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现给自己下达死命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符箓术,一雪前耻。
他真是害怕自己再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唯一嫡传弟子的地位终会不保。
今晚的聚餐,让他有了危机感,看来北堂明泽觊觎他的师父很久了。
或许碍于性别年龄等因素,知道自己提出拜师,十之八九会被拒绝,所以采取迂回战术,真是个精明的人。
但是,谁能保证他永远不提拜师的事情。
而且,淳于现更加不能肯定,到时师父一定会拒绝。
带着这些庸人自扰的杂念,淳于现还是在久违的软塌上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他醒来后胸口还是像压了块石头,闷闷不乐。
跟随师父和梦澜,在库图鲁克的带领下,他们是在学堂的公共食堂吃的早饭。
可能是因为他们去的比较晚,学子们早就吃完在上课,所以并没有幸见到出资的三位创始人。
吃完后,库图鲁克又带他们去另一顶毡房,看见北堂明泽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
“北堂公子,真是对不起,我们起晚了。”
李泽清歉意的说道。
北堂明泽赶紧殷切地说道,
“不晚,不晚。
只要有幸能够得到清儿姑娘的指点,怎么都不能算晚。”
淳于现心里翻了个白眼,骂道,
“马屁精。”
李泽清也不再客套,在堆着一大摞书籍的案台前落座,梦澜则陪伴在侧坐下。
只剩下淳于现,有点不知道该往哪里坐。
思虑周到的北堂明泽,捧着三本书,走到他跟前,说道,
“这里的教材,恐怕淳于姑娘大都看过。
所以,我们兄弟三人商量后,觉得这三本书,也许适合淳于姑娘阅读。”
淳于接过书籍扫了一眼,第一本是《黄帝阴符经》,师父曾经提过,正是他这种对阵法毫无根基的初学者必读教材。
第二本没有书名,只是在封面的左下方署名北堂明泽。
淳于现抬眼注视北堂明泽,后者从善如流地解释道,
“这第二本是在下所写的拙作,全是过去学习玄学阵法而遇到的困惑和解答,其实算不上是什么书籍,只是平日里的笔记而已。”
淳于现挑眉,又偷偷看了眼师父,发现师父压根没朝他们看,和梦澜两人轻轻热热地边看案几上的书,边窃窃私语地互相讨论。
淳于现对于别人的好心,总归是不忍拒绝,低声说了句,
“北堂公子有心了,多谢好意,我就收下了。”
接着往下看第三本,书的封面大大咧咧的写着《鸣阳论剑》,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完全占据了所有的页面没有留白。
对于这本书出自何人之手,简直一目了然。
看来,北堂明泽这几个结拜兄弟,对这个慈善学堂,算得上是倾囊相授。
对比之下,淳于现对自己的小心眼,感到惭愧。
其实,如果北堂明泽能够学到师父的布阵之法,对这片区域的安全问题,无疑是件锦上添花的好事。
如此一想,心里终于平复许多,压在胸口的石头,也不翼而飞了。
“多谢北堂公子,这几本书籍,的确很适合我。”
这次,淳于现声音清亮,感情真挚,感激之意由衷而发。
李泽清的嘴角微微上扬,愉悦的表情一瞬而逝。
只有身边的梦澜才注意,知道这下淳于现的心结,是完全解了。
她不由暗自吐槽,话说这收徒弟堪比精细活,搞不好比养儿子还要费心操劳。
时刻需要警惕心理健康问题,就怕一个不小心留下病因,出现个心魔。
耗费那么多精力,好不容易培养出个满意的徒弟,万一走火入魔,那就蚀大本吃大亏,前功尽弃。
这下好了,其乐融融没有芥蒂,大家都可以放心专注做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了。
淳于现自然没有注意到,师父梦澜全心全意呵护备至的心理历程,收下书籍后称不便打扰,就告辞回到自己的毡房。
淳于现听说过学习奇门遁甲,有句话叫做“三分靠学,七分靠悟”。
也就是说学是一部分,悟是另外一部分,其中悟占的比率是最大的。
因为这是决定你在奇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会有多少成就的关键因素。
很多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那么一点“秘法”,不知拦住多少人,穷尽一生也无法解开其中之奥秘,可见悟性是何等之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精通奇门之道者少之又少。
淳于现翻开《黄帝阴符经》,他发现原文其实只有寥寥数百字。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地,万物之盗;
万物,人之盗;
人,万物之盗。
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
动其机,万化安。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
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气。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
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