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27800000001

第1章 序跋:张枣随笔集

销魂

柏桦一直是我佩服的诗人。说真的,他是我八十年代所遇到的最有诗歌天赋的人。他的机敏细致,他的善谈,他那一触即发的诗心,以及将迷离的诗意弹射进日常现实深处的本领,使每一个与他有较近接触的文艺人都获得了多益而久远的启示。我一直是受益者,所叹的是,我所能回赠的恐怕是少得可怜。这种慨叹后来一直掺杂着自责:九十年代始,我们每个人都坠进各自的深渊里,忙于自救,终于,“是什么东西让人受不了”(柏桦《自由》),他搁笔了。凭我们亲密的友情,万里之外的我当时能去阻止他,并试着逆转他吗?我为什么没去做,甚至没有察觉到他搁笔的决心呢?这种自责时常又被一个反问解释:生活如此广阔,人为何一定只有写诗呢?

但写诗的日子是销魂的,无以替代的。一九八三年秋天一个雨后的下午,在重庆歌乐山下,在我的那一小间研究生宿舍里,我和柏桦第一次结识。我内心多少次庆幸这次相遇啊。正是因为它,我猛然获得了一面无形的镜子,窥到了自身潜能,唤醒了亡命于诗歌的勇气。那之前,从一九七八年上大学以来,我独立写了五年诗,却总是落落寡合。我试图从汉语古典精神中衍生现代日常生活的唯美启示的诗歌方法,但在我家乡湖南,那弥漫着浓郁的楚文化日常微妙的地方,却完全得不到同代人的半点回应。先锋诗这些年不知为何一直与那片土地绝缘,虽然我的同学中涌现了一批如何立伟、韩少功、残雪、徐小鹤似的散文叙述艺术的革新者。当代汉语诗歌为何重点选择了四川、南京等地来显灵,这是一个大谜。

柏桦的《左边》正是给我们讲解这个谜。从他特殊的讲述角度,我们首先可以体悟到,所谓“后朦胧诗”从一开始就是一场以纯美学变革为内涵的运动,它的始作俑者是“文革”后第一、二批(七七届,七八届)招收的老大学生,继之是后来六十年代初出生的年轻一些的应届生。虽然八十年代初这些诗人的历史记忆、用词措语、交流结社等方式也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但在写作中却基本上没有选择正面的对应,而是沉湎于发明一种新颓废,来点染写作冲动和青春的苦闷。加之当时在社会角色上,他们有天之骄子的骄傲感,校园里又有对专业态度的鼓励,因而诗意的卓越,而不是对文本的一呼百应的社会效应之企盼,便成了首要的选择,成了新类型反叛者成功的标志。

柏桦是广州外语学院英文系七七届的学生,是“后朦胧诗”最早的创造者之一。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如果说北岛是早期“朦胧诗”的主要代表的话,那么柏桦无疑是八十年代“后朦胧诗”最杰出的诗人;如果北岛给了晚几年出道的柏桦不可磨灭影响的话,那么柏桦对八十年代的南方地下诗界的影响亦是深入而广泛的。一北一南,一前一后,他们作为角色确实有某种对称。我们若拈出北岛的《回答》(1978年)作为其早期代表作,以此来比较柏桦的前期力作《表达》(1981年),我们又能看出两者作为不同的诗学宣言的一种对称:虽然两者都是关涉言说的,但一个是外向的,另一个却内倾;北岛更关心言说对社会的感召力并坚信言说的正确性,柏桦想要的是言说对个人内心的抚慰作用和质疑表达的可能。柏桦在本书中处处流露出对早期北岛的倾慕之情,但他却顺利地转化了影响,一开始就在写不一样的诗。看来,明智的作家接受影响时就在学会回避某些东西,或者说,最好的接受某种影响的方式就是不去接受这种影响。柏桦典型地代表了“后朦胧诗”诗人的这种明智的策略,而诗意的提高就是不断地去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柏桦在书中很是慷慨地抖露他写作的一些秘密,一些重要而奇特的诗篇诞生的始末。这些细节贯穿全书,是十分引人入胜的。我记得十六年前,在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六年那段似水韶光里,我们俩最心爱的话题就是谈论诗意的机密。当时,他住重庆市郊北碚区,我住市区里沙坪坝区歌乐山下的烈士墓(从前的渣滓洞),彼此相隔有二三十公里,山城交通极为不便,为见一次面路上得受尽折磨,加上他被一个极制度化的女人管制,不能动辄就出门疯癫,我呢功课也忙,有时个把月才能见上一面,因而每见一次面都弥足珍贵,好比过节。我们确实也称我们的见面为“谈话节”。我相信我们每次都要说好几吨话,随风飘忽;我记得我们每次见面都不敢超过三天,否则会因交谈而休克、发疯或行凶。我们常常疲惫得坠入半昏迷状态,停留在路边的石头上或树边,眼睛无力地闭着,口里那台词语织布机仍奔腾不息。我那时真能想象梵高为什么会割下一只耳朵来,那很容易。在那种情境中,若谁向我们要大拇指,我们就可以给谁,这样可以少一点小累赘。我劝告任何人跟一位真正的诗人聚会都不应该超过三天,事实上,好朋友相聚就是不该超过三天,否则会出事。

