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
涌吐痰食。
“组成”
瓜蒂、赤小豆各等分。
“服用方法”
上二味,各等分,异捣筛,合内臼中,更治之,别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一钱币,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方义分析”
瓜蒂散功效:涌吐痰食。本方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的原则制定,以吐法驱除停留胃脘之宿食冷饮、阻滞胸膈之痰涎积饮等实邪。瓜蒂味极苦,有涌吐、祛湿消水、祛湿退黄等作用。赤小豆味甘酸,利水除湿。两药配伍,具有酸苦涌泄之功。豆豉轻清宣泄,解热除烦,载药上行,更助涌吐之力。且赤小豆、香豆豉二药合用借谷物以保护胃气,使不致影响饮食也。
主治上脘宿食或胸膈痰涎等。其症可见食不下、胸脘痞满、恶心呕吐、便秘、尿黄、黄疸、头痛、烦躁、狂妄、抑郁、突然昏倒、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上脘部拒按等。但必须具有停食的事实,或有吐出为快的感觉,或有痰和热相兼的症状,脉必须浮而有力。
具体用法:甜瓜蒂(炒黄)、赤小豆各等分研末,分别捣细和匀,每服1.5~3g,用淡豆豉10g煎汤送服。必要时可以干净鹅毛探喉取吐。得畅快呕吐后,立即停药,不可多服。
本方涌吐之力峻猛。若用之得当,收效甚捷;用之不当,最易伤人,因此体虚、失血之人应当慎用。
“方歌”
瓜蒂散中赤豆豉,逐邪涌吐堪称奇;
实积寒痰填上脘,胸中痞硬脉弦迟。
饥不欲食手足冷,欲吐不吐无宁时;
此皆瓜蒂之见证,亡血虚家切忌施。
“历代论述”
汪苓友《伤寒论辨证广注》:“此条证,乃厥阴病用吐之法也。病人者,厥阴病之人也。言病则气上撞,心痛之义已该其中,厥冷而但云手足,乃厥之微者也。厥则阳邪内陷,脉不当紧,今则脉乍紧者,知邪气仅结于胸,未入于胃,故邪结,故脉紧也。邪在胸中,故心下满而烦,胃无邪故饥,不能食者,胸邪窒塞,于食有碍,故虽饥而不能食也。仲景法,邪在胸中者,宜吐之,故与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柯韵伯《伤寒论注》:“手足为诸阳之本,厥冷则胃阳不达于四肢。紧则为寒,乍紧者,不厥时不紧,言紧与厥相应也。此寒结胸中之脉证。心下者,胃口也。满者胃气逆,烦者胃火盛。火能消物,故饥;寒结胸中,故不能食。此阴并于上,阳并于下,故寒伤形,热伤气也。非汗下温补之法所能治,必瓜蒂散吐之。此塞因通用法,又寒因寒用法。上条是阳明中风脉证,此条是阳明伤寒脉证。上条是阳明小结胸,此条是阳明大结胸。太阳结胸因热入,硬满而痛为有形,故制大陷胸下之。阳明结胸因寒塞,硬满不痛为无形,故制瓜蒂散吐之。”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瓜为甘果,由熟于长夏,清胃热者也;其蒂,瓜之生气所系也,色青味苦,象东方甲木之化,得春升生发之机,故能提胃中之气,除胸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药,故必用谷气以和之。赤小豆甘酸,下行而止吐,取为反佐,制其太过也。香豉本性沉重,糜熟而使轻浮,苦甘相济,引阳气以上升,驱阴邪而外出。作为稀糜,调二散,虽快吐而不伤神,仲景制方之精义,赤豆为心谷而主降,香豉为肾谷而反升,既济之理也。”
吴谦《医宗金鉴》:“瓜蒂极苦,赤豆味酸,相须相益,能疏胸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也。而佐香豉汁合服者,藉谷气以保胃气也。服之不吐,少少加服,得快吐即止者,恐伤胸中元气也。此方奏功之捷,胜于汗下。诸亡血虚家,胸中气液已亏,不可轻与也。”
“现代研究”
1.实验研究
(1)瓜蒂含甜瓜素及氰苷类植物毒。氰苷类成分水解后可产生氢氰酸,氢氰酸毒性很大,对咳嗽中枢有麻痹作用,微量有止咳功效,服用过量即可中毒。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甜瓜素刺激胃感觉神经后,反射兴奋呕吐中枢而引起呕吐,服用过量则损伤心、脑、肝、肾。
(2)贺氏等实验证明,瓜蒂散可升高大脑皮层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瓜蒂的主要成分是甜瓜素,动物实验证明其能刺激胃黏膜的感觉神经,反射性兴奋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2.临床研究
(1)毒物中毒的抢救:利用瓜蒂为吐剂第一要药,治疗毒物停留在胃内的中毒早期,具有很好的疗效。吕氏等以甜瓜蒂为主,佐以升麻、甘草制成瓜蒂升麻汤,58例瓜蒂升麻汤组患者中,56例服药后3~5分钟开始呕吐,呕吐5~8次,平均20.7分钟,胃内容物完全澄清无味;58例洗胃组患者平均46.40分钟胃内容物澄清;56例温开水引吐组中40例呕吐,16例仅恶心无呕吐,后改洗胃。经x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瓜蒂升麻汤组催吐效果优于其他两组。
(2)常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头痛、慢性乙肝、肝硬化、慢性鼻炎、中枢性呃逆、糖尿病、酒精依赖症、脐湿等治疗。
“病案分析”
某男,二十岁,晚饭后半时许,卒然腹痛,入于阴囊,阴囊挺胀,其痛如剜,身为之不能屈伸,阵阵闷乱,叫喊振伏。诊之,其脉弦,三动一止,或五动一止。四肢微冷,腹热如燔,囊大如瓜,按之石硬也。病者昏愦中,愀然告曰:心下有物,如欲上冲咽喉者。以瓜蒂散一钱,涌出寒痰一升余。次与紫圆三分,泻五六行,及其夜半,熟睡达天明,前日之病顿如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