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3000000009

第9章 守望,与邻共舞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和邻居接触,和邻居接触就要会待人,待人有待人的方法。有的人待人严苛,有的人待人冷漠,有的人待人无情无义,有的人待人自私自利,这些当然都不会获得别人的欢喜。我们做人,凡事要替别人着想,要往积极方面去做,才能获得人和——

和谐相处

爱惜自己,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之一,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同时也别忘记关怀他人,彼此相让,让别人也能拥有幸福,让社会多点温情。因为惟有相互关怀、体谅的心,才是赖以创造出人类共同富裕及幸福生活的力量。

别人站得远,我们就走近,距离便会缩小;别人若冷漠,我们则热情,就会逐渐熟络。惟有主动付出,才有丰盈的果实得以收获。生命中太多的障碍及低潮,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无知所造成的。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别忘了,惟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别人才能够帮得上忙!放弃无谓的执着,伸出接受援助的手,是避免陷入困境的智慧选择。用爱面对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心中就不会堆积烦恼,世间的纷争也会减少。天地虽宽,只要用无限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力量就会不间断。慷慨无私地为别人着想,就像播种一样,总能看到收获,尽管这种收获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但是有良心、重情义的受益者终究会把爱的种子珍藏于心,直到永远。有这样一个被人称为“美丽的误会”的故事——

在一家餐馆里,一位老太太买了一碗汤,在餐桌前坐下后,突然想起忘记取面包了,于是她急忙起身去取面包。等她返回餐桌时,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位黑人男子,正在喝着自己的那碗汤。“这个无赖,他无权喝我的汤!”老太太心里气呼呼地想道。“可是,也许他太穷了,太饿了。我还是一声不吭算了,不过,也不能让他一人把汤全喝了。”于是,老太太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与黑人同桌,面对面地坐下,拿起了汤匙,不声不响地喝起了汤。

就这样,一碗汤被两个人共同喝着,你喝一口,我喝一口。两个人互相看看,都默默无语。这时,黑人突然站起身,端来一大盘面条,放在老太太面前,面条上插着两把叉子。

两个人继续吃着,吃完后,各自直起身,准备离去。“再见。”老太太友好地说。“再见。”黑人热情地回答。他显得特别愉快,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自认为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了一位穷困的老妇人。

黑人走后,老太太这才发现,旁边的一张饭桌上,放着一碗无人喝的汤,正是她自己的那一碗。

生活就是这样纷繁复杂,人与人之间的误会、隔阂,乃至怨恨等等,时常都会发生。只要心地善良,互谅互让,误会、怨恨也能变成令人震动和怀念的往事。生活就是这么有意思,人们在互相的友善中得到好处,在互相的帮助中不断前进,在互相的支持中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人人都有需要救助的时候,伸手给危困中的人,可以少一些悲剧。同情心是一笔财富,因为你看到别人的困难并努力去帮助别人,你就会忘掉自己的不幸。能够付出的人肯定是富有的人,而能把自己正需要的东西送给别人则是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

请你的邻居喝一杯下午茶的故事,曾让许多看似冷漠的人看了心中为之一震——

“这些是什么东西?”莫恩太太看了一眼丈夫手中拿着的一沓小纸条。莫恩把一张小纸条放在桌子上,“如果我请邻居们来喝一杯茶……,他指着纸条上的字,念着。纸条上是一幅画。左上方是一个垂首微笑的太阳,太阳下是一幢又一幢的城市大楼,窗户有关着的,也有打开的;窗子如果打开,便有一个或两三个人探出半身来,和另一扇窗子的人微笑、握手或谈话。他们均有愉快的面貌,十分高兴见到邻居;屋顶上,彩色气球升起来了,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天空中,白色的鸟儿在飞翔,为了表示自由和舒畅。”纸条上的文字是:“亲邻行动,邻居节——如果我请邻居们来喝一杯茶!”

“这是什么意思?”莫恩太太仍旧不明白,等待丈夫作详细的解释。莫恩告诉她,本地的超级市场,发动人们过一个新的节日,名为邻居节,希望住在同一小区里的人,在6月9日这一天,互相邀请,见见面,同喝一杯茶,这就是亲邻行动。超级市场印了一些纸条,免费派发,人们可把它们用作邀请卡。莫恩把纸条翻过来:“你看,背后便是邀请卡,印了时间、地点、邀请人、被邀请人等栏,只待填写。”

莫恩太太睁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做主办人,邀请这一小区的住户来我们这儿喝茶?”莫恩笑嘻嘻地反问:“为什么不可以?”嫁给这个男人已逾十年,做妻子的仍旧认为:莫恩是一个让她难以明白、不容易了解的人。

幸好莫恩太太虽然不能完全了解丈夫,但她凭着直觉,相信丈夫在表面的童稚下,藏着一颗珍贵的人性的心。只是关于亲邻行动,做妻子的却很难和丈夫有同样的热心。超级市场之所以发动大家过这样的节日,不外是替店家做宣传,主要目的是希望人们前来购物。

不热心的奠恩太太为了木违丈夫的意,也只得拖着购物小车子,去超级市场购物。莫恩早已花了一个上午时间,在邀请卡上填写了各位邻居的姓名、喝茶的时间和地点。他一共填写了20张,并把它们分别放进各户的信箱里。

莫恩太太叹了一口气,她担心到时候一个邻居也不会出现。在这个小区里居住已有两年,她只认得几张脸孔。在花园中或信箱的前面遇见时,大家客气地说一声“早安”,如觉得有“交谈”的必要时,便说今天的天气好,或是不好,更进一步的便说,明天的天气可能更好,或更不好。除此之外,莫恩夫妇不认识邻居,邻居也不认识他们。如今他们要响应亲邻行动,做主办人,邻居们会怎样想?有些什么反应?他们会应约前来吗?

莫恩太太的担心是完全有道理的。首先,打开信箱的只有1g人。有一户人家,早已迁出。其余19人,有12个把邀请卡和其他信件及广告掏出后,粗略地看了一眼,认为邀请卡是广告之一,便顺手把它和其他广告丢进垃圾箱中。余下的7个开信箱的人,看到卡上所写的邀请日期、时间和地点——莫恩夫妇家。

谁是莫恩夫妇?有3个人茫然了,他们肯定这是某人在“开玩笑”,不值得理会,不用和家人提起,就把邀请卡丢进家中的废纸篓里,转一个身,完完全全忘却了此等无聊的小事。

有两家人在6月9日晚上早有约会,他们是没空的,即使他们相信邀请卡不是一个玩笑,也实在无法参加。当然,如果他们是有礼貌的人,是应该回复一张小纸条或小卡片,多谢邀请,并道歉一声,说真不凑巧呢,他们偏在这个晚上有约会。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并非缺乏教养,而是觉得像这么郑重的回复,总显得别扭吧。邀请人大概想着“愿者自来”,不愿或不能来的便不来好了,是不等待有人回复的。

其余的两户人家,曾在超级市场内看过这些邀请卡,知道有“亲邻行动”这件事,他们想:商店的宣传手法,实在层出不穷,没想到竟有人认了真!他们大概知道莫恩夫妇是谁,即使双方从来没作过正式的交谈。姓黄的那一家认为莫恩夫妇,特别是莫恩,显得有点怪怪的。姓杜的那户人家,对莫恩没有特别的不满,看着邀请卡,决定不了是否去赴会,他们不外是害羞。他们一贯怕和人打交道,如被迫在社交场合中露面,杜氏夫妇永远是沉默无言的。他们有两个小孩,性情和父母完全相反,整天不断发出声音,更爱推移家具,搅乱小陈设。杜先生和太太,怎敢把这两个孩子带往不熟识的人家中,他们相信莫恩的诚意,但不能赴会,自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

6月9日,莫恩夫妇忙碌了大半天。

首先,要把客厅空出来,让客人有走动的地方。他们合力把书桌沙发椅等全推近墙,腾出空间,摆放了折椅。当然,如果全体住户一同出现,不会有足够的椅子供他们坐下来,至少有一半人需要站着,“像游园会那样!”莫恩笑着说。在厅的一边,他们放下饭桌,铺了一张华丽的天虹色彩的台布,桌上放满各式饮品,有果汁、红酒,也有自制的鸡尾酒;碟子和碗里,盛着小吃:花生、饼干、蛋糕、糖果……莫恩夫妇没有忘记在饮品和食品中放下一个大花瓶,瓶中插着开得灿烂的红玫瑰。他们的露台上,也有一株玫瑰花树呢,六月,是花开的季节。早晨,妻子把一束玫瑰剪下来。心想:“要是一个人也不出现……”

在6月9日这一天的黄昏,莫恩的妻子担心的是有没有邻居应约前来,她不愿意看到莫恩失望的脸色。她把玫瑰花插好了,再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夫妻相看一眼,像是互相鼓励和安慰,各自挑了一张椅子坐下来,各人打开一本书阅读,开始等待。

半个小时过去了。露台上,偶然飞来一两只灰鸽子,大概是累了,在栏杆上歇歇脚,但是不久又飞开。

一小时过去了,西方的天色,虽仍晴亮,但已隐隐地透着一点儿金黄。难道黄昏真的要抽身离开,让莫恩夫妇度过一个寂寞而难堪的晚上?

妻子不敢开口说什么。再等一会儿?等到晚上7点钟?她已不相信会有邻居出现,邀请卡上写的是下午5时。她再看一眼挂钟(怎么挂钟的滴答声音比平时来得更响?):6时30分。她想:再等上半小时,她便要把所有饮品、小吃等拿回厨房,把家具重新调动,使客厅恢复本来的样子,然后……她可有做晚饭的心情?还是向丈夫提议:两人出外,度过这一个晚上?丈夫能接受现实,不太伤心吗?

快7时了,妻子偷眼看一看莫恩,他平静地站在露台上,看着远山,西方的天际,已挂上一片红霞。

突然,门铃响了,妻子给吓了一跳,她来不及通知露台上的丈夫,赶紧去开门,像害怕走迟一步,门外的人便会消失一样。是哪一个邻居来赴约呢?不会是推销员吧?她把门打开,一个和气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外,是她从没见过的一张脸孔。她想:我当然不认识住在这小区里的每一个人……但他真是应约前来吗?对方像猜中她的疑惑,微笑着先开口了:“我是刚搬来的新邻居,谢谢你们的邀请。我可以进来和你们喝一杯茶吗?”

女人几乎是感激涕零了:“请进来啊,请进来啊!”来客踏步进门,莫恩妻子把门带上,一转身,看到来客的背,她惊呆了。来客的背上发着光,她清楚地看到一双小小的、白色的翅膀。她失声说:“你……”对方“噢”了一声:“我忘了!”以手轻拍肩膀,翅膀消失了。莫恩妻子掩着口:“你是……”对方把右手的食指放到唇间,“嘘……”再轻声地说,“告诉莫恩,客人来了!”

莫恩的热情被忙碌的邻居漠视,然而,天使却被这日渐消失的温情打动了,于是,它应邀来到莫恩家喝下午茶。那么,你请你的邻居到你家里喝下午茶了吗?

