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沟,位于中宁县鸣沙镇养马村与二道渠村之间,是两个行政村的自然分界线。沟为南北走向,发源于同心县东部的罗山山脉。起初由两股涓涓细流汇集成小溪,一路蜿蜒曲折,千回百转,穿越荒山野岭、沟壑峡谷,自南向北流经红寺堡、乱泉子、大河子水、何家湾、养马湾,最终在二道渠村北汇入南河沟注入黄河,全长106.6公里。一路上又汇集了众多的溪流山泉,水量逐渐增大,沟内常年流水不断,流量为0.3立方米/秒。但遇雨季汛期,集水面积达1064平方公里,流量便猛增至300~400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达990万立方米。此时的小溪变成了汹涌的山洪,沿途奔腾咆哮,势不可挡,将两岸山体冲刷成了一道深约几十米,宽达200米的大山沟。洪水挟裹着大量的泥沙,直冲而下,如暴怒的黄龙,威力无比,将黄河南岸的中宁大地拦腰冲为两段,一头扎入了滔滔黄河,奔向了遥远的大海。
七星渠是中宁境内一条最大的引黄自流灌渠,开挖于汉武帝时期。渠口在中宁西端的泉眼山下,相传有清泉七眼,形若列星,因此而得名。渠道最初不长。“自渠口至渠尾二十二里,支水灌田二百二十三顷八十亩”。明代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西路同知韩洪珍主持将渠口上延了三里许。此时的七星渠渠尾已延长到了鸣沙,全长达70里,使中宁黄河以南鸣沙以西的大片土地得到了浇灌,粮食连年丰收,农民得七星渠之利,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
可是,鸣沙以东的大片土地因得不到灌溉,盐碱遍地,一片荒芜。主要原因是红柳沟又深又宽,七星渠无法跨越,渠水难达彼岸。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宁夏道台钮廷彩决定架设红柳沟渡槽,将七星渠水送往白马滩,扩大水浇地面积,使红柳沟以东的广大人民也能过上好日子。他实地察看,相度地形,亲自主持在红柳沟上修建了五孔环洞,然后在环洞上架设渡槽,让沟水自环洞下北流,渠水从环洞上东行,最终将七星渠水顺利引到了白马滩,增加新田4万多亩。大批背井离乡外出逃荒的群众纷纷返回了家乡。人民为感钮道台的恩德,盖庙塑像,为他建立了生祠,四时朝拜。
但是好景不长,环洞渡槽建成后,用了不到二十年,就被一次特大山洪冲垮了。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又在环洞的上游新建了环洞,不久又被山洪所毁,二十年间屡修屡毁。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又总结经验,改变修建方式,在上游的塘马窑修建暗洞过水,避免了山洪的正面冲击,被毁频率降低,使用年限得到了延长。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知县王树楠和渠绅王祯又采取新工艺,修建了一个“倒虹木洞”。既用油松做了一个高2.2米,宽5.5米,长50多米的木质管道,如彩虹倒置,埋于地下,洞上覆以石板,使山水从洞顶石上流过,而渠水潜流于洞中。这个方法十分有效,使渠道安全运行了几十年。后来因为木材深埋地下强度变低,无法承受巨大的水压,冒水难止而废弃。
1956年4月,人民政府决定兴建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渡槽,彻底摆脱红柳沟山洪的破坏。工程首先在红柳沟的主河道上灌注地基,建起了两座主墩做为渡槽主跨的承重基础。然后架起一道拱形桥梁,如彩虹般横跨于河道两岸,12根长短不一的立柱牢牢固定着“彩虹”的拱顶,将巨大的渡槽高高托起。渡槽长108米,宽3米,高2米,设计过水量9立方米/秒,槽身距地面高达13.8米,凌空飞架,气势磅礴,高大雄伟,十分壮观。在渡槽的槽身北侧正中,题写着“红柳沟渡槽”五个大字,庄重醒目。槽身南侧,题写着“飞虹渡雨,溥泽桑麻,洪驯永固,久患今除,党政丰功,人民称颂”二十四个大字,将红柳沟渡槽的修建立意和功绩做了全面的概括。渡槽的上面,铺有面板、建有扶栏,可以通行,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工程于1957年8月20日建成。渠水在渡槽中滚滚而过,一直流到了牛首山下,滋润着万顷良田。
在新建的红柳沟渡槽西侧桥头,树立着一块石碑,题名为《钮公生祠碑记》。石碑刻制于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一月。碑文记述了钮廷彩带领民众修建红柳沟渡槽的艰辛经过,颂扬了钮公利国利民的丰功伟绩,寄托了民众对钮公功德的感恩之念,情意深长,文情并茂。同时,也为激励后人树立战天斗地,敢与大自然抗争,不畏艰难险阻,勇为万民造福的信念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如今,古碑新渡,相映成趣,为中宁大地又添了一道靓丽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