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哲学的源头——《奥义书》
《奥义书》是印度古代哲学的源头,不仅婆罗门教的各个哲学流派发源于它,就连佛教、耆那教的哲学也深受它的影响。奥义书最早出现于公元前7世纪,即吠陀时代的晚期。奥义书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批专门阐述婆罗门教宇宙观、人生观和解脱观的哲学经典。现在保存下来的奥义书还有100多种,大都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至前5世纪,其中最重要的有13种:《广林奥义书》、《歌者奥义书》、《爱达罗氏奥义书》、《侨尸多基奥义书》、《鹧鸪氏奥义书》、《由谁奥义书》、《伊莎奥义书》、《迦塔伽奥义书》、《蒙达伽奥义书》、《疑问奥义书》、《白骡奥义书》、《慈爱奥义书》和《蛙氏奥义书》。这些《奥义书》。所阐述的许多哲学理论后来不仅成为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而且被佛教、耆那教和其他思想流派所吸收,成为古代印度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婆罗门教的宗教思想,集中在《吠陀》以及对其解释的诸《梵书》、《奥义书》中。《吠陀》、《梵书》多为教义、祭仪等方面的记载和解说,主要表现为宗教内容。《奥义书》则不同。它对宗教教义的解释,已具有明显的哲学思辩内容。
在《吠陀》中,梵天是超自然的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梵天神的这些特点,在《奥义书》中也有表现,但其论述更为深入。它指出,梵天作为创造主,其本身应是没有任何特性的,不表现为任何形式。否则,它不可能作为造物主,产生出特性不一、形式各样的万物。但无特性的梵天又是可以认识的,“奥义书”以否定的方式作了说明,认为只有否定一切具体特性和性质,才能认识梵天。这种认识从感觉经验上是无法得到的,只有从心灵(理性)上作出思考,才能最终领悟梵的存在。《奥义书》所谓造物主梵天,已有明显抽象的特点,在论证上也有思辩的意味。
《奥义书》一方面把梵视为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根源,另一方面又把它描绘成无限美好的极乐福境,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一个人只有明白“梵我同一”的道理,通过修炼去克服私欲,把“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于梵,这样,人的灵魂才可以实现解脱,达到极乐境界。
《奥义书》既然认为人体生命的灵魂是不生不灭的,也就要对个体生命死后灵荒去向作出合理的解释。就这个问题,它提出了灵魂轮回解脱说。这种说法其实早在《梵书》中就已提到,但《奥义书》进一步将其理论化。它指出,灵魂在身体死亡后,将投入另一个母胎中转生。灵魂的转世要经历五个阶段:进入月亮,变为雨;雨降大地后变为食物,食物被吃后变为精子;精子进入母胎形成新的生命。这种“业报轮回”的思想不仅影响到亚洲,而且几乎影响到全世界。
《奥义书》在“梵我同一说”与“业报轮回说”之外还提出了“精神解脱说”与“智慧瑜珈说”,要求人们通过各种修炼,使个人的灵魂和宇宙的灵魂结合化一,从而实现灵魂的解脱。总之,《奥义书》已经从吠陀本集与梵书的神话传说和巫术咒语中走出来,从神话的形象思维走向哲学的抽象思维,用逻辑的方式来探讨人的本质、宇宙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肉体与灵魂的关系等重大哲学问题。它所提出的各类学说,不仅直接影响了婆罗门教的各派哲学,而且对佛教、耆那教等其他哲学流派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婆罗门教六派哲学
公元前6世纪,婆罗门教为了应对新兴的耆那教、佛教的攻击,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对教义作了许多新的解释,逐渐形成了正统哲学六宗。
大约公元前3世纪以后,婆罗门教的六派哲学开始陆续产生,后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完善,才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而完善的体系。这六大宗派分别是数论、瑜珈论、胜论、正理论、弥曼差论和吠檀多论。
数论派
数论哲学的基础是“因中有果论”,认为结果只是原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原因与结果是本质上的相同的,一个是事物的隐蔽状态,一个是事物的显现状态。从因中有果论出发,它提出了一种二元论学说,又称“二十五谛说”。二十五谛说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但包含着许多唯物主义的因素。这种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二元论学说是古代数论派的最大特色,但是后期数论由于受到吠檀多思想的影响,逐步改变了它最初二元论的性质而逐渐走向唯心主义一元论体系。