爱是可以传递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肯定获得过别人的帮助,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将报恩之举回报给我们碰到的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吧。如果大家都将爱传递,世界将更加美好。

是啊,也许你不经意时的一个关爱,足以温暖别人的一生。爱就像明媚的阳光一样可以照彻寒冷的心房,爱就像夏日炎炎午后的一场骤雨:夏日的酷暑,弥漫着干燥的空气,只消一阵微风,便能吹得尘沙四处飞扬,草木也显得了无生机。但就在这烦闷的午后,突然下了一场骤雨,万物顿时获得滋润,充满生气。

微不足道的事也好,不受瞩目的事也好,若是人人都能发自内心地去,做对他人及社会有益的事,不但自己幸福,别人也会幸福。这就像一场午后的骤雨,每个人的心中都能感受到喜逢甘霖的幸福。

爱的本身就是一阵震颤的弦音,一种花香的弥散,持久、热烈而又延己及人,从一双手到另一双手,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当人的灵魂被爱浇灌之后,它所飘逸出来的,只会是人性的芬芳。

爱可以被分享,当爱被分享的时候,爱会变得更伟大。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分享,才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我们尽可以大量给予他人同情、鼓励、扶助,而那些东西,在我们自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相反,我们给人越多,我们自己所有的也越多。我们把善意、同情、扶助,给人越多,我们收回的喜悦、同情、扶助也就越多。

给予总是相互的。我们都不是孤立地存于社会之中,我们都需要给予和接受。那么,我们何不多一些同情、友善和宽容给别人呢?富兰克林的说法更直截了当:“当你善待他人时,也就是在善待自己。”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在这个中西部的小社区里,要找一份工作是那样的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冬天迫近,寒冷终于撞击家门,一路上冷冷清清。除非离开这里,一般人们不走这条路。他的朋友们大多已经远走他乡,他们要养家糊口,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他留下来了。这儿毕竟是他父母埋葬的地方,他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

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小雪,他得抓紧时间赶路。为此,他差点错过那个在路边搁浅的老太太。他看得出老太太需要帮助。于是,他将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车前,停下车来。

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她还是有些担心。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人停下来帮她。他会帮助她吗?他看上去穷困潦倒、饥肠辘辘,不那么让人放心。他看出老太太有些害怕,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他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有寒冷和害怕才会让人那样。“我是来帮助你的,老妈妈。你为什么不到车里暖和暖和呢?顺便告诉你,我叫乔。”他说。

她遇到的麻烦不过是车胎瘪了,乔爬到车下面,找了个地方要上千斤顶,又爬下去一两次。结果,他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还伤了手。当他拧紧最后一个螺母时,她摇下车窗,开始和他聊天。她说,她从圣路易斯来,只是路过这儿,对他的帮助感激不尽。乔只是笑了笑,帮她关上后备箱。

她问该付他多少钱,出多少钱她都愿意。乔却没有想到钱,这对他来说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上帝知道过去在他需要帮助时有多少人帮助过他呀。他说,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他看着老太太发动汽车上路了。天气寒冷且个人抑郁,但他在回家的路上却很高兴,开着车消失在暮色中。沿着这条路行了几英里,老太太看到一家小咖啡馆。她想进去吃点东西,驱驱寒气,再继续赶路回家。

侍者走过来,给她一条干净的毛巾擦干她湿漉漉的头发。她面带甜甜的微笑,是那种虽然站了一天却也抹不去的微笑。老太太注意到女侍者已有近8个月的身孕,但她的服务态度没有因为过度的劳动和疼痛而有所改变。

老太太吃完饭,拿出一百美元付账,女侍者拿着这一百美元去找零钱。而老太太却悄悄出了门。当女侍者拿着零钱找回来时,正奇怪老太太去哪儿了,这时她注意到餐巾上有字,是老太太写的,上面写着:“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有人曾经帮助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读完后,她眼含热泪。

虽然还要清理桌子,服侍客人,但这一天女侍者又坚持下来了。晚上,下班回到家,躺在床上,她心里还在想着那钱和老太太写的话,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丈夫那么需要这笔钱呢?孩子下个月就要出生了,生活会很艰难。她知道她的丈夫是多么焦急。当丈夫走到她旁边时,她给了他一个温柔的吻,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一个人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所见到的某人现在的遭遇,极有可能是你以后某个遭遇的一次提前彩排。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路上,挪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心疼别人,有时就是心疼我们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受到伤害,譬如,别人错怪了你,冤枉了你,伤害了你……总之,人家说了对不起你的话,或者做了对不起你的事等等。这时候,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这些有意或无意造成的伤害呢?如果是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地去报复,那么受到伤害的既是对方,也包括自己,因为报复是一把双刃剑。聪明的人这时候一般选择原谅对方,宽容对方。

宽容,是古今中外最崇高的美德之一,这种美德是一切美德的中心。宽容使你豁达、大度、谦让、得众,宽容可以保护你的尊严和价值,可以帮助你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真诚的友谊,得到众人的扶持,从而有助于成就理想事业,有利于调节精神,给你带来快乐。

常言道:人活在世上,免不了会有磕磕碰碰。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在某个时期没有磕磕碰碰的事,这是可能的;但要永远没有磕磕碰碰的事,则是不可能、不现实的。既然难以避免,那么,当你在家庭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以及公共场所中与别人发生摩擦,或者因摩擦而产生某些恩怨时,最好的办法是以一种坦荡的心胸,一种包容的心胸去对待。这样通常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争斗为和谐,化烦恼为快乐。

亲密互动

曾有心理学实验显示出人际交往和环境的关系:人际互动时间越多,关系就越紧密。在农村,居住的环境,大家都是熟悉的,无隔阂的,大家可以有很多交往的机会。大家如果能经常在一起聚聚,晚饭以后一起纳纳凉,喝喝茶,关系就拉近了——

一、待人要多理解,少猜忌

人和人相处,凡事讲清楚、说明白,不要在彼此心中留有阴影,否则容易“疑心生暗鬼”。因此,平时和朋友、邻居、亲人、同事相处,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开诚布公说明白,彼此要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他、了解他,不要心存猜忌。时常猜想别人不怀好心,猜想别人心里打什么坏主意,这种强奸人意的心态,是人际相处的一大禁忌。

布朗太太房子后面有一个小菜园,她在菜园里种蔬菜,可邻居家的鸭子将菜全吃光了。布朗太太很难过,而邻居也感到非常抱歉。

在圣诞节前几天,邻居给布朗太太送来了一个包,里面有一只诱人的肥鸭,在这只鸭子上有一张纸条,写着:“请享受您的蔬菜吧!”

二、待人要多宽谅,少敌视

我们待人要宽容、要谅解,不要不怀好意;你敌视别人,别人当然也不会给你好脸色看。所以,一个人心中能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谅解,朋友会越来越多;如果你的心胸狭窄,对人不能宽容体谅,自然很难交到挚友。一个作家曾经描述自己童年时的一次恶作剧——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村中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大同小异的平房。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上完厕所突发奇想,要是扔个小石头过去,隔壁的邻居会有什么反应呢?或许当小石头打到他的头时他会很疑惑地抬起头来看天空,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怎么回事。我这么想就觉得很有意思,遂拾起院子里的小石头扔了过去。“啪”一声脆响,我逃回家中,自觉闯了大祸,大气不敢出,静静地屏息听隔壁有什么动静。良久,不见隔壁有什么动静,便又鬼使神差地溜到院中再扔了一个,“啪”又是一个脆响,我又奔回家中侧耳倾听有什么动静。

隔壁很快嚷嚷起来,不一会儿就见一个女人端着一盘子菜过来。我一看,心想完了,见势不妙便要开溜,却被她迎面拦住,她大声叫着我母亲的名字,我母亲莫名其妙地从家中出来,满脸疑惑地问她怎么了。

她指着菜中两个灰色的小石头说:你家小子怎么回事?怎么往我家菜里扔石头?好好的一盘菜就不能吃了。我母亲疑惑地说:又没看见我出去,哪儿来的石头?然后就严肃地责问我有没有扔。

当时我想坦白从宽,老实点得到的惩罚会轻些吧。于是我老老实实地说是我扔的。我母亲问哪来的石头,我说院子里捡的。然后如意料中的那样,母亲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我则在一旁痛哭流涕。

隔壁女人赶紧说:我过来这么说不是想让你骂他,娃娃还小,好好管教就是了。我母亲连连称是,然后隔壁女人端着那盘被我弄得污秽不堪的菜就回去了。

这一恶作剧最后因双方的谅解而圆满收场,否则,说不准就演变成一场邻里大战了。

三、待人要多用心,少怀疑

待人处事,可以多用一点心去观察别人的需要,了解别人的苦处,适时地给予帮助、安慰,甚至在他欢喜快乐时,真心地祝福他,分享他的快乐,他会觉得很温暖,很感动。反之,待人不可以动不动就怀疑别人,经常用自己的成见去猜想、揣测别人,这样自然无法获得对方的信任。

四、待人要多包容,少排斥

待人要多包容,你的心胸有多大,成就的事业就有多大。自古有一些人听以能成就大事业,就是因为他们的肚量大,能包容人,例如战国四君子,他们广招天下贤士,食客三千当中,不管你是人才、鬼才、大才、小才,他们都能量才使用,而不会排斥你。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你的心里能容纳多少人,就能有多少人为你效力。同样的道理,你能容人,才能为人所容,否则你排斥别人,别人自然也不能容你。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你待人好,别人也会回报给你善意;你对人苛刻,当然无法获得人心。所以,待人之道凡事要往正面、积极面去做、去想,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禅宗有一个著名的“心如明镜台”的典故。故事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晚年决定找一个能够继承禅法的人,他让弟子们把各自所领悟到的心境用偈子的形式表现出来。谁表达得精当,就把禅法传给谁。众弟子都把期望寄托在大师兄神秀身上,一致认为除了神秀之外,其他人不可能得到五祖的衣钵。

神秀果然不负所望,题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五祖见后,把弟子们召集起来,让他们在偈前焚香礼拜,同时告诉他们:“大家若能熟读此偈,好好地体味它的意思,就可以见到各人的本性了。”众人一边焚香一边吟诵,都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

神秀偈子的意思是:身体如同长得菩提果的树,内心有如清净明亮的镜子,所以要经常揩拭,不让烦恼的尘埃蒙住镜子。这首诗把坚持不问断的修行的原因与结果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正当大家都赞叹不已的时候,慧能也写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意思是我们皎洁的内心如无染的明镜,像镜子反映外物那样,不分妍丑美恶。人的本心便是一切,它是天生清净的,谈不上什么尘埃不尘埃、污染不污染,只要见到了这个本心,便可顿悟成佛。“时时勤拂试”的功夫,简直是画蛇添足,没有任何必要。

通常,我们觉得自己在情感、道德和精神上是不净的,邪恶的情感、粗鄙的肉欲会像梦魇似的纠缠着我们,所以我们必须用种种努力来洗涤我们的污垢,以求得净化,尽管其目的是得到清净,但从根本上被看作是污垢和不净。因为要追求的“清净”一旦与“不清净”相对立时,它就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清净。

