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73800000010

第10章 刁奴与恶主之间

奴才,或者奴才思想,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政治现象。

什么样的人,才叫做奴才呢?首先是要搞人身依附的,卖身投靠,为主效力,便是奴才的主要谋生手段。其次,基本上无自己独立人格可言,主子的好恶,便是他的价值取向。第三,一方面不断在灵魂上进行自我牢役,以求奴性达到十足的程度;另一方面,又要具有审时度势的能力,不失时机地改换门庭,投靠新的主子。由于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实际建筑在由总主子—分主子—大奴才—小奴才—压迫老百姓的宝塔形架构上的,所以,奴才学比较发达,奴才思想,和奴性恶本质的泛滥,也可算中国的一项土特产品。

当然,外国也不是没有奴才,《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屈从于命运安排的奴隶,但那个黑奴,比起咱们《法门寺》里的贾桂,那奴才水平可是差得太远了。

因为《红楼梦》的描写对象正是这个社会由盛而衰的过程,是主不成其为主,奴也不成其为奴的变动前夜,那焦大敢敞开嘴骂:“那里承望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可见赖以不坠的封建纲常,已经开始动摇,主奴关系的超稳定结构,基本接近解体。《红楼梦》正好写的是这个时期的主子和奴才的书,就具有更本质的深刻意义。

奴才二字,典出久远,至明清两代,始盛行,而且也不以詈词视之,因为阉官对皇帝自称奴才,谁敢小看奴才二字,有的人甚至想当奴才还不得呢?

这种非男非女的奴才,或者说,凡奴才都有一点非男非女的变态心理,在一部二十四史上,可是恶迹昭彰、为害匪浅的。而中国太监之多,莫过于明朝,连康熙都看不过去,四十八年喻告大学士曰:“明季事迹。卿等所知往往纸上陈言,万历以后所用内监,曾有在御前服役者,故朕知之独详。明朝……宫女九千人,内监十万人。”一个社会有十万奴才,能不乌烟瘴气么?直到李自成破北京时,“中七万人皆喧哗走”。由此想到明朝灭亡,崇祯吊死煤山,和如此众多奴才作祟,不能说了无关连的。所以,凡奴才思想泛滥,奴才与权力勾结,奴才和主子沆瀣一气,主子离不了奴才的时候,那必然是政治上腐败衰朽,经济上停滞倒退、文化上严酷桎梏、空气被毒化得令人窒息的社会。

到了清朝,旗籍官吏对皇帝来说,统统视作是家奴,写禀帖,上条陈,都是一口一声奴才,以示绝对的谦卑恭顺。后来扩而大之,凡是官员,不分满汉,在皇帝面前,都成了奴才。磕头跪拜,一下子矮了半截,那是典型的奴才姿势。所以像《红楼梦》那样的贵族家庭,别看主子们耀武扬威,但对皇帝来说,仍是奴才。锦衣军查抄宁国府,一样是屁滚尿流,叩头如捣蒜。

因此两府里的佣仆,丫鬟,随从,听差,跟班,陪房,小厮,使女,则更是奴才的奴才。那个赖大家,自己有一个比大观园不小的花园,他的儿子还被选当了官,可在贾府,他是个永远的奴才,但一回家,他又成了老太爷,也被众多奴才侍候着的。所以,在那个社会里,奴才侍候主子,主子侍候皇帝,实际上等于人人都是奴才。

谓予不信,请看那个骄横跋扈的王熙凤,在查抄宁国府以后,一败涂地,两手空空,由于贾母给了三千两银子安家费,便在枕上与老太太磕头,情愿自己当个粗使的丫头,尽心竭力服侍老太太、太太,可见她骨子里也是有潜在的奴才思想。这就和我们见识过的一些人,差不多的德行。混得一官半职,马上吆五喝六,简直像螃蟹横着爬,那爪,那牙,勾结一起,不可一世。坐车要好的,住房要大的,待遇要高的,出国访问要挑个花花世界的。可一旦靠山不稳,脸部肌肉马上显出奴才相,不是易主而事,就赶紧声明和主子并非一丘之貉,撇清自己。

