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习历史学出身的,编写一本严谨、通俗地介绍兰州历的书,向人们提供准确而又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的夙愿,也是一个史志工作者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幸遇兰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兰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有市文化出版局原局长王有伟的信任,令我参与《兰州历史文化》的编写、编辑工作,并承担丛书首册的撰稿,使我有机会了却一桩心愿。本书断断续续写了一年半的时间,期间经历了三次大的修改,最后一次修改几乎是重写了一遍。今能付梓,如释重负。
在兰州发展史上,穿城而过的黄河自古至今对兰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和兰州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民情风俗,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兰州历史文化,是以黄河文化为内核,融汇了丝绸之路文化、多种民族文化、多种宗教文化和多种周边文化的成分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兰州又是位居祖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黄河穿城而过的唯一省会城市,黄河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的61%是由兰州及其上游干、支流提供的,这使兰州有了“黄河之都”
的美誉。
各地历史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例如兰州,彩陶文化的繁荣晚于中原仰韶文化一千多年;当兰还处在齐家文化时期,中原已建立起了夏王朝;当兰州是羌文化形成时期,中原已出现了思想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直到明清,中国封建社会已发展到了晚期,而兰州则迎来了封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等等。因此,本书按时间顺序分期介绍兰州的历史,但并没有也没有办法套用通行的中国历史分期法,而是按兰州地域史发展进程和特征大致划分阶段的。这样做,既能反映兰州历史与中国历史发展总趋势的一致性,又有助于彰显兰州历史文化的地域特征。
本书以“河”为主线,分为八个部分,即“大河东泻文明初曙”、“控河为险金城为最”、“临河置州丝路中通”、“因河分治地扼南北”、“滨河成城藩都兴亡”、“依河为据西北中枢”、“长河上下烽火狼烟”、“以河为带铺锦堆绣”。每一部分内,以兰州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串珠”,记述兰州各朝代、各时期的建置沿革、城市建设、社会经济与人口、文化发展等内容。对其他各册详记的内容,本册不予详述,并力求使本册的内容成为读解其他各册内容的历史背景资料。
本书对明、清、民国写得相对详细一些,是因为这500多年是州历史文化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今天存留的兰州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化遗产绝大部分始于这一时期。同时,从晚清开始的兰州近代化进程对今天兰州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民国时期兰州历史发展的脉络目前尚未有人系统梳理过,因此,本书在记述中特别注意了这些方面。
另外,对1949年至2005年兰州当代历史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本书只能依据新编市志、统计年鉴、其他相关资料,从建置、经济、城建、文化等方面做了梗概式回顾,而没有专门记述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状况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虽然会使本书内容显得不够完整,但从整个书的性质和体例要求而言,只能这样处理。在写历史过程时,用了“解放——巩固政权——三大改造——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顺序,完全是作者从历史发展角度的理解,是否科学、准确,只待识者评说。
本书采用了大量最新的史志研究成果,除文中注明者外,另列“主要参考文献”于书后。关于兰州历史发展线索的表述,主要参考了《兰州市志·建置区划志》和《西北通史》,以及我主编的成人版《甘肃简史》、我参与主编的学生版《甘肃历史》、我撰写的《兰发展史》。关于兰州历史人口数,主要参考了《甘肃省志·人口志》
以及《兰州市志·人口志》的资料汇编,按照现代兰州行政区域范围做了适当换算、还原,与目前其他各书采用的史、志记载数不完全一致。例如西汉时兰州人口,按《汉书·地理志》的记载,金城郡13个县共有38476户、149648人。但当时金城郡只有6个县在今兰州,不能把西汉的金城郡等同于今天的兰州市。而今兰州的皋兰县属武威郡媪围县,今兰州的榆中县东南属天水郡的勇士县,据此换算今兰地区在汉平帝时的人口应为21520.7户、81054.9人。
本书的最终脱稿,是在多方面的研究、指导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首先要感谢兰州大学刘光华教授,他在主编《兰州市志·建置区划志》期间,对兰州历史,特别是建置沿革历史作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产生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后来,他又和其他专家、教授一道,完成了五卷本《西北通史》的编纂。西北师范大学王宗元教授在主编《兰州市志·自然地理志》期间,对兰州地质、地貌等实地勘察,并引用大量最新研究成果。此外,西北师范大学李清凌教授研究并著成《甘肃经济史》一书。上述著作是本书撰写的强有力学术支撑和主要的资料基础。感谢兰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本书稿的审读,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王有伟局长,在百忙的行政工作中,连夜审读书稿,提出了很多十分具体、中肯的修改和调整建议。也感谢这套书的全体撰稿人做出的积极协调、合作,使本册作为第一册,有了编写的明确方向。身为执行编辑之一的荣耀光从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协调、服务、联络和审读编辑工作,他的敬业、严谨令我钦佩。
本书部分历史人物画像选自甘肃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吴廷富主编的《甘肃历史名人画传》,也有的是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兰州晚报》社等单位提供的,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至于书中可能存在的错讹、遗漏自然由我本人负责,并愿接受读者的批评,希望今后有机会修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