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贾敏在未嫁之前,原同那康熙王福晋是闺中密友,两人情同姐妹,只是贾府中人鲜有人知,就因为这个,所以黛玉当时才放心将可卿交给康亲王府,康亲王和康亲王福晋见了可卿十分喜欢,把可卿直当作亲生女儿来疼爱,之后黛玉又告诉了康亲王及康亲王福晋贾珍与可卿的事,所以康亲王福晋才会有这样一说。
黛玉因笑道:“说来,我今儿个便是为这件事来的呢。我想着差不多是时候让珍大哥哥从贾家中抽出身来,开始着手整顿四大家族这只巨大的蛀虫了呢。所以爹爹让我来跟姨妈商量一下,看可儿姐姐的事要怎么办才妥当。”
康亲王福晋听了,因细想了一下,道:“总得国孝过了,贾珍也同那府里断了关系才好。”黛玉蹙了蹙眉,道:“只怕是难的,珍大哥哥是贾家的族长,又是世袭正三品威烈将军,要脱离贾家的话,贾老太君第一个会跑出来反对,除非珍大哥哥将族长之位让了给别人,只是这样一来以珍大哥哥的出身,匹配可儿姐姐这康亲王府的格格,只怕会有人跳出来挡路子的。”康亲王福晋听了,因笑道:“这却是不怕的,就怕那贾珍不肯。”
黛玉摇了摇头,因笑道:“姨妈你不知道,我那珍大哥哥却是个不同俗流之人,是个极好的,他自己本身就不耻那府中人很久了,所以才伪装成那般浪荡不羁的模样罢了,这一点,倒是同珍大哥哥的胞妹惜春妹妹很像。”
康亲王福晋笑道:“听黛玉儿你这么说,我便放心了。”接着又有些担忧地道:“只是听你的意思,那贾惜春,也就是贾家的四小姐也是好的,既然如此,到时候也得想个巧法子将她从那贾府中救出来才是。”
黛玉听了,只微微一笑道:“姨妈,你别见过我那惜春四妹妹,她原是性子极为清冷,胸中又暗藏丘壑的女子,素来都是不喜别人管她的事,惟恐玷污了她,每每遇事,都是极尽讽刺挖苦,想来那贾府的人还不至于有胆子去算计于她。”顿了顿,黛玉又道:“况且,珍大哥哥虽嘴上不说,心中却对四妹妹极为疼宠,万事皆随着她的心意,想来有珍大哥哥在,四妹妹也不会有什么事的。”
康亲王福晋点了点头,道:“似此自是极好的。”正在这时,只听一身着粉色衣衫的丫鬟过来禀道:“回禀公主和王妃,可卿格格来了。”
听到那丫鬟报说可卿来了,康亲王福晋和黛玉两人不觉相顾一笑,想来可卿是听说黛玉来了,所以才匆匆来了,想要知道贾珍的消息罢了。才这么想时,便见可卿身着一件淡蓝色衣裙,上面绣着几朵折枝牡丹的花样,巧笑嫣兮,衣袂翩跹,如凌波仙子一般走了进来。
可卿进来后,先朝着黛玉行了一礼,道:“可卿见过公主。”黛玉笑道:“可儿姐姐不必多礼,只唤黛玉妹妹便是。”可卿闻言,也不多加礼让,因笑道:“既如此,请恕可卿僭越了。”接着便唤了一声“妹妹”,而后又向康亲王福晋拜道:“可儿见过额娘。”康亲王福晋因扶起可卿道:“可儿,快快起来,地上凉了,可别弄的生了病不好。”
黛玉因看着可卿,微微一笑,因道:“真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才我就和姨妈说起可儿姐姐呢,偏姐姐就来了,敢姐姐是有顺风耳千里眼不成?”
可卿自是知道黛玉这是在打趣她,因不觉红了脸,但还是耐不住心中的不安,遂向康亲王福晋开口道:“额娘,妹妹好久没来了,可儿想着与妹妹多说说话儿,就留妹妹在府中住两日可好?”康亲王福晋笑道:“这可儿你该问黛玉儿才是,我自然是巴不得她住下来的。”可卿闻言,遂拿眼睛看向黛玉。黛玉笑道:“既是可儿姐姐相请,黛玉自是不会拒绝。”
康亲王福晋和可卿闻言大喜,忙一迭连声地命丫鬟备了黛玉居住的屋子,不想却听黛玉道:“不必麻烦了,黛玉只和可儿姐姐一块住便是了,可儿姐姐的屋子可精致着,我极喜欢呢。”可卿闻言,因笑道:“说的也是,倒不是我自夸,我那屋子,大约连神仙亦住得了。”
康亲王福晋听了,因笑道:“既是这样,你们姐妹且先去说体己话罢,我也怪乏力的,要回房去睡会子觉,待传晚膳时自会叫你们的。”黛玉和可卿答应了一声,遂一起往可卿的屋子走了过去。
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黛玉细细一闻,却是宫中方才有的龙涎香,此香虽香,却却极为淡雅,是以素性不怎么喜欢薰香的黛玉也极是喜欢,因笑道:“好香!”待入了房间,往墙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整个屋子虽有些奢华却也隐隐透露着淡雅的韵致,却也难怪黛玉会喜欢。两人在外室的紫檀木制成的圆凳子上坐下,又接过丫鬟早已泡好送上来的雨前龙井茶品了,方自开口说话。可卿素知黛玉禀性,心中又极是惦念着贾珍的,便也就不与她说那些个客套话,因忙忙地问道:“妹妹,珍哥他可还好?”
黛玉笑道:“姐姐且先别激动,珍大哥哥他自是极好的,只是如今皇上伯伯、爹爹和四哥都想着是时候让珍大哥哥离了那府里了,所以大概再过一年,可儿姐姐你就可和珍大哥哥永远在一起了。”可卿闻言,激动地流下了泪来,而后便自起身给黛玉跪下道:“妹妹,大恩大德,可卿没齿难忘,且受我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