那絮叨不绝的话题只有一个:诗。诗如针眼,肉身穿过去之后,别有洞天,这个世界都是诗,一草一木,一动一响,人与事,茶杯,耳机,二胡,老太婆突然像少女似的奔跑,童年,灯芯绒上衣,体育老师的寂寞,一个胖官僚白胖胖却小如花生米的阳具,会哭的门,古代的吊桥,女邮差与月经的某一天,艾略特的荒原与阳痿,灯泡里电的疼,大师的相通(比如邓小平天生能看懂毕加索),古今不薄,东西双修。一切一切都是诗。没有这种境界的人,终究不可为诗。十年后,柏桦在一九九三年歇笔前最后那首叫《选择》的诗里,他骄傲地唱道:

他要去肯尼亚,他要去墨西哥

他要去江苏国际公司

年轻时我们在规则中大声尖叫

今天,我们在规则中学习呼吸

啊,多难啊,请别吵了!

让我从头开始练习

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

这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

肯尼亚,墨西哥,江苏国际公司

这就是诗,请选吧,这全是诗

我们在规则里不知疲倦地练啊练,销魂在练习中。时光流逝,全不察觉,竟接近了回忆的年龄。我们曾好像是在竞赛着什么,凭虚指点,彼此能指哪到哪,不甘落步,经一番心灵的遨游,最终又能落实和复原到生命实在的事理中。落实和复原到事理,我坚信诗的最终意义;而给人一种貌似脱离事理的虚无的翱翔之激荡,乃诗意也。柏桦谦卑地既叫我们飞,又叫我们活在事理中,而诗的事理就是生活的事理。柏桦,你必须再写下去。

“世界是一种力量,而不仅仅是存在”[1]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1955),一八七九年十月二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市。大学时就读于哈佛,后在纽约法学院攻读法律。一九〇三年毕业后,先在纽约干了十几年律师工作,一九一六年进入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意外事故保险公司,一九三四年出任公司副总裁,一直干到退休。在这个公司的高职位上,他的兢兢业业,他的条理分明,他丰富的内心和隐忍的语言分寸感,不仅使他能够轻松打理公司必要的日常事务,也使他在诗歌这个超级虚构的美丽事业有所成就。他使我们相信,诗歌就是一种因地制宜,是对深陷于现实中的个人内心的安慰。

史蒂文斯大学时代已开始写作,二十四岁时,他的四首作品得以在美国著名的文学杂志《诗歌》上发表,并获该杂志的战时诗歌特辑奖。这些使得他的同事和客户对他稍稍有点另眼相看,也多了一份对他的尊敬。但在文学专业圈里,基本没有人关注他,更没有人想到,一个未来的诗学大师,一个企盼承传美国诗歌传统,在新时代重新发明所谓“美国崇高”的双面人,正在悄悄地坚韧地工作着。

