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像张悟本(伪养生专家)这类人物在如今的社会出现,并且风靡一时,家喻户晓,是一大笑话。我们的科学素养咋就是这个水平呢?茄子、绿豆就可以忽悠中国人。直到我遇见来我们这里看病的神医B大爷,我才发现,神医真是太好当了。
B大爷六十多岁,已经退休。由于之前的工作单位不错,退休后的日子过得比较悠闲,每天出去遛遛鸟,打打太极,家里儿孙绕膝,简直就是一副尽享天伦之乐的样子。
这样的日子在某一天突然起了变化。一大早起床,B大爷感觉眼睛不舒服,有点痒,还有点热。平时大爷是个极为注重保养身体的人,饮食方面基本以素食为主,还经常饭后散步,这是饮食营养学的标准模式。大爷还喜欢看医书,像《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此书由张悟本撰写,书中内容因无科学依据,引起广泛争议,在其伪养生专家身份曝光后,该书全部下架。一类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看这类书是很有必要的。
大爷患了眼疾之后,没有像一般妹子买个润洁啥的,因为他觉得自己休息得不错,肯定不是因为疲劳,多半是发炎了,于是去药店买了点消炎的眼药水。但是这眼药水滴了几天,并没有多大效果。
B大爷决定去医院看看。
他先去了自己所在区的一家二甲医院,直接挂了眼科主任的号。现在的病人都流行有事找专家,而那些普通医生却门庭冷落。专家经过各种衣原体、支原体检查,没发现什么问题,就随便开了点眼药水给B大爷,让他回家了。B大爷对此很不满,不就眼药水吗,跟自己买的就商品名不一样而已,太坑大爷了。
大爷用了几次医生开的眼药水,症状还是没缓解,一种若有若无的痒包围着自己的眼睛。于是大爷又到医院找了主任几次,主任实在没办法,于是写了张条子,说:“大爷,咱医术有限,您还是去大医院另请高明吧。”
于是大爷又辗转到了一家大医院,这家医院的眼科在全国都有名气,可以说,如果这里都治不好的话,可能就真治不好了。大爷又一次成功地挂到了这家大医院的眼科专家的号。专家经过望闻问切,然后又抽血做检查,该查的都查了,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结论:没病!
可是大爷不信,自己眼睛明明不舒服嘛,他锲而不舍地继续找该专家。专家想来想去也没辙,最后建议他到精神科看一下。
大爷一听“精神科”三个字,立马就怒了,你才精神病呢,什么专家,都是庸医!大爷气愤地骂了专家几句就回家了。他想了又想,觉得现在的医院骗钱的太多了,有病还得自己治!
话说这大医院的专家还真不是庸医,他建议大爷去看精神科的方法并没有错。在精神症状中,有一种病叫疑病妄想,其特征是过分关注自己的健康,担心或者深信自己得了某种疾病,反复诉说自己的担心和焦虑。但这种事情却是无法证明的,毕竟我们的科学手段不可能把每种疾病都能诊断出来。我也相信,有些病人的确是感觉到了不适,不过有些医生图省事,把这种反复纠缠的病人都往精神病院推。据说,以前有位脑部有个小肿瘤的患者,硬被送到我现在所供职的医院,还好后来做磁共振成像及时发现了。
话题继续回到B大爷身上。B大爷回家后,开始潜心研究医术,特别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他觉得自己是内毒所致,一方面得服用清热解火的药物,另一方面眼部也得涂药。于是B大爷一股脑儿地把当归、田七、金银花之类的中药在一个钵里捣碎(这里的药物组合纯属杜撰,非专业人士,切勿乱用),然后用温水浸泡,再用纱布萃取其精华,涂抹在眼部周围。
结果B大爷的眼睛居然好了,且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比以前更加清凉了。我想,估计再涂上几个月,就能炼成火眼金睛。且内服药物之后,B大爷感觉神清气爽,二便通畅,效果是杠杠的。
B大爷觉得这么好的东西自己藏着独自享用,那就是一种罪恶,所以B大爷又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悬壶济世!
