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白成攻进北京后,进入皇宫紫禁城后,就是在武英殿办理政务的。
到了清乾隆年间,武英殿演变为宫廷修书、印书的地方。著名的《四库全书》就编撰于武英殿,《古今图书集成》等印行也在武英殿。在这里所印的书籍被称为“殿本书”。清代时,武英殿所印书籍采用铜活字版、木活字版、整块木刻版等技术。
到了民国时期,武英殿和文华殿一样也变成古物陈列所了。其陈列之古物,有商周秦汉之铜彝器,各朝玉器、瓷器、精雕手工艺珠宝、金石及宋元明书籍等。
太和殿
紫禁城的太和殿,人们习惯称为金銮殿。这座大殿是紫禁城三大殿的重点建筑。
老北京城,最突出的特征是城套城。而紫禁城又是老北京城城套城最里面的一座城,亦被人们称之为“大内”。它在封建社会里的政治地位最为显赫。紫禁城与一般的“城”不同。它是封建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建筑宫殿的艺术大师们深受阴阳说的影响,将阳数受崇的九之天数,运用到建造紫禁城的屋宇上来。因而,紫禁城内的屋宇建筑,其间数为9999间。
紫禁城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始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据专家测量:“宫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周长为3.4公里,呈长方形,墙高6米。”《宸垣识略》里,对紫禁城其范围究竟有多大?有多少座城门?都有记载:
紫禁城在皇城中,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尺,东西各三百二丈九尺五寸。凡四门:南曰午门,北曰神武,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四维皆有角楼。午门前接皇城之端门。
紫禁城,其城垣四隅上的角楼造型古朴典雅,精巧秀丽,真可谓小型角楼建筑的精华。它们与老北京城的东西角楼一样都是为了瞭望警戒、保护皇宫紫禁城而设的。但是,因为装饰性很强,所以往往容易使人觉得它不是保卫皇宫紫禁城的小堡垒了。
紫禁城的角楼,其平面呈曲尺形,中央方形亭楼三开间,黄琉璃瓦,三重檐。上层檐由四角攒尖顶和歇山顶结合组成,四面亮山,呈十字脊,中设镀金铜宝鼎。中层檐为歇山顶,抱厦与亮山勾连。下层檐为半坡顶式腰檐,多角相连。全顶设有翼角二十八个,亮山十面,脊七十二条。室内无一根落地柱,室外不见梁头。檐牙交错统一,整体造型复杂、玲珑、庄重,辅以彩绘、红柱,环绕汉白玉石栏。人们站在紫禁城的护城河之北,遥望紫禁城角楼,檐角起翘,参差错落,层层叠立,高低起伏,与金黄色的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和彩画交织在一起,别具一格。
建造紫禁城角楼的艺术大师们运用九之天数及九的倍数,将角楼的高度建造成为八十一尺;又取阳数中的三,将角楼建造成屋顶三重檐;取阳数之极九,“二九”之倍数或者取“八九”之倍数,将角楼建造成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四座极为精美的角楼均为相同。
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习惯将皇宫紫禁城的护城河称为“筒子河”。环绕紫禁城城垣的护城河是城垣重要的守护系统。明代时设看守红铺40座,清建守卫房舍736间。清代时,不仅沿河两岸上植柳,还在护城河里养莲。这样,一方面为宫城外观增色,另一方面,也减轻紫禁城戒备森严的防御气氛。
那么,皇宫紫禁城护城河的河水,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引进来的呢?《今日北京》一书里写到:
护城河,明代开凿,河水源于玉泉山,自积水潭、北海经景山西墙引入,又经地沟注内金水河。宽5.2米,深6米,岸陡直,条石磊砌。
至于北京皇宫紫禁城护城河河水和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之金河水,究竟是怎样引进来的?古籍名著《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篇里有所记载:
“[臣等谨按]皇城内河流四面环绕,其由地安门西步粱桥流入者,经景山西门引入,环紫禁城,是为护城河。护城河西面之水,自紫禁城西南隅流经天安门外金水桥,东南注御河,是为外金水河。又西阀门下有地沟,引城河水经午门前至东阙门外,循太庙右垣南流,折而东注太庙戟门外筒子河,东南合御河,此系乾隆二十五年奉谕新开水道。至其由地安门东步梁桥流入者;经东安门内望恩桥流注御河,又别为一道也。”
紫禁城在建成的第二年,即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到北京。从此,紫禁城就成为明清两代帝王的皇宫,历经560多年,曾经有24个封建皇帝在这座戒备森严的皇宫里居住和处理朝政。
紫禁城的建筑格局深受三朝制的影响。何谓三朝制呢?据《中国建筑特征及其演变》一书中写到:
见于周礼及礼记者有三朝,即外朝、治朝、燕朝。外朝以决国之大事,与断蔽讼;治朝则每日视事之所;燕朝又日内朝,或曰路寝,图宗人嘉事,及燕射之所也。
明永乐年间,建成的紫禁城内的建筑群,根据三朝制设计成为外朝和内廷之分的格局。
外朝 其精美的建筑群属于紫禁城内的重点建筑。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外朝是封建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重要场所。外朝在建筑上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在外朝范围内,有较为开阔的方向。例如太和殿前就有一个相当大的广场。三大殿各殿之间的空隙也比较大。空间大、宫殿高、建筑精美,因而使三大殿显得深奥和庄严。
