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它会让你觉得世界很不公平,而这也许是人类喜欢强调公平竞争的原因之一。科学家认为,希望得到和他人一样的公平待遇,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想法。怨恨是一种有明确的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这种自我毒害有一种持久的心态。
怨恨是一种精神状态,有些儿童、青少年受一种恶意感的支配来对待生活。他们忍受着它的折磨,感受到自己的虚弱,不相信怨恨感的来源有任何改变的可能。舍勒相信“怨恨会仅仅冒个头,比如说你不可能将它们付诸行动——即因为身体和精神的虚弱,又因为胆怯。那些极端情绪特别强大,更可能会马上受到抑制。”这种精神斗争往往酿成了“怨恨”和“中毒”的个性。这种个性后来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致受苦怨恨最后几乎变成了享受那些来之不易的批评机会。受怨恨驱使的批评并不期待连根拔除它所认为的错事、坏事或者罪恶;没有了这些缺点和错误,“谩骂和攻击所给予他的快乐”将不复存在。
人生活在世界上,大家各走自己的生命之路,难免有所碰撞;即使心地和善的人有时做事也难免伤害别人的心。当一个人的心灵受到别人损伤之后,不免对伤害者产生怨恨的情绪。
怨恨是一种不易发觉的消极情绪,它正对你产生影响,实施折磨。那些客观存在的不良事件只会在当时影响你,而过后影响你的情绪的是你的记忆和怨恨。当你怨天尤人的时候,绝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和想法改变未来,只是怪罪上天对你的不公。老天爷又拗不过你,所以你会更加怨恨,如此恶性循环。
抱有怨恨情绪的儿童、青少年应该设法矫治,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是找一种方式去排泄这种抱怨。
一个人身背重负是无法走远的,可是有的人却情愿将一块巨石压在心里,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肯放下,比如长期带有怨恨情绪。
如果几十年始终爱着一个人,那肯定是一件极幸福的事;如果将爱转为恨,并且是难以释怀,则是十分危险而且不明智的,因为这样,你便会让那个人在自己心里一直存活着,并且容忍他(她)不断地带给你不愿回首的东西。这如同是在心里暗藏了一把刀,时常会刺痛自己原本脆弱的心。于人,不伤毫发;于己,痛彻肌肤。
我们身边不断有人把自己划入日益扩大的不幸者中的一分子,其实,在你选择了怨恨的同时,就等于放弃了幸福。因为有爱,所以要付出努力,而且无怨无悔;如果心存怨恨,那么等你年老时必定是又怨又悔,因为几十年的时光都只在怨恨中度过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心理感受,爱与恨的力量同样是巨大的。怨恨犹如一粒有毒的种子,放在心里时间越长,对自己的杀伤力就越大,甚至可能由于它的疯狂生长而左右你的正常言行,最终付出惨痛的代价。正如许多曾经相爱的有情人“难成眷属”后,最终选择反目成仇。
很多惨案、很多矛盾、很多不悦都来自“怨恨”,不管理由如何,怀恨总是不值得的。潜留在我们内心里的侮辱、永难平复的创伤,都能损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可爱的事物。怨恨就像毒害我们的血液、细胞的毒素一样,影响、侵蚀我们的生命。
怨恨也会造成意外事件。交通问题专家说:“发怒的时候永远不要开车。”心里总是惦记着丈夫如何不懂体贴的妇女,比起那些心里毫无杂思的妇女,更容易在家里发生意外事件。另一方面,爱与同情则有激发活力的作用。正如一位健康学博士所说:“宽宏大量乃是一副良药。”
(1)认识怨恨的危害,怨恨者使自己失去欢乐,损害健康。要知道,怀有怨恨情绪,受害者往往是怨恨者自己,而不是被怨恨的人。
(2)要正视怨恨的存在,许多人都把怨恨隐藏在心底,不愿公开承认自己怨恨别人,但怨恨实际上是在损伤着人的情感。承认怨恨的存在,就等于强迫自己对灵魂施行手术,这样才能根除怨恨这块心病。
(3)让过去不愉快的事过去吧,沉湎于个人恩怨的回忆之中,勾起不愉快的事,只能积怨记恨;不如让过去的事情过去,争取获得未来的幸福。忘掉过去不愉快的事,压抑情绪就自然会消失了。
(4)要做到宽恕,去除怨恨的最佳方法是宽恕。要做到宽恕,就要将错事与做错事的人区分开来,要分析被怨恨者的长处和缺点以及他做错事的具体原因,体谅做错事的人的处境。埋怨错事,但不抱怨做错的人。只要宽恕了,怨恨也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