由于B大爷以前工作的时候还算是比较靠谱的,深得周围同事的信赖,他本人也比较开朗,喜欢结交朋友,跟谁都聊得来,因此,自从B大爷决定治病救人,还真有人信他。毕竟没有什么比自身经历更加让人信服的了。
很多“神医”都有治好人的经历。就像张悟本一样,B大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真有被他治好的(毕竟每种疾病都有自愈的可能性)。这种“神奇”的事情,很快就通过口碑传播出去,于是“神医”声名鹊起。至于没治好的嘛,别人也不至于跑去砸你牌子,费力不讨好,只要没把人医得半身不遂,基本上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当然,绝大多数都是病情没多少变化的(求助于神医的一般都是慢性疾病,实际上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是一直在恶化的,只是大多数人感受不到)。很多疑难杂症只要不恶化,给患者吃点不拉肚子的“神药”,加上“神医”这个强有力的心理暗示,不少人觉得自从接受了B大爷的治疗,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一口气上五楼了!
随着这些案例的传播,B大爷越来越有名气,他从在家里给熟人赠药,发展到在街头支一小摊,看病施药。由于B大爷受过不错的教育,身材保持得也还成,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还真有几分“神医”的派头。到后来,B大爷决定效仿张悟本“大师”,准备开医馆。
在开医馆之前,B大爷决定再做一件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用医术挑战正规大医院!
不过B大爷和前辈张悟本有一点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张大师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干吗,对自己的行为心知肚明,就是在骗钱。但B大爷不知道,他对自己的医术很有信心,坚信自己已经掌握了传统医术的真谛,而且很多时候他看病都不要钱,俨然大家风范。
B大爷先是挑了上回看眼睛的那家大医院,带着自己的行头——主要是自己配制的“神药”,就去挑战医院的医生。可惜大医院的医生估计都太忙,没人愿意搭理这个无理取闹的“神医”。B大爷苦苦纠缠,甚至用起了激将法,别人也不搭理他。无奈之下,B大爷只好在医院门口摆一地摊,写一横幅,大意是自己的神药秒杀某某医院。由于过于高调,引起众人围观,结果被城管给撵走了。
B大爷决定重新挑选挑战对象,这回他运气有点背,挑选了一家部队医院。当然开头的故事和在上个医院一样,不同的是,这次大爷学乖了,对城管这支神秘部队有了充分的认识,他不摆摊,只跟医院的人纠缠。不过,大爷还是忽略了部队医院的素质,人家的保安可不是吃素的,一般来说都是退伍兵,个个身强体壮,不乏战斗经验,很快大爷就被保安给控制在了门卫室里面。大爷虽然手上斗不过,但是嘴上不饶人,大声宣称自己是天下第一神医,这家部队医院的水平如何如何烂,一边说还一边比划,越发和正常人不一样,就是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人也能看出来。保安将此事汇报了上级,上面派了个医生过来一看,觉得应该是精神方面的疾病,问其家在哪里、家里有谁,大爷都不予回答,只要求找医院最厉害的过来挑战。没办法,医院只有委托警察,把大爷送到我们这边了。大爷当然很不愿意,不过那边的医生警告他:“你无证行医本来是要坐牢的,把你送去看病你已经很赚了,就别折腾了。”
初次见到B大爷的时候,他看起来很清醒,很淡定地坐着,有一点老派知识分子的模样,不像其他被警察送进来的病人,进来就只会说四个字:“放我出去!”
“大爷,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这里不?”我问道。
大爷望了我一眼:“他们说我是精神病。”
“你觉得呢?”
“我先问你,为什么人要得精神病?”没想到大爷还反客为主,先来考问我。
“这个嘛,原因很多,医学上还在继续研究,主要是遗传、生理、社会心理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比如……”我正准备把教科书上那套理论搬出来的时候,大爷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
“都是一群庸医。得精神病主要是气不顺,淤积于脑,要是吃了我的药,自然就神清气顺,肯定不会再有病。”
大爷果然是高人,不仅推销了自己的医术,也否认了自己的病。
“呃,那是什么气啊?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吧?”
