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写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
内容摘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整个经济活动的血液,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滞后的领域之一,肩负着加快改革的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现在应该也有条件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过去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攻关,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定出一系列纲领和蓝图。现在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金融改革面临着紧迫的任务。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是继续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一、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是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中国梦,已成为指导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旗帜。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整个经济活动的血液,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滞后的领域之一,肩负着加快改革的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现在应该也有条件把金融体制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过去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攻关,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1.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特别需要金融的强大支持
我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年均近10%的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相对较快的上升趋势,将会更为庞大和强大。不断缩小与第一大经济体的差距,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中国人口众多,规模庞大,保持较快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今后有着更大的金融需求。
我国还将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储蓄率,大量的国内资金,需要一套有效的金融体系将这些资金引导至正确的投资机遇中。维持快速增长需要继续保持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的大力投资,同时提高资本利用的效率。随着全社会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养老金及医疗保障要求比现在更为成熟,业务模式及从业机构呈现多元化。国内的机构投资者规模将更大、能力将更强,并将寻求更为完善的投资方案。所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需求,都要求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把全社会的资金搞大、搞好、搞活。
现代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要素积累,增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三大投入要素中的一项或多项;二是经济结构转移、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三是技术变迁。从第一个途径来看,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各国一般年增长率在1%~3%之间。对经济增长率有更大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各国在要素投入增加方面的主要差异,就是资本积累率的不同。从第二个要素来看,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式实现,这也需要通过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将投入要素由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重新配置,使同样数量的投入要素的产出增加。
2.技术进步和经济素质的提高需要更好的资本积累和配置
在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中,技术进步和技术变迁,是最根本的。通过技术创新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会下降,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技术进步使既定要素投入可以生产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技术变迁与资本积累关系密切。现代技术创新从科学研究、控制实验到新产品试制、投产,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本投入,同时,许多先进的技术需要设备作为其载体,技术创新往往体现在设备性能改良上。技术的升级实质上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而一个社会资本的积累和配置效率决定于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与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正相关。资本积累的高回报取决于资本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基本价值就是积累资本、配置资本,资本的配置效率依赖于金融体系的效率。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出发点要定位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其能够很好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服务于经济发展。
3.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金融业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总量中,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现在需要把服务业的发展摆到特别重要的日程,使我国经济从外贸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更大程度的内需拉动型,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改变过去资源、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既需要通过金融搞活服务业,又需要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融资,另一类是间接融资,两者各有优势,互相补充。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发行股票、债券等,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或者在中介机构帮助下实现直接交易。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资金供给者将钱存到银行,银行再把集中起来的资金贷放给资金需求者,实现剩余资金的动员和资本化。要通过深化改革,使两个方面都有一个更快发展,在筹集和分配资本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加快金融的市场化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改革从商品市场化逐步转向了要素市场化,包括土地、货币资本、知识、技术、专利、劳动力等等。中国要素市场化,最为滞后的是金融领域。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并上市,使商业银行的发展有了实质性飞跃;银行间交易市场的建立,推动了债券市场的长足发展;积极借鉴《巴塞尔协议》,显著提高了金融监管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通过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非对称降息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过程,起到了多重效应。这些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带动了整个金融改革的深化。但总的来看,金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滞后的一个领域,目前主要的金融参数还是由政府定价,市场化程度还不很高。货币金融市场化的滞后,使我国经济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从短期来看,最明显的后果是投资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主要靠政府拉动,容易大起大落。很多企业无法有效开展投资,导致政府来创造投资,投资效益低且不可持续,需要通过金融市场化加以解决,使投资更大程度上靠市场拉动。从长期来看,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关键问题也在于稀缺资源和要素的市场化不足,稀缺的资源不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而通过政府分配,容易形成严重的低效率、高腐败,20世纪90年代的东亚泡沫,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陷阱都是这样的表现。只有推动要素市场化,尤其是金融的市场化,宏观调控的效率才有微观的制度健全作保障。