因此,这首偈子较之神秀的那一首,更能体现禅的精神。弘忍见后,就把慧能叫到房内,将《金刚经》的妙旨说给他听,并把衣钵传给了他。慧能于是成了禅宗的六祖。

其实,我们试图修正别人、改变别人或是让别人知道我们正确、他们错误时,多半是出于我们的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别人比自己幼稚,并且好像我们一旦让别人知道了我们正确、他们错误,我们心里就会好受了许多。

殊不知,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当你指出别人的错误、显出自己的正确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实际上变得更坏了。这是由于当你对别人感觉不好时,实际上已破坏了自己的好心情。如果你选择了宽容而不是坚持自己正确的话,反而就会在其中获得平和与快乐的感觉。

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指责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然后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愤世嫉俗的人,或者有一些看什么都不顺眼、永远觉得命运对自己比较坏的人,但在倾听他们的怨言之后,总会发现有句老话说得很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他们往往是这样一类人:看出别人的问题,总比看出自己的问题更容易;而把错怪给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更容易。尽管检讨自己和责怪自己,不是一回事了,但总起来说,愤世嫉俗的人常从年轻愤怒到老,遇上有人过得比自己好,就想上前咬他一口,斜视久了的眼睛看什么都不顺眼。一位工厂里的技术员李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自述道:

“我年轻时在北大荒当过知青,吃过苦、受过穷,所以回城后,对什么都在乎,都看重。买菜时,一两分钱像老太太一样争半天,买完菜恨不得多抓两把走,才心安理得。单位的经济效益还不错,分了二室一厅的房子,妻子、女儿都不错,按说我该知足了吧?可不知怎么的,心理就是不平衡。看看单位那些小青年,口里还闻得到乳臭,位子就比我爬得高,什么科长、处长,只有我却什么也不是。眼睁睁看着人家能公费旅游,公费跳舞,利用洽谈业务之机搞权钱交易,用公款高标准装饰住房,某地造价7万元的套房他们只需八九千元就能买到手,还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心里很窝火,可谁叫咱文化水平没有别人的高呢!”

“我那些老同学,以前学习成绩都不如我,现在于起了个体户,银行存折却有一大叠,一顿饭的酒钱比我一月的工资高几倍,老婆、孩子也穿金戴银,趾高气扬的,我看着心里就冒火,就难受,恨不得这些人哪天遇上车祸,或者是火灾,那才大快人心呢!我现在没什么大本事,就会一手绝活。但我不会轻易将技术传给他人,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别人是‘传儿不传女’、‘传女不出嫁’,我则终身不授后人,将技术带入坟墓,看那些人能把我怎么样!我爱人说我有毛病,不能宰相肚里撑船,可你说,我凭什么要锦上添花,让那些人越过越乐,自己却还是个穷样儿,老差那么长一截子?有时候真想去买瓶硫酸把那些我瞧不上眼的人都毁了,那才舒坦呢!想着这些事儿啊,那心里真是怄得难受,心头的火苗子直往上窜!许多人都认为我自私,我的妻子更是这样评价我,甚至因此与我离了婚。我觉得他们并不了解我,我相信,如果他们和我有相同的经历,许多事也会那样做的。我和妻子离婚后,感到很痛苦,好好的两个人,干嘛毫无理由地一定要分开呢?”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会只看到自己的阴影,连别人看你,也只会看见你脸上阴黑一片。拿愤世嫉俗来替代反省自己的机会,对自己的成长是一种最大的耽误。

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美德。“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宽容的最高境界。事实上这一美德做得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放弃这种追求,因为忘却别人的过失,以宽容的心态对人、以宽阔胸怀回报社会,是一种利人利已、有益社会的良循环。屠格涅夫曾说:“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所以,当你宽容了别人,在自己有过失或错误的时候也往往能得到他人的宽容。

生活中,如果没有宽容,会使人处处碰壁,寸步难行。没有宽容,会使人像过街老鼠,处处挨打。因为一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要和许多人打交道。因此不可能一切都随心遂意,境随心转,不可能让整个世界都随着你,顺着你。因此我们要学会宽容,要用宽阔的心胸去包容一切迕逆和挫折,更要以宽阔的心胸去理解他人的误会和偏见。如果你宽容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

在湖北某市郊区,人们传诵着一则通情达理化解邻里难题,抬回父母尸体成全新人美事的故事。

一天上午,一对70多岁的老人双双被煤气熏死在自己的家中。正当家人悲痛时,邻居正巧办婚事,通情达理的死者儿女为了成全新人的美事,又将老人的尸体抬回了屋子里,错开了出门时间。

一位村民出门时,突然闻到邻居家有浓重的煤气味,他十分警惕地跑到邻居家敲门,得知不妙的邻居喊来附近村长,查看情况后立即报了警。此时,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无齿锯割开窗外护栏进入房间。屋内已经充满煤气,两名老人倒在床上。120的医护人员经过检查,确认两名老人已经死亡。煤气公司检查人员发现,老人家中的煤气阀没有关死,而是呈半关闭状态,导致煤气大量泄漏。失去父母的儿女陆续赶到现场,悲伤写满了他们的脸。

正当此时,一队结婚迎亲车队停在了路边,原来附近一家邻居碰巧女儿结婚。红白喜事遇到一起,大家的心里都不好受。死者亲属非常通情达理,就将早已抬到楼外的父母尸体又抬回房间里,和一对新人错开了出门时间,以便给新人腾出一个安静的空间。

世界上多少悲剧,多少恐怖,皆因人与人之间不能宽容,不能容忍而发生。这些恐怖和悲剧,即使是大文豪也不能写出其万分之一,如果我们学会宽容,懂得宽容,那么生活中的许多纠葛、怨恨、偏见和不快,就会烟消云散,猜忌诽谤,恶语中伤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能宽容,实际上和愚昧同义,法国人有句谚语:“能够了解一切事物,便能宽恕一切事物。”就因为有人对于事实认识不清,所以才会由隔膜而误会,由误会而发怒。

越是愚昧的人,便越挑剔,越不能宽容别人,忍耐自己。有知识的人到异国去旅行,目的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加同情心,他不但仔细观察该地的风俗人情及其与该地人的生活的关系,而且还了解人类的各种品性。而那些愚昧的人,无论他到什么地方去旅行,他的思想和见解永远都还在他自己的蟹壳里。他没有敞开自己的心胸,没有睁大自己的眼睛,因此,他到一个新环境里,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的,既学不到什么,也见不到什么。他只会拿他自己的旧蟹壳去比那新环境,用自己的老框框来套新生活,若有不同的地方,他便认为不对。

这些愚蠢的人是得不到生活愉快的。他们眼光如豆,思维简单,视野狭窄,认识浅陋,一遇见新思想、新人物来接近他们时,他们便感到非常不安,不能容忍,一定要设法破坏或抵抗,因此,他们实在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人。在小孩的眼睛里,黑和白是相反的两种颜色,然而在了解色彩的成年人看来,黑和白不过是光的频谱不同而已。在小孩和神经病患者的眼睛里,是和非也是绝对相反的两面,而正常的成年人知道:是和非实在是相对的,今天是错的,到了明天也许就对了。这就好比从前是犯罪的事,到了今天可能成了道德的楷模一样。

宽容并非饶恕,它的意义远比饶恕一个人的错误来得宽广和深远得多。

假如对金钱宽容,就不会见钱眼开;对邻居和朋友宽容,就不会见利忘义;对爱人宽容,就不会朝秦暮楚;对地位宽容,就不会蝇营狗苟;对权利宽容,就不会弄权营私……然而现实却让我们扼腕。总有让你伤心的事,总有让你不平的人。不仅有,而且处处都是,让你躲不及,闪不过,逃不出。想活得快乐一点吗?不想让绿洲变成沙漠吗?除了宽容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一则禅宗的故事最能诠释“宽容”二字的内涵——

慧能大师是终南山的有道高僧。寺院邻居家有一少女,与仇家之子相恋,暗结珠胎,足月后生下一子,其父责问是谁的儿子,此女被逼不过,又怕心上人吃亏,就随口说是慧能大师的。其家人把新生儿送到庙中,并对慧能大师百般羞辱;慧能大师什么也没说,就把孩子抱入庙中,并把同道的冷嘲热讽当作耳边风。为了使新生儿活下去,他每天下山为孩子找奶吃,任人们往自己脸上唾口水,也毫不在意,只当是自己的孩子一般。

后来两家和好,相爱的年轻人终成眷属。两人至此才说出真相。女家很不好意思,人们知道真相后,纷纷为慧能鸣不平,大家一起上山向慧能大师表示歉意。慧能大师什么也没说,把已经会走路的小男孩交给小两口,就进庙去了。大师的无言,不正是对“宽容”一词的最好注释吗?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因为宽容别人的人也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宽容。宽容别人的过失,就给了别人醒悟的时间和悔悟的机会,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反思的机会。宽容,能融洽气氛,交流情感,活跃思想,从而获得真话、真知、真情。

《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期的赵国良将廉颇,自恃有功,嫉妒身居宰相高位的蔺相如。他认为蔺相如没有他那样的血战疆场的功劳,竟然当了当朝的宰相,地位还在他之上。因此,他很不服气,并因愤愤不平而产生了嫉妒心,扬言要羞辱蔺相如。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迎面来了廉颇,于是就命令手下人改道而行,躲避起来。手下人不能理解,便问蔺相如:“你一朝之宰相,举国上下除了国王就是你了,还怕廉颇不成?”蔺相如答日:“现在七雄对峙,形势险恶,如果我和廉颇不和,必将削弱赵国的国力,这是想吞并赵国的敌人所高兴的。我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团结廉颇,所以要向他让步,避开他。”廉颇得知后,很受感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丢掉了妒心,主动负荆登门请罪,结成“将相和”的团结局面。

这个“将相和”的著名历史故事,应对当今因嫉贤妒能而闹不和的人有所启发,嫉妒他人的才能和地位固然是卑劣的。但被嫉妒者也要冷静对待,心胸开阔一些,不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要恰当地处理。如能像蔺相如那样,以大局为重,以整体事业为重,不去计较个人恩怨与得失,以诚相待,以诚感人,做必要的让步。也许会感化嫉妒者,使之改辙易弦,从而彼此重归于好。

宽容,可以使夫妻情笃,父子情深,家庭和睦,邻里融洽,获得一种心情舒畅的生活氛围,给自己一个轻装出击的事业动力。当然,宽容不是无是非、无原则;宽容不是宠爱,更不是放纵。宽容只是使自己摆脱荣辱与斤斤计较的心态,拓宽凡事都耿耿于怀的狭窄心胸。

2004年10月15日,在山东某镇政府和某村委会介入的情况下,赵保义家因邻居拆迁导致断电65天、断水11天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但赵保义并不满意,因为兄弟赵保生同邻居赵庭财交涉时,被打伤住院造成的1778元医疗费至今还没着落。

赵保义的妹夫代景春说:“8月9号停电以后,刚开始是点蜡烛,后来发现点蜡烛开销比较大,就只好天一黑便早早睡觉。10月4日又停水了,他们只好用三轮车从别的村民家运水回来用,每天早晨要去拉一回。”代景春还说:“赵保义和老太太被西院(指邻居)吓怕了,来了人连话都不敢大声说,怕他们听见。赵庭财兄弟5个,都住在赵保义家附近。听说媳妇娘家被断电了,8月12日也就是断水后的第三天,我和我哥还有一个朋友顺便来看看情况,准备找村委会寻求解决办法。但同赵庭财几句话没说好,二舅子赵保生就被他们兄弟几个用砖头打伤,直到20日才出院,共花了医疗费1778元。”

从那以后,赵保义的母亲一见来人就害怕。“主要是害怕他们骂街,也怕挨打。”代景春说。为什么会断电?赵庭财说:“我们拆房子肯定要断电,而且盖好的房子比以前高,再接过去也很危险。”至于停水,赵庭财认为这是农村里的“规矩”,一家要盖房,从这家接水的邻居就得另找水源。

村党支部书记万才知道赵保义家被“停电两个月”的情况,他说:“8月12日上午,代景春来村里要求解决‘断电’的事。随后,村里多次给双方做工作,直到双方同意后,昨天恢复供电。”

据万才介绍,由于自来水管道的问题,在农村存在着一家盖房另外一家就得另找水源的规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村民的正常生活,也考虑到赵保义家经济较困难,就由村里出资改造供水线路。”

镇纪委书记表示,镇里只能恢复赵保义家供水供电,“目前所做的工作也都是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的,医疗费用的问题只能由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法律当然是解决纠纷的最有力武器。然而如果邻里之间能互相体谅、互相容忍、齐心协力解决困难,结果岂不更圆满?

