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人”的猜想在历史上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科学家的猜想
月球是那样充满魅力,使古今中外多少科学家为之倾倒。 1609年底,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刚制成了一架天文望远镜,第一个瞄向的天体就是皓皓明月。现在月面上这些环形山、“海”的名字,就是他首先提出的。在一系列新发现的同时,伽利略也曾固执地相信,月亮上一定也有生机勃勃的世界。为此,他不顾疲劳,通宵达旦地举着自己的望远镜,期望能从中见到月球人的世界。
1638年,一个名叫约翰·威尔斯的牧师发表了一篇论文:《月球新世界之发现》。文中认为,月球表面构造 (有“山”、“海”等)既然与地球有些雷同,存在生命也是不足为奇的,只要有威力足够大的望远镜,就一定可以观测到月球人的活动。后来,一个名叫大卫·法布里修斯的人,还吹嘘他已从望远镜内亲眼见到了月球上的居民。
人类从自己的感情而言,极希望有“月球人”与我们做伴,甚至连一些极有声望和成就的科学家也持这种想法。例如,古希腊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认为月球上的动物要比地球多得多,上面的树木也大得多,“月球人”也比我们更聪明。又如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他也坚定不移地认为,月球上一定有居民存在!
“月亮骗局”
当时,在西方神学势力十分强大历史背景下,承认“月球人”存在,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这种观点驳斥了上帝创世说的谬论,体现了生命普遍存在的科学真谛。然而,真理与谬误之间往往仅是一纸之隔,弄得不好就会滑向反面。有讽刺意义的是,一场骗局正是由威廉·赫歇耳的儿子所引起,这是科学史上发人深省的一个带有“科学性”的“月亮骗局”。
1835年8月25日,美国刚创办不久的《纽约太阳报》上,以显著的位置刊登了英国年轻作家洛克撰写的《美国的纽约》。这是一组惊人的连续科学报道,文章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的传人约翰·赫歇耳,为发展父亲开创的巡天工作,于1834年携带仪器到了南非开普敦及好望角,准备作为期几年的天文观测。洛克对约翰作了详细的介绍,认为他不愧是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创始人之一,42岁的他已发现了3347对双星, 525个星云星团,在这些方面的成就与其父亲相比,已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这次远征,带着当代世界最好的仪器,放大率极高的望远镜将使他可以看清月面上45厘米大小的物体。因此,想必他一定会给人类带来重大的发现……
洛克的这个伏笔是为他第二天的报道铺路的。果然,8月26日该报以“独家新闻”形式发表洛克的第二篇文章,说约翰·赫歇耳已在望远镜内见到了月面上异常鲜艳、类似罂粟那样的花丛,还有类似紫松、纵树那样高大挺拔的大树……
接着又“发现”了许多月亮上的动物,碧波荡漾的湖泊中嬉戏着与犀牛相似的巨兽,树林中跳跃着唱歌的小鸟,白色的麋鹿和长着大象牙似的绵羊正在草在上漫步,海里则有一种长有双腿、会造房子会做饭的海獭……
连续几天,洛克有计划地“制造”出了种种激动人心的新发现,最后写到了“月亮人”——一种长着翅膀的人形生物。“他们用蓝宝石砌成了一座大庙宇。他们的姿势,尤其是手和臂的动作,看上去既充满着热情,又特别强劲有力。因此,我们可以推论,他们不仅是有理想的生物,还有相当先进的技术和富庶的生活。”
这一组奇文不仅迅速传遍美国,也使整个西方世界轰动起来,洛克顿时名扬四海,《纽约太阳报》的销售量扶摇直上,一度成为世界销路最好的报纸之一。谁不想了解约翰·赫歇耳这许多惊人发现的更多的细节呢?报社前车水马龙,热情的读者好奇的询问,让编辑们应接不暇。
当然,谎言绝不可能持久,“月亮骗局”不久即被揭穿。从没有一个天文学家相信洛克的报道,因为不难算出,如果要如洛克所说,能看清月面上45厘米大小的物体,使用的望远镜的口径怎么可能只有1.22米?何况,约翰·赫歇耳所带的3架望远镜都不大。再说即使能造出口径500米的大望远镜,大气的干扰也将使目标变得很不清晰。事实下,直到20世纪80年代,望远镜的口径也没有超过6米,仅及洛克要求的望远镜口径的1/ 100。何况,昂贵的费用,技术上的困难,制造更大的望远镜谈何容易。
洛克的骗局并不高明,但令人吃惊的是,这出闹剧在西方的影响却大得出奇,一时间使不少人激动得不能自己,以致后来在英语中出现了一个关于这场骗局的专用名词“月亮骗局”。这种教训是很深刻的。不是吗?直到今天,喜欢追求刺激,热衷于猎奇的人还是大有人在。他们不愿花精力去学习科学知识,也不希望听到严肃的科学结论,而津津乐道于“火星人”“月亮人”“外星人”之类的神话,这难道不是很可悲的吗?
答:19世纪,西方神学势力十分强大, “月球人”存在的猜想,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它驳斥了上帝创世说的谬论,体现了生命普遍存在的科学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