王熙凤横行无忌的时候,有一个叫来旺的奴才,说是这么一个聪明而又狡猾的奴才。他称得上是王熙凤的爪牙,王熙凤的许多坏事,基本上是通过他的手实现的,地地道道的一个帮凶,可等她最后失败,抄没入官,收缴充公,还要追查罪责,我们并未见到这个奴才,跟着王熙凤一块儿倒霉吃官司过。看来中国的这类奴才,要比那个汤姆叔叔被主人卖来卖去,强上百倍。

旺儿在《红楼梦》一书中,虽不是一个重要角色,统共出现不过十次,还包括他的媳妇,在奴才行辈里,应该说是数不上顶尖的。赖嬷嬷张嘴,凤姐也不得不买帐,论陪房资格,周瑞家的又高他一个台阶。但不能小看此人,在两件三条人命案里,都有脱不了的关系,双手也是沾满了尤二姐、金哥和守备之子的鲜血的。

所以,他是王熙凤的贴身奴才,信得过的奴才,委以重任的奴才,当然,也是为王熙凤赤膊上阵打天下、独撑半壁江山的奴才。他在替王熙凤为非作歹、贪赃枉法、放利盘剥、欺压良民方面,也是敢把坏事做尽、好处捞够的一个刁奴。

《打渔杀家》里,正因为有那个恶少,才会有那个教师爷;《法门寺》里,唯其有刘瑾那样的大奴才,才有贾桂那样的小奴才。而若没有朱厚照那样的混蛋皇帝,也不会有刘瑾这样的奴才头子。这说明什么人和什么人结合在一起,有其物以类聚的必然性,是在一种腐败堕落的局面下,汰优存劣,单向选择的结果。所以王熙凤这个恶主,少了来旺夫妇这对得力的刁奴,无法实现其恶;反之,这对奴才夫妇要没有王熙凤这样的主子,也难发挥其刁。在生活中,像民间有句谚语所说,“鲶鱼找鲶鱼,嘎鱼找嘎鱼”地臭味相投,狼狈为奸,是并不乏见的。

《红楼梦》十一回,来旺家的一出场,就是给凤姐送三百两利息银子来的。十六回,接着出场,被平儿遮掩过去的,也仍是来送利银。据此收利频率与利银数量判断,高利贷盘剥够狠够毒的,不亚于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来旺夫妇显然是王熙凤地下经济的代理人,具体业务运作则是由旺儿媳妇承担,大概是毫无疑义的。按照“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常理,这个媳妇的能干程度,肯定也是一个和来旺匹敌的刁奴。

有一次,凤姐在舆论压力下,对她说:“旺儿家的,你听见了,说给你男人,外头所有的帐目,一概赶今年年底都收起来,少一个钱也不依。我的名声不好,再放一年,都要生吃了我呢!”从旺儿媳妇回答的话:“奶奶也太胆小了。谁敢议论奶奶?若收了时,我也是一场痴心白使了。”可以看出她左右主子的份量,和介入的深度。

主子和奴才之间,虽有等级尊卑之分,但在作恶时,由于利害相关,祸福互系,便惊人的一致起来,往往亲密无间,不分上下,那种同声共气的知心程度,令外间人简直不能理解的。

就看王熙凤接受了馒头庵静虚的贿赂,要去包打一场官司,拆散一门婚姻时,当然是要派旺儿办理的。她“悄悄将昨日老尼之事说与来旺儿”中的“悄悄”二字的亲昵,以及“旺儿心中俱已明白”这种无须道破的默契,曹雪芹寥寥数笔,生动地表达了这种恶主与刁奴之间的精诚合作。凡在利益高度统一时,即使不该联手,有等级之分的双方,也能罔顾尊严而称兄道弟,朋比为奸的。效忠与反戈,投靠与背叛,本来就是奴才的一个特点,利之所趋,至于主子,换来换去,是鬼是人,根本无所谓的。

等到后来王熙凤要收拾尤二姐时,这个来旺儿里挑外撅,那一副奴才嘴脸,真是可怕得很。

他当然知道贾琏偷娶尤二姐,但任何一个奴才,都不把自己绑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他忠于王熙凤,但对贾琏也留了一手。事犯以后,知道刚才的话已经走了风了,料着瞒不过,便又跪回道:“奴才实在不知……”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等王熙凤审另一个奴才兴儿时,他又成为掌嘴的打手。