懂得谦让

逼一寸眼盲路窄;退一步海阔天空。骄横能致四面皆是楚歌;谦让却能化干戈为玉帛。

邻里之间既然同住一个村,每一个人就都应该有一颗宽大的心,学会“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相反,邻居之间如果为了一些小事斤斤计较,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那样的话,大家的生活都不会开心。所以我们要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必须讲道德。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对邻居要谦让,尽量把方便、好处让给邻居。对邻居的困难要热情帮助,不能袖手旁观。这样,邻居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了。

俗话说:不会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是聪明人。报复对手等于帮助对手。当有人将谩骂、误解与指责抛向你时,你接住它就等于接住了一个长满毒刺的钢球,它将扎得你苦不堪言。当我们怨恨我们的对手时,就是在自我妨碍。他们的影子像蛇一样紧紧缠绕着你,当你睡眠时、吃饭时、娱乐时,它总是吐着长长的信子威胁着你、刺激着你。我们对对手的恨意丝毫不能妨碍他们,反而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忧郁沉重。要是他们知道他们竞能使对手活得如此艰难,他们不知会怎样开怀大笑呢!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里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里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里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人们走上社会,难免与别人产生摩擦误会甚至仇恨,但别忘了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那样我们就会少一分阻碍,多一分成功的机遇。否则,我们将会永远被挡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直至被打倒。

一只蜂房里的蜂后从海米德斯山飞上夏林比斯山,把刚从蜂房里取出来的蜜献给天神。天神对蜂后的奉献很高兴,就答应给它它所要求的任何东西。

蜂后于是请求天神说:“请你给我一根刺,如果有人要取我的蜜,我便可以刺他。”天神很不高兴,因为他很爱人类,但因为已经答应,不便拒绝它的请求,于是天神回答蜂后说:“你可以得到刺,但那刺留在对方的创口里,你将因为失去刺而死亡。”

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利益的权利,但如果用有毒的“刺”去伤害别人,那么自己也会有报应。在特定的交际场合中,往往你装聋作哑,故意张冠李戴,错把葫芦当作瓢,也可以在气势上使对方的尊严和自信发生动摇,使其精神上受到挫折,打乱对方原来的步骤。这样就可刹住对方的气焰。

仇恨与敌意如同一面不断增长的墙,宽容与善良则恰似不断拓宽的路。你在心底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在现实生活中,当别人不怀好意对你进行挖苦、讽刺或攻击时,你可使用装聋作哑的方法对付他:对对方的言行不做出相应的反应,仿佛视而不听、听而不闻,这样可以避开对方的锋芒,使他放空炮,失去预期的效果,在心理上产生茫然和失落的感觉。对对方的不理不睬,不仅可以保证你继续过逍遥自在的平静生活,使对方自讨没趣,而且你也可以借此机会,按照自己的意图组织力量进行反攻。有一则寓言说——

一匹马找到一块丰美的草地,常到这里饱餐一顿。可是后来,一只鹿也发现了这个秘密,就趁马不在,也跑来吃草。马发现了这件事,觉着鹿侵占了自己的利益,想报复鹿,但自己又无能为力,于是去请人来帮忙。人说:“我也没办法,除非你套上辔头,我骑上你,才能追上它,惩罚它。”马不得已同意了。

于是,人骑着马,惩罚了鹿。之后,便把马拴在了槽头。这时,马才省悟过来,长叹道:“我真傻,为着一点小事而图报复,反而使自己沦为奴隶。”

马终于意识到:逞一时意气之快,睚眦必报本就不可取,为了打击报复而不择手段,终会让自己付出沉重代价。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必要憎恨你的敌人,如果深入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真正促使你成功,并让你坚持到底的,真正鼓励你昂首阔步的,往往不是顺境和优裕的生活,甚至不是朋友和亲人,而是那些常常可以致人于死地的打击、挫折和你的敌人。

就像台湾一位老寿星陈椿谈及他的长寿秘诀时所说的:“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要活好。”一个人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侮辱时,不要一心想着报复对方,首先要想一想自己那样做值不值,遇事要想开一点,豁达一点,糊涂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持一种“糊涂主义”立场,一切顺其自然,认真做事,老实做人,得则得,不能得也不争;当得没得,不急不恼;不当得而得,也不要沾沾自喜,就会活得轻松愉快。正所谓: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潮涨潮落,月盈月缺。昨天的太阳落下今天又照常升起,大自然似乎单调乏味地重复着同一旋律,却不知其中恰恰蕴含着这样的玄机。“风物长宜放眼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吃了亏以后,就宽慰自己:吃亏是福。丢了东西,就宽慰自己:破财免灾。侥幸逃过一劫,就宽慰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受欺压,就宽慰自己: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卸任以后,就宽慰自己:无官一身轻。官场失意了,就宽慰自己: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生了女儿,就宽慰自己:养女儿是福气,养儿子是名气。没有钱,就宽慰自己:有钱就变坏。惧内的丈夫,宽慰自己:有人管着好听,啥事都不用操心。夫不下厨,妻就跟人说:整天围着锅台转的男人没出息。住在顶楼的人说:顶楼好呀,上下楼锻炼身体,空气新鲜,还不会有人骚扰。住在一楼的人说:二楼好呀,出入方便,省得爬楼梯,怪累的。某人被老板炒了鱿鱼,他对人说:我把老板给炒了。……有了这些自我安慰的理由,人们的生活就会多些弹性和韧性。

邻里之间,难免有磕磕碰碰之事,遇到了矛盾,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谦让,互相谅解。不要在公共地方堆放自家的杂物,对公用设施和公用场所的卫生,要主动爱护和打扫。如果无意中弄坏或污损了别人的物品,应主动道歉,或者赔偿损失。自己的物品被他人无意中损坏时,不可斤斤计较。与邻居有了矛盾,要心平气和,互相忍让,不能恃力逞强,以势压人。

以诚相待

人从来不是孤立的,无论他的能力有多么的强,都要生活在群体之中。那么,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那就是以诚相待。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而虚伪则是横亘在人与人之间的一条深深的沟壑。你若是真诚,你就会获得友情,信任和关爱;你若是虚伪,你就会失去理解,离群所居——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与1841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1833年秋在巴黎会见恩格斯,从此良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他们一起参加了当时各革命团体的活动,并对各种小资阶级社会主义学说、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846年恩格斯答应提供资金创立了共产主义同盟,而共产主义者同盟就与1847年创立了。随后的20年里,两人以诚相待,共同合著了许多著作,如:《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马的雾月十八日》、《资本论》等。并创办了《新莱茵报》……他们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作了重大发展。

由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以诚相待是为人处世,获得成功的基本原则。

以诚相待更是邻里之间相处的一个大“法宝”。正如浙江一个村子制订的邻里及家庭关系守则中所说的:“左邻右舍,去伪存真;取长容短,相敬如宾;互谅互让,能屈能伸;笑泯恩怨,有益身心;尊老爱幼,自古传承;侍奉长辈,理当孝顺;视人儿女,如同己出;敬人父母,如同己亲。”的确,邻里相处首先离不开一个“诚”字。一个“诚”字能让陌生的双方的交往开始变得简单。“诚”体现邻里之间的互相尊重、多为对方着想。生活中如果不慎因某些生活琐事给邻居带来了干扰,要率先打破僵局,通过主动沟通来求得邻居的原谅,从而为自己和邻居打开一扇通往和睦生活的大门。

有两个小和尚为了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谁。第一个小和尚怒气冲冲地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在静心听完他的话之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于是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宣扬。第二个小和尚不服气,也跑来找师父评理,师父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也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待第二个小和尚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一直跟在师父身旁的第三个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向师父问道:“师父,您平时不是教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谎话吗?可是您刚才却对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这岂不是违背了您平日的教导吗?”师父听完之后,不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微笑着对他说:“你是对的!”第三位小和尚此时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谢师父的教诲。

其实以每一个人的立场来看,他们都是对的。只不过因为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无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另外的角度,所以没有办法站在别人的立场去为他人着想,冲突与争执也就在所难免了。如果能够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凡事都以“你是对的”来先为别人考虑,那么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与争执就可以避免了。

2004年7月下旬,中江县法律服务所受理了一起8岁儿童向某在玩耍中,被一个7岁儿童王某致伤眼睛的损害赔偿纠纷,因王某的监护人就是不愿意承担责任,事情调解处理起来真是麻烦!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5月19日,家住中江县杨家场村的小男孩向某,因学校放假,而到家住中江县仓山镇倒碑村的外祖父家玩耍(向某的父母均在外省打工)。当天下午,向某便与外祖父邻居家的五个小孩结伴嬉戏,至18时左右,小孩王某手持一根长约80厘米的篾条,前端系一块塑料布,挥舞着扑打蝴蝶,不小心却打在了小男孩向某的左眼上,向某的外祖母将其带到附近的一个体医生处,花了2元钱进行了简单的处理。次日,向某回到永丰的家里后,伤势却加重了,经村卫生站、县医院检查治疗后,转入成都陆军总医院医治,经诊断为:前房积血、继发性青光眼,玻璃球浑浊、腮腺炎。虽然住院治疗了16天,花去医疗等费用6700余元,但伤尚未痊愈,向某的父亲得到消息后,也匆匆忙忙地从宁夏赶回家处理该事。

当事人双方请来村、社干部进行调解,王某的监护人提出:“向某是永丰的人,到我们这里来生事,我不承担责任,根本就不存在赔的问题,看在伤者可怜的情况下,我最多给10%。”任凭村、乡干部说破了口,王某的监护人就是不依不饶,事情根本无法解决。

