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在有些民族中有着特定的象征寓意性。这种象征性主要是通过服饰中的纹饰来隐喻的。我们在本书叙述彩陶纹饰时,对象生纹样和几何纹样的寓意性作过一些介绍。其实,在服饰中,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中,也有许多纹饰和图案,它们与彩陶纹饰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服饰中的图案和纹饰比彩陶纹饰更易理解一些,其象征意义更为明确。其中苗族服饰中的纹饰较为典型。据研究,苗族服饰的几何纹样,既有单独图案的自身明确含义,又有综合图案的整体象征解释;既有对自然与生活的模写,更有模写基础上的抽象性创造,颇有汉文字的象形文字和指事组成的会意文字意味。有人认为其发挥着“纹”以载道的作用。苗族妇女“通过服饰‘纹化的形色性诸特征,来构建一种社会文化的共识,并将其‘名与‘实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社会认同的较为固定而肯定的对应关系和恒定价值。至今,其中的天地纹、江河纹、田园纹、城界纹、兵仗纹、骏马纹等等,无不在向世人昭示着苗族服饰这种‘器物所负有的独特‘载道使命。”,还有研究者认为,服装纹饰图案中隐藏着独特的叙事话语,如苗族有一种服饰叫“蝴蝶服”,又叫“城墙服”。前者指其款式而言,后者指其服饰花纹的意义。这种外套服装的后背有一块织绣的花纹。这块花纹的解释是、四周是山,中间为平原,群山耸立包围着平原,看上去好似一层层的城墙保护着平原、丘田、传说是祖先为了纪念那丢失的故土“直米力平原”而绘制在衣服上,目的是让子子孙孙永远不要忘记。还有女人的裙子,也有不同叫法,如“开间裙”、“炒麦把裙”、“田埂裙”、“尖山裙”等等。因其所指示的部位不同而得名,而其叙事含义也不同。如“尖山裙”指裙上用蜡染画上的蓝色花纹和白色底花纹。蓝色代表田丘和铧口,白色花纹则表示河流。“炒麦把裙”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表示眷念之意,以前苗族居住在大平原上,田里的出产是大米和小麦,故取此名以纪念故乡的出产。再一种是直接寓意,说是炒麦炒熟磨细后容易携带,苗族十分珍惜它,寓意丢了它就得挨饿,“炒麦把裙”因此带有警示的含义。
民族服饰的寓意象征性还特别表现在它与人生历程密切相关。少数民族服饰衣着的变化往往是生命历程的标志,它是一种生命符号。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型和头饰,有许多隐秘的文化内涵。最重要的就是标志着她们的人生“阶段”,如少女、未婚、已婚、已婚未生育、已生育等情况。这几乎成为一种共通现象。
云南哈尼族妇女服饰随着年龄和经历变化。孩提时期,衣服简洁明快,绣制的花纹较大,且以直观的动物花草等为主,佩饰较少,主要以动物的羽毛、牙齿或以银铜做成蝉等形式佩带。这些特点是与孩子的心理和爱好相一致的。到15岁,开始变换衣饰,表示从少年到了青年,从步入青年到结婚,要更换4次装饰。同时,从15岁开始系围裙和染红牙齿。到16岁或17岁,摘掉少女的圆帽“欧厚”,改戴“欧丘”,表示姑娘可以接受男青年的求爱。到18岁,改戴“欧昌”,后部缀有银泡,表明已到结婚年龄。东乡族妇女戴帽子和盖头,其帽饰以多大年龄和是否结婚而有严格区别。七八岁小女孩,一般戴“褶子帽”。帽呈圆形,帽顶是绿色或蓝色,帽檐有红色和绿色皱褶的花边。少女改戴盖头。盖头比较讲究,是用又细又薄又柔而且透亮的绿色丝绸做成的。结过婚的少妇和中年妇女的盖头是褐色的,老年妇女是白色的。裕固族姑娘在3岁剃头时,在头顶留一片长发,并把穿有珊瑚珠的丝线夹在中间编成一个辫子,辫梢垂穗掖在背后的腰带里。两鬓的头发则按年岁一年辫一个辫子,一直到出嫁。姑娘长到十三四岁,额前要戴沙日达什戈,是用一条长红布做成的珠帘般的穗子,上面缀各种珊瑚珠,下边缀用红、黄、蓝、白、绿的珊瑚和玉石小珠;身穿高领偏襟、下摆开叉的袍子,腰束彩色腰带、长袍上罩着高领夹夹,使艳丽的色彩衬托出少女的婀娜多姿、姑娘到了出嫁的日子,要举行“戴头”仪式,脱下轻盈活泼的少女装,穿上精美华贵、庄重典雅的妇女装,取下沙日达什戈,代之以红缨帽、这是步入成年的一种标志、这种帽子是用白羊毛擀成的,尖顶阔沿,状似喇叭。帽檐镶有黑边,往里又缀一圈狗牙花边,尖顶正中的前面也镶有一条花边,尖顶上有一束红穗缨,红穗沿帽四周自然下垂,显出飘逸之美。领高齐耳、长至脚面的偏襟长袍,用料和装饰较少女装更为讲究。其下摆开叉处、衣袖边和衣领、襟边都绣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和云字。长袍颜色大都偏好蓝色和绿色,腰间多配以桃红色或绿色腰带,腰带右下方挂二至四块红、绿或天蓝色的方形绸帕。裕固族妇女在婚礼仪式上戴的头面,在民族服饰中具有独到之处。头面,裕固族叫“凯门拜什”,是娘家给女儿的装饰它是用各色珊瑚珠、珍珠、玛瑙、玉石、鱼骨、孔雀石、银牌、铜环、各色丝线、布和皮等精心缝制而成的。共三片,前面二片,每片分四截,每截都用上述材料穿缀成不同的美丽图案。上端有一玉环,把分好的头发穿入后编成辫子。背后一片,也镶缀有图案,同样戴在头上,但比前面的略窄。头面一般上齐耳环,下至脚面,戴上这十余斤重的头面,标志着少女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从此将要以家庭主妇的身份承担起生活赋予自己的重任。一般来说,婚前姑娘的服饰颜色鲜丽,婚后有了孩子,颜色渐渐加深。
情感物化:技艺性与审美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服饰艺术化和多样化的心理动力。服饰除过适应环境满足实用功能,具有民族标识等等文化意味之外,它是人们爱美的产物和体现。比如,傣族姑娘进城赶摆(赶集),一般不是在家里换好衣服,而是把漂亮的衣服随身带上,在快到街上的时候,才从头到脚换上。每逢街会,在城边的角落小巷里,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傣族姑娘梳头换衣,戴花照镜。这与其说是一种风俗,不如说显示出对服饰的重视和珍爱。然而,对美的要求和对美的评价的标准各个民族却不同,反映在服饰艺术上,就是多姿多彩,多种多样,它体现着不同民族具有个性的审美心理和服饰观念。在其他民族看来,某种少数民族服装可能是怪异的甚至是别扭的,而在他们本民族看来却是最好最美的,因为他们有与自己文化传统相关的独立的审美趣味和服饰艺术观念。这具体体现在服饰的用料和款式,色彩和图案,鞋帽的穿戴方式,首饰以及制作工艺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