等兴儿出去,“凤姐又叫:‘旺儿呢?’旺儿连忙答应着过来。凤姐把眼直瞪瞪的瞅了两三句话的功夫,才说道:‘好,旺儿很好!去吧!外头有人提一个字儿,全在你身上!’旺儿答应着,也慢慢地退出去了。”这眼神中,失望和希望同在,警告与勉励并存,当然也包涵了记下这笔欠帐以及看你如何立功自赎的多层意思。

这旺儿权衡利害,自然要站在王熙凤一边,该抛弃谁的时候,奴才是决不念旧情的。贾琏不是没给过他好处,他后来要给他不成才的儿子娶彩霞为妻,还是贾琏出面,由此可见待他不薄。他现在却是要洗清自己,与王熙凤合谋,狠狠对付贾琏了,一点也不手软的,不但瞒得阖府里纹丝口风不透,而且把尤二姐的底细,也探听确实,连有首告资格的起诉人,那个无赖张华,他都给保护在自己家里。奴才要歹毒起来,也真是无恶不作;配合上王熙凤这种主子那一肚子坏水,必置人于死地的蛇蝎心肠,尤二姐这条小命就算交待了。

当都察院来传他的时候,看他那份得意神态。“那旺儿正等着此事,不用人带信,早在门边等候,见了青衣,反迎上去,笑道:‘起动众位兄弟,必是兄弟的事犯了。说不得,快来套上。’众青衣不敢,只说:‘好哥哥,你去吧,别闹了!’”反正有人替他作主,他干吗不乐得为主子卖命呢?

主子要作恶,奴才就是他(她)延长的手,因此,这也是奴才始终不绝如缕的原因。

不过,当王熙凤“悄命旺儿遣人寻着了他(即张华),或讹他做贼,和他打官司,将他治死,或暗使人算计,务将张华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声”时,旺儿这个奴才可和他的主子,不那么一心一德了。

“人已走了完事,何必如此大做?人命关天,非同儿戏。我且哄过他去,再作道理。”对不起,奴才的忠诚,永远是有限度的,一旦涉及个人安危利害,马上就会止步。所以,只见中国历史上一朝一朝地换君王,立新主,但奴才跟着遭殃者不多。相反,明朝的太监,不也可以当清朝的奴才吗?

若是那些往日宠信有加,得了好处的刁奴,背过脸去,保不准在划清界限之余,落井下石给老主子一点好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到那个时候,也只好怪自己当初眼瞎了。可这种教训无论怎样不断重复,恶主与刁奴之间的把戏,大概是永远不会终止的。

1993.6.2.

同类推荐
  • 海的寻觅

    海的寻觅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陈世旭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陈世旭的散文如同一幅幅中国画,寥寥数笔之外是广袤的留白,言外之言、意外之意,令人浮现联翩。他的文字简洁洗练,刚健沉雄,大气磅礴,既浸淫着寥廓的古意,又充满了蓬勃的现代感。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从美学和世界观的高度阅读大地文章、寻觅大海,延续了中国文字自古以来洋溢着的无限张力和灿烂传统。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为纪实文学。通过对不同职业、文化、出身的汽车驾驶员的群体采访实录,记述了不同年代、不同阶层“有车族”在人生路上的独特经历,其中有新一代驾驶员,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有驾驶“红旗车”的首长司机,有当代老板、白领,还有普通老百姓正在实现的“轿车梦”……表现了纷纭多彩的都市生活。
  • 英国历代诗歌选(下)

    英国历代诗歌选(下)

    英国诗歌在英国文学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对外国文学有兴趣的读者,是不能不读读英国诗歌的。屠岸先生研究英国诗歌,迄今达六十余年,他的译笔忠实,谨严,灵动,久已蜚声读书界。他从中世纪末到当代,选择了155位诗人的583首作品,编成本书,大体反映了英国诗歌的发展轨迹。因此本书不论是从质上还是从量上来说,在国内都可称得上比较丰厚、精当、完善的一种;不仅便利于一般读者的进修,也是专家学者手头必备的参考工具。本书为下册。
  • 生死大穿越:中国记者西部四大无人区科考探险纪实