受理此纠纷后,法律服务所通过亲临现场查看、走访、调查当事人和现场目击证人后,认真分析了情况,决定用法律和将心比心这把钥匙,来打开王某监护人心中的症结。8月3日,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向王某的监护人宣讲《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有关监护的规定,向其解释监护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指出了王某的监护人的做法是严重错误的,将会引起不良后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到半天的功夫,王某的监护人思想逐渐通了,认识到了自己过去的做法不正确,并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当天受伤的是我的孩子,我也一定会让对方承担赔偿的。”

调解在融洽的气氛下进行着,王某的监护人主动承担了向某的各项经济损失的60%,共4547.69元,并于2004年8月10日履行了给付义务。一场争执不下的纠纷,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司法所同志的感召下,促使当事人提高了认识,圆满解决了纠纷。

因此,凡事都要争个是非的做法并不可取,有时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危害。如当你被别人误会或受到别人指责时,这时如果你偏要反复解释或还击,结果就有可能越描越黑,事情越闹越大。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妨把心胸放宽一些,没有必要去理会,装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事情过去算了。

虽然邻里相处总会有摩擦,但是切记要理性处理,不要盛气凌人,非得争个你死我活才肯放手。就算你赢了,大家也会对你另眼相看,觉得你是个不给邻里余地、不尊重他人面子的同事,以后也会在心底防着你,于是你会失去真正的朋友。而且被你损了尊严的邻里,也会对你记恨在心,这样你就无意中多了一个“敌人”。

2002年3月,一位旅游者在意大利的卡塔尼山发现一块墓碑,碑文记述了一位名叫托比的人是怎样被老虎吃掉的事件。由于卡塔尼山就在柏拉图游历和讲学的城邦——叙拉古郊外,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块墓碑可能是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们为托比立的。

碑文大意是这样的:托比从雅典去叙拉古游学,经过卡塔尼山时,发现了一只老虎。进城后,他说,卡塔尼山上有一只虎。城里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在卡塔尼山从来就没人见过老虎。托比坚持说见到了老虎,并且是一只非常雄壮的虎。可是无论他怎么说,就是没人相信他。最后,托比只好说,那我带你们去看,如果见到了真正的虎,你们总该相信了吧?

于是,柏拉图的几个学生跟他上了山,但是转遍山上的每一个角落,却连老虎的一根毫毛都没有发现。托比对天发誓,说他确实在这棵树下见到了一只老虎。跟去的人就说,你的眼睛肯定被魔鬼蒙住了,你还是不要说见到老虎了,不然城邦里的人会说,叙拉古来了一个撒谎的人。

托比很生气地回答:我怎么会是一个撒谎的人呢?我真的见到了一只老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托比为了证明自己的诚实,逢人便说他没有撒谎,他确实见到了老虎。可是说到最后,人们不仅见了他就躲,而且背后都叫他疯子。托比来叙拉古游学,本来是想成为一位有学问的人,现在却被认为是一个疯子和撒谎者。这实在让他不能忍受。为了证明自己确实见到了老虎,在到达叙拉古的第十天,托比买了一支猎枪来到卡塔尼山。他要找到那只老虎,并把那只老虎打死,带回叙拉古,让全城的人看看,他并没有说谎。

可是这一去,他就再也没有回来。三天后,人们在山中发现一堆破碎的衣服和托比的一只脚。经城邦法官验证,他是被一只重量至少在五百磅左右的老虎吃掉的。托比在这座山上确实见到过一只老虎,他真的没有撒谎。

这段碑文是不是柏拉图写的,考古学界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实际上,这段碑文是不是柏拉图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块碑文给予世人一种启示:世界上有许多不幸,都是在急于向别人证明自己正确的过程中发生的。那种急于去证明的人,其实是在寻找一只能把自己吃掉的老虎。

朋友,你是否曾为证明自己的正确或清白,去寻找过那只老虎?在事实和真理面前,真正的智者,都是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评说的。

知足常乐

在现实生活中,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帆风顺的。有的人面对挫折和失败,常常怨天尤人,怪自己怀才不遇,为什么他的命运那么好?金钱、荣誉、地位都有!要知道,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各有命,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人怎么能攀比呢?

“逛街一整日,购衣不到半件,空手而归,回家看见旧衣,倍觉件件得来不易,而小偷竞连一件也未偷去,心中欢喜,不亦乐乎!”这是台湾作家三毛的人生观。她在《什么都快乐》里一口气写出了21个“不亦乐乎”。失意者也可以试着如此这般地找找乐子。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说:“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只想要安定,不如待在监狱里。”人有时应该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如果感到恐惧不安,即使只是最轻微的情绪紧张,就去睡一觉,让恐惧消失。

有许多人过得不是很开心、很惬意,就因为他们对环境总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就因为他们的心地过于狭隘,他们没有看到自己幸福的一面。自己分明不比别人差,分明有强的一面。可是,他却看不到自己比别人强的一面,只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一面,这就是狭隘,这就是促狭。

所谓促狭,就是心胸狭窄,不能看到别人比自己强,而且还因此而攻击别人。有促狭心理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或者学习上取得成功。因为这种促狭,会把一个人的精力分散,使它投注到嫉妒和攻击他人上去。这是很糟糕的。一个人不顾自己的发展,只想去阻碍别人的发展;一个人不顾自己的成功,却关注着别人的失败。这种促狭心理,实在是人性的一大缺陷。

这样的人往往一辈子都不能成功,一辈子都生活在嫉恨之中,一辈子都在发牢骚、骂人。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与人之间更是千差万别。与不同于自己习惯、爱好、志向的人相处,能否理解对方、宽容对方,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也许你会说:“我并非不满,我只是指出还存在的问题而已。”其实,当你认定别人的过错时,你的潜意识已经让你感到不满了,你的内心已不再平和了。

一床凌乱的毯子,车身上一道划伤的痕迹,一次不理想的成绩……种种事情都能令人烦恼,不管是否与你有关,你甚至不能容忍他人的某些生活习惯。如此,你的心思完全专注于外物了,你失去了自我,你不知不觉地迷失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苛刻掩住了你宽厚仁爱的本性。

因此,首先,不要处处与人竞争。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以人作竞争对象,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结果。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和为贵,只要你不把人家看成对手,人家也不会与你为敌的。与人争强好胜时道路就觉得很窄,假如能退后一步让人先行,虽然路还是原来的路,却会感到路面宽平了许多。

许多人认为公平合理是人际关系应有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这不公平!”或者“因为我没有那样做,你也没有权利那样做。”我们在生活中受到要求公平的心理影响,整天要求公平合理,当公平没有出现时,我们会感到愤怒、忧虑。应当说,要求公平并不是错误的心理,但是,如果因为不能获得公平,就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这个问题就要注意了。

总是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应该同你对待别人的方式相同。别人对你有些好处时,你想立刻报答他;如果你请我吃饭,我就欠了你的人情。这种情形一般被认为是懂得待人处事,其实,这表明你希望公平地对待。

对自己所熟悉的人或与自己干同样的工作的人产生抱怨心理,认为他们赚得钱比自己多,这太不公平了。各方面条件与你相差不多的人得到提升或重用,你却守着原来的位子没有动,于是你认为这太不公平了。你却没想到他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如你呢!你的邻居买了一辆新汽车,而你仍旧用那辆10年前出厂的车子,你认为这世界太不公平。生活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当他人超越你的时候,你便从内心感到自己受了冷落,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这个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不仅过去不曾有过绝对的公平合理,恐怕今后也不会有。譬如,鸟吃虫子,对虫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蜘蛛吃苍蝇,对苍蝇来说是不公平的;豹吃狼、狼吃獾、獾吃鼠、鼠又吃……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公平。

这个世界有时就是那么不公平。有些人别看不怎么样,活得还挺来劲儿。你比邓波儿·秀兰漂亮十倍又怎么样,你可能永远没有她可爱;你比拿破仑高20公分又怎么样,你可能永远没他的男子汉味儿十足;你比李白官高五品又怎么样,你可能永远不能青史留名;你比普遍人富足一千倍又怎么样,你可能永远得不到那份怡然……

谁也不至于活得一无是处,谁也不能活得了无遗憾。对一切都要求公平,这会使你失去许多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许经常抱怨对方:“这不公平!”然而这是一句很糟糕的话。既然你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一定是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认为别人能做的事你也能够做到,别人不该比你占优势。这样思考的结果,必然是用别人的情形来判定自己,让别人支配你的情绪,是别人造成了你的不悦,这便意味着你把自己的控制权、支配权以及主权、人格统统交给了别人。

对于人们来说,要求公平是把注意力放在外界,是不肯对自己生活负责的态度。采取这个态度会妨碍你的选择。你应该决定自己的选择,不要顾忌别人。你不如积极地纠正自己的观点,把注意力由外界转向自身,舍去“他能那么做,我为什么不能跟他一样”的愚蠢想法,这才是你创造成功人生的可行之路。

其次,是对人表示善意。我们经常被人排斥是因为人家对我们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

最后,还要尝试着向人说“也许你是对的”。在生活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也许你是对的。”许多人似乎都难以启齿,这犹如叫一个人在激战中放下武器,在争执中承认错误。从表面上看好像很伤面子,但是,如果在需要的时候,不说这句话,或许会对自己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通常人们在受到指责时,会条件反射,立刻采取一种敌对态度。认为自己受到攻击时,需要防御或反击,这样一来,心里就充满了愤怒与受伤害的感觉,结果内心被搞得焦躁万分,心绪紊乱。但如果你把“也许你是对的”这句话视为你生活中重要的一句话,你将会发现能够很容易“理解对方”,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更轻松、愉快。

难得糊涂

古人云:“蛲蛲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总是要模糊一些的,不能对任何事都过于较真,要留出一线,该放别人一马时就放别人一马。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过分计较别人的过错,不给别人留半点人情,就会堵住自己日后的退路。

一个人持身皎洁,如果指的个人品行修养,不仅无可厚非,而且生活中也确该如此,但如果用在待人处世上,就会有问题了。“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红楼梦》中的这曲《世难容》,就点到了问题的核心。持身皎洁,是由于是非太分明的缘故。待己如此,与人也一样,结果搞得众怨沸腾。

据说从前有个学生向老师请教,老师拿根针问他:“这是什么?”答道:“针。”老师说:“这世道认不得针(真),要认棒槌。”这种“将针认成棒槌”的想法与“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可谓相映成趣。

处世的智慧就是:得糊涂时且糊涂,“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容得。”自处超然,待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同时,还要做到:“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即做到“清浊并包,善恶兼容”。正所谓:大智若愚。真诚、朴实、随遇而安是大智慧;钻营、取巧、哗众取宠是小聪明。小聪明者一生投机、忙碌,终被聪明所误;大智若愚者平凡、淡泊,但却一生平安。茫茫人海,错综复杂,很多非原则的事情不必过分纠缠计较,凡事都认真,只能给自己多设一条路障,多加一道樊篱。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和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字刻在石上,而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只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一点。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自由翱翔。学着那个智者的样子,将不值得铭记的事情统统交给沙滩吧。涨潮的时候,海水会卷走那些不快,伴随着新一轮朝日诞生的,是你无忧的笑脸、无瑕的心。

