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全书135卷,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由于《金史》有比较完整的《实录》以及相关史着为依据,元初以来又经几次修撰,实际上是经营已久,与宋、辽二史仓卒成书不同,故在三史之中号称最善。
《辽史》、《金史》都在书末附有《国语解》,内容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官制、宫卫、部族等进行简略注释,以便让读者能明了其义。这是两史的独特之点,很有益处。
024《元史》为何受到学者非难
《元史》是记述元朝史事的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洪武二年,以宋濂、王祚总裁、汪克宽等16人为纂修,开史局于南京天界寺,进行编写。从洪武二年二月到八月,用188天的时间,修成顺帝以前各朝的历史,共159卷。
接着,明朝政府派欧阳佑持等12人到全国各地征集顺帝一朝的资料。洪武三年二月重开史局,仍由宋濂、王祚任总裁,但纂修人员作了大幅度的调整,这一次纂修共15人,只有赵埙曾参与第一次工作,其余都是新人。八月书成,共53卷,历时143天。
前后两次修成的文稿经过统一加工,共210卷,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两次开局共历时331天。
该书由于仓促成书,又出于众人之手,留下了不少错误,受到许多学者的非难。主要问题是随得随抄、不加剪裁,前后重复、羝牾;蒙文、汉文的译改失实,有的竟与原义相反;照抄案牍,有的有姓无名、有职无名;史料中没有庙号的皇帝改写时弄错不少;纂修者对前代和元蒙典章制度不熟,出现错误。所以,清代史学家嘲笑“修《元史》者,皆草泽腐儒,不谙掌故”,因此下笔“无不差谬”。
其实,《元史》在保存史料方面不仅不比别的正史差,而且有超出之处。元代十三朝的实录和《经世大典》失传,其部分内容赖《元史》得以保存。《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全书一半,虽不合正例,却起到了保存史料的作用;列传部分对于蒙古、色目人的记录也远较其他史书详尽。因此,《元史》仍是我们今天了解、研究元代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献。
趣味链接:《新元史》
《新元史》是记述元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民国柯绍态撰。此书是众多新修元代史之一,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曾命令将其列为正史。
《新元史》的主要价值,在于将明、清以来关于元史研究的成果加以综合整理,汇编成一部组织系统较为严密的史书。它纠正了《元史》缺漏史实、详略不均、重复羝牾、错讹失实等不足,但未能补正的部分仍然不少。而且由于它只是直录旧着原文,未作进一步的融会贯通,所以全书笔调颇不一致,甚至时有谬误分歧之处。至于史料价值,却反不如旧史。
025《明史》,官修史书中历时最长的一部
《明史》,全书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另有目录4卷,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明史》体例多有不同于前代正史或其他史书者。《历志》中的图表,简便易明,为过去所未有;《艺文志》只记述明代着述,不同于前代正史《艺文志》的历朝并录;在表的部分,较前代诸史增加了《七卿表》;另专门立有《阉党》、《流贼》、《土司》等列传,突出记述了明代的主要社会问题。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史事的贯通、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虽然它的篇幅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读者并不感到冗长而生厌。
趣味链接:《明史稿》为何又有“万氏”、“王氏”之分?
