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苻胜拜谒楼观台的时候,王猛也在始平县有了收获,他联系上了锦衣卫派驻始平县的都尉张晋,据张晋所言,他和被害的苻秦第一任始平县令张升,曾为幼时伙伴,长大后张升追随苻洪,远迁到高陆、大荔、枋头、邺城等地将近二十余年,他却没有跟去,而是留守在故乡的山沟里,一边自学,一边教书,再后来阴差阳错,入了苻胜帐下,成了锦衣都尉,后来他又回到自己家乡做了张升的主簿.......
就在张晋说着自己的时候,户外漆黑,一些狗吠之声,也偶尔传来;从远处一家大户中,又飘来了时断时续的丝竹声。
王猛用信任的目光,望着主薄张晋。好像是在说,“张主簿你有啥就说啥吧,你是陛下的亲信,陛下和我会保护你的。”
“那下官就说一点遇害的前县令张升的事情。张升这个人心直口快,对人热情,对始平建设有过不少贡献。其之所以在任殉职,其原因传说大致有三种。”张晋想了想之后说道。
“哦!是哪三种?”王猛眼睛一亮,问道。
“第一种说法是张升遇害那一天是大雪纷飞,所以有人根据现场勘验,认为是当时张县令在大雪中一个人走在小河的木桥上失足落水,遂被河水冲走的;第二种,猜测是被平时他所得罪的地方勋贵所害的,然后抛尸河中;第三种,其他原因。”张晋说道,“下官也仔细探查过,这一种说法,下官是绝不认同的......”
“长卿,这个我呢知道了,这个案子,来的时候,陛下就交代过,要我彻查,你放心好了,你跟我说说录事史陆林,廷掾云明都不来听差的原因吧......”王猛笑着说道。
“噢,对于这一点,您那天发钱粮时候,曾经问过下官,可是那天当众不便说来呀。”张晋一愣,继而苦笑着说道。
“这个嘛,我当时能看得出来,我明白你的难处。是啊,人多嘴杂,说的不好不但于事无补,往往还有反作用。”王猛笑着说道,“再说了,你的身份,我早就从陛下哪知道了......”
“是的、是的,您所言在理。”张晋敬佩的说道,顿了顿之后他继续说道,“录事史陆林是和张县令隔着一座山头的同乡。以前,陆林在石赵政权治下的始平县衙里做事。这个人一向胆大心细,办事老练,人缘也不错,另外,他有一手很高明的烹饪技术。
可是郭章不发钱粮,他又能怎么办呢?大家要生活呀、要吃饭呀,所以衙人尽散,都各自出去自找门路,打工挣钱糊口去了。后来我听说陆林却当上了一家枋头旧勋的大厨师,听说人家给的饷钱比陆林在县衙做事,要高出二、三倍哪。这廷掾云明和录事史陆林就大不相同了,容下官来讲一讲云明好吗?”
这时候户外一阵风过后,王猛墙上的窗户,被吹的呼呼作响,屋里的灯光,也颤抖了几下,“廷掾云明的家里有钱,他是不愁吃,不愁穿的。”张晋慢悠悠的说道。
“呃,为什么?”王猛一愣。
“因为他的父亲立功至伟,昔日是苻洪手下的一员猛将,并且曾经跟随赵军攻打过段辽的段国、征伐过慕容氏的燕国。在凯旋后,即被赵国的暴君石虎加封为桐城候,所以,他老人家也是枋头西归的功臣之一,况且近几年来,又是出了名的豪右。将门出虎子嘛,云明这个人,虎气生生,很是正直,很有点他老爸的大将风范。其父为了历练他的心志,几年前,就在始平的县衙里,为儿子云明谋了一份差事。然没有想到是这个云明聪明能干,很快就凭着自己的真本事,一步步升到了廷掾一职。但是张升一遇害,郭章又不是什么好货,锁他就不做了,但是他却经不住他老爸的坚持,和郭章的苦苦挽留。这样他又留了下来,继续地做着他的廷掾,再后来郭章事发,县衙瘫痪,他留在县衙还不如回家呢.....”说到这里,张晋见王猛注意地听着,遂说的更加起劲:“虽然说咱始平县的勋贵多如牛云,将军、侯爷也满大街都是,但是,在这块地方真正混的一流好的,也仅仅只有几家。”
“噢,是哪几家啊?”王猛笑着说道。
“主要是孔、宋、云、林四大家族。”张晋一字一顿的说道。
“四大家族?”王猛耳朵支棱了起来,这可是很重要的情报。
“对,四大家族。始平县当地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孔宋云林,劲赛朝廷’,说的就是这四大家,也就是形容他们力量的大无边,好像大的如朝廷一般,您想想,那还得了吗。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比喻罢了,然而这句话毕竟是对‘国力者’的一种描述、一种夸张,至此可见,那已经是相当可观了。”张晋作为始平本地人,又是收集情报的锦衣都尉,这些事情自然门儿清。
“嗯,‘国力者’古来有之。一种功勋累积而成者;一种是由主上、后妃的眷顾发展而成者;一种是朝廷内结党营私的头头等。在这一点上‘国力者’接近于‘权臣’,但是,又不能等同于权臣。”王猛说到这里,叹了一句“唉!”声,继续讲道:“这实践上好像是朝廷身上长的‘坏肉’,有的能够治疗好,也有的治不好的。那如果有治疗不好的怎么办呢?
陛下之前和我谈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只有采取刮骨疗毒的办法方能解决问题,因为只有这样办了,‘身体’才能够真正康复。长卿,你说对吗?”
张晋闻言,一边点头,一边应道:“确实像您所说,就说这始平县地面上的勋贵们,虽然没有直接在朝廷中枢为丞相、当太宰、做太尉、任大司马等,但是,他们的子弟部属、七姑娘八大姨之类者,却不乏为司马、都护、典军、校尉和侍郎、少府、刺史、太守、县令者,他们有的守在四方,有的在朝廷要衙,有的为一方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