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曾纯甫①中秋应制②,作《壶中天慢》③词,自注云:“是夜,西兴亦闻天乐。”④谓宫中乐声,闻于隔岸也。毛子晋⑤谓:“天神亦不以人废言。”⑥近冯梦华复辩其诬⑦。不解“天乐”二字文义,殊笑人也。
【注释】
①曾纯甫:即曾觌,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南宋词人,著有《海野词》。
②应制:指奉皇帝的命令写作的诗文。
③《壶中天慢》:此处指《壶中天慢·素飙漾碧》。
④“是夜,西兴亦闻天乐”:出自曾觌的《壶中天慢》注。
⑤毛子晋:即毛晋,字子晋,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著名的藏书家、出版家,编有《宋六十名家词》等。
⑥“天神亦不以人废言”:出自《宋六十名家词·毛晋跋·海野词》。
⑦近冯梦华复辩其诬:典出冯熙的《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译文】
曾觌中秋时奉皇帝之命作词,作了《壶中天慢》,并自注说:“这天晚上,西兴也听见了天乐。”这是说宫中的乐声一直传到对岸。毛晋说:“天上的神仙也不因为其为人而抹杀他的作品。”近代的冯熙又辩驳毛晋的话没有道理,不理解“天乐”二字的文义,格外引人发笑。
【评析】
曾纯甫就是南宋词人曾觌。《壶中天慢》是应制词,写中秋月夜。曾觌自注说宋高宗见了《壶中天慢》这首词大喜,赐给他金束带、紫香罗、水晶盏。他至一更五点还宫,“是夜,西兴亦闻天乐焉”。西兴在今萧山,隔钱塘江与杭州城相望。那天晚上,江对面的西兴也能听见宫中奏的音乐。这足见宋高宗得到这首词后的高兴劲儿。明末毛晋在刻《宋六十名家词》时,在曾觌《海野词·后跋》中说西兴也听见了天上的音乐,“岂天神亦不以人废言耶”?而近代的冯熙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中认为宋朝人常常喜欢自己吹捧自己,毛晋讥讽曾觌毫无道理。实际上,他们都是将天乐误解为天宫的音乐。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贻笑大方啊!
王国维在这里提到曾觌那件事,不是为了单纯地考证事实,而是对曲解前人词意的做法进行批判。烦琐考证、勾稽推敲作品的题外寄托与不理解作品所指而妄加猜测辩驳,是那时文坛的恶习,王国维发表反对意见,合理合情。曾觌词不算上品,王国维对之没有赏识的意思,在此就不引录这首词的全文。不难看出,王国维在论述时,思维逻辑是非常严谨的。
【参阅作品】
阮郎归
(南宋)曾觌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①。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②。
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注释】
①呢喃:燕语,燕子的叫声。
②蹴水:点水,踏水,掠水。
【鉴赏提示】
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三月初十,宋孝宗陪太上皇宋高宗至后苑赏花,“回至清妍亭看荼蘼,就登御舟,绕堤闲游。(太上皇)倚阑闲看,适有双燕掠水飞过,传旨令曾觌赋之。曾觌遂进《阮郎归》。”由此可见,《阮郎归》是应制之作。《阮郎归》是曾觌最著名的一首词。它咏燕却通篇不着一燕字,庭院深深,杨柳阴浓,燕子双双终日呢喃,独占风光;凌空飞舞,仿佛池中点点浮萍散漫,又像风中飘扬的柳絮那样轻盈。末尾两句词人借燕子惜花表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全词画面生动,描摹传神,结构上浑然天成。王国维看不上应制之词,认为这种词无法完全表达作者真实的感情,还以曾觌的《壶中天慢》词为例。我们在欣赏此词时,不妨结合《壶中天慢》品读一下,看看是否如同王国维所言。或许,我们能看出王国维所言之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