一九二三年,四十三岁的他出版了他第一本诗集《簧风琴》(Harmonium),十几年后才出版他第二本诗集《秩序的观念》(Ideas of Order,1936)和组诗《弹蓝色吉他的人》(The Man with the Blue Gitar,1937)。一九五〇年出版《秋天的极光》(Auroras of Autumn)。一九五五年,他七十六岁,因癌症屡次接受住院治疗,嗅到死之临近,才不情愿地出版他的全集。可见他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诗人,一个耐心的循序渐进的大师,一个羞于诗歌的外在名望而只沉溺于“语言之乐”奇异的享乐主义者,一个精致的浪费者。

在早一些的诗里,史蒂文斯似乎爱用两种颇有差别的语式说话,一种偏向讥讽,甚至在不少人的感受中,是恶意。这类语式的诗一般显得怪异,奇想迭起,用词忽儿粗俚,忽儿艳俗,一种雅皮士的姿态讥讽自身的出格和与世界的格格不入,因而在元诗层面上也就故意摆出反诗的派头,来渲染对温雅守旧的写作的不满。另一种语式是抒情而崇高的,同时洋溢着康德式的明朗圆润的理性,散发出西方古老的诗哲同源的明晰观念,这类作品有《黑的统治》《雪人》《坛子轶事》《看一只黑鸟的十三种方式》《胡恩宫殿里的茶话》《我叔叔的单片眼镜》《星期天早晨》《彼得·昆斯弹琴》《十点钟的幻灭》等等,它们一般更受学院批评家如布鲁姆(H. Bloom)、文德乐(H. Vendler)、米勒(J. H. Miller)、克尔莫得(F. Kermode)等人的关注,也成了他们用以演绎自己诗学理论的经典原本;在世界文学范围内,这类作品似乎也流传更广,一般也被读作是与史蒂文斯晚期创作,或者说典型的史蒂文斯,共生同构的一部分。

史蒂文斯坚称想象力是对诸神隐遁后之空白的唯一弥补,是人类遭遇世界时的唯一可能的安慰,“上帝即想象力”(《徐缓篇》)。当想象力作用于现实(reality),现实便从其单纯的事实显象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猛虎,可以杀人”,成为“狮子,从天空跑下来饮水”,成为鲜活的动力,成为我们的紫气缭绕的气候:

莫以为我在紫气缭绕中穿越

所谓极至的孤单并降落西天,

我就会少了一点我自己。

我胡须上亮闪闪的膏药,

不绝于耳的颂歌,大海在我内部的

潮涨潮落,这些不算什么吗?

我的心境下着金色的香油之雨,

我的耳里回旋着颂歌的听觉,

我自己就是汪洋大海的罗盘。

我自己就是那个我漫游的世界,

我的所见所闻皆源于我自身;

那儿,我感到我更真实也更陌生。

(《胡恩宫殿里的茶话》)

可见,想象力作为主体,穿透万物,占据现实,成为“汪洋大海的罗盘”和世界的慧心(mind),使生命趣味盎然,同时也拓展了主体的真实,给主体带来获得真实的陌生的惊异感。同样,《基围斯特的秩序观世界》一诗里,那个用歌声缔造大海和世界的女歌者,也庆典似地宣告“世界从来就是她唱出的世界,对她而言,绝非它物”。如此世界,因为吐纳着“更恰切的微妙,更清晰的声响”,才秩序井然,因为有着“香门之词,隐约被星空烘托”,才令人迷醉,也才值得栖居:

