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安排专访张谭的编辑,还是那位真名徐丹的碧晚枕。
在知道徐丹本人长什么样子之后,张谭对她是再也没有一丝幻想,所以采访时也不再故意耍幽默了,就是很认真的一问一答。
说了说创作四大名捕这个题材的各种想法和架构,说了说从选择写作到出版小说这段过程,也说了说下一本书会写什么。
“四大名捕这个故事还没写完,事实上《震关东》和《会京师》只是给这个故事做了一个铺垫,看完这两部小说,就大概了解了四大名捕的所有基础设定。不过我现在并没有很想接着写,从去年开始,写到今年,都是这一个故事,写得有些腻了,急需换换头脑。”
“那你新书会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呃,会是一个人拿弓箭射鸟的故事。”
“……射鸟的故事啊,是写一个人会弓箭吗?”
“我已经整理出来一个大纲了,大概是三部曲的形式,下一本书就是三部曲的第一部,一个关于如何射鸟的故事……好啦,上面是开玩笑的,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南宋年间,蒙古即将南下入侵中原这段时间的前后。”
“能稍稍透露一下故事的内容好吗,射鸟这个比喻太让人没法想象了。”
“好吧,主要是说一名叫郭靖的少年背负着家恨国仇闯入江湖,在红颜知己黄蓉的帮助下,通过无数的磨练,最终成长为一代大侠的武林故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主角郭靖会是一位侠之大者。”
“哇,听你这么一说,这部小说的立意一下子就高大了起来。”
“呵呵,其实也就是一部小说,立意再大也是一部武侠小说,江湖寻宝,阴谋乱斗,这些都会有。”
“……好的,感谢谭张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关于新书的消息,在专访的最后,跟我们说一下,新书的名字吧?”
“OK没问题,新书的书名叫射鸟英雄……不是,是《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金庸写的第三本武侠小说,在他还没有创办《明报》之前发表。射雕一出,香巷纸贵,随即波及到了全世界的华人地区,几乎喜欢看武侠的,就没有不知道《射雕》的。
如今这个世界,金古黄梁温都消失了,这些宝贵的经典作品,只能依靠张谭凭借脑海内印象创作出来了。
其实在最早的写作规划中,他没有打算这么早就写金庸的经典。武侠作家中,不得不承认金庸是达到了巅峰的一代大家,排在金古黄梁温之首,不是没有道理。论作品的故事性、阅读性,以及改编后的风靡程度,都不是另外几人能比拟。
金庸的几部经典,那就是武侠界的大杀器。
才十六岁就里放出来,似乎有点太吊了,一书成神可以想象,这不符合张谭“低调”的性格。不过现在却有着充足的理由让张谭提笔创作。
第一,两部四大名捕,给他铺垫了良好的开局,紧接着创作《射雕》并不会显得太突兀。
第二,韩敬明这家伙写了两本不上不下的书,就差点卖脱销,成为全国知名青年作家,张谭不甘人后。
第三,仔细想一想,他留着这么多经典在手里也没太大意义,等过几年张谭肯定会走导演这条路,不可能再每天埋头电脑前敲字。而且网文时代一天天逼近,武侠的没落已经成为定局,尽管张谭认为,他手握的经典,不会过时,也不得不考虑时效性。
第四,也是促成张谭提前发表《射雕》的关键因素,就是武汗之行的受辱。让他真切的体会到,自己名气不足实力不够的窘迫。
重活以来他追求的就是潇洒人生,不想去欺负别人,但也不允许别人骑到他头上。而要想找到这样的潇洒,唯有让自己牛逼起来。到时候言出法随,神马武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陈良军,直接一句话搞定的事情。
而且都已经重活一次了,又有什么好顾及的。
上一辈子没啥本事,浑浑噩噩的过,处事上不敢与人争,总是畏畏缩缩。这一辈子,才华脑袋里装着满满的,凭什么还要畏首畏脚?
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想去装逼就去装逼,想不鸟谁就不鸟谁,除了父母,老子最大!
这才不枉重活一次。
告别碧晚枕的采访,张谭将《射雕英雄传》的大纲拿在手上,嘴角翘起一道弧线:“老金啊老金,这次我们要射大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一直以来,张谭都是吊丝味十足的家伙。
这是上辈子花了三十年养成的个性,重生了,除了身体是新的,个性、想法都是三十岁老男人该有的个性和想法。
但人是会变的,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想法。
现在的张谭整天混迹校园,一身吊丝气息被校园的生活给冲刷走不少,写作的成功又让他名利双收,走哪都有了底气,再加上身体荷尔蒙分泌旺盛。久而久之,想法和个性,自然就跟着变化了,自信了许多,霸气了许多。
骨子里的那股轻佻劲没变,但如今不能叫轻佻,该叫幽默、叫个性,再不济也是玩世不恭。
正如孔乙己所说:“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牛逼人物的吊丝味能叫吊丝吗?王思聪那个替娱乐圈操碎心、吊丝逗比得飞起的家伙,还不是一堆人跟在屁股后面喊啥国民老公,要给生孩子。
有了本事有了钱,别人自然会高看你一眼。
社会本质如此。
……
张谭的专访,要刊发在七月期的《今古传奇·武侠版》上,正好《会京师》连载结束。所以助理招聘信息,也要等到七月份之后。
而且他并没有打算立刻着手写《射雕英雄传》。
想要先处理一下《四大名捕会京师》的简体版出版事宜,同时趁着世界杯期间,带父母出国去看球。
父母一辈子都没出过国,甚至出省、出市的机会都很少。他们最近一次出省,还是在张谭出世之前。那个时候张全顺在大涟广鹿岛海军37352部队当兵,谭明霞背着三岁大的张燕,坐了几天火车,又换海船横渡渤海,去了一次大涟。
也就是在那一次探亲,有了张谭。
再后来张谭出世后,张全顺复员回了老家,去了镇上的粮站。
一晃就过了十五六年。
所以等张谭提出要带他们出国看世界杯,张全顺夫妻两全都心动了,家庭条件好了,为什么不能享受享受呢。出国一趟,顶多也就花个几万块钱而已。不说张谭的稿费,就是家里网吧的营收,也足够支撑偶尔一次的出国旅游。
“那就这么决定吧!”谭明霞一拍桌子,咬牙下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