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是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文学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它寄满腔愤慨于笔端,借描写鬼狐情事,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统治的黑暗与丑恶,歌颂了真善美,堪称享誉海内外的古典文学名著,风行天下,万口传诵。
人们在研究《聊斋志异》及其作者蒲松龄时,竟发生了“蒲松龄究竟是哪个民族的作家”的争论。有人说他是汉族,有人说他是蒙古族,有人说他是色目人,有人说他是回族人,还有人说他是金女真人,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一说他是蒙古族。
《蒙古族简史》肯定地说:“蒙古族文学家蒲松龄,把采自民间的鬼怪故事编写成《聊斋志异》,借以反映社会现实,内容生动有趣。”
蒲松龄自己作的《族谱序》中说:“按明初移民之说,不载于史,而乡中则迁自枣、冀者,盖十室而八九焉。独吾族为般阳土著。祖墓在邑西招村之北,内有谕葬二:一讳鲁浑,一讳居仁,并为元总管。盖元代受职不引桑梓嫌也。然历年久远,不可稽矣。相传倾覆之余,止遗藐孤。吾族之兴也,自洪武始也。”由此来看,蒲松龄的远祖蒲鲁浑是元代般阳路的总管,不像汉人。
路大荒在《蒲柳泉先生年谱》中,说:“相传元室将倾之际,蒲氏曾将遗孤更姓易名寄养于外家杨氏处,明代洪武年间,又复姓。”还说:“我访问过许多姓蒲的人,都有他们是蒙古族的传说。”
一是说他是色目人。
有人考证了元代官制,证实在元代担任路的总管大部分是色目人,也有回族人和女真族人。以此说明蒲鲁浑不是蒙古族人,可能是色目人。
日本学者前野直彬在《<聊斋志异>研究在日本》一文中,据有关资料推断说:“蒲松龄的远祖为元朝的般阳路总管,明初改姓隐身,因而推定,大概是色目人。
还有人说他是回族人或回族人的后裔。
据考证,宋代来中国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名字前多冠有“蒲”字。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其中的一些人即以“蒲”为姓。“蒲”是阿拉伯语的汉译,意为“尊者”、“父亲”。
元代,回族人中一些人仍用阿拉伯名,但逐渐改用了汉姓汉名。以此推断,蒲松龄的远祖蒲鲁浑、蒲居仁都是取其父名中的第一个字“蒲”为姓,而后者则是汉名汉姓,“居仁”取自于《孟子》的“居仁由义”。
据《八闽通志》记载,蒲居仁曾任主盐铁酒醋专卖及管理市舶司的都转运盐使,当时任此职的多为回族人。
又有《蒲氏族谱》内有“世秉清真教,天下蒲皆一脉”之说。那么,姓蒲的肯定是回族后裔无疑了。
也有人说他是金女真族。
有人在研究《金史》中发现,有的女真人名为“蒲鲁浑”。并不是姓“蒲”名“鲁浑”,也不是姓“蒲鲁”名“浑”,而是金女真族习用的名字就叫“蒲鲁浑”。
更有一些人说他是汉族。
蒲松龄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认为,蒲松龄应为汉族,其依据是《蒲氏世谱》。他们认真分析了《蒲氏世谱》第一篇《族谱序》,认为应该明确认定的是,蒲松龄的祖先是“般阳土著”。(般阳,即汉时的般阳县,明洪武元年改州日淄川,现为山东省淄博市。)蒲鲁浑、蒲居仁也是当地人。既然是当地的“土著”,就不会是蒙古族人,也不是什么色目人、回族人、金女真族人。写《族谱序》时,蒲松龄四十九岁,修祖谱也在这年,即康熙二二十七年。他们认为,这部族谱是可靠的,可信的。而另一部福建的《蒲氏族谱》所说“世秉清真教,天下蒲皆一脉”的说法则有些牵强附会,不足为信。
上述五种说法中,有人对“回族”说提出质疑,他们从分析《聊斋志异》人手,发现在这部作品中,蒲松龄对佛教、道教及俗传的城隍、判官、阎王等,无不谈及,毫无顾忌,这绝不是回族人所为。因为回族与伊斯兰教是分不开的,是一神教,只信仰真主,对于多神教的诸神是绝口不谈的。另外,在《聊斋志异自序》中,蒲松龄说他初生时,其父梦一佛教僧人托梦,并自称他的一生经历与僧人相似……由此看来,他们全家信佛重僧,绝不是回族人。
有人还亲自前往山东淄川,采访蒲松龄同族人,从没人说过他是回族人。
综上所述,正反两方面都认为蒲松龄可能是汉族人。那么,现在就可以下结论了吗?不然。因为有关资料毕竟太少,证据尚不够充分。要想揭开这个谜底,还须假以时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