罗曼·费定南兹,可否告诉我

这是为何:当歌声结束,我们

回城,那些荧灯,那些

停泊的渔舟的灯火,面对

空中跌落的夜色,竟然

把握了夜,分配了夜?竟然

摆布出火树银花,安排,

加深,甚至迷醉了夜。

读者应该留意的是,史蒂文斯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坚持了浪漫主义以来想象力的崇高,而且还在于他坚信现实世界之事实性和事理性的崇高。“世界的迷人之处正是世界本事”(《徐缓篇》),而世界本身就是最终的价值和诗歌(想象力)最高的理由。尽管现实能够升腾跃进成“秩序的激昂”,但诗歌却不是现实的对立物,而是它的内蕴物。也就是说,史蒂文斯对想象力的一切赞颂,都可以毫厘不差地被换置到现实本身。因而,现实就是想象,世界不自外于诗歌,词就是物,写作就是生存,而生存,这个“堆满意象的垃圾场”,才是诗歌这个“超级虚构”的唯一策源地。史蒂文斯一生追溯的诗意,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长篇组诗《超级虚构笔记》和《弹蓝色吉他的人》,连同他的经典短诗和诗学文论,无与伦比地聚焦和演绎了这个迷人的核心主题。其一贯性和不屈不挠的表达意志,让人惊叹。诗人心智之丰满隐密,处理手法之机敏玄妙,造境之美丽,令人艳羡和折服。

2008年4月,北京

自己的官方[2]

中国百年新文学的成绩,恐怕跟作家们自己动手办杂志有关。细细想来,许多文学风波,新人的高调登场,流派的异军突起,都离不开这块自己的园地。的确,周作人是有洞见的,《自己的园地》首先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发声的自由。香花毒草,怎么都行,后果自己负好了,大不了就是别人不睬你,自己出不了名。因而,有人播撒闲适,有人玩弄幽默,有人细说启蒙,有人呼啸革命,也有人沉迷于忧郁与私密……这种多声部的热闹,难免携带了浅薄的后遗症,而基于个体的丰富性,也是我们的好传统。

在八十年代的校园,自办杂志的情形可谓风起云涌。那时,“文革”刚结束,文化领域一片荒凉。大多数“老”作家,历经极左的折腾和“文字狱”的恫吓,都已失语或只会呓语。所谓伤痕文学,抱怨的是别人,修饰的是自己,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当然也满足不了当年大学里的“才子们”的要求。今天有头有脸的作家,大都出自那时的高校,大都是编学生刊物的能人。那时自办杂志,带有点“不屑”的味道,也就是,不屑看那些弱智无趣的东西。既然好的文字读不到,就只好自己写;既然发表要经过层层编辑们的鼠目寸光,就还不如自己编印。那时候是油印,甚至刻印,是躬腰费眼的手工活,很有劳动之美。伏案凝神的睫毛,迷梦的额头,理想的眼神,疾书着舞蹈着的手指,伴随着清香油墨袅袅的虚幻,写作的青春转瞬逝去,也给我们这代写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回想起来,那时候办杂志还要有点胆子,因为有一点风险。那时,改革刚刚起步,自由还很迟疑,加上汉语文从来有点官气,而官方又不知道什么是好文学,所以,看到你们兴冲冲地自造文学,领导是很不高兴的。现在几乎不一样了,连领导都要看好文学,引用好句子,展示好品味,加上忙于拼经济,当然也就不介意你们私下办杂志、以文会友了。不过,你们要卖文,还是要申请官方书号的。

那个时候事情要峻急一些,我记得我自己就常常遇到麻烦,要不就是缠问你这句诗为何这么怪,那句诗到底是啥意思;要不就要没收杂志和手稿,还要找你长谈。那时候我是害怕的,不过,我的对应还算体面:常常是撒腿就跑。记得一个黄昏,我正在窗口抒情,抬头瞥见一个领导和另外两个领导模样的陌生人朝我宿舍走来,而我的一个同学(现在是一个优秀的日语学权威)跑来说,他们来找你谈话。我抓起一把牙刷就夺门跑了,到柏桦家躲了几天,再回来也就没事了。不过那时也有好领导,我的校长杨武能,今天你们读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最好版本,就是出自他的译笔。他喜欢诗,也喜欢我写的那类现代诗,自己也写一点,时常降身到我的斗室(那时研究生是两人一间),把盏谈诗。有醉意的时候,他爱咧嘴笑,爱用衣角擦眼镜片,也喜欢笑眯眯地盯着我,用四川话说:跑,在中国,你哪儿跑得掉嘛!不过,还真是,有的事最好就是撒腿就跑。一刹那,我有个幻觉,好领导就应该是个诗人呀!

