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已经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拥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有些缺点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无论你是否愿意。一般逻辑上,一个人的优点对其人生会起到帮助作用,而缺点就成为阻力。但事实上,很多看似平庸的人,却表现不凡,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与尊敬。
曾长期担任菲律宾外长的罗慕洛穿上鞋时身高只有1.63米。原先,他与其他人一样,为自己的身材而自惭形秽。年轻时,也穿过高跟鞋,但这种方法终令他不舒服,精神上的不舒服。
他感到自欺欺人,于是便把增高鞋扔了。后来,在他的一生中,他的许多成就却与他的“矮”有关,也就是说,矮反倒促使他成功。以至他说出这样的话:“但愿我生生世世都做矮子。”
1935年,大多数的美国人尚不知道罗慕洛为何许人也。那时,他应邀到圣母大学接受荣誉学位,并且发表演讲。那天,高大的罗斯福总统也是演讲人,事后,他笑吟吟地怪罗慕洛“抢了美国总统的风头”。
更值得回味的是,1945年,联合国创立会议在旧金山举行。罗慕洛以无足轻重的菲律宾代表团团长身份,应邀发表演说。讲台差不多和他一般高。等大家静下来,罗慕洛庄严地说出一句:“我们就把这个会场当作最后的战场吧。”这时,全场登时寂然,接着爆发出一阵掌声。最后,他以“维护尊严、言辞和思想比枪炮更有力量……唯一牢不可破的防线是互助互谅的防线”结束演讲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后来,他分析道:如果大个子说这番话,听众可能客客气气地鼓掌,但菲律宾那时离独立还有一年,自己又是矮子,由他来说,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那天起,小小的菲律宾在联合国中就被各国当作资格十足的国家了。
由这件事,罗慕洛认为矮子比高个子有着天赋的优势。矮子起初总被人轻视,后来,有了表现,别人就觉得出乎意料,不由得佩服起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成就显得格外出色,以致平常的事一经他手,就似乎成了破石惊天之举。
罗慕洛是一个理性、冷静的人,因为他意识到了一个人的优缺点在习惯思维中难以改变,但成功的人驾驭自己的优缺点,而不让优缺点主宰自己。
换一种角度,缺陷意味着机遇,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乏陈举。
杨格是美国新墨西哥州高原地区苹果园的经营者,是一位创新意识很强的人。每年的收获季节,杨格将上好的苹果装箱发往各地时,苹果箱上都印有与众不同的广告:“如果您对收到的苹果不满意,请您函告本人。苹果不必退回,货款照退不误。”这种广告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加上高原苹果味道鲜美,很少污染,深受顾客的青睐,每年都吸引大批的买主。
可是,有一年高原上突然下了一次特大的冰雹,把结满枝桠的大红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这时候,苹果已经订出了9000吨。面对这伤痕累累、创伤严重的满园苹果,怎样才能避免惨重损失,走出绝境呢?
杨格来到苹果园,心事重重地踱着步子,踩得落叶沙沙作响。他俯下身子来拾起一个打落在地上的苹果,揩了揩粘上的泥,咬了一口,意外地发现,被冰雹打过后的苹果,味道变得格外清香、酣浓爽口。一个绝妙的主意油然而生。他果断地命令手下集中力量,立即把苹果发运出去,同时在每个苹果箱里都附上一个简短的说明:“这批苹果个个带伤,但请看好,这是冰雹打出的疤痕,是高原地区出产的苹果的特有标记。这种苹果,果紧肉实,具有妙不可言的果糖味道。”尽管收到苹果的买主对这个说明半信半疑,但仍然品尝了带有伤疤的苹果,结果发现味道特棒,具有高原苹果特有的味道。从此,杨格的高原苹果闻名遐迩,畅销不衰。
矛盾法则无处不在,缺陷和机遇往往是事物对立的两面,把缺陷转变成为机遇,关键在于看到缺陷的价值。
机遇会“珠”混鱼目
日出月升,潮涨潮落,世界每日在按照它的轨迹运转。可是,每天都会有新的事物产生,帮助人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其实,有时候机遇这颗珍珠,就在平平淡淡的生活里,等待成功者去发现。
别涅迪克博士是法国一家化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一次,在实验室里,他准备将一种溶液倒入烧瓶,一不小心烧瓶“咣当”落在了地上,糟糕!还得费时间打扫玻璃碎片,别涅迪克博士有些懊恼。
然而,烧瓶并没有破碎。于是,他弯下腰捡起烧瓶仔细观察,这只烧瓶和其他烧瓶一样普通,以前也曾有烧瓶掉在地上,但无一例外全都破成了碎片,为什么这只烧瓶仅有几道裂痕而没有破碎呢?别涅迪克博士一时找不到答案,于是他就把这只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
不久后的一天,在别涅迪克博士走进实验室前,他看到一张报纸上报道说市区有两辆客车相撞,车上的多数乘客被挡风玻璃的碎片划伤,其中一辆车的司机被一块碎玻璃刺穿面部而进入口腔。别涅迪克博士一下子想到了那只裂而不碎的烧瓶。他走进实验室拿过那只烧瓶,只见那只烧瓶的瓶壁有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膜。别涅迪克博士用刀片小心地取下一点进行化验。