《明史稿》是记述明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明史》即由此脱胎而来。历史上的《明史稿》又有“万氏”和“王氏”之分。
“万氏”指万斯同(公元1638~1702年),清代史学家。由于是明朝遗民,万斯同以布衣参与《明史》修撰,不署衔、不受俸。修撰之初,他就受监修徐文元之邀住在其家,发凡起例,拟类分题,分工编写。后又住王鸿绪家。稿成之后,他又先后予以审定,称“万氏《明史稿》”,但未进呈。后卒于王鸿绪家。
万斯同去逝后,王鸿绪对“万氏《明史稿》”略加改动,先后进呈。全书共310卷,包括本纪19卷、志77卷、表9卷、列传205卷,此即“王氏《明史稿》”。后来,王氏子孙私刻此书,书名为《横云山人史稿》。
雍正、乾隆年间,清廷重开史局,以大学士张廷玉等为总裁,续修《明史》,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23年)成书,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刻印。这部《明史》就是现在的通行本《明史》,而它的基础是“万氏”《明史稿》。
026《清史稿》为什么未被列入正史
《清史稿》是记述清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民国赵尔巽主编。这部书未被列入正史,原因在于它是初稿(所以叫《清史稿》),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但后来由于并无定本,也无新修权威清史面世,故也有人把它与二十四部正史合在一起,称“二十五史”。
《清史稿》修于民国年间。1914年起修,1927年修成,1928年刊印。共印1100部,其中700部存北京,称“关内本”;另400部存东北,称“关外本”。现在的标点本就是用“关外本”为底本刊行的。
《清史稿》共529卷,包括本纪25卷,共12类;志135卷,共16类;交通、邦交二志为前史所无;表53卷,共10类;列传316卷,畴人、藩部、属国三传为新建。
该书详细叙述了清代的人物、史事及典章制度,是一部比较重要的大型清史着作。但又存在许多谬误和缺陷:编撰者多系清朝遗老,其书一味颂扬清“德”,敌视晚清革命,疏略亦多,致使该书价值有所降低。
027《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司马光花了整整十九年的精力,日夜操劳,奉敕编撰《资治通鉴》,旨在有助于国家政治,而将整个历史作为借鉴。本书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记载了十六个朝代1326年的历史事件。
该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分别是:《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卷》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卷帙浩繁,规模空前。
《通鉴》由司马光综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
这部书选材广泛,除了有依据的正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非常严格,力求真实。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义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同时往往用追叙和结语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此书使编年体史书又一次为史家所重视,续书、仿作层出不穷。
叙事之外,《通鉴》还选录了前人史论97篇,司马光自己又撰写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其政治、历史观点。
《通鉴》编成后,宋神宗十分看重,认为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特赐书名《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数不胜数。而对《资治通鉴》的称誉,更是除《史记》之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一部史着可与之媲美了。
028《史通》,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
《史通》是唐朝着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撰写的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着。它兼有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方面内容,是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的宏伟巨着。
刘知几(公元661~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唐代名门,父兄都是唐高宗和唐玄宗时的官僚。家学渊源,博览群书,但他仕途颇不得意,于是私家撰写《史通》来阐述他的思想和主张,到公元710年完成。
《史通》全书共分为20卷,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各为10卷。内篇有39篇,外篇有13篇,合计52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史通》在我国史学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历述了中国史馆的起源及变迁,列举历代官修和私撰的各种史书,以及各家史书的体裁,加以评论,形成了唐以前史学史的规模,为我国史学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还对历史编纂学提出了一些可贵的见解。《史通》主张删除天文、艺文、五行三种,而增加都邑、方物、氏族等志。在编纂方法方面,指出叙事是撰史的重要手法,而叙事最避忌繁芜,提出使用“当世口语”撰史。
此外,刘知几指出对史料需加以选择和鉴别。这些主张都有很大借鉴价值。
《史通》着成之后,受到人们的重视,给予高度评价。如曾与刘知几合作修纂《武后实录》的徐坚就认为历史研究者应该将此书置于座右。不过,此书的某些评论也有过激之处。
029《通典》,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编者为唐代杜佑。
杜佑(公元735~812年),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出生于名门大族,文化修养深厚,青年步入仕途,40岁以后任岭南、淮南等地的长官,近70岁时任宰相。多年的从政经历使杜佑既能以史学家的眼光把握现实问题,又能以政治家的见识撰写历史着作。他于大历初年(约公元766年)开始撰写《通典》,至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上表进书,历时三十六年。
《通典》全书200卷,内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每典各冠总论,下系子目,共计1584条,正文约170万字。记述了中国唐代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
《通典》取材十分广泛,凡群经、诸史、地志,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国史、实录、档案、诏诰文书、政令法规、大事记、《大唐开元礼》及私家着述等,博采众收。材料皆以时间为序分类编撰。全书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各典于历代制度多究其原本,明其始末,并引前人议论,参以己见,见其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