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中,大清帝国的腐朽没落,外国列强的入侵,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中国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山东黄河游域旱灾、蝗灾、水灾连绵不断,这里的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实在活不下去了,便纷纷向关外逃亡。
山东省莱州府、昌邑县十铺东村,李家庄的李木匠,妻子因病去世之后,他带着三个儿子——18岁的老大李凤江、15岁的老二李凤海、12岁的老三李凤河,挑着担子随同大批“逃难大军”去闯关东。
一路上餐风饮露,历尽艰辛,经过半年的跋涉,第二年开春,终于到了松辽平原一个水土肥美的小村庄——烧锅店。
开始时,他们住在被人废弃的四面见风的马架子(马厩)里。春耕开始了,老大,老二便到一大户人家王福金家扛长活。供吃供住不给工钱。老三因为年岁小只得送到王福银家给人家放牛,每天只给早晚两顿饭,没有工钱,晚上回来和爸爸住在马架里的草堆上。李木匠每天背着木匠工具,走乡串屯揽点零活,对付糊口。
春天到了,天气渐渐转暖,李木匠只得把孩子的棉袄拆开,把棉花拿出来变成夹袄。夏天到了,他们干脆脱下上衣赤膊干活。他们没有鞋穿,就全都打赤脚。
这一夏天爷四个利用下工后的时间脱坯。快上冻了,他们用这些土坯在村头空地盖起了两间茅草房,他们总算有了自己的家。李木匠又当爹又当妈,把三个孩子调教得规规矩矩、勤勤恳恳、人见人夸。
邻居有个叫王秀香的中年寡妇,看到他们太可怜,有时主动过来帮忙料理家务,孩子们对王寡妇都很尊敬,一来二去地好像一家人一样。在村里好心大娘、大婶、大嫂的撺掇下,俩家合为一家了。懂事的孩子们立即改口叫王寡妇“妈妈”,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尽管他们都很勤劳,但是日子过得始终很紧吧,缺吃少穿,有时揭不开锅。
秋收以后,每天下工以后,全家人都到地里,去捡人家掉在地上的苞米、高粱、黄豆。聪明的小三凤河,利用放牛时间,拿个小镐专门找土豆地、地瓜地、胡萝卜地,刨来刨去,每天下工回来都能弄回一小筐。
冬天到了,外面寒风刺骨,大雪纷飞,因为是农闲期间,老大、老二都回来了,一家人挤在冰冷的小屋里,围着一个小火盆取暖。
老三问:“爹,我就是不明白,人家老王家哥俩怎么那么有钱,咱家怎么这么穷呢?”李木匠说:“因为人家有房有地有车有马。咱家什么都没有。”凤河还追问:“为什么他们有钱?咱家就没有钱呢?”王秀香说:“老王家的人都知书达理,不像咱们全是睁眼瞎,斗大的字认不到一口袋。咱们只能给人家当牛做马,人家得现成的,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凤河恍然大悟,大声说:“我明白了,这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人,治与人这食与人。”
十三岁的放牛娃说出这样的话,全家人都闹蒙了,李木匠惊奇地问三儿:“你说什么?“凤河说:”妈妈说的老规矩就是说那些不干活的人——像那些当官的、有钱的、有势的人,就得管着咱们这些没念过书的、只能干活的人。他们靠我们养活,我们必须养活他们。”
李木匠惊奇地说:“孩子,你怎么知道这些?这些活是谁告诉你的?”凤和说:“我听村东私塾赵先生说的。我在东甸子放牛,离他们学堂近,有时我就偷偷在窗底下听课,我能背下很多古文。”全家人都感到太意外了,没想到三儿这么有心计,还偷偷到学堂听课。
三儿为了证明自己的确经常去听课,背了几段《论语》、《孟子》、《桃花源记》,把全家人听得目瞪口呆。
妈妈说:“我们三儿这么聪明,应该进学堂念书。”凤河拉住爹的手央求道:“爹,你让我念书吧。我长大了一定挣大钱养全家。”李木匠拉着三儿的手说:“孩子,爹对不起你,爹没能干,供不起你念书。”
凤江、凤海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出去挣钱,供你念书。你等着,我们一定能办到。”小哥俩一看弟弟这么有志气,便下决心挣钱供弟弟的读书。
李木匠两口听到孩子这话非常高兴,妈妈说:“你们哥俩一定把三儿供出来,小三儿又聪明又懂事,长大一定错不了。”
凤河一看全家都夸他,便兴高采烈地背起了孟子的《孟子.告子下》:“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我现在明白了,我现在受苦受累都是因为老天爷为了给我重任才让我这样的。”
李木匠听了激动地说:“我们凤河是神童,爹和你两个哥哥一定让你念大书。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
其实,这从山东重灾区挑担过来的闯关东的穷人,想念书就等于白日做梦。连饭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家,只能想想说说而已,根本不能实现。然而李凤河却时时刻刻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他利用一切机会偷偷听私塾先生讲课。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使他超过了在屋里上课的学生。
当时屋子的窗户全是纸糊的,所以站在窗下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凤河一年四季不顾酷热严寒、不管寒风刺骨,一直坚持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