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殿对六学士①,上②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三奂。”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③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④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开成三年,……尝入对,上谓曰:“近日外议如何?”公权对曰:“自郭日攵⑤除授邠宁,物议颇有臧否⑥。”帝曰:“日攵是尚父⑦之从子,太皇太后之季父,在官无过,自金吾大将授邠宁小镇。何事议论耶?”公权曰:“以日攵勋德,除镇攸宜。人情议论者,日攵进二女入宫,致此除拜,此信乎?”帝曰:“二女入宫参太后,非献也。”公权曰:“瓜李之嫌,何以户晓?”因引王珪谏太宗出庐江王妃故事⑧,帝即令南内使张华送二女还日攵。
《旧唐书·柳公绰传》
【注释】
①“便殿”句:便殿,帝王休息宴游的别殿。六学士,集贤殿六学士。
②上:唐文宗李昂,唐穆宗次子,在位14年。
③公权:柳公权,中晚唐著名书法家。
④周墀:唐汝南人,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
⑤郭日攵:唐名将郭子仪之侄。
⑥臧否(pǐ)褒贬,评论。
⑦尚父:皇帝尊礼大臣,加“尚父”尊号。“尚父”在此指郭子仪。
⑧“因引”句:王珪,唐太宗时官谏议大夫、侍中、礼尚书。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次子,在位23年。庐江王,李瑗。贞观二年,王珪为侍中,时庐江王败,唐太宗杀之而取其室,王珪谏出之。
【译文】
唐文宗在别殿召对六学士,文宗谈到汉文帝恭谨节俭的事,举起衣袖说:“这件衣已洗过三次了。”学士们都称赞唐文宗节俭的美德,只有柳公权不说话,唐文宗将他留下来问其原因,柳公权对唐文宗说:“作为君主应该接纳贤良之士,斥退品行坏的人,采纳进谏之言,赏罚分明,身穿洗过的衣服,这是小节。”当时周墀同时被召对,惊恐得腿发抖,柳公权言辞激烈,不失气节。……
唐开成三年,……曾入殿召对,文宗问:“近来外界议论怎样?”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日攵升迁为邠宁节度使,众人的议论褒贬不一。”唐文宗说:“郭日攵是郭子仪的侄儿,太皇太后的小叔父,为官时没有过错,从金吾大将授邠宁小镇节度使,有什么事值得议论的呢?”柳公权说:“以郭日攵的功勋品德,出镇邠宁是很适合的,人们所议论的是郭日攵将两名女子进献入宫,因此才得以升迁的,是这样吗?”唐文宗说:“两名女子进宫参见太后,不是进献。”柳公权说:“瓜田李下,应避嫌疑,怎么能使这件事家喻户晓呢?于是引用王珪劝谏唐太宗让庐江王妃出宫的故事,唐文宗马上诏令禁宫使臣张华将两名女子送还给郭日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