内廷也称后官。其建筑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等,是封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及奉神的地方。
内廷,与外朝相比较没有前朝那样大的空间,但精美的建筑,如楼台亭阁和御花园等,皆集中在内廷的范围内。
紫禁城内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皆在全城的中轴线上。紫禁城是封建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所以,它与一般的城不同。紫禁城城墙的建筑结构特别讲究,与一般的城墙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整个城墙建筑为“横七竖八”的砖质结构;二是整个城墙根均以五步深的灰土砸坚实,再砸三步深的灰土,名为“护城根脚”;三是由城墙根往上“横七竖八”的砖质结构十五层,均用江米加石灰水混合搅拌而成的雪花浆浇灌了三次。这样,紫禁城就坚如磐石了。
太和门 金銮殿南面的正门,叫做太和门。这座太和门为南向,九间三门,重檐,崇基,石栏,前后陛各三出,左右陛各一出。这里所说的“前后陛各三出”,其“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出现这种称谓是比较早的。例如,《国策·燕策三》载:“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再例如:蔡邕《独断》卷上载:“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太和门前,陈列有铜狮二。往南就是跨石梁五的“内金水桥”。其之所以这样称呼是与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相对而言的。
那么内金水桥里的水,究竟是怎样引进来的呢?对此,《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金水桥之水由神武门西地沟引护城河水流人,沿西一带经武英殿前,至太和门前……。”
金銮殿南面的正门,不仅有一个门叫太和门,而且太和门的东西两侧,即左右又各有一门,左边的叫昭德,右边的叫贞度,门各为三间。那么左右两门庑是干什么用的呢?这里所说的“门庑”,是指两门的廊屋。用现在的话来说,太和门左右之门的廊屋是守卫金銮殿的,亦可以说是守卫三大殿的武士们夜宿的地方。
对于上述内容,《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篇里也有所记载。这里将其原文转引出来。
……正中南向者为太和门,九间三门,重檐,崇基,石阑,前后陛各三出,左右陛各一出。门前列铜狮二,其南环以金水河,跨石梁五,即内金水桥。
……金水桥之水由神武门西地沟引护城河水流入,沿西一带经武英殿前,至太和门前,是为内金水河,……。
太和门左右各一门,皆南向,左曰昭德,右曰贞度,门各三间。
[臣等谨按]昭德、贞度两门庑为侍卫直宿处,详见官署门。
当人们一跨进太和殿内,就会发现门内东西两侧有许多房屋,用《日下旧闻考》里记载的话来说,叫做“太和门之内东西两庑”。《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记载:
太和门之内东西两庑各三十二间,东庑之中为体仁阁,西庑之中为弘义阁。东庑之北为左翼门,西庑之北为右翼门,各五间,皆东西向。
[臣等谨按]体仁阁、弘义阁两庑为内府银、皮、段、衣及瓷、茶六大库,详见官署门。
太和殿太和殿又称之为金銮殿。在古籍《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篇里有记载,其原文为:
太和殿基高二丈,殿高十有一丈,广有十有一间,纵五问。上为重檐垂脊,正吻二,旁吻四。前后金扇四十,金琐窗十有六。殿正中一间设御座。殿前为丹陛,环以白石栏,陛五出各三成,列鼎十有八,铜龟铜鹤各二、日圭、嘉量各一。丹墀为文武百官行礼位,范铜为山形,镌正从一品至九品清汉文,东西各一行,行十有八,列于御道两旁。
[臣等谨按]康熙八年重建太和殿,三十四年再建,皇帝大朝御焉。每岁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国家有大庆典,则御殿受贺。凡大朝会、燕飨、命将出师。授谢恩皆御焉。
有关太和殿的具体情形在《今日北京》一书写到:
太和殿 俗称金銮殿,明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更今名。在紫禁城前朝中央,太和门内,为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之前殿,居全城中轴线上。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屡毁屡修,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三层白石丹陛为台基(总高8.13米),每层环绕汉白玉雕栏,云龙及云凤望柱,陛间列铜鼎、铜龟、铜鹤、日圭、嘉量等。前丹陛设三座石阶,殿后亦有石阶三出,中间为浮雕蟠龙云水御路。殿南向,面宽十一间(60.0米),进深五间(33.33米),重檐庑殿顶。金扉,金琐窗,檐下为双龙合玺大点金彩画。全殿立柱84根。殿内金龙藻井顶,倒悬轩辕镜,殿正中设金漆雕龙宝座置于镂雕漆座基之上。座前对称陈设景泰兰宝象、□端、仙鹤、香筒等,座后立屏风和翚翟,座两侧立蟠龙金柱六根。全殿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全高35.05米,是紫禁城最大的殿堂。殿前为三万平方米广场,四周门庑环绕,环庑四角各有崇楼,体仁阁、弘义阁左右陪衬于前。内外建筑设计旨在表现至尊形式。明清两代为朝政大典的活动中心。皇帝登极、寿辰、大婚、册立皇后等均在此举行。朝典时,积王跪伏于丹陛,文武官员行礼于殿前广场丹墀。仪仗队(卤簿)从殿前向南排列到天安门外。民国八年(1919年),袁世凯北洋政府曾在此模仿科举隆重举行文官考试。