    生死大穿越:中国记者西部四大无人区科考探险纪实

    天水日报社张天元同志撰写的《生死大穿越》一书行将付梓,嘱我作序,我有感于他的这种勇敢元畏的探险精神和职业追求,赞赏这次有意义的行动,故欣然应允。作为一名地方报的记者,张天元同志参加了""中国记者2003西部科考探险活动""。这是一次全国性的大型异地采访活动,也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探险活动,对参加者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l当时,全国有40多家新闻媒体的100多名记者报名参加,经过激烈的角逐和严格的挑选,只有13名记者当选为探险队队员,张天元同志是其中之一。这次活动要穿越罗布泊、阿尔金山、可可西里和藏北羌塘四大元人区,并进行科学考察和多方面采访报道。
  • 笑林广记·第二辑

    笑林广记·第二辑

    中国有笑话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说非《笑林广记》莫属。此书是一部流传久远,影响深广的通俗笑话总集,内含一千多个笑话,是我国笑话宝库中的一个旷世奇宝。此书在宋代就已问世,明、清两代广为流传,深受劳动人民喜爱。
热门推荐
  • 十五生日宴

    十五生日宴

    更多时候,我们知人知面不知心,丑陋和美好往往出其不意。
  • 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

    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

    本书的视角采取了社会学的广义范围,所指的行政争议,泛指一切与政府工作有关的争议,不拘泥于行政法学上的行政争议,即包括一切政府居间解决的民事纠纷、政府指导或委托其他机构解决的其他纠纷和政府作为争议一方的行政纠纷,即将政府解决纠纷的机制也纳入其中。《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研究》第一部分阐述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重点论述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的各种方式、运行状况及其改革,第三部分从实践角度论述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面临的问题和难点,第四部分总结非诉讼行政争议解决机制适用的范围和边界以及同诉讼的衔接问题。
  • 回忆录最后的时光

    回忆录最后的时光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不管你记得不记得,有的事,有些回忆会不停的折磨着你,你可以表现的无所谓,不在意,违背自己的心,甚至可以在心里筑起一座坚不可摧的墙,但是我相信,曾经一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在梦里不愿意醒来,有那么一个人,宿醉后,依然恋恋不忘。我相信,你也有这样一种感觉,在人来人往中看到一个无比熟悉的背影,你一定会冲上去看看,是不是记忆里出现过的那个人,因为心存幻想,幻想着会不会在某个城市的某个地方.遇见……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我们回不去了,曾经那些我们一起拥有的,甜蜜到无法忘记的,刻苦铭心的回忆,成为了我们最后的时光。
  • 万恶人屠

    万恶人屠

    大顺王朝四分五裂,七国并起,群雄割据,一个弄潮儿应运而生。带着骂名,成就千秋霸业。
  • 神佛已死

    神佛已死

    等你死后,肉腐骨销,只剩一灵不昧,我叫你的名字,你敢答应么?
  • 绝对巅峰之魂影

    绝对巅峰之魂影

    萧庆身处一个偏僻小镇,本无一用,机缘巧合,踏上炼制魂之戒的冒险之路,陷入十万年前的恩怨纠葛之中········
  • 温柔还未尽

    温柔还未尽

    一位古灵精怪的少女和一位温柔帅气的学长,两个人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学长,我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了你”“林九染,你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孩”
  • 厦门志

    厦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碎梦仙途

    碎梦仙途

    登顶欲看三千繁花,低眉阅这三千繁华,他披荆斩棘凌驾于万人之上一生心如止水“我一生何谈的心如止水只是未遇到你罢了”指手碎星河,望断三生情,遂离五行中,踏登玉峰顶——碎梦天不容我,我必逆天而行。
  • 别,江湖

    别,江湖

    他也只是说着他的故事,我本没义务去听他说些什么,却觉得自己感到的那份悲伤,真实到不能自己,泪水夺眶的时候,她话于我说:“夫君,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我从没想过,终还是回到那个我逃了很久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