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89100000045

第45章 明朝(6)

五位大臣虽然对王振的所作所为不满,但王振得宠于幼帝,为了取悦于皇帝、为了自己的后路,也都跪了下来。太后经众人求情才缓和了脸色,沉痛地说,皇帝年少,绝不可用这样的人祸国,今天看在你们的面上先饶了他。

从此,每隔几天,张太后就要派人到内阁查问王振有没有不通过内阁而自作主张的事,一旦发现,即加痛责。

英宗并不把张太后的话放在心上,对王振更加宠信。朝廷内外的一些人见此情景,或畏服于王振,或趋炎附势,投靠他的门下,使得王振权势日重。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病故。在这之前,杨荣也已去世,杨士奇则因为儿子杀了人,早已不理朝事。“三杨”中只剩下一个杨博,但已年老势孤。王振再也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

明初,朱元璋见历代宦官利用亲近皇帝的有利地位,干预朝政,酿成祸乱,便对宦官立了许多规矩,诸如不许读书认字,不许兼外臣,不许超过四品,等等,并在宫门挂了一块铁匾,上写“内臣(即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王振每当看见这块铁匾,总觉得后背冷飕飕的。张太后一死,王振便立即打着英宗的旗号摘去了这块牌子,破了明朝的戒律,去了他的一块心病。

张太后死后,英宗更加无拘无束了。他在王振的怂恿下只管游玩享乐,哪里还管什么铁匾、什么祖宗训诫,朝事全交给了王振。

一旦大权独揽,王振便明目张胆地广植私党,打击异己。他的两个侄子,一个升为锦衣卫指挥同知,一个升为锦衣卫指挥金事。凡是触犯他的人,稍不如意,他就横加迫害。御史李锋碰到王振不跪,被贬谪铁岭。驸马都尉石憬仅仅因为骂了自己家里的阉人,王振便恨他伤害自己的同类,把他逮入狱中。

在王振的淫威之下,公侯勋戚常呼王振为翁父,畏惧灾祸的也都争相攀附于他。有的甚至蓄了须又剃去,拜王振为父,并发誓要学王振终身不蓄胡须。而王振这时不过30多岁。

朝官的谄媚,王振的专横,英宗不仅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反而认为王振忠心耿耿,是难得的人才,于是对他宠眷益深。

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英宗赏给王振白金、珍宝等物品,作为对他的奖励,并特赐敕一道,称王振“性资忠孝,度量弘深”,“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正言忠告,神益实至”。为王振唱了一曲赞歌。

英宗的昏庸,王振的擅权,终于酿成了一场大祸。

就在王振弄权的同时,北方蒙古瓦剌部的脱欢及其儿子也先逐渐强盛起来,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脱欢死去,也先嗣位,执掌了瓦剌的实权。也先上台后,开始扩张势力。他先是向西北方向发展,到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设置了甘肃行省。第二年又率兵攻打明朝所封的忠顺王倒瓦塔失里,并逐步控制了西域要道哈密。与此同时,他又向东发展,攻击兀良哈三卫。

面对这一系列的扩张、侵扰,朱祁镇和王振不但不反击,就是遇到求救也从不派兵。渐渐地也先的势力向东扩展到了辽东地区,向西扩展到了今天的新疆、青海等地,从而构成了对明王朝的威胁。

对此,明朝有识之士纷纷向英宗上书,提醒他警惕瓦剌以崛起。正统八年,侍讲学士刘球针对当时的弊政提出了10件应该改革的事,其中一件就是防范瓦剌。然而,王振看后,认为这是对他的谴责,竟将刘球逮捕,并私自派锦衣卫指挥马顺书将其杀害在狱中。

从正统四年以后,瓦剌每年都向明朝进贡。也许这也是英宗放松警惕的一个原因。瓦剌每年来进贡的贡使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但常常虚报人数,冒领赏赐。王振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以庇护。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也先再次向明朝进贡马匹。像往常一样实派贡使2000,却谎称3000。不知为什么,王振突然心血来潮,一面让礼部按实有贡使人数给予赏赐,一面自作主张将马价减去了五分之四。

贡使回到瓦剌,也先勃然大怒,以明朝曾答应将公主嫁给他的儿子又失信为借口,于这年七月起兵,分四路向内地进攻。

由于多年战备荒废,塞外明军不堪一击,城堡很快一一陷落,只剩下一座大同城,孤零零地被也先围了个水泄不通。前线战败、告急的报告频频传到北京,有时一天多达数十次。英宗顿时慌了手脚,他先是匆忙派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率兵万人前去迎敌,但很快全军覆灭。英宗不得不又找来王振和群臣商量对策。