好领导也好,坏领导也罢,其实都跟文学无关。文学其实是写自己的,是去发现自己的真实。好的写者漫无目的,不求闻达,只愿表达。生存美得难舍,虚无饱满而绵甜。好的写者当然会面对生存,去讨索一个完整的自己,或许,还有一本完整的自己的杂志。

2009年3月14日,北京可以居

庆典[3]

黄珂,重庆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生,现居北京。

黄珂的身上有一种罕见的独特:经历的大小事特别多,也很剧烈,仿佛有九条命似的,既活出了许多的身份,也遭遇了无数的突然。他少年时没想到自己会当知青下乡,闲置在农村时没想到有机会进校学医药专业,学了药却又以大提琴手的身份被招入文艺团,转眼又搞写作,办医药报,拍“太阳神”广告,折腾地产,到新疆种彩棉,迁居京城当寓公……他身上这么多的“他者”如此变幻莫测,足令忙于规划稳定前途的人们望而生畏。

黄珂九十年代寓居北京,挣钱之余,常炒几碟小菜,聚二三好友小酌。久而久之,没料到自己身上有个“烹调大师”绽放,私家烹制的东西越来越好吃,上黄门来寻口福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以至于几乎夜夜都门庭若市。常常是一大群陌生人老熟人似的热闹在餐桌上,而且是越吃人越多,得不断地拼长桌子,见缝插针地添椅子。年复一年,日日如此。这幅夜宴图,当然也惊动了京城的媒体,CCTV的好几套节目都接连做了专题,北京台也跟进,接着是凤凰卫视和各省级卫视。平面媒体也趋之若鹜,而且都预留了追踪报道的权利,仿佛人间果真有不散的筵席。于是,客人们常常看见自己在镜头里边吃喝边接受访谈。而黄珂呢,也没料到自己竟是这样出了名,而且是名满天下了。

媒体的立意当然是消费,消费传奇,消费奇异,传播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共同的无奈的角色感和扁平感,以带给人们彼此间些许虚拟的比照和隔膜中的呼应。媒体是要构建一个貌似完整光鲜的画面,否则难以被大众消费;而现实中人们之间的真实取暖却是片段的、短暂的、难以逗留也不可多得的,这是因为我们真实的日常是一个无词讲述的艰辛故事。

如果有了那些讲述的词,那么,我们的日常就会有一种风格。而如果有了风格,我们的日复一日就不再只是重复某种幸存,而会跳跃升腾,变成节日的庆典和狂喜。人们来到黄门,食指正要揿响那门铃的小按钮,或许都以为正在揿响那个庆典的魔词吧。门永远会打开,一个空间展现,一个好的空间,既有私密的温暖,又有公共的开敞。说它是一个乌托邦吧,当然是,可它还要比乌托邦好一点点,因为它步行或驭车可至,可果腹、可悦口、可多嘴,正是“和谐”两字的拆字意,而且一点也没有麻烦。也因为这乌托邦的建筑材质是水泥的,外表与我们盘踞的水泥丛林没有区别,它内部却隐藏着反枯燥的风格元素。人人来到黄珂家,对主人的称呼各异:“黄总”“老黄”“黄哥”“珂娃”“干爹”“伯伯”“黄爷”“黄老师”。其实啊,大家都在说:嘿,节日!如果我们汉族的传说中有一个随意缔造节日的好哥们儿,他的名字恐怕就是叫“黄珂”。