三国时期,有两场睿智精彩的装糊涂表演:一是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佯装糊涂得以脱身;二是曹、马争权时,司马懿佯病巧装糊涂反杀曹爽。因此,后人总结道:“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苏东坡聪明过人,却仕途坎坷,于是他赋诗慨叹:“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到了清代郑板桥更归纳出“难得糊涂”这句至理名言,称得上是集糊涂学之大成,他进一步概括道:“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做人过于聪明,无非想沾点小便宜;遇事装糊涂,只不过吃点小亏。但“吃亏是福不是祸”,吃亏之后,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歪打正着,“吃小亏占大便宜”。成就大功业的人,不会去考虑琐碎的小节;干得大事的人,不过多计较小事。想得到美玉的人,决不计较白玉上的微瑕;欲得到好木头的人,决不会去在意木头尾部虫蛀的小点。

当然,并不是在什么事上都糊涂,只能是在小事、小节上糊涂,在大事上,在涉及原则性问题时,千万不能糊涂,在大是大非面前绝对要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同时,还应记住的是只能对别人糊涂,宽以待人,不过分咬住别人的缺点不放,而对自己是千万不能糊涂的,要严以律己。

其实,生活中许多烦恼往往并不是由什么大事引起的,多来自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或者说恰恰来自对身边一些琐事的过分在意、计较和“较真”。因此,不为小事发狂是人生快乐的定理之一。那些凡事都与人计较的人,自以为很聪明,其实是以小聪明干大蠢事,占小便宜增大烦恼。这些人只想处处沾便宜,不肯吃一点亏,到后来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而不在意乃是不争之争,无为之为,大智若愚,其乐无穷!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朗峰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科学家告诉人们,这棵大树曾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它发芽的时候,哥伦布刚在美洲登陆。它长了一半的时候,第一批移民刚来美国。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闪电击中14次,经受过无数次狂风暴雨的袭击,但它从未被击倒,一直傲然屹立。最后,一些不起眼的甲虫的侵害却使它永远倒下了。那些小小的甲虫从根部咬起,渐渐伤了这棵大树的元气。虽然甲虫很小,力量有限,却是经常地、持续不断地攻击。这样一棵森林中的巨木,虽然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雷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没能伤着它,却在用两个手指就能捏死的小甲虫的长期侵蚀下倒下了。

经常为小事而发生的烦恼,就如危害人生的“小甲虫”。西方有一根稻草压死一头牛的谚语:如果不停地、一根根地往一头牛身上放稻草,最后总有一根会把牛压死。并不是最后一根稻草特别重,而是因为以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的重量。因此,我们不可对此掉以轻心、等闲视之啊!那么,怎样才能不为小事烦恼而过好每一天呢?从根本上说,当然是改变心态。作为可以操作的方法,你只要把注意和感受的重点转移一下就行了——从注意生活中的黑点和暗影转移到注意生活中的亮点和光明面,这样就会有一种新的、开心的感觉和想法。

为此,需要我们首先学会糊涂,学会换种思维方式来面对眼前的一切。不要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事事小心眼;别把那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过于看重个人名利的得失;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动辄大喊大叫,以至因小失大,后悔莫及;别那么敏感多疑,总是曲解别人的意思;别夸大事实,制造假想敌;也别像林黛玉见花落泪、听曲伤心、多愁善感,总是顾影自怜。要知道,人生有时候需要一点傻,需要一点糊涂。

小事糊涂,也是在给自己设一道心理保护防线。不仅不去主动制造烦恼的信息来自我刺激,而且即使面对一些真正的负面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能处之泰然,置若罔闻,不屑一顾,做到“身稳如山岳,心静似止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妙方,也是一种坚守目标、排除干扰的良策。我们的精力毕竟有限,假如处处纠缠琐事,被小事所累,我们的一生必将一事无成。

小事糊涂的人,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得潇洒的人。因为没有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也就使身心获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驰骋。

当然,小事糊涂并不等于逃避现实,不是麻木不仁,不是看破红尘后的精神颓废和消极遁世;不是对什么都冷若冰霜、无动于衷的加缪笔下的“局外人”,而是在奔向人生大目标途中所采取的一种洒脱、豁达、飘逸的生活策略。倘能如此,你自然会拥有一个幸福美妙的人生。

邻里互帮

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家有难,众人相帮。这样的传统与我们血脉相连。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上上下下共同的目标。创建文明和睦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迫切要求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培育新型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间的亲和力,形成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

德阳市黄许镇的尹家湾村就是这样一个范例。他们村有田60余亩。两山夹一湾,村子周围林木葱郁,湾里塘水映朝阳,荡漾着尹家湾16户40来口村民邻里间和睦相处的平凡故事。走近尹家湾,就会看到一幢幢砖混小楼楼挨楼、户连户,楼楼藏匿青山翠绿之中。而尹家湾最吸引人的,倒不是这一湾美景,而是尹家湾的人。经济大潮给尹家湾带来了物质的变化,但尹家湾人们的精神,似乎还秉承着中华文化中那“远亲不如近邻”间的传统美德。尹家湾的人,20多年没吵过架,有钱人与贫苦人相处和睦,残障人与健康者互相帮忙扶助。

湾里有个又聋又哑的尹显树,他光棍一个,养了一条水牯牛。1994年6月的一天,他将牛拴在房前的树林里,一顿午饭下来,牛没了踪影。急得尹显树咿咿哇哇跑到了尹家湾村民集中的地方,比划着。尹家湾人听懂了他的哑语,一湾40余号人,就有20多号人分头为他找牛。6月的天气热,白天烈日晒,夜里蚊子叮,这样找了两天两夜,尹显树的水牯牛终于在邻乡给找到了。尹显树咿咿哇哇比划着掉出了感谢的泪。

尹显树还有一个弟弟叫尹显福,一生下来就瘫了半边身子,手脚“爪”了。一位叫李家琼的女人自嫁到尹家湾,就为这个“爪手”补了20来年衣服,钉了20来年扣子。问她,她说,这有啥,都在一湾生活,邻里邻居的帮个忙算啥哟。邻里相帮,邻里相濡以沫,这在尹家湾成了一种时尚。尹家湾的男人们都到外地打工挣钱去了,留下的都是娘子军。每年栽秧打谷,尹家湾的女人们就你帮她家,她帮你家。栽秧从没误过农时,粮食从没烂在田里。

尹家湾有人结婚生子,有人做寿过节,一湾人成了义务帮工,帮择菜,帮端桌抬凳,帮下厨操刀,帮接待应酬。一家人喜,一湾人乐。从石泉下嫁到尹家湾的李本惠,看上了穷家小伙尹华宏。图什么?她大大方方说:图他人好。没有钱的尹华宏穷则思变,想去新疆打工,没路费。李本惠说:没路费就找三爸借,只要你走正道,挣了钱就去还。开口借钱难呀,华宏不去。李本惠独自去了邻居尹显生家。尹显生听说华宏去新疆打工,就说:100元咋够啊,还是拿200元吧。华宏怀揣着200元路费上了新疆。从正月二十二日到11月,在新疆修水利工程净赚了4000元的工钱,他回到家把4000元交给妻子,李本惠说:要记住,没有三爸借的两百元路费,哪有4000元的工钱。

尹家湾杂七杂八的平常故事很多,正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平常小事,才凝聚了尹家湾邻里间的精神风采和人文道德,让尹家湾这个平凡小地方受到人们称道。这正如一位有远见的哲人说的:滴水可以积成江川。尹家湾虽说少了适应邻里交往的四合农院,但仍然保留了适合人居环境的优良品德。人际间互相交往与人为善的精神,在尹家湾俯拾皆是。

邻里相处最重要的是互帮互助。人们都希望在自己困难时,有人伸出援助的手,邻里之间也一样。要想别人帮助自己,自己首先要帮助别人。邻居家有困难,要主动帮忙,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关心。当邻居有婚丧嫁娶等事的时候,要尽可能帮助。

实际上,日常生活中需要邻里间互相帮忙的事情很多。比如邻居工作很忙,时间又紧,家中的孩子无人照顾,我们可以帮忙照顾一下;如果邻居家有人突然患病,我们要主动帮助请医生或送其去医院;邻居全家出了远门,我们可以帮他照看家,并为他们防火防盗;当邻居吵架生气,或遇到烦恼、伤心的事求助于我们时,我们应主动去劝解和开导。客人来访不遇,要代为接待,自己因事外出,要和邻居打个招呼。……这样的互帮互助,会让邻里之间更加信任,使得邻里关系更为融洽。再说,谁没个三灾四难、头疼脑热的?亲戚不在跟前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就显得重要多了。诸如借东西之类的日常帮忙还是主要靠邻里交往。有人为此写过一首邻里之歌:“熟悉的人,亲切的脸,天地情缘,我们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邻居啊邻居,抬头相见,关爱相伴。邻居啊邻居,风里雨里,一个心愿。”

有一则邻里和他一起与死神“拔河”的故事十分感人——

汤旭听是丽水市人,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了份平面设计工作。2004年5月他感觉身体很虚弱,到医院一检查,竟发现自己得了急性白血病。三个月化疗过后,他原先一头飘逸的头发就已飘逝在风中了,苍白的肌肤和日渐消瘦的身体无言诉说着他的忧伤和痛苦。这个25岁活泼蓬勃的生命,正被病魔一日日无情地吞噬着。但与别人不太一样的是,在他的身后,处处涌动着爱心的力量和光芒,支撑着他勇敢地走过这段艰难的生命旅程——邻里和他一起与死神拔河。

汤旭昕说:在得急性白血病之前,我以为我的人生之路还很长,有大把的青春可供挥霍,但是我错了;小时候看日本电视剧《血凝》似懂非懂,不知道白血病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我懂了。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靠近死亡,我很害怕、沮丧、紧张,我的天空灰暗一片。心情差的时候,我无法排解心中的一腔愁绪,只得选择整日昏睡,因为睡着了,什么东西都不用想了……

汤旭听的母亲说:“4月底,儿子从上海回来,脸色蜡黄,嘴唇发白,虚弱得连电脑的主机箱都搬不上楼。我还以为是儿子坐夜车累着了。”

在家调养了几日,母亲见儿子仍然体虚,就带着儿子上医院。两天后,母亲拿到儿子的化验单时当场就愣住了。回家吃午饭的时候,母亲心里堵得慌,低着头,不敢看儿子,只是盯着饭菜一个劲发呆。不明就里的儿子说:“妈妈吃饭啊。”母亲忍不住,跑进房间里伏在桌上痛哭。看到如此情形,做儿子的隐约明白了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儿子便宽慰母亲说:“妈妈,别哭了,人总有一死……”

之后,父母轮流陪着儿子上医院看病。化疗、住院、吃药、打针……日子在母亲的泪水和儿子苍白的脸庞之间滞涩地流转着。

久病成良医。渐渐地,汤旭昕知道了自己的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白血病是目前人类还难以攻克的十大疾病之一,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最终逃脱厄运。

