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与金融的区别和定义
现在我们必须集中分析引起货币价值发生变化的因素,以及他们的作用方式。
为此目的,我们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把我们在第3章中的货币总量分为收入存款,商业存款以及储蓄存款这样一个分类作进一步的分类,即以工业为目的的存款,我们称为“工业流通”,以及为金融目的的“金融流通”。
所谓的工业,我们指的是保持当前产出、销售以及交换的正常工序,并且支付给生产要素工资以酬谢这些要素在生产的最初直到最终提供给消费者满足感的过程中完成的各种不同职能的行业。另一方面,所谓的金融指的是保持并且交换当前财富的拥有权,而不是由于工业的专业化导致的交换的行业,这其中包括了证券交易,货币市场上的交易/投资,以及将当前的储蓄和利润转移到企业家手中的过程。
这两个行业中各自运用了一部分货币总额。总的来说,工业需要利用收入存款和一部分商业存款,我们称为商业存款A;而金融要求使用储蓄存款以及剩下的那部分商业存款,我们称为商业存款B。因此前面两部分的总和就是工业流通,而后面两部分的总和就是金融流通。由于我们会讨论认为商业存款B的绝对变化通常只是货币总量的一小部分,这是由它们的快速流通导致的,因此现金存款中(即收入存款加上商业存款)的变化通常是衡量工业流通变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数,同样的,储蓄存款的变化也是金融流通变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数,后者幸运地使我们又回到了那些在实际中可以获得比较确切的数据隐含意义的存款分类当中。
2.决定工业流通的因素
由于M1V1=E,收入存款所需的货币数量M1部分取决于收入总额E,部分取决于收入存款的速度V1;并且,由于E=W1O,E取决于效率货币收益率W1,以及产出总额O。我们将在第二卷第24章中详细解释决定V1变化的各种原因。
至于商业存款A,我们很明显就注意到,首先商业存款一部分的总额与收入存款总额的运动方式是差不多一样的。由于收入存款不停地通过购买商品转移到商业存款中,并通过支付工资等再次转移出去。因此,商业存款中代表了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所获得的收益,以及用以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的那部分在收入存款中所占的比例必定等于后者的流通速度V1与前者的速度V1之间的比例,所以只要二者的流通比例保持不变,二者的波动就是一致的。
其次,未完成品,也就是营运资本的价格在均衡条件下会反映制成品的价格。并且,固定资本商品的生产成本以及价格在均衡条件下随着效率货币收益率的变化而变化的方式与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是一样的。而且,这些交易的总额与产出总额之间的关系与收入存款的情况差不多一样。所以,为了在企业家之间交换未完成品和最新制成的固定资本商品所需的那部分商业存款的总额在这些情况下的变化比例同样与收入存款的情况一致。
但是还有其他的原因解释为什么商业存款A与收入存款的变化不一致,即:
1.不同商品对收入存款以及商品存款的相对重要性差别很大,即它们的“加权”是各不相同的;所以相对价格的变化很可能打破这两种存款之间原有的比例。同样,生产性质的变化也可能打破这一比例。
2.关于收入存款和商业存款的流通速度之间的比例稳定的假设是不可靠的。前者受到某一稳定性因素的制约——支付日期的规律性,这也是支付工资和薪水的一个特点,而后者不像它那样受到任何稳定性因素的约束。
我们会在第24章介绍的这一观点的证据表明商业存款的流通速度V2的变化是非常大的。虽然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是商业存款A和商业存款B的流通速度发生变化,而是由于总的商业存款在A和B之间的分配比例发生了变化,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商业存款因为用于持有余额所需要的那部分商业存款发生变化以及其他原因,仍然会发生程度不一的短期波动。这是因为当商业行为活跃并且贷款利率很高的时候,各公司都倾向于利用他们手中所持有的商业存款A。并且,由于失业率的增加导致实际收入减少的时候,公众会试图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减少收入存款来维持他们的生活标准,所以V1在V2很可能降低的时候反而会增加;对货币失去信心会导致诸多变化,而且据我们所知这些变化往往都是灾难性的,但是除此之外,我倾向于认为V1的短期波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1。不管怎样,V1和V2从长远来看会由于商业习惯或者生产性质的不断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3.第三,商业存款A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物价水平可能受到利润或者亏损的出现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利润或者亏损的出现会影响物价水平以及对货币流通的需求,使之与可能出现的收入存款总额的变化不成比例。