贪鄙的王振为了讨功邀宠,动起了劝驾亲征的念头,极力劝说英宗亲率兵马抗击也先。英宗仍像过去一样,只要王振说了话,他就谁的话也不再听信了。他当即传下命令,让太监金英辅佐成王朱祁镇留守京城,兵部侍郎于谦留京代理部务,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郊野、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学士曹渊、张益等文武官员护驾随征。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英宗和王振却视若儿戏,仅通过两三天的筹备,就于七月十六日仓促率领50万大军,踏上了艰难的征程。随征的文武大臣只不过是为英宗壮威的摆设,一切军政事务均由王振一人专断。

也先得知英宗亲征,便佯装败退,诱使明军深入。英宗率领大军并未遇到什么抵抗。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八月初一,英宗率领部队进入大同。他还想继续北进,追击也先。这时,王振的同党,曾藏在草丛里捡了一条命的大同镇守太监郭敬,把前线惨败的真情密告了王振。英宗和王振又吓得异常慌恐,不知所措,便匆匆决定班师回京。

开始,他们准备从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撤退,这样就可经过王振的老家蔚州,从不放过耀武扬威机会的王振,更想借机邀请皇帝“临幸”他的家乡以光宗耀祖。

然而走着走着,他忽然想到,如此众多的兵马经过蔚州,一定会将家乡田里的庄稼踏坏,因而遭到乡人的唾骂。这时大军已走了40多里,王振却让英宗下令改变行军路线,掉头向东奔向宣府。大同参将郭登得知这一情况,建议英宗仍按原定路线走,这样可确保安全撤回,可英宗没有采纳。

也先闻知英宗退兵,立即派大队骑兵日夜追袭。明军本来有较充裕的时间从容撤退,但由于改变行军路线耽误了时间,很快就被瓦剌骑兵追上。明军殿后部队虽一再力战,但难以抗敌,很快便溃散。

十三日,英宗在明军且战且退的护卫下来到土木堡。这时,禁卫军官樊忠,悲愤交加,用铁锤把王振击杀。但仍挡不住全军覆没,樊忠战死,朱祁镇被瓦剌生擒。

英宗被俘以后,消息传到京师,朝野震惊。但是,国一日不可无君,在群臣的督促下,太后降旨,由英宗弟弟朱祁钰继承皇位,是为景帝。

朱祁钰是一个英明亲王,他采取断然措施,以堵塞瓦剌的勒索。任命于谦当兵部尚书,积极整顿已腐败透了的武装部队。指挥各路大军展开急攻,取得节节胜利,蒙古部也先一败涂地,只得无条件送还英宗。

2.发动政变,暗杀皇弟

英宗返回京师,还不断做着皇帝梦,总想着其弟朱祁钰会主动把皇位让出来。没料到朱祁钰却把英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名义上把他尊为太上皇,实际上软禁在南宫,不许他召见百官,不许他过问朝政,不许他和宫外联系,甚至昼夜派人看守,不许他走出南宫宫门半步。

英宗面对此情,只好忍气吞声地过着“富贵囚徒”的生活。

朱祁镇在瓦剌手中时,曾向前往探望他的明政府使节礼部侍郎李实,痛哭流涕地说:“也先有意送我回去,请你转告政府,我回去后,只求做一个平民,便心满意足。”

李实问他为什么那样宠信王振,朱祁镇说:“王振没有死时,从没有人指责他不对,如今人人都把罪过推到我头上。”

然而,这只是赌徒失败后乞求同情的话,他内心的想法并非如此。朱祁镇被赎回之后,对他弟弟朱祁钰没有马上把宝座还给他,大大不满。他积极地谋求复辟,一些野心家也准备把赌注下在他身上。

一转眼,6年过去了,英宗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怒火,暗地里使尽伎俩,决心筹划政变,除掉景帝,自己重登皇位。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景帝重病缠身,英宗朱祁镇感到时机成熟,立即举行政变。

正月十四日夜,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了,北京城里灯山火海,全城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朱祁镇偷偷地溜出了南宫,躲开一道道封锁线,来到了奉天殿,登上了皇帝龙座,按照事前策划好的,由亲信太监假传圣旨,把文武百官召集到大殿前,随即钟声齐鸣,司礼太监宣布:

“太上皇重登金殿,文武百官进殿朝拜。”

