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用在尼罗河身上也合适,它时而像居民最友好的朋友,尽心尽力地帮助居民;时而又像是居民最仇恨的敌人,想要摧毁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尼罗河畔的居民们要想长久而稳定地生活下去,唯有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同心协力修建水渠或是修缮堤坝。在同心协力当中,人们渐渐建立起一种深厚的信赖与友谊,很自然地,一个城邦就形成了。
在城邦的市民当中,有一个人的才华惹人注目,很快地,他就被推举为这个城邦的领头人。这个城邦从而变得有组织、有秩序。西亚人民嫉妒尼罗河畔的肥沃,对埃及发起了进攻,城邦的首领就带领着河畔的居民拼死抵抗,最后他们不但把敌人赶了出去,还扩展了领土,从地中海到西部群山这一带疆域都划入了埃及的国土内。
但是对于乡下那些整日耕种的农民来说,国王的这些政绩跟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他们安守着那一两亩地,只要朝廷不向他们索要更多的赋税,他们就觉得天下太平,谁当国王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面对政治局势,是难以做到这么云淡风轻的。而且那些农民也发现,如果国家被侵略,就会有外来人抢夺他们的财产,这个时候,他们就不能不管了。在享受了两千年的太平后,一直享有独立主权的埃及受到了一伙人的入侵,这伙人是希克索斯人的牧民——阿拉伯人,他们野蛮地侵占了埃及,并霸占了埃及整整五百年。当地居民对这些强盗恨之入骨。同样激起居民愤恨的,还有这些强盗的同伙——希伯来人。这些希伯来人充当阿拉伯人的走狗,帮他们向农民收税,对居民实施严酷的刑罚。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悲惨的过往,忘记了自己曾经要在沙漠中长期流浪,是歌珊[1]圣地收留了他们。他们变得毫无同情心。
终于,当地居民忍无可忍了,在公元前1700年,底比斯人民起义,他们的军队受到了大家的拥护,经历了艰苦的奋战后,阿拉伯人以及它的走狗被赶出了埃及,埃及人民重获自由。
但是过了一千年后,亚述称霸了整个西亚,埃及被萨丹纳帕卢斯帝国侵占,被列入他们国家的版图,再次失去了主权。到了公元前7世纪,埃及重获主权。但是不久后,在公元前525年,埃及再次失去主权,被波斯国王冈比西斯侵占。在公元前4世纪时,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将波斯霸占,于是埃及就成为了马其顿共和国的一个行省。很快地,亚历山大大帝底下的一个将军自立为王,把埃及变为他独有的国土,定都在亚历山大城,这就是托勒密王朝时代的开端。埃及又独立了。
但是历史的变动还没有结束,埃及的主权一再变更。公元前89年,罗马人入侵埃及。埃及的最后一位法老,也是最后一位国王——克娄巴特拉七世用尽一切方法想要保住埃及。她是一位美艳的女王,作为一个弱女子,克娄巴特拉能想到的保护国民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她的美貌。恺撒大帝闯不过美人关,他接下来的继承者马克·安东尼也步他的后尘。克娄巴特拉为已经非常虚弱的埃及赢得了22年的和平。
但是在公元前30年的时候,恺撒的侄子屋大维进攻埃及,克娄巴特拉女王想故伎重演,用美色去勾引屋大维,但是屋大维对她恨之入骨,只想夺得她的土地,为自己的姐姐报仇,所以女王的计谋失败了。屋大维很快就摧毁了女王的军队,包围了亚历山大里亚,克娄巴特拉的保护神安东尼在这个时候自杀,克娄巴特拉再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她被屋大维关进了一个屋子里,屋大维想要在凯旋的庆典上把她作为一个战利品来展示。克娄巴特拉最后绝望地自杀。关于她的自杀,有人说她叫人给自己送去了一条小毒蛇,她让小毒蛇把自己咬死,因为在她看来,中了蛇毒后只会昏昏入睡,不会感觉到死亡的痛苦。
总之,埃及从此就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会。
注释
[1]歌珊:《圣经》中的肥沃之地,希伯来人没去过埃及之前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