尽管如此,货币流通的需求受到由此导致的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小于受到效率收益率的提高引起的同等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当由于营运资本没有完全转移到完成的消费商品中去,使得营运资本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利润出现的时候更是如此。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称这一情况为商品投机,即没有表现在货币购买力上的生产过程中的商品价格的波动。由于营运资本价格的波动(其典型代表可以是批发原材料的指数)可以得到预期价格的支持,预计随后可以以同样的形式,或者以进一步的制成品的形式重新销售商品时的价格。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批发标准的上涨可以无需相应地提高消费标准就能实现,这段时间的长短由生产过程的耗时以及保持库存的成本决定。
因此,没有伴随着消费标准上涨的批发标准的投机性上涨,尤其不可能由于货币数量的短缺而得到抑制。而且,价格上涨和货币供应之间还有一个时间间隔,其中当前的报价表明了现在已经开始履行而在将来的一个日期内完成的合同的价格,这样直到合同完成的时候,价格的上涨才会引起商业存款的增加。事实上,如果到时候消费标准没有上涨而无法支持投机性上涨的话,那么这种上涨是不会维持很长时间的。因为在此情况下,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未来预计已经让人失望了。尽管如此,就此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会很长,并且在这段时间内,批发标准的变化和商业存款中与营运资本的交易有关的那部分的变化不仅会与收入存款的变化发生偏离,而且也会偏离消费标准的变化。
由于这些不同的原因,工业流通总额的变化并不会与收入存款总额的变化完全对应。但是,虽然工业流通总额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生产性质、公众的习惯以及企业界习惯变化的影响,以及为了持有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财富而需要舍弃的那部分的变化的影响,大体上,工业流通总额会随着货币收入总额E的变化而变化,即随着当前产出的总额以及生产成本的变化而变化。
3.决定金融流通的因素
为金融目的而需要的货币量,我们称为金融流通,但是,它是由其他一组不同的考虑因素决定的。在此情况下,为应对金融商业而需要的商业存款B的总量——除了受到这些存款流通速度变化的影响外——取决于贸易额×贸易工具的平均价值。但是金融工具的贸易额(即,金融商业的活跃性),不仅会出现剧烈的变化,而且与产出的规模也没有密切的关系,不管是资本商品的产出还是消费商品的产出都一样;这是因为固定资本的当前产出与当前的财富总额相比是很小的,在本文中我们称后者为证券的总额(不包括对现金的即时需求);并且这些证券交易活动并不取决于增加这些证券的速度。因此,在现代具有证券交易所的社会中,当前产出的固定资本的周转在所有证券的总周转中占了很少的比例。
当前的证券的价格在短期时间内也并非紧密地依赖于新的固定资本的生产成本或者价格。因为当前的证券大部分都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无法迅速地进行再生产的资产,完全不能进行再生产的自然资源,以及预计可以通过占有准垄断权或者某种特殊优势中获得的资本化的未来收入的价值。美国1929年的投资热潮就很好地表明了证券总体价格的大幅提升并没有伴随着新的固定资本的当前产出价格的任何提高。而且,交易的两种财富的价值,即贷款资本(债券)以及实际资本(股票),他们通常都是反方向变化的,因此可以部分相互抵消。
但是,金融周转的变化独立于工业周转的变化这一事实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由于证券交易所清算等现金有效利用工具的快速发展,商业存款B的流通速度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这方面的货币总额变化的绝对数量通常都不会太大。
因此,为金融目的而需要的货币总量的主要变化是以另一不同的方式产生的,即储蓄存款总额的方式产生的。
储蓄存款的存在表明,有些人希望以货币要求权的形式持有他们的财富,这一要求权只需经过短期告知就能兑现。另一方面,还有一种人从银行进行贷款,这样就可以利用超过本身财富的资金来持有更多的证券。
这些储蓄存款分为两类,通常包括很大一部分稳定的储蓄存款基础,存款人持有这部分存款不是因为认为未来的证券货币价值可能下降,而是出于个人原因,我们在第3章介绍了这些个人原因;也就是说,有些财富的拥有者,他们总是希望持有储蓄存款而不愿意购买债券。但是,由于这种储蓄存款总额的变化很可能非常缓慢,储蓄存款总额中出现的任何快速的变化都表明了第二种储蓄存款发生了变化。
我们称这两种储蓄存款为储蓄存款A和储蓄存款B。
第二种储蓄存款包括用证券交易所的术语来说的“空头”位置,但是,由于空头不仅包括了那些“卖空”证券的人(卖掉他们没有获得的证券),还包括了那些通常是债券的持有者,但是希望时不时地以储蓄存款的形式持有流动资金的那部分人。也就是说,“空头”希望售出任何债券,并贷出现金,因此“多头”指的是那些希望持有债券并且借入现金的人,前者预计证券的现金价值会下跌,而后者则认为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