数论派发展了奥义书的轮回解脱说,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苦分为三种:外部之苦,包括鸟、兽、蚊、虫和毒蛇等所引起的苦;内部之苦,包括生理上的苦(高烧、抽风、痰盛、咳嗽等)和心理上的苦(怒、气、贪、爱、嫉妒、恐惧等);自然之苦,包括寒暑、风雨、雷电和山崩等所导致的苦。数论派对人生痛苦的解释,旨在论证个体生命摆脱轮回转生的必要性。这种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流派影响较大。
瑜珈论派
瑜珈论派的学说主要是论述宗教修行的理论。瑜珈修行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方法,抑制心的作用,使人的灵魂与宇宙精神相结合,最终达到解脱。
在瑜珈实践上,该派提出了“八支行法”。这八种修行方法有: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禅定和三味。瑜珈派的学说和实践不仅对婆罗门教各教派的修行方法,而且对佛教、耆那教和其他宗教的修行方法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胜论派
胜论出现于公元前2世纪,创始人为迦那陀。主要经典是《胜论经》,此书定型较晚,约在公元2世纪左右。胜论的意思是“殊胜”、“区别”和“差异”等,这表明该派研究的重点是世界各种现象的差异和特殊性。胜论哲学的特色在于它的原子论和六句义说,从逻辑上对极微的存在作了较深入的推论。
胜论哲学是印度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唯物论学说,它的极微学说与其他一些非婆罗门思想流派的万物起源说有许多类似之处。
正理论派
正理论派以认识论和逻辑学为主要宗旨,把人的认识分为“确切的认识”和“非确切的认识”两种。“确切的认识”又分为四种:现量(知觉)、比量(推理)、比喻量(类比)和证言。“非确切的认识”,分为疑惑、错误、假设的论证、记忆四种。
正理论对印度哲学最突出的贡献,就在于它对逻辑学的研究。它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确立了一个名为“五支论法”的逻辑推理方法。这种推理方法分为五个步骤:宗(命题)、因(理由)、喻(例证,包括正例、反例两种)、合(应用)、结(结论)。“五支论法”是一种很科学的推理方式,它足以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论式”推理法相媲美。后世一些哲学家常把正理论派的逻辑理论与欧洲的逻辑学进行比较。
弥曼差论派
“弥曼差”有“思维审议”和“审查考究”之意,因此,该派哲学的重点是对吠陀祭祀的方法和意义的“审查考究”。他们把人的认识分为六种:现量(知觉)、比量(推理)、圣言量(证言)、譬喻量(类比)、义准量(推定)、无体量(非存在)。此学说虽然从宗教神学出发,但是承认祭祀时使用的语言背后存在着一种凌驾一切之上的独立原理,从而否定了作为创造主的最高神的存在。可以说,它具有某种无神论的倾向。弥曼差论由于过分强调祭祀在解脱中的作用,所以随着人们对繁琐祭祀的厌恶和反对,该振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少。
吠檀多论派
吠檀多论,以研究奥义书为主要对象,思想渊源也可追溯到奥义书。
吠檀多论继承了奥义书“梵”与“我”的学说,并且以研究最高本体“梵”、个人灵魂“我”和现象世界这三者的关系为基本宗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这三者关系的看法不同,吠檀多论内部又分裂出许多不同的学派。主要的学派有:吠檀多不一不异论、吠檀多不二论吠檀多制限不二论和吠檀多二元论。
吠檀多哲学是以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奥义书》为依据,以“梵我”学说为基础,经过长时间发展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从一产生,它就受到历代婆罗门统治阶级的重视,一直在思想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特别是8世纪以后,商羯罗对吠檀多哲学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把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它成为印度教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因此,在婆罗门教六派正统哲学中,吠檀多论派对印度思想的影响是最大的,是印度最重要的哲学派别之一,其学说是印度教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六教派论的学说表现出更明显的思辩特点,反映了印度哲学思想发展的趋向。