“你们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像我这样有经验的人,是看得见的。”
“那你教教我呗。”
“这个没问题,你先放我出去!”大爷仍然一副淡定从容的表情。
“这个,以后再说吧。”我可没这个权力放人,只好结束了对话。
后来我又和大爷谈过几次。有一次他毫无理由地怀疑自己得了艾滋。最不靠谱的是,他说他还得了某种叫“蚂蚁热”的疾病,可怜我读这么多年书,对这病听都没听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大爷虽然还是深信不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但好在基本上已经断了挑战医院的念头,用他的话说:“狗日的那群退伍兵太厉害了,再也不去了。”所以很快就被家属接回去了。
【科普时间】疑病妄想
疑病妄想,是一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分关注,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得了某种躯体疾病或者不治之症,经常诉说身体不适,并反复就医,经多种检查均不能证实疾病存在的心理病理观念。在第一次接触疑病妄想的时候,我会想,是不是我们现在的医学技术不够先进,所以很多疾病无法被检测出来。毕竟即便是用非常先进的诊断技术、诊断仪器,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诊断百分之百正确,仪器也有出错的时候呢。但除了这点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这类病人身上找到一些端倪。
妄想和普通信念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病态的推理和信念。第一,妄想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事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第二,妄想的内容涉及的都是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无论我们前边谈到的罪恶妄想,还是这里的疑病妄想,以及后面会谈到的其他妄想,都是如此。第三,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最后,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引用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病学》第六版。
人为什么会得妄想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人格方面。无论何种妄想,总结为两个字,就是“多疑”。这类妄想人群一般来讲性格多疑,对事情比较敏感,容易猜忌别人,以自我为中心。
另外妄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有一定关系。比如在电影《美丽心灵》中,患精神分裂症的男主角约翰·纳什处于美国和苏联冷战时期,受雇于美国国防部,也就是五角大楼,环境应该是压抑和紧张的。所以纳什后来出现的妄想内容就是自己变成了特工,受到苏联间谍的迫害。
最后是心理处理机制的问题了。比如由于对自己躯体的过分担心,而变成了坚信自己有病的疑病妄想,或者由于自身缺乏安全感,变成了觉得其他人都要害自己的被害妄想等,都是选择了错误的应对方式来处理问题。
【拓展阅读】“对号入座”
很多人在喜欢上一首歌的时候,不是被优美的曲调所打动,而是被里面的歌词所击中,往往觉得这歌词写的就是自己。我有一同学,就连听周杰伦的《发如雪》这种描写遥远古代的作品,都觉得每个字都好像是在写自己,最后他承认,仅仅是因为歌名“发如雪”这三个字,而他喜欢的女孩子头上有几根白发而已。
我们都有一种“对号入座”的心理,不仅是歌曲,还有小说、戏剧等。这种现象在医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我所认识的大多数学医的同学,每当学到一种症状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好像就是得了同样的病。记得当年学习心脏病方面知识的时候,正好学到了心悸的概念,回想起好像某年某月某个时候自己就有过这情况,当时突然感觉自己的心猛烈地跳动了一阵子。特别是学到强迫症的时候,当老师描述反复担心门是否关好,反复整理自己的房间以便看起来更为整洁,反复洗手等这些症状时,下面的同学都纷纷表示自己也有这样的症状,于是乎,满教室的大多数人都开始怀疑自己得了强迫症。更为离奇的是,当大家学习到疑病症的时候,又都纷纷表示自己得了疑病症。
有人分析这是医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得一知半解的缘故,若大家对这些症状掌握得够深入的话,就能够理性分析自己身上的情况,疑病的情况就会少很多。但这无助于解释人们这种“对号入座”的本能。
所谓“对号入座”,本质上是人类在建立自身和外界的联结点。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一个人生存下去的概率和他与外界的联系的多少成正比。所以人们喜欢在自己和外界的事物之间找到联结点,相似是联结最基本的一种形式。
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了一次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给每个人两份结果,一份结果是受试者真实的结果,一份是受试者的平均结果。最后实验发现,大多数人都认为平均的那份结果更像自己。因为这些平均结果的描述总能和受试者找到相似的地方。这个也被称之为心理学上的“福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