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因而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有了目标,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
美国一个研究成功因素的机构曾经长期追踪100个年轻人的生活,直到他们年满65岁。结果发现:100人中只有一个人很富有,5个人有经济保障,剩下94人情况不太好,可算是失败者。这94个人之所以晚年拮据,究其原因,并非年轻时努力不够,主要是因为没有选定清晰的目标。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被浪潮冲到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
人们都认为葛菲是一位天才的羽毛球双打运动员,但她小时候并不喜欢体育运动。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葛菲,最怕的就是上体育课。
冠军小传
葛菲,女,1975年出生,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1994年开始,与顾俊配合,多次获得世界羽毛球大赛的女子双打冠军;并在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和1997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中夺冠。
葛菲的父亲是个“体育迷”,足球、篮球样样爱玩,看着小女儿弱不禁风的样子,就“逼”着她去学游泳、打篮球、练乒乓,但葛菲怎么也学不会。无奈之中,父亲又让她学打羽毛球,但这回她竟然很快便打得有模有样,于是她便认定羽毛球才是自己的最终“归宿”,夺取世界冠军才是自己人生的最大目标。
葛菲先是到南通少体校练了两三年,然后进了省队,只身一人来到一江之隔的南京。刚11岁的葛菲毕竟还是个孩子,总是特别想家,在省队呆了半年就不想练了,闹着要回家。幸好这时父亲坚持鼓励她冲着冠军的目标去继续努力。
几年后,父亲突然去世了,孝顺的葛菲不忍心让妈妈孤零零地留在家中,她想放弃羽毛球,回南通找一份工作,陪伴妈妈。但妈妈说:“只要你出成绩,妈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在妈妈的鼓舞下,葛菲咬紧牙关,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大累,也不言放弃。她崇尚这样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待何时?”她最终以无数的金牌回报了父亲和母亲。
葛菲在省队那段单双打兼修的训练经历,给她日后的比赛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那时练得太苦了,简直有一种暗无天日的感觉,别的队一天两练,而我们每天四练,每天都跑5000米。”葛菲不仅与顾俊合作取得了好成绩,演绎了东方不败的神话,与刘永的混双配合也属于世界顶尖水平。1997年,他俩在世锦赛、世界杯、大奖赛总决赛上先后问鼎,在国际赛场上仅失利过一场,成为当时国际羽坛不可战胜的混双一号组合。如此辉煌的成绩令其他选手自恨生不逢时。
聪明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他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否则就是做了无用功,或者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因而他的所有的努力,从整体上来说都能围绕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进行。
一些人怀着羡慕、嫉妒的心情看待那些取得成功的奥运冠军,总认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有外力相助。殊不知每个奥运冠军取得成功的很大原因,就在于他坚定地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人活着如果没有任何目标,就会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这样的人生与奥运冠军的人生相比,有着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