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是佛教思想的精华,亦是佛教文明的代表。印度佛教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与学说,但是从整体上看,影响最大、最能代表印度佛教哲学的有三种学说。它们是:释迦牟尼的初期佛教学说、龙树的大乘中观派学说、无著的大乘瑜珈行派学说。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人生的痛苦问题,力图把人从生活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他的哲学是以探讨人生问题为主要宗旨的,即讨论人为什么活着、如何活着、人生命运、道德行为等等问题。但是,在讨论人生问题的同时,他也不可能不涉及宇宙方面的问题,如万物的起源、世界的形态等等。所以,释迦牟尼的哲学是以讨论人生为主,也包括宇宙起源、世界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谛说、缘起说、五蕴说、诸法无我说等。
龙树是中观派理论的创始人,亦是大乘佛教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著作和思想不仅对印度佛教,而且对世界佛教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朝鲜和日本的许多佛教派别都曾受到龙树思想的影响。龙树的主要理论有:缘起性空说、八不说和二谛中观说。
瑜珈行派由于强调瑜珈修行的重要性,而得此名。该派的出现比中观派要晚一些,其学说大约在公元4~5世纪成为佛教的主流思想,那时正是印度笈多王朝的兴盛时期。无著是瑜珈行派理论的奠基人。瑜珈行派是一种彻底的唯心主义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万法唯识”说、三行说等。
瑜珈行派的思想不仅对印度,而且对世界佛教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顺世论
顺世论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流派。顺世论,意为“流行在人民中间的观点”。顺世论认为,万物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元素构成的。万物的形成皆是四大元素的积聚,而其死亡则是四大元素的离散。顺世论还进一步指出,四种物质元素不断运动着,其聚散是自然发生的,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主宰者。顺世论的观点具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对婆罗门教的神创世说作了彻底的批判。
顺世论不仅认为万物由四种物质元素积聚而成,而且指出人的意志产生也与四种元素的积聚、离散有关系。顺世论认为,人的意志与肉体-样,都源于四大物质元素。四大物质元素本身并没有意识,但它们结合在一起时,意识就产生了。顺世论彻底否定了灵魂的存在,对意识与肉体关系的解释是深刻的。
在认识论方面,顺世论重视人的感觉作用。顺世论以为“唯有(可)知觉之物存在,不可知觉之物不存在,因为它从未被感知过”,甚至相信“人们也从不说不可见物被感知”。这就是说,只有被感知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顺世论指出,除感知外,人们也通过间接的或推理的途径获得知识。然而,从后两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是不真实的。因为,间接知识经过了中间环节,而经过中间环节就有不可信的因素混杂进来;推理所依据的是不能感知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虽然某些推理可能成为事实,那只是偶然幸中的,并投有确定性。
不过,顺世论并没有否定一切经过推理而获得的知识。它所否定的是对灵魂、来世、前世等在世间并不存在的东西的推理。
在社会伦理方面,顺世论充分肯定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欲望,反对各种禁欲主义和苦行,提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指出,没有天堂,没有来世的解脱,人生的幸福就是尽情地享受。对种姓制度,顺世论也进行了抨击,认为人皆由四大物质集合而成,生而平等,并指出婆罗门和首陀罗血管中流的血液都是红色的。
顺世论的思想,具有反对一切宗教的特点,对印度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反映出他们热爱生活、追求社会平等的心声,在否定吠陀权威和反对婆罗门教的思想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