紫禁城,是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宫殿群。古时,最初是把房屋通称为宫,或者室。《尔雅·释宫》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宫谓之室,室谓之宫。”但还有比这更早的记载,如《诗经·豳风·七月》篇:“上入执宫功。”不仅如此,而且殿也是相类似的。唐训诂学家颜师古说:“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显然“宫”和“殿”,都是对一般房屋的通称。
但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逐渐把圣人居住的房屋,称作是宫室,以表示与一般人居住的房屋的区别。对此,古籍《易经·系辞下》里,作了相当透彻的解释,即“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从秦朝开始,宫殿就专指皇帝和极少数人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并且由此开始,将宫殿的规模越建越大,越建越豪华。例如,秦朝修建的阿房宫;汉代长安的未央宫是丞相萧何亲自监督修建的;唐代长安城修建的有大明宫、太极宫和兴庆宫等,明永乐十八年在北京城建筑的紫禁城。
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后,屡毁屡修。如今人们看到的太和殿为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 695年)重建的。太和殿,明初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顺治二年(1645年),始改称为太和殿。
太和殿,殿南向,面阔(宽)十一间(60米),进深五间(33.33米)。殿顶是重檐的庑殿式黄色琉璃瓦顶。
太和殿的外观太和殿是建筑在须弥基座(或曰“须弥崇基”)上面的。建筑相当讲究。
台基砌成三层,高8.13米。台基每层四周皆绕有石雕栏板,其望柱一共有1458根,龙首(俗称“龙头”)1142个。台基侧面突出并雕刻精美的龙头还作为排水口。每年大雨季节,当大雨一过天晴之际,龙口喷水千条,非常壮观,成为一种自然的奇景,这使太和殿更加雄伟壮丽。
太和殿前露台上的装饰相当有讲究太和殿前之场地,名曰“露台”。露台上的一些配置性的装饰,皆有一定的讲究,例如露台东西两侧,各有一对铜炉、铜龟、铜鹤等点缀性的装饰物。每当举行大典活动时,这些装饰物不仅是燃檀香和松柏枝的用具,形成香烟缭绕的神秘气氛,还象征着封建朝廷的江山永固。
露台东西两侧点缀性的装饰物还有日晷和嘉量。
日晷 亦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测时仪器。从我国历史上来看,出现日晷这种测时仪器,亦比较早。例如《文选·左思〈魏都赋〉》里记载:“揆日晷,考星耀。”唐代学者李善注引《周礼》曰:“匠人建国,昼参诸日中之景(影),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日晷是由晷盘和晷针组成的。晷盘是一个有刻度的盘,其中央装有一根与盘垂直的晷针。盘面的安装有几种形式。我国的日晷独具特色,其晷盘为平行于赤道面、倾斜安放的圆盘。其晷针为指南、北极方向的金属针。针影随太阳运转而移动,刻度盘上的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时刻。
嘉量是我国古代容积的综合标准量器,俗名“官斗”。从我国历史上来看,这种标准量器,出现亦比较早。例如,古籍名著《考工记》里记载:“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汉书·律历志上》亦有记载:“准绳嘉量。”并且唐朝著名的训诂学家颜师古曾注曰:“准,水,平。量知多少,故日嘉[量]。”
这种俗称“官斗”的标准量器,一般说来,一器兼五量,上面是斛,下面是斗,左耳是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太和殿前露台上的嘉量,是清乾隆九年(1744年)按照西汉末新朝王莽当政时期的嘉量仿制出来的。
太和殿前露台上的日晷和嘉量,不仅是点缀性的装饰物,它还象征着皇帝的公正和至高无上。
太和殿内部一些配置性的装饰,就更为讲究了 首先从藻井说起。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顶棚上的一种装饰。一般做成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的凹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画。而太和殿的藻井,为“金龙藻井”顶,并倒悬“轩辕镜”,其顶正中有口含宝珠的浮雕蟠龙。
太和殿正中的御座,其配置的装饰,极为讲究。金漆雕龙宝座(俗称“金銮宝座”)置于镂雕金漆座之上。雕有九条金龙的楠木金銮宝座,其两侧,陈设有极为讲究的景泰蓝宝象、角端、仙鹤、香筒等各一对,并左右对称。
其实,不仅如此,金銮宝座后的装饰,亦相当讲究,立有“屏风”和“罩翟”,座两侧立蟠龙金柱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