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鹰鸽博弈的对阵中,隐忍是鸽派的策略,若你在与对手博弈时采取了鸽子策略,你大可不必为此而自扰。古人说:“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忍是一种强者的心态,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在现实生活中,大凡有真本领者都善于忍耐,忍耐是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而有了余地才能掌控住大局。陆游说:“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它说明了忍在人生博弈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早在元朝,便有两位饱学之士许名奎、吴亮专门编纂了《劝忍百箴》和《忍经》传给后人。清朝道光二十六年间,朱严溪先生出版了《忍字辑略》。这本书中说:“金入火生光,草入火生烟,苦难也。此言耐苦犹耐火也。善忍者成如金,炼去心渣益明,不善忍者反是,怒气所熏,无不染也。”又说:“古圣贤豪杰所以立大德而树立业者,莫不成于忍,而败于不能忍。”自古以来,人们对忍已有许多阐释,吴亮的《忍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但是,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关于“忍”的思想也在不断地丰富。
忍是一种强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质。那些表面上盛气凌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人,内心实际上是空虚软弱的。忍,有时看似是吃了亏,其实一个人敢于吃亏,不去占眼前的便宜,大多是因为有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追求;而那种事事处处都想占别人便宜、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往往只能收获些蝇头小利,从大处看则反而吃了大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们的误解,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明察事理,立刻进行反击,则很容易把事情弄糟,甚至是把好事办成坏事,而“忍”则有助于帮助我们去处理好这些问题。
“忍”是一种博弈策略,即使是强者,在问题无法通过积极的方式解决时,也应该采取暂时忍耐的方式处理,这可以避免时间、精力等“资源”的继续投入。在胜利不可得,而资源消耗殆尽时,忍耐可以立即停止消耗,使自己有喘息、休整的机会。也许你会认为强者不需要忍耐,因为其资源丰富而不怕消耗。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问题是,当弱者以飞蛾扑火之势咬住你时,强者纵然得胜,也是损失不小的“惨胜”。所以,强者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忍耐,并借忍耐的和平时期,来改变对你不利的因素。
“忍”有时候会被认为是软弱的投降动作,但若从长远来看,“忍”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博弈之道,凡是智者,都懂得在恰当时机忍耐,毕竟人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忍耐常有附带条件,如果你是弱者,并且主动提出忍耐,那么虽然可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但却可以换得“存在”的空间和余地;“存在”是一切的根本,没有“存在”,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也许这种附带条件的忍耐对你不公平,让你感到屈辱,但用屈辱换得存在,换得希望,显然也是值得的。
在楚汉相争中,刘邦由于势力较弱,经常吃败仗。汉四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兵败,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而他的大将韩信自领一军,北上作战,捷报频传,攻下魏、代、赵、燕诸王国,最后又占领了齐国全境。
五月,韩信派使者来见刘邦,说:“齐人狡诈反复,齐国又与强楚为邻,如果不设王威慑,不足以镇抚齐地,请大王允许我暂代齐王。”
刘邦一听,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我坐困荥阳,日夜盼望你韩信带兵来增援,你不但不来,反要自立为王!我……”此时的刘邦只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危境,所以也就全然没有了风度,把自己的本性暴露无遗。
正说着,刘邦感到自己的脚被人踩了一下。他用气狠狠的目光一扫,众人都茫然不解,唯有坐在边上的张良向他示意了一下。他晓得这位先生一定有重要的话要告诉自己,他打住了下面的一连串骂人的话语。
张良清楚地知道韩信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将才,目前又拥有强大的兵力,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刘邦如与韩信翻脸,轻则形成刘邦、韩信、项羽三强鼎立,重则导致项羽、韩信联合攻汉。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于刘邦大为不利。反之,如果能调动韩信的兵马,就能拖住楚军,重创楚军,只有在这种前提下,目前楚汉对峙的局面才会向有利于刘邦的方向转变。
张良靠近刘邦,悄声说:“大王,韩信手握重兵,右投则大王胜,左投则项羽胜。我们对他的要求要慎重考虑。”
刘邦立刻心领神会,当即下令派张良为使节,带着印绶到齐地去,册立韩信为真齐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于是,局势很快发生了重大转折,汉军由劣势向优势转变,逐渐对楚形成了反包围之势。
可以想象,刘邦当时是万分恼怒,但权衡利害,他还是忍住了怒气,并且因此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千古大业。刘邦的忍让并非软弱,他的实力在当时远远大于韩信,但他能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大局的考虑。日后韩信继续经常闹点事,当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刘邦毫不客气地将韩信诛杀。
博弈智慧
君子有所忍有所不忍,在利于大局的情况下,忍是一种博弈策略,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忍是一种涵养,在人际交往中,忍是一种气度。有修养的人,从来不会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发火动怒,只有精通博弈的高手,才能品味出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