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前苏联与美国两国大搞军事竞赛,而军事竞赛的极致就是搞核竞争,两国都想要增加自己的核打击能力。如果两国都有大量的核武器,在情况危急时,囚徒困境有朝一日可能会引起核战争。如果双方在谈判桌上谈不拢的话,局势可能会瞬间恶化。因为双方都有核弹,如果一方突然发起攻击,就有可能以先发优势,摧毁对方的所有核弹,从而取得胜利。双方的将领在判断出局势有所恶化时,都知道先进攻的国家会获得胜利,所以两国必然都想先发制人。
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考虑,通过什么方法才能避免这种核战争的发生。美国为了建立起长期的震慑效果,花费大量的经费布置了很多导弹,甚至把一些导弹布置在潜水艇里,希望借此躲避前苏联的攻击。而美国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前苏联能相信,仅仅靠先发制人是绝对不能取得核战争的胜利的。
从这个例子来看,最危险的情境是:前苏联和美国势均力敌,两国都有瞬间摧毁对方的实力。这时,两国的将领率先发起核战争,并不是因为残忍和暴戾,而恰恰相反,是为了本国民众的生存考虑。
唐僖宗年间,蜀中盗贼横行,为害乡里,老百姓怨声载道。崔安潜出任西川节度使,决心下大力气进行治理。他到任之后,并不忙着部署人员抓捕盗贼,而是先从府库中拿出了一大笔钱,分别堆放在西川三个大城市的繁华市集上,并在钱上悬挂告示:“凡有能提供线索协助官府捕获盗贼者,即赏五百串钱。盗贼之间,凡能将同伙解送到案者,不仅赦免原先的罪行,赏赐也和普通人一样。”
这招果然奏效,没过多久,就有一个盗贼将同伙擒献于官府。审理时,被擒的盗贼不服,说:“此人和我一起为盗已经17年了,每次所得的贼赃都是两人平分,他有什么资格抓捕我获赏?”崔安潜说:“既然你也知道我张贴了告示,为何不先下手将他擒来?这没什么可说的,要怪也只能怪你自己下手太迟,所以他能受赏,而你要受罚。”
崔安潜当即下令兑现诺言,将赏钱发给擒盗者,然后将被擒的盗贼严惩示众。消息传开之后,其余的盗贼都开始互相猜忌,彼此提防,整天钩心斗角,不得安宁。于是他们互斗的互斗,逃亡的逃亡,没过多久,西川境内就再也没有盗贼了。
这个例子与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非常相似。崔安潜知道盗贼大都是合伙作案,于是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攻心为上的策略,瓦解了盗贼之间的信任,分化了他们彼此合作的基矗在这种形势下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所有的盗贼结盟,共同抵制官府的悬赏诱惑。但是,每一个结盟的盗贼都无法确认同伙是否也能和自己一样遵守游戏规则;二是盗贼争相选择把同伙献给官府,这样既可以免罪自保,又可以获得赏钱。
只要盗贼是理性的,两相比较,就会知道第二种选择对自己更有利。而人的天性都是自利的,于是盗贼们就陷入了一种危险境地——谁不小心或下手太慢,就有可能成为牺牲品,被同伙出卖。由此形成了互斗的局面。
博弈论的一大特征,就是针对人类的各种行为提出假设,为人们寻求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博弈智慧
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会相互作用,每一个人在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时,都会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崔安潜所采用的,其实就是一种针对人的惯常思维的博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