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在中国现存的三百多戏曲剧种中,昆曲最为悠久,被誉为“百戏之祖”。
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昆曲与其它古老的文化样式一样承受着通俗文化的冲击。
然而张继青,自觉担负起保护文化的民族特色、探索传统文化存活发展之路的重任,不断增强昆曲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历代大量昆曲资料、文献的抢救、保护和整理,有着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特别是通过对经典折子戏的音像录制,记录和保存了自己积累的舞台表演艺术精华。
还有两本专著探讨,包括丁修询著的《笛情梦边:张继青的艺术生活》(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及中国昆剧研究会编的《张继青表演艺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她充分发挥昆曲表演艺术的特色,为戏剧界提供了珍贵的学习研究资料,为昆曲的传承做了大量的工作。
人才培养
张继青原名忆青,一字之改,含意很深。
“继”字是她专攻昆剧后与继字辈同学一起改的,意味着将昆剧事业继承下来,革新发展,永传下去。
张继青致力于昆曲的传承、推广,积极投入到青年演员传、帮、带的工作,曾亲身传授指导过许多昆曲后辈,当中包括苏州昆剧院的王芳、陶红珍、顾卫英、沈丰英、刘煜,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徐云秀、孔爱萍、单雯等一批南昆旦角接班人。
2003年,在台湾白先勇先生的敦请下,张继青答应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指导。
青春版《牡丹亭》既是年轻人演给年轻人看的戏,也需要昆曲表演艺术中正宗、正统、正派的格调,这是白先勇在策划青春版《牡丹亭》时的指导思想,因此白先勇先生坚持要求苏昆的学生一定要依梨园行旧规拜师,于是,该剧遴选的主要旦角演员沈丰英、陶红珍、顾卫英等三人均拜张继青为师,剧中小生柳梦梅的扮演者俞玖林也拜师于著名昆曲小生汪世瑜门下。
2007年2月,江苏省文化厅希望张老师在南京也选定一名正式弟子,张继青想一想说:“那就单雯吧,这孩子不错。”
就这样,18岁的单雯成了张老师的学生。2007年2月7日和2012年6月30日,张继青分别在江苏省文化厅和文化部国家昆剧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的安排下,两次接受了沈丰英和单雯的正式拜师仪式。
2015年10月13日,在国家昆剧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办公室主办的第三届“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中,顾卫英、沈国芳和刘煜也向张继青行了正式拜师礼?。
2016年10月18日,江苏省剧协主办的“一脉相承——张继青传承专场”在江苏省文联小剧场上演,虚岁已79的张继青代表作“惊梦”“寻梦”“痴梦”分别由来自南京、苏州、北京的三位著名弟子单雯、沈丰英、顾卫英表演。
2018年10月,“紫金文化艺术节”在南京举行,八十高龄的张继青携弟子单雯同台演唱《牡丹亭-游园》当中的皂罗袍一曲,这是张继青告别戏曲舞台前的最后一次登台演出。
个人荣誉
张继青从14岁开始学习戏曲表演,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昆曲事业。
1960年获得全国文教群英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0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4年首届梅花奖榜首;
1986年获得法国维洛班尔市荣誉市民称号;
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日本山本安英基金奖;
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文化部授予“长期潜心昆剧事业成绩卓著艺术家”称号;
2004年被台北国际昆曲研讨会授予“昆曲祭酒”荣誉称号;
2006年获得美国纽约华人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201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紫金文化荣誉奖章”。
张继青以优异的成绩和朴实无华的作风,成为了一名中国昆曲艺术表演大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的发展及传承,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把一生都献给了昆曲,为昆曲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物评论
张继青是建国后培养成长的第一批昆剧继承者中间的杰出代表之一,先后师承沈传芷、姚传芗、俞锡侯等昆曲表演名家,专工南昆旦角。
代表作有《牡丹亭-惊梦》《牡丹亭-寻梦》《烂柯山-痴梦》等,人称“张三梦”,其表演细腻,唱腔优雅,被誉为昆曲皇后,旦角祭酒,是公认的中国昆曲艺术表演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