结果表明,这只烧瓶曾盛过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化学溶液,那层薄薄的膜就是这种溶液蒸发后残留下来,遇空气后产生了反应,从而牢牢粘贴在瓶壁上起到保护作用。因为无色透明,所以一点儿也不影响视觉。
“如果这种溶液,用于汽车玻璃的生产中,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乘客的生命安全系数不是更有保障吗?”……别涅迪克博士因为这个小小的发现而荣登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的榜首。
每一种成功都始于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更始于执着探索的心灵。在市场竞争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因为一个细心的发现,取得了巨大成功。
瑞士一家造纸公司推出了一项新型卫生纸,看上去与普通卫生纸并无两样,它的广告语是:“可以擦眼镜的卫生纸。”这句看似平淡无奇的广告语,却包含着商家对消费者细致入微的关怀。
这家公司,在生产这款卫生纸之前,特地让所有员工暗中观察各自身边人使用卫生纸的情况,主要是了解人们在使用卫生纸过程中的非常规用途。
一个月之后,公司将所有的观察记录进行汇总,发现许多戴眼镜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个习惯,就是用卫生纸作为眼镜抹布使用。当然,这类人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是很小的,因为在瑞士,戴眼镜的人不到总人口1/3,而调查结果显示:有用卫生纸作为眼镜抹布使用这一习惯的人在戴眼镜的人群中约占15%。按照这个比例算下来,绝对人口数量显然是非常庞大的。
我们知道,市面上的普通卫生纸比起眼镜抹布要粗糙一些,不宜用来擦眼镜。
于是,这家造纸公司决定针对这部分人,专门生产出可以擦眼镜的卫生纸。结果这种产品一经上市,立即赢得戴眼镜者的青睐。一时间,这家公司独占这一市场空白,赚得盆满钵溢。
有时,我们并不需要特别的创意,只需要将事情做得更细腻一些,更体贴一些,便可以赢得先机。
机遇它隐藏得如此巧妙,生活里偶然发生的事情,人们的生活习惯,若你再细心一些,连腐朽也能化为神奇。
美国雪佛隆公司是家专门生产饮料的企业。在产品打入亚利桑那州土珊市之前,该公司先委托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教授威廉·雷兹对该市的饮料市场进行研究。
一年之后,威廉·雷兹教授指着一大堆垃圾,按照垃圾原产品的分类、名称、重量、数量、包装,对雪佛隆公司的老板说:“垃圾袋绝不会说谎和弄虚作假,什么样的人丢什么样的垃圾。查看人们所丢弃的垃圾,是一种最有效的行销研究方法。”他通过对土珊市的垃圾进行研究,获得了有关当地食品消费情况信息,从而为雪佛隆公司做了这样的分析:
1.劳动者阶层所喝的进口啤酒比收入高的阶层多。
2.中等阶层人士比其他阶层消费的食物更多,因为双职工都要上班,而且太匆忙了,以致没有时间处理剩余的食物。依照垃圾的分类重量计算,所消费的食物中,有15%是可以吃的好食品。
3.通过对这些垃圾内容的分析,了解到人们消费各种食物的情况,得知减肥清凉饮料与压榨的橘子汁属高层收入人士的喜爱消费品。
雷佛隆公司老板把这份报告当作教科书,并且依据威廉洁·雷兹教授的调查结果制定饮料的产销战略。最后的结果是威廉·雷兹教授成为雪佛隆公司的英雄,雪佛隆公司成了利润的英雄。
对于不会利用垃圾的人,垃圾显然是无用的。对于不懂得利用机会的人,机会同样一无是处。有的时候,获得机遇只需要擦亮双眼,再细心一些。
区分机遇与陷阱
既然机遇可以伪装成“困难”、“缺陷”、“平常无用的事物”,其他的事物也可以伪装成机遇。要知道,机遇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获得的,太明显的机遇,有时也可能是陷阱,诱使我们走向一条不归路。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经过3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猎物。
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时,富翁制止了他,问:“你认为这匹狼还能活吗?”向导点点头。
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泊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直升机载着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500公里外的一家医院。富翁坐在草地上陷入了沉思。
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来这里狩猎,可是从来没像这一次给他如此大的触动。
过去,他曾捕获过无数的猎物:斑马、小牛、羚羊甚至狮子,这些猎物在营地大多被当做美餐,当天分而食之,然而这匹狼却让他产生了“让它继续活着”的念头。
狩猎时,这匹狼被追到一个近似于“丁”字形的岔道上,正前方是迎面包抄过来的向导,他也端着一把枪,狼夹在中间。
在这种情况下,狼本来可以选择岔道逃掉,可是它没有那么做。狼在夺路时被捕获,它的臀部中了弹。
当时富翁很不明白,狼为什么不选择岔道,而是迎着向导的枪口冲过去,准备夺路而逃?难道那条岔道比向导的枪口更危险吗?