5.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需要推进货币市场化
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着使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系统性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全国的宏观金融结构中,银行存款,短期、长期、活期、定期,加上现金总量,亦即广义货币,占到GDP的190%,达到了近百万亿元人民币之高。从单个的储户来讲,企业或是家庭,其金融资产主要是以存款的形式出现,存款对于储户而言流动性很强,容易出现挤兑风险,比起股票、债券,对于整个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最强。从银行业来看,银行的存款相对于股市、债市,集中度非常高,五大银行资产占整个规模的46%,一旦发生风险,风险的集中度也非常高。要化解系统性风险,还是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主要是债券市场,因为债券市场和银行存款有可替代性。
二、努力完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1.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面对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错综复杂的环境,唯有建成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才能有效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和分散金融风险,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创造强有力的金融环境。
完善现代金融体系,要以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目标。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金融创新基地,在产业投资基金、金融租赁业务、产权股权交易等资本市场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创新了市场融资的模式,拓宽了企业融资的渠道。通过金融租赁、基金投资、产权交易等业务模式的创新,有效地丰富了资本市场的空间,在支持新兴产业,活化资本存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流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支撑作用。金融创新不是简单地局限于金融机构数量扩充和金融产品出售,而是着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在银行、股市、债券以外的资本市场领域进行积极进取和大胆尝试,在推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上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要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将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集合起来,聚拢形成“新型”资本市场的构成要素,集中优势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2.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政府的债券市场。国债首先是金融资产,其次才是国家融资的工具,没有一个大规模的国债市场,健康的金融市场很难成型,增发国债还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第二,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地方债,其中会涉及预算法修改,地方政府须公开财政预算,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三,短期可以试行银行优质贷款的证券化,银行将高质量资产变成现金,对于银行是注资,对于资本市场等于把存款人逐步变为债券市场的持有者,通过这种方式,一是化解了银行的风险,二是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要发展,政府要真正发挥作用,把规则制定好,放宽准入的同时加强监管。
3.积极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和金融租赁市场
构建功能齐全、运行规范、体系完整、服务全国的产权交易市场。天津在这些方面做到了先行先试,但发展空间还很大。可以将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及其旗下的天津股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技术产权交易所、天津实务转让调剂市场、产权导刊、天津滨海研究院等,作为互通互联、相互对接的完整体系,整体引入滨海新区的金融核心区,突出天津金融创新的市场优势,形成市场交易的联动与规模效应,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好地发挥天津产权交易市场的服务优势和影响力。
天津在金融租赁市场方面可以做得更大。一是建立服务全国的“天津融资租赁业产权登记中心”,逐步形成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二是在天津融资租赁业产权登记中心的基础上,建立服务全国的天津融资租赁产权交易所。三是以股份制方式建立具有自助性的天津融资租赁同业拆借市场。四是建立集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自主租赁与代理租赁于一体,一手装备与二手装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互相对接、相互依托的融资租赁交易市场。
4.银行要配合资本市场发展强健自身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的金融界都在重构金融框架,一个是监管机构发生了变革,20国集团(G20)成了重要的平台,巴塞尔金融管理委员会增加了它的职能;第二是监管改革重点领域越来越明确,改革涉及微观、宏观,也涉及中观层面,对于资本的要求更加严格,而且引进一些新的监管指标,比如中国银监会提出的指标,强化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宏观审慎的监管制度等,都成为改革的重要方面。全球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改革,是加强系统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一般是指在金融市场中承担着关键的功能,具有全球性特征的机构,这些机构一旦发生重大的风险事件,就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的风险,所以大家都把全球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当做全球银行业的稳定器。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使命是追求资本回报与维护金融体系安全性、稳定性的统一,良好的回报可以带来更多的内生资本的补充,提升单个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从而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稳定,又能为单个金融机构持续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更高收益。要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为上市融资创造条件,扩充和增强资本实力,形成各银行业应有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法人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使一批地方中小银行,以全国性、国际化作为发展目标。推进地方法人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补充机制和长期激励约束机制。要选择适宜的金融机构,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业务经营试点工作。为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银监会于2013年初拟在审慎的前提下开展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试点工作。综合化经营,作为中国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在迎合了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因素,甚至会面对某些经营风险,对原有的金融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初期阶段应该以试点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