这个夏天草木丰茂,生机勃勃,然而汤旭昕的天空却是黑暗的。他在自己的日记里曾这样写道:“前日做B超,检查结果不好。舅妈来看我,妈的眼睛又是红红的。住院时,我常常想起热情的邻居们,是他们给了我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信心;也是通过这次生病,我才真正地认识他们。我很惭愧,以前没有生病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他们,连招呼都懒得打。”

医生告诉他们:一个人如果得了急性白血病,就好像失足掉入水中,而化疗好比救命的稻草,落水的人抓住了,也许还有救;如果不进行化疗,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落水的人笔直沉落水底。6月份,汤家接受了医院的治疗方案。第一次接受化疗,汤旭昕被严重感染,一度发烧至四十多度。整整十天九夜,汤旭昕被高烧烧得神智迷糊。在迷糊中,汤旭昕对一直守在身边的母亲说:“妈妈,我熬不住了,我要先走了……”母亲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神色悲戚,抱着儿子不禁老泪横流。

处在巨大压力之下的母亲实在忍不住,跑到村委会向村妇联主任高阿姨哭诉。普天之下,母亲们的心意都是相通的。热心肠的高阿姨一听,不顾儿子今年正在冲刺高考,顶着烈日到处诉说汤家的遭遇。

邻里一家亲。汤家的邻居都大致知道了汤家的遭遇和面临的困境,他们空闲时,总会聚在一块出谋划策,商量着怎么为汤家出一份力。这群朴实的人极富爱心,汤家的事情一被大家知晓,不用动员,大家各掏腰包,你500元,我200元……邻居们股股爱的暖流源源不断汇向汤家。

汤旭昕和他的父母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平时没怎么打交道的邻居们竞如此热心!面对前来送钱的邻居们,汤旭昕和他的父母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惟有向来人鞠躬,深深地鞠一个躬。

为了排解汤家人巨大的心理压力,邻居们特意常到汤家串门,陪着说说话,为汤旭昕鼓劲加油。他们说:“只要有自信心,一定能把病魔压倒。缙云有个小姑娘也得了白血病,她后来不是也完全康复了吗?”“有什么难吃的药,捏着鼻子吃下去;有什么难捱的苦,也要咬着牙挺过去。”“旭昕到底年轻,做了一次化疗,你看,连嘴唇都比以前红润多了……”

一句句滚烫的话,温暖了处在困境中的汤家人,也给了汤家人莫大的勇气。汤旭昕在日记中感动地写道:“住院,化疗,发烧,回家,再住院,化疗,发烧,回家。我把时间都花在了这似乎无休止的反复中。我明白,我和家人以及所有关心我的人,都正在与病魔拔河,坚持再坚持,我就有赢的希望。我很高兴,因为有那么多人在关心和鼓励着我。”

到8月上旬,汤旭昕总共做了三次化疗。每次化疗,带给他的都是持续的发烧。历经第一次高烧的折磨,第二次、第三次对他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死是容易的,然而和死神拔河却要几乎耗尽一个平凡人的全部精力和意志力。汤旭听平均每25天左右要做一次化疗,接着发十天左右的低烧。低烧过后,还要配合医生做“腰穿”抽骨髓,以备半年之后作骨髓移植之用。一段时间下来,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白纸,没有什么血色,就连看人的眼神都有些飘忽不定。对于这段住院接受治疗的生活,他有些厌倦,但是又不得不这么做,因为生命对他来说是如此珍贵,他还有很多梦想来不及实现。

当汤旭昕一边抱病抓紧时间翻阅专业杂志,一边拿出所有的力量和勇气与病魔对抗时,家人却被高额的医药费压弯了腰,累得喘不过气来。因为有时一天的医药费就高达2900多元。前段时间汤家一套旧房拆迁,拿到十多万元拆迁补偿款。可是,汤旭昕才治了两三个月的病,就已花了五六万元。

幸好,总有一些人被汤家的遭遇所打动。其中大部分人并不宽裕,但他们还是慷慨解囊,为病中的汤旭昕送去一线生命的光亮。平和的汤家人每当收到资助款时总是诚惶诚恐,汤旭昕的母亲常唠叨着:“我拿什么来报答他们这些好心人呢?我收得越多,心里就越愧疚,我难以报答他们啊。”

与此相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如舒城县五显镇的黄中荣因患病生活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无米下锅。这时,在邻居储成转带动下,洪湾村民组的全体村民向黄中荣伸出了援助的手。大家把平时辛苦积攒下来的钱,你10元,我20元送到黄中荣家中。有的还拿来锄、锹等工具帮其做农活,干家务。看着家中一瓶瓶菜籽油、一袋袋大米等日常生活用品,看着手中甚至有硬币的捐款,黄中荣哽噎了,握住乡邻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不久,黄中荣就收到乡邻们捐助的现金共计727元和价值200多元的生活必需品。这件事形象体现了邻里互帮情意深这一哲理。

保持距离

美学上有一句话叫“距离产生美”。和所审视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才能欣赏到美。距离能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美的轮廓,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如灯影中的美人;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如盛开的鲜花,如偶然的邂逅;逝去的东西也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有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欢乐,如初恋的心跳,如破灭的理想……

在人际交往中,“距离产生美”也是对的。当然,“恰当的距离产生美”才更为准确。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每一种关系者15应有一定的距离,包括亲友、邻里、同事等。这里所说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很多银行现在都有一个“一米线”,它在提醒人们,在办理银行业务时,人与人之间应当有一米远的距离。这个距离,能避免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更重要的是,在财物方面,人常常需要保持一份隐私。

建筑工人们铺设水泥地,总是用一些长长的小木条将水泥地隔成一个个方块,待水泥地干爽后,再将木条从水泥地里取出,每块水泥地之间便留下了一道道窄小的缝隙。

这里运用的是热胀冷缩的道理,水泥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给它们之间留有缝隙,就是给它们一个自由伸缩的空间。这样水泥地就不会因冷热变化而引起破裂,自然也就更加坚固、耐用。

其实,建立人际关系跟铺设水泥地有着相同的原理,只有留下适当的缝隙,才能给人际关系留下一个伸缩自由的弹性空间,才能不会因一时情感冷热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这样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才能牢固、长久。给人际关系留条缝隙,就是留守自己的人格和做人的原则。

有一位事业有成的专家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我的朋友很多,我和他们之问始终保持一点点的距离,说我虚伪也好、自私也好,结论能证明一切:我很少丢掉自己的朋友或被朋友丢掉。我们相处得很好!夫妻之间都讲究相敬如宾,更何况是朋友呢!

许多邻居、朋友常常会变得很“铁”,但也因为“铁”,最后反而反目成仇了,原因常常是:不分彼此。如人们会经常碰到下面这样的情形:

住在平房院的一对夫妻经常吵架,且扯着嗓门大喊,吵得四邻六舍都听得一清二楚。邻居张某平常与这对夫妻关系很好,听到双方吵得没完没了,于是上门去劝架。她一开口就批评吵架的妻子:“大哥每天在外辛辛苦苦挣钱,不抽烟不喝酒的,你还不满足,天天跟大哥吵什么呀,把家务事做好就行了。”结果没劝几句,吵架的妻子转而和这位邻居吵上了:“你是不是看上我家的了,为什么这么向着他?”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邻里关系处得好的,大家来往密切,甚至不分你我,有什么事都互相帮助,但关系再亲密,也不要干涉人家的家务事,也就是说,邻里之间要讲究一定的“距离”。邻居夫妻吵架,无论哪方有理,劝架的都不要去评理,只能劝说,讲些道理。切不能站在一方立场上帮助他或她和另一方争吵,尤其是帮助异性一方,那样的话,邻里关系会很容易搞僵。

这个故事也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来就不会消失,不分彼此也只能是种美好的愿望。恰当的距离,反而有利于交往的正常进行。在人际交往中,有时需要保持一定距离,需要给对方留一定的隐私空间和自由的余地。而如果侵犯了邻居的隐私,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2005年7月,法院就开庭审理了一起侵犯邻居隐私权案。法院依法对逃匿在外的廉滨、陈巧芬夫妇作出了缺席判决:当面向原告杜俊明、赵秀英夫妇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4万元。

原来,2005年5月10日,廉滨趁邻居杜俊明、赵秀英夫妇不在家之机,从窗户下的墙上打了一个洞,能窥到对方起居的情况。于是,廉滨便买来了相应的电器材料,按照他所学到的知识,制成了一套坐在家中就能窥视到对方生活起居的“电子眼”和与之配套的“电子耳”。

3天后,杜俊明、赵秀英夫妇无意中发现了这一秘密,于是在又气又恨中向“110”报案。在公安机关受理此案不久,他们又以对方侵犯其隐私权、造成精神损失、要求赔偿为由,一纸诉状将侵权的被告廉滨、陈巧芬夫妇一并告上了法庭。

由于该案在山西省属首例侵犯隐私权案,所以从公安人员一受理该案,数家新闻传媒机构都将其当作“焦点”、“热点”而予以一再采访和反复曝光,被告廉滨、陈巧芬夫妇认为“看出麻烦了”、“事情闹大了”、“无脸见人了”,便一块儿逃匿了。

该案经过一审判决,因为被告找不到,所以也就无所谓是否上诉了。不过,法院已采取了登报公告视为送达的法律手段,执行判决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了。

最高人民法院已对“侵害隐私权”和“精神损失赔偿数额”作了相应的说明。因此,侵害公民的隐私权,也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理应向被侵权人赔礼道歉和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失,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赔偿。

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即使是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只要按几个号码,就能把对方的声音引到跟前。但是,电话本身就是一种距离,长长的电话线,隔开了双方之间的身体接触。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应该远远看着的东西你就不要走近,走近了便破坏了那份美好的感觉,走近了便使事物发生了质的变化。什么事都要掌握一个度。

有礼有节

在与邻里往来时,一方面要亲切、真诚、热情,要从思想上重视与邻里和睦相处与友好往来。不论生活在哪里,总是离不开邻里相处。邻居相处一般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做到和睦共处。处理好邻里关系,必须讲究文明,与人为善,礼貌相待,做到互往、互敬、互帮、互让。对邻居要平易近人,不要视若路人。邻里之间每次相遇都要亲切地打招呼,平时对邻居不要苛求,谈得来的就多交往,谈不来的维持一种有距离的友好态度就行。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掌握一些必要的礼仪。因为由于邻里靠近,免不了你来他往,这就需要以礼相待,以礼相交,相互关照,相互谦让,和善相处。指桑骂槐是没教养的坏习惯。对于邻居不合理的要求和做法,要采取“有理、有节”的态度,合理地、妥善地解决处理。

要相互尊重生活习惯,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会不会给别人带来打扰。要考虑到别人的安静,防止乱敲、乱蹭,发出很大的声音,弄得四邻都不得安宁。比如,你是否有喜欢晚上唱卡拉OK,而且一唱就超过晚上12点的习惯;有的人放收录机、电视机等,把声音调得很大,老远都能听得到;你是否老把洗衣服的水或别的不干净的污水一出家门就泼在邻里共用的路面上;你是不是有半夜才回家,而且走路、说话声音很大的习惯等等。有的人摆放东西就专爱挤占邻居家的门前等等。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事,最容易伤了邻居之间的和气。

