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也在逐步地放松对铁路的管制,而且国家也通过国外放松管制的经验教训意识到放松管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在铁路管制这方面,步伐进行得较缓慢。而且由于铁路巨大的沉没成本,它自身所形成的天然的进入壁垒,也控制了很大一部分企业进入该行业。因此,相对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不易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但是,目前铁路的管理机制弊端丛生,效率、效益问题始终是铁道部的心头痛。庞大的机构和过于统一化的管理造成铁路运输有更多的限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市场竞争中去。如何实现铁路运输的市场化是国家在未来铁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二、加快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满足我国未来运输需求,我们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地说我们应该大力建设运输大通道,在一些城市和产业的主要集中带和发展带,运输需求集中且多样,这就为各种运输方式的共存发展提供了基础。在这些地带,应该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统筹规划运输大通道建设,分层次地形成国际性运输大通道、全国性运输大通道和区域性运输大通道,并以这些运输大通道为主轴,展开全国综合运输体系网布局。
具体到每种运输方式来说,我们可以用定量的发展指标作为我们的发展目标。
在公路方面,据专家估算,如果我国要达到美国那样的公路运输网络,那么它将占地相当于中国山东一个省的面积,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公路远景目标应该是公路总里程达到400多万km,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万~10万km,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占25%,全国所有地市间以高等级公路相连接,充分发挥国道主干线等骨架公路的通道优势,发展快速运输,高效地衔接其他运输方式,实现通畅运输,有效地覆盖广大农村地区,最终形成通达的公路运输网络。
在水运方面,尽快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华北、华南区域航运中心建成,建设石油、铁矿石等具有满足国家战略物资运输需要和与国际接轨的大型深水码头及集装箱运输系统,沿海港口成为各种运输方式的物流枢纽。船队规模和结构位于世界前列。我国由海运大国建成海运强国,明显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内河航道区域网络化工程和船舶标准化工程,充分发挥内河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内河千吨级航道达到15000km,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建成500吨级的现代化航道网。
在航空方面,全国建设民航机场数量达到400个,基本覆盖全国所有中等城市和旅游景点,民航旅客运输继续保持增长,飞机将成为人们紧急出行的第一选择,私人飞机和公务机数量明显增加。
在管道方面,70%以上的国产原油、成品油、天然气采用管道运输。
建成以民用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组成的大城市间旅客快速、安全、舒适的公共运输系统;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沿海主要集装箱枢纽港口为龙头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建成内贸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散装运输的多式联运系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各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有序竞争的货物运输机制;基本实现货物运输物流化、运输信息网络化、运输单证无纸化、运输管理智能化。
三、加快港口发展,衔接各运输方式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与占有重要地位的港口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港口作为海陆运输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既承担着运输方式交换点的职能,又是货源的集散中心、运输组织与用户的主要交易场所。因此,港口是运输体系中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重要中转站。
港口作为海向腹地和陆向腹地的衔接点,决定了现代港口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首先必须以港口运输体系为重点,使港口符合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要求,发挥其连接世界生产与消费中心环节的功能。
(一)加强港口运输体系的规划、完善港口功能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已进入综合运输时代,这就要求港口成为区域性综合运输体系的龙头。只有通过总体规划,明确各港口的发展方向和职能,才能加强宏观调控,使港口纳入枢纽节点与支线节点相分离的运输空间,增强港口运输体系的内在凝聚力,提高整个港口运输体系的对外能力。港口运输体系还必须加强港口的各项功能建设,使港口尤其是主要港口成为国际海陆间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成为区域乃至国际性的商务中心、区域性的信息中心,形成港口物流平台,使港口运输体系走向综合物流时代。
(二)内陆运输网络体系的建设
综合运输体系是一种与现代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由多种运输方式共同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网络系统,综合物流不仅在海上形成枢纽港与支线港的分离,而且在陆上形成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的物流中心为集散点,以不同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为运输通道的内陆运输网络体系。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除了集装箱港口之外,还应加快内陆运输网络体系建设。
我国综合物流内陆运输网络体系的建设需要打破传统的不同方式间的条块分割,加快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联合。
(三)改革港口的传统经营体制,鼓励各种创新的经营模式
港口的发展一是应打破不适应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要求的垄断和地方保护,鼓励港口经营者之间、港口经营者与腹地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开展多种方式的竞争与合作,实现港口经营的腹地空间网络化。二是制定区域港口的集团化战略,以资产为纽带,鼓励港口间的合并、重组,建立区域港口群的大型港口企业集团,打破现行的港口经营的条块分割,以实现一定地域内运输生产、经营及资产的一体化。
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促进物流与综合运输共同发展
发展现代物流将转变各种运输方式独立发展的传统观念和运作方式,推动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在与现代物流的共同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业也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以整个交通运输系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传统物流职能大多数由企业自己来承担,与此相对应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水平也是停留在企业层面上,更高层次的社会化综合运输的发展自然受到限制。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改变内部的分工结构以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原有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采购等物流功能也只有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分工来实现,才能够提高效率。起初通过企业内部分工,对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采购等物流活动实现集成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和顾客服务水平。但是,企业内部分工达到一定水平后,要想进一步提高分工水平和专业化报酬,就必须将企业内部的分工向外部市场化,才能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于是,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迅速兴起,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以及对交通运输水平和结构所提出的要求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现代物流客户对物流成本最小化、服务最优化的需求,要求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结构合理化,促进各种交通运输组合的不断优化,推动综合运输的发展。通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机组合,实现运输过程的系统化、合理化和高效化,降低我国社会的运输成本,是降低物流成本以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同时,发展现代化综合运输也是满足物流顾客多样化服务要求,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现代物流顾客需求的变化和发展为交通运输过程的系统化、合理化和高效化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我国的交通运输还处在几种运输方式各自独立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状况对我国的现代化物流和经济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必须以发展现代化物流为契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联运的方式将空、铁、水、路、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大交通”,初步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并逐步实现运输一体化,最终实现综合运输体系与社会经济和其他各方面的高度统一、高度协调发展。
五、加速市场改革,尽快建立健全运输市场体系我国现有运输市场尚不发达,无论是承担纵向模式运输还是参与运输链运输的现代运输企业数量不多。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底子薄,现代化水平低,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很落后。特别是公路运输企业和内河运输企业。从总体上讲,我国运输企业面临着艰巨的市场化改造任务。
(一)全面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交通运输政府部门应本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立法,分离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行业性管理机构;放宽政府对运输领域的管制,推动政府工作法制化;重点建设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等原则,推动运输业的全面改革。在交通运输政府部门最终建立如图51所示的运输行业公共服务模式体系。
(二)为运输市场机制的确立创造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