去主持这场音乐盛典的话,如果不处理好,说不定还真的会‘喧兵夺主’呢。
“去,别教坏小孩子。”施‘地主’不悦地瞪视了老伙伴一眼,不知是怪他‘教坏了小孩子’,还是怪他直呼‘老莫’。
众所周知的,奥地利人对他们的音乐大师是非常尊敬的,从这个施老大的那位祖先的《蓝色多瑙河》似乎被当成“第二国歌”就可见一斑。
在奥地利不尊重莫扎特,是比在丹麦不尊重安徒生还要不讨好的事。
“两个老头子都老喽,这些事,还是让给下一辈的小年轻们忙去吧。”白大少又是汗,他老大口中的小年轻估计至少也得要有个五六十岁了。
侍者送上了热腾腾的咖啡。
“来,小天才,你面前的是按丫头介绍,根据你口味专门调配的奶昔咖啡,尝尝味道怎么样?”
“谢谢两位爷爷,我们叫我小天就好。”在一种无形的气氛影响下,小男生渐渐回复了那种轻松的像是在家里一样的感觉。
事实上,这种无形的氛围才是他白某人刚才进这间中央咖啡厅时所感叹的“不怎么样嘛”中的“怎么样”。
而如果他在维也纳再多待几天,他就会知道,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一建筑,飘过的云吹过的风甚至于路边的垃圾筒,都带上了一种叫做“大自然音乐旋律”的烙印。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小公主的演奏,你这个做哥哥的,做评委,也表现一下,如何?”
蓝色多瑙河,这支大名鼎鼎的曲子原是首大众反应并不怎么样的声乐曲,事实上,认真说来,自从在万国博览会上上演了此曲之后,这首曲子才真正名声雀起。
而从它的诞生到它的广泛流传,相隔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比较起来,它的命运似乎和那首《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点异曲同工。这让人不得不感叹,很多情况下,所谓的传世经典实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一起缔造的,二者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也就无从谈起所谓的经典了。
不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很多人很多时候只注意了‘文章本天成’和‘偶得之’,却往往不注意‘偶得之’的主人是那个‘妙手’。
相传当年约翰·施特劳斯在受邀作曲时,怎么也找不到灵感,于是就出门到多瑙河边散步,一边沉思一边将推敲的片断写在衬衫上。
回来后其夫人发现丈夫换下的衬衫上面有曲子,就随口哼唱了起来,发现旋律很优美。等她找到丈夫向其表示庆祝然后两人赶回来时,却是发现那件衬衫已被洗衣工给收走了,两人赶紧找上门,算这首曲子幸运,终是被抢救了回来。
当然,在小说的叙述中,我们可以这样直接地形容——所谓命运的分岔,往往就岔在那一些小小的不经意中。
这位叫做约翰·施特劳斯的作曲天才,无论如何,当时的他不会想到,那所抢救回来的,会是他一生所流传下来的最为著名的曲子吧。
☆
略带生疏但却是异常活跃跳动的曲子在小丫头的指尖下流出,然后在一片轻快的回响中结束。
“怎么样?”兰顿·施特劳斯问,上官老先生也是一脸玩味的神情。
小丫头则是一脸的期待,看心爱的哥哥是如何评论自已的。
“这个,呃,很好,很不错。”天知道,他这个音乐欣赏上的类白痴该如何用那种华丽流动的语言来将感受形容出来!
很显然他的回答得不到大家的满意,小丫头是一脸幽怨地望着他,两个老头则都是抿了口咖啡,竟似是要等待他的细细评论似的。
汗,不是说大家都讨厌长篇大论的演讲的吗?
“呃,”看推托不过的白大少沉吟了一会,“这个,我对多瑙河并不熟悉,两位爷爷,我想,等我明天去实地参观一下,再给评论一下,如何?”
“唔,这倒也有点道理。”很显然的,奥地利人的那种内敛式的沉淀让此地的主人颇为欣赏他的这种态度。
上官印老先生是一脸看好戏的神色望着他,望的白某人直冒冷汗。他心里暗暗祈祷——大家都是华夏人,拜托,别拆我的底呐,老大——
事实就是,他白某人现在腹内空空,那个叫,——原来草莽。
“这样吧,今天天也晚了,让我们的小公主带你休息去吧。明天,把你的本事也拿出来,让我们两个老头子见识一下,如何?”上官老头一脸我是慈善家的样子。
“唔,晚辈尊命。那就样吧。两位爷爷,你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