我们这本书汇集了一些生动而真实的词,试图夸奖一个人、一种风格和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因地制宜的美感。黄珂有效地布置了一个自己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即使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那样的现代生活批判者,也不会像蔑视我们那样把黄珂划入客体化了的符号之列,而会称他是“象征意义的承担者”。因为,在我们看来,黄珂引起了一场舌头的革命而重新占领了日常。

在这本书里,朋友们情趣不一,发声方式也不同,我们不妨大致按古代叙事记人的类书那样,成全这本书的体系:释义、痛饮、旁观、记趣、食色。这里有对黄珂深邃的辨析,有对他日常的质疑,有低级趣味的戏言,有《浮生六记》似的记趣,也有颓废中的思索和亢奋里的憧憬。作者们大都是好写手、真名流,可谓群贤毕至。他们也都是黄珂的好朋友,都想赞赏他这个“四川好人”,都觉得自己在自己的角色中活得零碎,活得累,而在黄珂家玩,都开心快活,都分了一羹庆典,都从心里感激黄珂。

所谓历史,无非是今天鲜活的日常细节。张三李四的日常和黄珂的日常,都平凡得特殊。一个不请客的人跟一个天天请客的人都是特殊的,或者说,都是平凡的。而如果得到图文并茂的临场记录,就能还原事情的事理性,给未来聪明的读史者一个合情合理的想象和研判的空间。我们观史,往往哀叹事理之阙如和意识形态之充斥,大事中无小事之辨,小事中无情理之析,尤其是近代史,中国人主体成长和应变的痕迹其实已被虚假的宏大叙事所遮蔽。其实我们不了解五四运动,也不了解“文革”,因为我们缺乏对一个主体人的日常事理的鲜活记录。流年似水,未来早已来临。今天我们想做一个类似的记录,算是奢侈吧!

承蒙朋友们厚爱,让我做本书主编。而本书之立,得感谢新华文轩出版事业部的大气和本书策划人、责任编辑杨长江先生的眼力,也感谢美编为书中丰富的图片所作的文字配置。

2009年5月18日,北京可以居

同类推荐
  • 鲁迅杂文集

    鲁迅杂文集

    重读鲁迅的文字,唤醒忘记战斗的自己鲁迅是一位战斗者,他用文字呐喊,用批判的态度剖析人性,写下撞击心灵的文字。杂文在鲁迅一生的创作中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位置,杂文是鲁迅创作的主体,忽视杂文也就忽视了对鲁迅的认识和评价。鲁迅杂文,堪称作者本人的心理传记鲁迅有一种特殊的眼光,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的地方,他一眼看出内情,揭示出问题,让大家大吃一惊。在鲁迅的杂文中,你既能看到一个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鲁迅,又能看到一个自我拷问、自我挣扎的鲁迅,同时还能看到一个自我疗伤、走出绝望的鲁迅。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杂文名篇悉数收录鲁迅杂文或凌厉泼辣,或锋芒毕露,或幽默犀利,或沉郁诙谐,以文学的形式表达着深刻的生命体验。本书收录《杂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58篇鲁迅杂文名篇。
  • 西西伯利亚笔记

    西西伯利亚笔记

    纪实文学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状态,是任何文学校式的在任何年代的发展无法比拟的,这令人欣喜,也令人忧虑。欣喜的是纪实文学无、论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形式的创新的变化、出版的速度和规模以及读者的接受和反应都已经在文学界和出版界一马当先。忧虑的是过快和过度的膨胀容易形成泡沫,而泡沫是不会结出果实,留下种子的。
  • 睡月

    睡月

    《睡月(一本写给未来的诗)》汇聚诗人全部心血,作者以汪洋恣肆、绚丽无匹的想象力,岳中炼玉、渊薮识珠的洞察力,营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灵感世界。诗中的主角除人以外,还有神祇、星辰、河流、鸟兽、花木。
  •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是作者精选《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一些著名的篇章,如《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黄州突围》、《山庄里的背影》、《宁古塔》、《十万进士》、《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等,精心加以修订,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改写或重写,较之此前出版物,本书文字更为精准。
  • 爱在纸上,静水流深

