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曰:“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语出《鬼谷子·抵巇》)当世道不需要“抵”的时候,就深深地隐居起来,等待时机;当世道可“抵”时,对上层可以合作,就要为此谋划。对下属可以督查,有所依据、有所遵循,这样就成了天地的守护神。
一个人只有审时度势,深谙进退之道,从而知进识退,进退有节,挥洒自如,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鬼谷子曰:“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语出《鬼谷子·抵巇》
一个人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做人做事的方式。人们都想事业发达、家庭美满,都想受人尊重、办事顺利,但通常只有那些既会做人又善于做事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他们的共同经验就是懂得并且善于利用进退规则。
鬼谷子在《抵巇》中说,当世道不需要“抵”的时候,就要深深地隐避起来,以等待时机。鬼谷子认为,做人应懂得在必要时退一步,以等待时机,伺机而动。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的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的注意,从而委以重任,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溪旁垂钓。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有香饵,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
不久,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便派人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仍只顾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鱼儿不上钩,虾儿休来胡闹!”
姬昌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他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
姜太公垂钓番溪,表面上是退,实则是伺机而动,是为了更好的进。做人正如姜太公一样,贵在进退自如,该坚持时要坚持,该放弃时则应毫不犹豫地放弃,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退避是一种睿智。适时退避是识时务,是对当前形势和即将面临的各种挑战因素的如实估量,是看清自己、看透形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退避比前进更需要冷静的头脑和周密的抉择。当我们对目标感到迷茫的时候,不妨选择暂时离开,远离束缚自己的枷锁,退一步或许能更清醒地认知一切。有退才有进,以退为进,“卷土重来”,一定会有一番新天地,这才是上上之策。
吃古通今
范蠡,春秋战国末期楚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公元前496年,吴越两国发生了槜李之战,吴王阖闾阵亡,两国从此结仇,连年战乱不休。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嵇山。范蠡在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了越国,“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并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勾践听从了范蠡的建议,并拜他上大夫。范蠡也主动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
三年后,范蠡归国,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不遗余力,终于帮助越王成就了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却激流勇退,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
后来,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几年之后便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激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将家中财物尽散予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的范蠡第三次迁居来到陶地。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最佳经商之地,范蠡精心操持家业,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由于范蠡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范蠡也由此成为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老夫子点评:
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定会招来灾祸。范蠡在荣耀至极之时,毅然选择了激流勇退,此大智之举被世人传为佳话。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汉三杰而已,萧何系狱,韩信诛夷,子房托于神仙。”殷鉴不远,范蠡的大智大慧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链接共享
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鬼谷子·抵巇》
对五帝的圣明政治,只能采取弥补的“抵”法,继续保持它的完整;三王从事的大事就是因为世道已坏到不可治理的程度,就用破坏的“抵”法,彻底打破并占有它。诸候之间互相征伐,斗争频繁,不可胜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善于运用不同“抵”法斗争的诸候才是强者。
太公钓鱼
太公钓鱼,非为鱼。无饵直钩,焉可为之?是以不为之于鱼,徒为诱人耳。
身怀韬略的姜太公审时度势,深隐待时,并积极主动地创造“进”的时机,最终成功地钓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得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