当然,这也是一些不顾别人,只图自己方便的不良习惯。有的甚至想占点便宜,而给别人带来不便,影响别人的生活,更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这与礼仪的要求差之万里。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在自己说话、办事、乃至一举一动之前,首先要考虑到别人,最低限度是要做到不妨碍别人。

有什么特殊情况时,要相互照应。邻居家的一草一木、小动物、小孩子等都要如同自己家的一样爱护。离家外出时要招呼一声,请邻居帮忙照看一下家庭,回来时可以买点纪念品作为礼物送上。

不要说邻居的坏话,即使看到一些事情,也不能对其他人讲,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就只当没看见。如有邻居家的孩子串门来玩,就像对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样,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吃东西、喝饮料时,也要给邻居家的孩子一份吃的或饮料;如果邻居家的孩子损坏了自己家的什么东西时,也不要生气,给予教育、指导和关照。如果和邻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一定要相互谦让,学会礼让与宽容。

要相互帮助和讲信用。邻里之间能办到的事情要尽量帮忙,如送病人去医院,搬运较重的东西,农村里的盖新房、婚丧嫁娶等,都要相互帮助,应酬、祝贺,多说些祝福和安慰的话。经常帮助邻居干些琐碎的杂活,像帮邻居把牲口赶到泉上去饮水,代邻居放羊、看小孩。总之,别人有了困难,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帮一把,万不可幸灾乐祸,在一旁看笑话;同时邻里之间还要讲信用,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对别人夸海口,以免误了别人的大事。借邻居的东西一定要及时归还,如果因一时疏忽而延误了归还时间,应当面向人家表示歉意。如有损坏要说明情况,并给予一定的赔偿,最好不借贵重的东西。

邻里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谁服从谁的关系,既不能因为人多势众就横行霸道,也不能因为职位高而仗势欺人。在单位可能有上下级关系,在邻里之间却没有上下级。同时,还要注意邻里有丧事,你就不能高声喧哗,欢声笑语。居住在一块的人构成一个邻里整体,大家的行为要符合整体利益,并且应协调地活动,不能随心所欲。

邻里之间的相处、交往不仅要讲礼节,还要讲禁忌:一忌恶语伤人,动手打人;二忌背后议论,猜疑忌妒;三忌轻信纵容,偏袒子女;四忌家庭建筑妨碍他人;五忌见难不帮,幸灾乐祸;六忌不顾地界乱占乱用(如忌不顾场地栽树种花等);七忌放养禽畜,有碍卫生;八忌谈笑逗趣,不讲分寸;九忌经济来往,账目不清;十忌得理不让,不听劝解。

邻里之间免不了要经常串门,关于邻里串门应注意这样一些礼节礼貌:

关于时间——拜访不能搞“突然袭击”,最好提前预约好。如果应邀去串门,那么也要选择好适当的时间。如果约好具体时间,那当然好。如果没说具体时间的话,就要尽量避开人家的吃饭时间和休息时间,除非对方邀请你来家里吃饭。

进门前有门铃的要按门铃,没门铃的要轻轻叩门,即使门已经为你开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对方,你来了,以让对方有个心理准备,而不要冒冒失失闯进去,让人家吓一跳。

如果是带小孩做客,一定要教育好小孩不要在人家里调皮、乱动别人东西。如果对方是长辈或是第一次进人家做客的话,主人没坐你就不能先坐。如果家里有长辈,要主动和长辈打招呼。

主人端茶、拿糖果招待的时候,一定要表示感谢。如果有长辈在说话,不但要用心听,还不可以插话。逗留时间不宜过长,要见机而行,别等主人或者他的家人感到烦了再走。如果有主人看表、打呵欠等谢客表示,或者快到了吃饭时间,作为客人就要起身告辞了。如果是请人吃饭的话,那就要提前准备,而不要到了吃饭时间才匆匆忙忙去做准备,使人家觉得是打扰。

关于吸烟——到别人家做客,如果主人不抽烟,也没有敬烟,可自己想吸烟,不要习惯性地自己掏烟点火,一定要征得主人同意。如果有女士在,应当先问女士:“我抽支烟,您介意吗?”吸烟时要考虑他人的健康,离儿童和女士要远一些,烟雾也不要喷向不吸烟的人。不要边走边抽,烟灰乱弹,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举动。

关于电话——如果需要借用主人家的电话,一定要问主人可不可以,要知道家庭电话也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一般不会外传给陌生人知道。

而关于主人则要注意以下这样的细节:

当客人进门后,主人要热情迎接。如客人手提重物,应主动帮助接提。如果客人是初次来访,还应该给客人逐个介绍一下,并互致问候。然后,可以茶水和糖果招待。

客人来访时,如正赶上自己吃饭,或正在忙碌,要先安排客人就座,再安排一些消遣活动,免得使客人产生受到冷落之感。还要注意,不宜让客人等的时间过长。

万一客人来访时,自己正有急事外出,应马上向客人说明情况,尽快了解客人来访意图,或约定再次见面的时间、地点,然后关照家里其他成员好好帮助招待,才能自己离去。

当客人提出告辞的时候,通常主人应真诚挽留,或表示恳请下次再来。但也要尊重客人的意见,不能强行挽留。

客人告辞时,主人应待客人先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不可当客人提出要走的时候,即起身摆出送行的姿态。

根据我国国情,送客时一般都要送出房门,然后再握手相别。对待长辈和年老体弱的老人,还要扶下楼或扶其走到平坦的路面上,再与之作别。切记不要刚和客人握手道别,马上就转身进门,更不可客人前脚刚跨出门槛,后脚就把门关上。如果客人告辞,自己因为身体欠佳实在不能起身相送时,应诚恳地向客人说明原因,并请家属代为陪送出门。

同类推荐
  • 非常对话

    非常对话

    文坛新秀徐兆寿继其畅销小说《非常日记》之后,献给读者的又一力作。作者与著名教授,中国性问题专家刘达临的“非常对话”。
  • 婚姻的智慧

    婚姻的智慧

    每个人都想拥有完美的婚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完美的婚姻。经营婚姻是需要智慧的,《婚姻的智慧》就是要教会你,如何拥有这种智慧,让你拥有幸福的婚姻,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
  • 恋爱时不知,出嫁后要懂

    恋爱时不知,出嫁后要懂

    本书内容包括:女人该知道的“秘密”经营得好,又要守得住幸福一时靠美貌,幸福一辈子靠技巧女人学会理财越早越好做人与交友,成功女人的幸福心经等八篇。
  • 女人要做一棵开花的树:陶思璇谈爱情与婚姻

    女人要做一棵开花的树:陶思璇谈爱情与婚姻

    陶思璇是著名的情感专家,国家心理咨询师,心理自助畅销书作家,对情感关系、女性问题有十几年的调查研究,对亲密关系、亲子教育有丰富的咨询经验和认识,被称为“心灵魔法师”。已出版《欣赏的力量》《单婚女人:盛开的玫瑰》等。陶思璇提出,女人独立很重要,要像一棵树那样有着深厚的根基,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同时也要做一朵美丽的花,像盛开的玫瑰,给人柔软的感觉。
  • 别太把男人当回事

    别太把男人当回事

    这是一本女写给女人的书。对于女人来说,爱情、婚姻、家庭永远是一道解不完的方程式。女人的世界很精彩,从女人的视觉出发,男人的世界似乎光怪陆离。到N·N聊天室来坐坐,听听别人的故事,或许正是自己的缩影。
热门推荐
  •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研究力求从一个阔的视角探求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的框架,并且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注重探索构建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框架,注重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分析论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
  • 醉醒一梦浮生

    醉醒一梦浮生

    兴尽一浊酒,足以乱千肠。浮生归一梦,梦醒何怅惘?生生死死,情仇执念,不过,此生一梦而已……你的梦,醒了吗?
  • 巫当道

    巫当道

    十六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我们全村人去扒了一座古怪的坟,没想到,在那坟的棺材里,却有一个裸体少女;而那个所谓的凶坟,是我家地里的一座坟。
  • 腹黑杀手:傲娇男友你别跑

    腹黑杀手:傲娇男友你别跑

    她前世,被人所杀,因怨念太深,无法轮回转世,只得滞留在现代的一家星影公司,成为一个魂魄,无人看见她,最终,当她被高人救出来重新回到属于自己的朝代时,心中的伤疤,再次被狠狠撕开来……
  • 修罗女至尊

    修罗女至尊

    现实世界的杀手,应继承师父的神秘之物而被追杀,而后又误打误撞的穿越到了异世!一介女流的她,能在异界混得风生水起吗?我们拭目以待!
  • 灵王

    灵王

    一夜之间家族惨遭灭门,仅少年一人逃出生天,火灵为友,公主为伴,肩担血海深仇,且看一代灵王如何纵横天下!
  • 季你以光

    季你以光

    “季椋,我,我,我喜欢你。”葱郁的大树下拿这信封的男生红着脸向靠着大树的女孩说。女孩捡起丢在地上的书包说“咱们的学神原来也会谈恋爱啊。”说完女孩拍着书包转身便要离开。男生慌忙的喊道“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你愿不愿意跟我交往,你要是不愿意我以后都不会打扰你。”女孩转过身来说“那这封信我就收下了,不过时间很晚了我先回去了,明天见。”说完便转身离开。排雷:本文可能有的片段会有点虐
  • 重生从1985开始

    重生从1985开始

    【都市重生,商业纵横】现在是1985年,我叫王多多,回到了这个世界,走南闯北,香江、莫斯科、美利坚,哪里我没去过!我是一个励志五十岁就退休的二道贩子.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我只知道未来三十年的故事~
  • 霸情邪少:专宠小娇妻

    霸情邪少:专宠小娇妻

    “女人,本少爷今天晚上要定你了!”面前的男人冷酷的说道。要什么要啊,你不就是个只手遮天的总裁邪少嘛,本姑娘可是大名鼎鼎的企业继承人。刚要发飙,却发现这个男人,居然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梦中情人”丫的这是什么情况?“喂,霸道总裁,那本姑娘今生赖定你了!不信的话,走着瞧!”
  • 抵死缠绵:逃爱宠妃

    抵死缠绵:逃爱宠妃

    为了爱,她曾经拼命争取,不顾任何人的嘲笑,为了他,她曾经不顾一切,只为他的回眸。可是,得到的却是……一年之后,她重见天日,这一次的她不再是那个傻傻的女孩,她只为自己而活。却也收起了自己真正的脾性,变得亦步亦趋,诚惶诚恐。因为,她明白了,这个朝代,权势的可怕,而有权有势的男人更加的可怕。他们从来都没有感情的。可是,是谁在她耳畔轻声低咛,“这个世上,只有我对你是真心的。”又是谁残忍之后却还痛苦的抱住她,“该拿你怎么办……”而她又是为了谁,奋力一搏,一命换命,此生换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