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普洲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味食品。食品与风俗,风俗与人,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金沙江畔的马坎、密地、倮果、阿署达一带,散落着风情浓郁的彝家村寨。那里的彝人们,他们的传统美食,有其独特的风味。
在他们众多美食中,有一种叫“猪肝酱”的食品,你吃过吗?
20世纪60年代,“吃是第一件大事”。十几岁的我在马坎“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的时候,一个彝族小哥回家后带来一个罐头瓶子装着的东西。这东西呈糨糊状,金黄金黄,刚从瓶子里弄出来,香气袭人,放入口中,醇香四溢。
这位彝族小哥豪放,喜酒,半两酒慢慢喝,还没喝一半就大醉;一斤酒一口喝,再喝一斤也不醉。他从瓶里弄一坨酱放进嘴里,一口喝下一大碗酒,倒一半酱在我饭碗里,说:“这个下饭,巴适得很。”我赶快夹一坨酱进嘴,香、醇、甘、甜……一种难以诉说、妙不可言的味道在口里升腾。这位彝族小哥说:这叫猪肝酱。
“猪肝酱?”我望着他。
“就是把平常的鲜猪肝打烂而成的猪肝酱吗?”
“这可不是平常的鲜猪肝酱……”
彝族小哥说,这猪肝酱是去年杀年猪时,把猪肝、猪肉,混在一起,猪肝多一些,捣烂,油炸,装坛子,把坛子密封,用稀泥巴糊住坛子口,放在屋内土墙脚的阴凉地方。隔几个月,或者隔一年、两年、几年,把坛子封口打开,取出猪肝酱,蒸热或炒热,就可以吃了。
听着彝族小哥的叙述,深知如此猪肝酱来之不易。再加上猪肝酱里有盐、花椒、山柰、八角等香料,几个月、一年、两年、几年的存放,生发出诸多香味。难怪,妙不可言的滋味是经过时间的沉淀而来的。
彝族人民的生活智慧更是让人赞叹。在那些日子,彝族兄弟姐妹经常带来自制的风味吃食,让我们品尝。这些吃食仿佛融入了他们的侠义,他们的温情。那些独特的美味,很多年后,仍然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