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春,赴闺宪,别瓢泉
细听春山杜宇啼〔1〕,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2〕。对郑子真岩石卧〔3〕,赴陶元亮菊花期〔4〕。而今堪诵《北山移》〔5〕。
【题解】
这是作者于绍熙三年壬子(1192)春出任福建(简称“闽”)提刑(提点刑狱公事简称为“宪”)时所作。作者十年家居,一旦出山为官,还忘怀不了与鸥鹭为盟的生涯,所以借这首词总结十年退闲生涯,颇有自嘲的意味,可见作者的矛盾心情。而词中对出仕的自嘲自责,又都是通过引用典故和比兴实现的,所以别有风度和雅趣。
【注释】
〔1〕杜宇:即杜鹃,鸟名。高承《事物纪原》卷一。引《成都记》:“蜀王杜字称望帝,好稼穑,治郫城,死,化验室杜鹃。”陈陶《子规思》:“春山杜鹃来几日,夜啼南家复北家。”〔2〕温庭筠《渭上题三首》诗:“吕公荣达子陵归,万古烟波绕钓矶。桥上一通名利迹,至今江鸟背人飞。”背人飞:向相反方向飞去,是对追逐名利者表示绝交的意思。寓居带湖期间,鸥鹭都是同作者为盟为友的。这一句是借温庭筠诗句,自嘲违背夙愿出仕闽宪。〔3〕《扬子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汉书·两龚传序》:“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工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屈而终。”〔4〕陶元亮是陶渊明的另外一名。陶潜的《饮酒二十首》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以上两句是总结带湖十年的退闲生涯。〔5〕《北山移文》是孔稚圭为反对周颙出仕再过旧居钟山而作,移文是檄文一类的文体。诵《北山移文》,有典故。《宋史·种放传》:“种放字明逸,……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放屡至阙下,俄复还山。人有诒书嘲其出处之迹,且劝以弃位居岩谷,放不答。……一尝曲宴令群臣赋诗,杜镐以素不属辞,诵《北山移文》以讥之。”王安石《松间》诗:“偶向松间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
第章水调歌头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1〕。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2〕?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晦,秋菊更餐英〔3〕。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4〕。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5〕?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6〕。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7〕。富贵非吾事〔8〕,归与白鸥盟〔9〕。
【题解】
绍熙三年(1190)底,作者自福建提刑任上被召赴行在,寓居在福州的陈端仁设酒为作者送行,席间作者写了这首词。福州城内有越王山、九仙山、乌石山,故此别称“三山”。陈端仁名岘,福州闽县人,宋高宗时的状元陈诚之是他父亲。陈岘中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淳熙间曾知平江,为浙漕、福建提举、给事中。给事中,门下省官,掌管不恰当政事的封驳。陈岘淳熙九年罢蜀帅,此后一直家居。其闲退的时间几乎与作者相始终。所以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回忆十年废退所表达的对富贵的否定,对归盟白鸥的留恋,也正是对友人陈岘不平遭遇的同情,当然也是对轻重颠倒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作者借用古乐府《短歌行》的表现形式,杂引史、文、古乐府、诗、骚的词句,写他的激愤之情。全篇围绕“长恨”作文章,所寄寓的主题思想,早已超出了《短歌行》的涵盖范围,是一篇愤世与言志相结合的词作。
【注释】
〔1〕《短歌行》:乐府歌辞曲名。《乐府古题要解》卷一:“《短歌行》,右魏武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晋陆士衡‘置酒高会,悲歌临觞’,皆言当及时为乐。”作者借《短歌行》的主题,写的却不是及时行乐,而是被迫退闲的无奈和志向的高洁。裁:剪裁,指赋词。〔2〕史记·留侯世家》:“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楚狂,《论语·微子》记有“楚狂接舆”作歌讽孔子事。〔3〕三句均出《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晦。”又:“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滋:栽种。九畹(wǎn):畹是面积计量单位,一畹为十二亩或三十亩。