    爱在纸上,静水流深

    渐渐地,我的眼前徐徐展开一个素淡的世界:清可见游鱼的小河水、河岸那只方头渡舶、碧色排挞的竹篁、桃杏花里的沽酒小层、温煦日光下的紫花布,这一切,在启承转合、清丽单纯的文宇里,如一首潺湲的诗,不动声色地,在午夜里,绾结成一个静水流深的梦境。
热门推荐
  • 左边狂

    左边狂

    90岁的孙尧躺在床上,巴洛特利问他:“孙,想吃点什么?”孙尧摇了摇头:“没胃口!”“起来看球不?”“没兴趣!”“哎!听说曼联又崛起了一位出色的右边后卫!”巴洛特利叹息道。孙尧猛然睁大眼睛:“快,扶我起来试试,我去过过他!”~~~~~~~~~~~~~~~遥想当年,他行走足坛,左路成狂!【全书完结】
  • 天之邢

    天之邢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个少年纠结着上古的仇劫!看他如何一步一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人一半妖的故事
  • 问鼎洪荒之紫龙至尊

    问鼎洪荒之紫龙至尊

    傲视苍穹挥白刃,笑问诸族试胆魂但凭三尺碧血剑,君临天下不称臣
  • 不死玄皇

    不死玄皇

    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废物怎样?垃圾怎样?只要你弄不死我,风水轮流转,就等死吧!
  • 神剑苍茫

    神剑苍茫

    一柄漆黑剑,一道虚空门。一个少年郎,一群靓红颜。一世千变幻,终成湮灭枯。一路激情,一生风流。剑出八荒灭,剑合万物生。神剑在手,天下我有。
  • 少年派之青春会有遗憾但未来不会

    少年派之青春会有遗憾但未来不会

    喜欢少年派这部剧,里边的剧情很真实,可在青春的小尾巴那儿,总会留有各种各样的遗憾,例如钱三一欠林妙妙一个告白,林妙妙欠钱三一一个告白的机会,邓小琪欠江天昊一个答复……
  • 末世谜云

    末世谜云

    末世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冷血与热血现实与虚假这是严宇一个普通人艰难求生与探索未知的故事
  • 花落谁言殇

    花落谁言殇

    什么?堂堂帝君被人诈了,还魂飞魄散?莫急莫急,还有小白生命女神来搭救,可要经多少磨难,方得帝君一回眸,可谁能解释醒来的腹黑青年是谁,那个温润如玉的帝君呢,好吧有些时候这小子还挺萌的,什么?这才是帝君的真面目?呵呵,晚啦,逃不开啦。
  • 少爷你很坏

    少爷你很坏

    “你以为这样就可以骗得了我吗?”轩“你永远只属于我一个人。一生一世”轩“诶吗,这么霸道啊!少爷,你真的很坏,坏的让我都想远离你,有段远我就跑多远让你永远找不到我。”凌“小丫头,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想你,真的。”轩“有多想?”凌“时时刻刻,想把你变小装进口袋里永远不把你弄丢了。”轩“轩,我爱你。”凌“小丫头凌,我也爱你。”轩浪漫的夕阳下,两个人彼此约定,此生此世挚爱对方。
  • 废柴大小姐倾城邪王妃

    废柴大小姐倾城邪王妃

    她,21世纪的绝美杀手,却被组织背叛穿越到紫家大小姐身上,因被三妹和二妹嫉妒推入河中,再次睁眼她已不是她,什么?你是三系同修,不好意思我是满系,什么?圣兽很了不起,不好意思我神兽一大堆,什么?天阶宝药很难得,不好意思在我空间那都是杂草,什么?炼丹师和稀有,不好意思我是灵师,炼丹师,偶尔还玩玩召唤师。虐小人,揍贱人,顺便清理一下白莲花和垃圾是我的职责,不过这妖孽般的男的是谁?谁说邪王冷酷无情,那这个撒娇卖萌无下限的男人是谁?男强女强,很好看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