景帝陵墓——景泰陵(北京玉泉山)

莫名其妙而又惊恐万状的群臣,只好向朱祁镇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万岁”之声传进内舍。卧病在床的景帝朱祁钰,惊闻钟鼓齐鸣,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在百思不解之时,朱祁镇派来的亲兵闯进内宫,把朱祁钰带走,被幽禁在西宫。

景帝朱祁钰一夜之间失去皇位,成了阶下囚,心中闷闷不乐,加上病魔缠身,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英宗虽然幽禁了朱祁钰,心里总是不踏实。想起自己被幽禁6年,最后还是夺了皇位,朱祁钰会不会也这样干呢?如果自己百年之后,皇太子的皇位保住保不住呢?想到这里,下决心彻底消除这个隐患。

这时,景帝朱祁钰还在生病,卧床不起,虽不见好,可也不见坏。于是,英宗就想了个主意,在重登帝位的第三天,召来司礼太监,下了一道圣旨,废除朱祁钰景帝帝号,恢复其郕王封号。太监到朱祁钰幽禁的西宫,传达了圣旨,一下把朱祁钰气得口吐鲜血,四肢疲软,头晕目眩,病情加重,生命危在旦夕。但是,经过御医诊治,贴身太监精心调养、服侍,过了一段时间,景帝不但没有死,反倒慢慢好起来了,开始吃些流食,并能起身坐在床上。

英宗看自己“废帝复王”的手段没能把朱祁钰置于死地,便变本加厉地施展出更加狠毒的另一招。

一天,早朝散了之后,英宗叫来贴身太监,附耳轻声交代了一番,只见那个太监疯也似地向殿外厢房跑去。不大一会儿,和一个四十开外的男子急步走进殿来。原来这人叫蒋安,是英宗的心腹太监。

蒋安奉了英宗的旨意,经过一番周密安排,便伙同御医来到西宫,假装给朱祁钰看病。蒋安经过一番装模作样的望闻问切之后,就示意身边侍奉的太监去倒杯水来。那太监转身刚走出房门,蒋安立即从衣襟里抽出一条早已准备好了的麻绳,从景帝身后往脖子上一套,用力狠拉。景帝还没寻思过味来,就一命呜呼了。

英宗得知景帝已死,心腹之患根除了。便喜出望外地给蒋安和御医分别升了官、赐了宝物。

景帝被害以后,英宗下诏,只让以王礼治丧,不许埋进早已修好的景帝陵,而只让埋在京西的金山。

就在埋葬景帝时,有个太监叫王应顺的,曾建议让给已死的景帝穿上笨重的靴子,以防止来世步履轻盈作乱朝廷。英宗是个非常迷信怕鬼的人,听了点头赞成。于是便给景帝换上了一双笨重的靴子,并将两只脚紧紧绑住,以免他的鬼魂跑出来。一切搞好之后,英宗才批准下葬。

除去景帝后,还必须除去景帝的大臣,于是新皇帝便指控于谦和都御史王文,阴谋迎立外藩——远在襄阳(湖北襄阳)的朱厚骢亲王的儿子承大统,把于谦、王文二人逮下诏狱。

徐有贞跟于谦有私人恩怨,他提醒朱祁镇说:“不杀于谦,我们所作的事便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被判死刑。王文仍据理分辩,于谦叹息说:“这不是法律问题,也不是法庭问题,千言万语,又有何用。”二人同被处斩,家产抄没。

景帝葬后的第二年春天,一个漆黑的夜晚,英宗批阅完了奏折。倒在床上就睡着了。他刚睡下不久,蒙眬中似乎自己和妃子一起,在御花园中游玩,正玩得高兴,猛然发现有个穿着大皮靴的人,从一个大匣子中走了出来,也在御花园中漫游,大皮靴发出“咚咚”的响声。这时,这个穿着大皮靴的人发现了英宗,一个箭步冲上来,用手解下自己的腰带,冷不防套在英宗脖子上,越勒越紧,起初英宗还大声喊叫“救命”!喊着喊着就出不了声了。

皇后听见英宗在叫,急忙唤醒他,问及何事梦中叫喊?英宗把梦中情形讲了一遍。皇后说:

“皇上忙了一天,太疲劳,思想够紧张的啦,还是好好休息一下吧!待明天我去烧个香,许个愿,祭奠一下菩萨和列祖列宗,让神和祖宗保佑皇上安宁吧!”

