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常常是因为我们从惯性思维出发,以至顾虑重重,缩手缩脚。如果我们把同一问题换一下角度来考虑,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从而尝试到新的成功。
创造性思维对人生成功极为重要。很多人不敢创新,或者说不愿意创新,是因为他们头脑中关于得与失、是与非、安全与冒险等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和标准已经僵化,这使得他们常常不能换一个角度来想问题。
冠军小传
查尔斯·帕克多,男,1900年生,美国男子田径运动员。在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上,以10秒8的成绩获100米短跑冠军,他以独特的冲刺动作,为世界短跑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1920年8月16日,第7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正在进行,有位运动员身材不高,有些胖,尽管起跑慢了一点,然而在接近终点还有几米远的时候,他突然上体前倾,两手高举,腾身冲过终点线,获得了冠军。他的成绩是10秒8,平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这种独特的前倒冲刺动作被人们称为“豹跃式冲刺法”,以后被短跑运动员广泛采用。
这位运动员名叫帕多克,刚刚过完20岁的生日,他来自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从小喜欢体育。在本届大赛上,他与队友合作还拿下了4×100米接力的金牌,并创造了42秒2的世界纪录,他还在200米比赛中获得了亚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解决问题时时常会遇到“瓶颈”,这是由于人们只从同一角度看问题造成的。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有所改观,创意就会变得有弹性。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困难,有时只要能转换视角,就会有新意出现,就会产生令人惊奇的效果。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虽然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可要把这种潜能从内心深处唤醒,并在生活中自如地掌控它、运用它,则需要进行长期的学习和锻炼。人如果想要得到一件东西,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时候,都必须要付出一定代价,获得创造性思维也不例外。
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锻炼和掌握创造性思维需要了解思维科学的一般规律和知识,需要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其次是要掌握科学思考的技巧和方法,并注意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直到它们成为你精神躯体的一部分。
其实许多有创意的解决方法都是来自于换一下角度想问题,在对待同一件事时,有时甚至需要从相反的方面来解决问题,最尖端的科学发明也是如此。所以爱因斯坦说:“把一个旧的问题从新的角度来看是需要创意的想像力,这成就了科学上真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