树:种植。晦同亩。餐英,以花为食物。这三句是说退闲十年早已习惯了种兰蕙食落英的生活。〔4〕见《洞仙歌·访泉于期思村》词注释。〔5〕《世说新语·任诞》:“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何似:何如。〔6〕《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秋毫:秋天动物新换的毛。《庄子》原意是否定事物的差别,而作者引用它,是为了说明社会现实中存在的是非混淆、轻重倒置现象,是贤人在野的主要原凶。〔7〕《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作者引用这两句楚辞,大意指陈岘是自己到福州新结识的好朋友,而相处不久就不得不面临着生离别的悲伤。原文虽是指古今男女感情而言,但移在朋友间也十分恰当。〔8〕陶潜《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9〕黄庭坚《登快阁》诗:“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第1章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1〕,倚天万时须长剑〔2〕。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3〕。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4〕。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5〕。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6〕。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7〕。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8〕。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题解】
福建路南剑州,即今南平市,剑溪、西溪交汇处。双溪楼,一名双溪阁,在府城外的剑津上,北宋政和间建成,张元干有《风流子》词记其事。南剑是福建通往江南浙东的必经之地,据这首词下片“冰壶凉簟”语,此词应当作于夏秋之季。作者在福建,曾于绍熙四年秋自临安出知福州,又于绍熙五年秋罢任归上饶,与词中所写的季节相符,但此词不像是被罢黜时所作。词的上片是写登楼所见,此地历史的回顾及其与现实的对比;下片则即景抒情,把双溪会合的气势和作者壮志难伸的激荡胸怀结合来写,抒发登楼远眺时那种怀古伤时、悲己笑人的感慨。从词的感发生命短暂、事业难成的主题看来,这首词颇类似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只不过全以幽隐曲折的笔法表现,与《水龙吟》的正面流露不同。词的结尾部分,以渡船的卸帆、系缆,征程受阻,隐喻前途未卜,正应当是作者从朝中被排挤出来后,对新生的光宗政权难以信任的一种影射,因定此词作年为绍熙四年八月。
【注释】
〔1〕《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2〕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外。”《庄子·说剑》:“上抉浮云,下绝地维,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按:据《福建通志》卷四,剑溪南有双峰,两峰峭拔千仞,如剑倚天外。《方舆胜览》所载相同。作者在双溪楼上,凶望见双峰而发兴,引起用倚天长剑上抉西北浮云的联想,它所喻示的当然是恢复中原的壮志。〔3〕三句由人言引出剑津的历史故事。据《晋书·张华传》,吴国灭亡前后,斗宿和牛宿星之间常有紫气。张华向豫章人雷焕请教天文占凶,雷焕认为是宝剑的精气上冲于天所致,并指出地在豫章丰城。张华于是补雷焕为丰城令,掘县狱屋的地基,得至两把宝剑,即龙泉和太阿。一剑赠张华,后张华死,剑不知所在。雷焕留一剑,他死后,其子持剑经延平津,剑从腰间跃出落水,派人入水寻取,只见两龙各长数丈,光彩照水,于是失剑。〔4〕据《方舆胜览》卷一二载,南剑州交剑潭在东溪(即剑溪)、西溪合流处,即剑跃之所。这三句就是作者对交剑潭周围景物的印象,以环境的空寂凄冷,喻示壮志同现实的冲突。〔5〕四句用温峤在牛渚矶下照深潭的典故,已见《贺新郎·用同韵送杜叔高》词注释。〔6〕据《福建通志》卷四,剑津在府城东南,前有苍峡,两岸青山迎合,溪流北折而去。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正是形象地描写了苍峡至双溪阁之间的形胜:两溪江水到此会合,遇到两岸青山的阻扼,激流澎湃,冲击不成,徐徐流去的样子。“欲飞还敛”也寓示作者遇挫的雄心壮志。杜甫《秋日夔府咏怀》诗:“峡束苍江起,岩排古树圆。”危楼:高楼,指双溪阁。〔7〕元龙:即陈登。这是以有远大志向的元龙自比,但元龙已老,大业无成,所以不妨高卧百尺楼,饮冰壶,睡凉簟。这三句直抒胸怀落拓,意兴阑珊。〔8〕千古兴亡:指张华、温峤、陈登的时代兴亡交替。百年悲笑:指个人的忧喜循环往复。一时登览:全都汇集到登楼远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