说来也真巧,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的某一天,英宗真的发现有个穿皮靴的人在宫中出没,正待差人过问,这个人却不见了踪影,让太监到处寻找也没有找着。于是,英宗发出一道敕令,严禁民间穿皮靴,发现者严惩不贷。一时间,锦衣卫在城中四处搜查,把穿皮靴的人全都逮捕,关进了监狱。

英宗在这种恐慌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六、嘉靖:皇帝不问政事,奸臣严嵩当道

明朝很多皇帝大都信奉黄老“无为”之术,他们虽身居帝位,但从不关心政事,只醉心于求仙问道,祈求长生不老,大建醮坛,热衷祷祀;至于临朝听政,能敷衍就敷衍,将朝廷中的大事小情都交给一些宠臣代为处理。

明世宗—嘉靖皇帝走得最远的是嘉靖后的万历皇帝,在他执政的第十五个年头,即公元1587年以后长达30多年的帝王生涯中,他推行一种彻底的“三不主义”:不批奏章,不与群臣见面,也不再有任何反应。大约从1600年起,万历皇帝对内廷和外廷的日常工作都干脆不理;1603年都察院的13道监察御史有9道长期空缺;1604年国内几乎有一半知府的职位空缺。此外太监机构中如司礼太监这样重要的职位也一直空缺着。被逼无奈的群臣有好几次甚至跪在宫殿前齐声呼号,但最终也都徒劳无益。

明世宗,即大家熟悉的“嘉靖”皇帝,也是一个典型的“无为”皇帝。他一心修仙炼丹,不问政事长达30年。由于他不想握有权柄,于是造就了历史上一位臭名昭著的大奸臣——严嵩。让我们来看一看严嵩是怎样一步一步逼近权力最高峰的。

1.寻找靠山,严嵩苦练官场“厚黑功”

幼时的严嵩很有些小聪明,他的父亲是一位醉心于功名,而又久试不果的读书人,他把自己未酬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悉心栽培、苦心教养。孝宗弘治十八年,严嵩25岁时中了进士,一举成名,先被选为庶吉士,后又被授编修官职。就在他踌躇满志、雄心勃勃、渴望大展抱负、飞黄腾达的时候,一场大病,迫使他告病回籍,过起了默默无闻的隐居生活。严嵩隐居的十年间,正是刘瑾当权时期,朝野上下,一片乌烟瘴气,迫于形势,严嵩只得耐着性子等待机会。

刘瑾及其党徒伏诛以后,严嵩于武宗正德十一年北上进京,还朝复官。这以后的十多年里,他先后在北京、南京翰林院供职,虽然没担任过什么重要的官职,但宦海中的恶风险浪磨炼了他,他对权力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体验,同时,也学会了厚颜无耻、口蜜腹剑、欺下媚上的一套做官术。严嵩时刻不忘向上爬,他四处钻营,相机而动,一心想找个靠山、寻个门路。

同类推荐
  • 官规则

    官规则

    大官易当,小官难做。在古代官场上,大多数官员都属于小人物。他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他们可能一生都无法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都无法掌握大权,颐指气使。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往上爬的决心,因此他们不仅要有御下瞒下之术、中和同僚之功,更要深谙恭上之道。
  •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同时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就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出的理论概括和行动部署。本书坚持历史脉络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分九个专题从贯彻者、实践者、弘扬者、实干者、奋斗者、贡献者、参与者等角度阐述了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命题的重大意义、思想内涵、价值归依以及全面落实这一重大命题的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辅助读物。
  • 政务工作全书(下)

    政务工作全书(下)

    全面披露中国近五年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真实反映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若干动作,具体描述中国特色政治管理体制改革全过程
  • 西北军歌

    西北军歌

    祖国的大西北,神奇壮美,雄浑辽阔!这里沙漠无垠,戈壁广袤,高原耸立,雪山巍峨。在这里,改革开放的大潮奔腾不息,波澜壮阔;在这里,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像春雷滚动,震撼山河!这里军号嘹亮,步伐铿锵,战鹰翱翔,神箭劲射。在这里,一批批的有志官兵深深扎根,勤奋工作;在这里,一代代的祖国儿女默默奉献,顽强拼搏!本书的作者,长期在西北军营学习、工作和生活,多年以来坚持笔耕不辍,终于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培育出自己的劳动成果——《西北军歌》。它虽显单薄,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对西北军营的深情与厚爱;它虽显稚嫩,但言语之中却凝结着对部队建设的探寻和思索。这是一首赞美军营的诗,这是一曲赞美军营的歌!
  • 论自由