面对富翁的迷惑,向导说:“埃托沙的狼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知道只要夺路成功,就有生的希望,而选择没有猎枪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条。因为那条看似平坦的路上必有陷阱,这是它们在长期与猎人周旋中悟出的道理。”
富翁听了向导的话,非常震惊。那匹狼最后被救治成功,如今在纳米比亚埃托沙禁猎公园里生活,所有的生活费用由那位富翁提供。
因为富翁感激它告诉他这么一个道理:在这个相互竞争的社会里,真正的陷阱会伪装成机会,真正的机会也会伪装成陷阱。
机遇是品格的验金石
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充满着通过新的努力和新的姿态脱颖而出的机会。成功的人,往往具有卓越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原因就在于无形之中机遇已经偏向这些努力过好每一天、认真付出的人。
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有一名叫艾伦的孩子,他9岁时,在祖父的农场里开始他的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捡拾牧场上的牛粪饼,一般的孩子嫌这份活儿脏,都不愿意做,而艾伦却干得好极了。
由于他捡牛粪饼表现非常出色,祖父给了他一个向往已久的工作——放牧马匹。这件事情深深影响了小艾伦,使他坚信这样一个人生信条:手头的工作无论多么低贱,只要做好了,就是机会。
长大后,他从每星期挣1美元的肉铺帮工做起。这份工作虽然恶心,但他干得很出色,因为他一直没有改变他的人生的信条:做好了,就是机会。
后来,他成为每星期可得50美元的美联社记者。
再后来,他又成为年薪150多万美元的首席执行官。
认真的人,首先是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的品质让他们身上具备了一种令人信任的魔力。艾伦从小就养成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习惯,因为年幼的他已经知道了机会会降临到认真的人身边。正是这样的信条,支撑着他从最小最卑微的事情做起,不辜负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细节往往造就伟业。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能给你带来别人的欣赏与赞叹,机遇自然更偏好降临到身边。
他的父亲只是一名贫穷的油漆工,仅仅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供他念完高中。这一年,他有幸被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录取,但是,他却因为缴纳不起大学昂贵的学费,而面临着辍学的危险。
于是,他决定利用假期,像父亲一样外出做油漆工,以期挣够学费。他到处揽活,终于让他接到了一栋大房子的油漆任务。尽管主人是个很挑剔的人,不过他给的价钱不低,不但能够缴清这一学期的学费,甚至连生活费也都有了着落。
这天,眼看着即将完工了。他将拆下来的橱门板,最后再刷一遍油漆。橱门板刷好后,再支起来晾干即可。但就在这时,门铃突然响了,他赶忙去开门,不想却被一把扫帚给绊倒了,绊倒了的扫帚又碰倒了一块橱门板,而这块橱门板又正好倒在了昨天刚刚粉刷好的一面雪白的墙壁上,墙上立即有了一道清晰可见的漆印。
他立即动手把这条漆印用切刀切掉,又调了些涂料补上。等一切被风吹干后,他左看右看,总觉得新补上的涂料色调和原来的墙壁不一样。想到那个挑剔的主人,为了那即将得到的酬劳,他觉得应该将这面墙再重新粉刷一遍。
终于,他累死累活地干完了,可第二天一进门,他又发现昨天新刷的墙壁与相邻的墙壁之间的颜色出现了一些色差,而且越是细看越明显。最后,他决定将所有的墙壁再次重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