    论自由

    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一直是政治哲学乃至人文思想领域内享誉至高的作品,虽然篇幅不大,却是一部划时代的思想巨著,它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论述,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本书清晰地阐明了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个人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范围内,就应该拥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个性自由(行动自由),而这一原则的实施,有赖于对政府及社会权力的界定和限制,这也正是本书最早的中译者严复先生将其译为“群己权界”的渊源所在,这种思考对每一个迈向现代社会的国家来说,仍然至关重要。
热门推荐
  • 鹿狍子的勋衣草

    鹿狍子的勋衣草

    这部作品是鹿曦的处女座哦,不喜勿喷,康桑思密达。
  • 白日梦余年

    白日梦余年

    她遇见他,那个在酒吧里打着DJ的少年,在校园中冷漠却优秀的少年,无论哪一个身份,只一眼,便让她心动。她想“色授魂与,心愉于侧。”大概就是她的心境吧。因为他,她从只想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小透明,蜕变成一个拼搏上进的社会主义小青年,他和她,不知前路如何。
  • 国民男神宠入骨

    国民男神宠入骨

    【全文免费+宠文+短篇小说+阿笙原创】她是一个萌新小作者,一不小心在公众场合扑倒,并夺走国民男神的初吻。从此就被国民男神给缠上了,他把她当做女儿养,当做女儿宠,却把她当做未来媳妇看。而她只能深陷在被宠坏的道路上无法逃脱,听着他情深款款的对着她说:“苏柒柒,我余生所有的时光都会用来宠你。”一句话简介:苏柒柒,我余生所有的时光都会用来宠你。阿笙简介渣,所有美好甜宠的内容都在正文。女主苏柒柒,男主墨赫晨。不喜勿入。
  • 玩世天才

    玩世天才

    不可一世的嚣张,来到大都市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你们玩的是蛋,老子玩的是天下!齐皓如是说。就是这样一个少年,却是搅起一片波涛。命中注定有很多人会在其中飘摇,有女人,有男人,还有……(此书纯洁,非诚勿扰!)
  • 谁的青春不悔

    谁的青春不悔

    青春像一杯红酒.甘甜却又发涩.青春像棉花糖.甜到心头.青春像一杯牛奶.香醇令人回味.青春里有很多人路过.陪伴我们的确总是那么几个.青春的风景是青草和阳光的颜色.
  • 冰与火之龙王传说

    冰与火之龙王传说

    完本感言里的群号填错了,正确的是这个633,028,504遭巫魔女迫害的卓戈·卡奥,被熟读冰与火之歌的异世灵魂附体重生,与龙妈丹妮莉丝带着孵化的幼龙走出了火葬余烬。自此,马背上的王者改骑巨龙,自由贸易城邦,维斯特洛七国,绝境长城,永冬之地,厄索斯大陆.....通通在他的脚下。他是龙之父,他洞悉过去未来,他的孩子能焚灭一切,他让你跪下,见证巨龙的力量!!ps:这里是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的同人文,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
  • 天使也冷漠

    天使也冷漠

    她,天真浪漫,纯洁的有如天使一般,令靠近她的人不敢产生一丝邪念,唯恐亵渎了她的白。可是,那些都是假想,是骗人的。因为,扮无知,才会有更多的傻瓜上当。她的面孔天生下来就是骗人的,而她,就地取材。他,上学时,是好学生;工作了,是好好先生。没有脾气,没有个性,甚至没有爱心,可是他有钱,他就是那种穷得只剩下钱的人。直到遇上了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系共生

    与系共生

    少年叶枫偶遇系统叶枫:我想要新手大礼包系统:没有……叶枫:我想要你唱征服系统: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与系统共生,踏足原始星球,修真星球……最终却发现……
  • 唯我弑天

    唯我弑天

    苍天再大!唯我噬之!受名门正派迫害,陆风冒着十世不得为人的后果吞下灭世丹转生。“什么名门正派!什么正义!狗屁!我要变强!杀上天去!紫嫣,等我!”转生少年如何一步一步变强,如何从虚伪的名门正派拿回自己应有的一切?答案尽在唯我弑天!
  • 名侦探柯南:蔷薇的绽放

    名侦探柯南:蔷薇的绽放

    蔷薇的绽放或许只有一瞬,但却是那么美丽。她是21世纪的天才高中生药剂师,却无奈穿越。如蔷薇般的美丽,却只为一人绽放。期待这朵蔷薇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