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相对于传统学习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研究性学习正日益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
一、研究的概念
在科技研究领域,研究主要有两个层次的概念:一是以创造人类文明史上新的知识或技术为目的,提出理论假设、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和实验的活动;二是以发展已有的知识或技术、验证已有的理论和思想假设为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和实验的活动。
不同层次、不同知识领域的研究的开展方式是不同的,但研究的程序是大体相同的。一方面主要环节如下: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提出理论假设和现实依据,设计论证方案,进行验证和试验,得出结论。另一方面,研究的认知方式主要涉及:演绎和归纳、批判和创立、实验和论证等。
二、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学与习活动的总和,即探求理论和亲身实践的有机统一。学是在理解、掌握人类已经创立和发展的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探求未知理论和知识、技术对象的认知活动。习是以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为目的的认知活动和行为。学校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下,在学校特定的环境中,以特定的组织方式,理解和掌握特定的未知对象(即国家或学校的举办者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已经掌握和发展的知识和技术),检验和应用特定已知对象的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渗透进研究的相关特征,使学生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究性和创新性的过程。那么,中学生的学习是否具有研究性?其关键在于中学生的学习是否与研究的相关特性相结合,是否具有研究的部分特征。实践表明,在下述几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易于与研究的部分特征相结合,容易产生研究性学习。
第一,当学生根据现实依据和应用已有知识来自主探究新知识、新技术时;第二,当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和阐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时;第三,当学生对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作出创新性思考时;第四,当中学生各自运用独特的方式在实践中运用现有知识和技术时。
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概括为:按照研究开展的程序步骤进行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渗透进研究的特色,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和创新性。
研究性学习的对象
研究性学习的对象涉及到研究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研究型课程有两种呈现形式:第一,它是在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之外、与二者相并列的一种课程形式;第二,它是在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之上、与之呈递进关系的一种课程形式。无论是上述那一种呈现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即研究型课程是与基础性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相并列的以研究型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形式。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在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的学习中也应当包含研究型学习,二者也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对象。
一、基础性课程同样包含新知识、新技术
无论何种性质的课程,对于学生而言,都包含有一定比例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需要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基础型课程也不例外。当学生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基础型课程时,有利于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促进他们将感性知识与理性思考、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起符合自身个性特点及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知识与技能结构。
二、基础性课程的学习是学习活动的核心
素质教育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在任何教育环境下,基础性课程的学习永远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如果将研究性学习与基础型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体系的核心和重点。
三、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来逐步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基础知识和价值规范,有效地激发了自身对于知识的探究兴趣,从而有助于建构自身内在的价值标准,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既有必要应用于研究型课程等其他性质课程的学习中,更有必要应用于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中。
因此,教师要在实际学习活动组织中积极倡导和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加强和完善学生的预习环节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全程学习的观念。预习是学习过程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作出探究前的预分析,同时也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准备环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全程学习的观念,重视预习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实行精讲多议的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包括:主题式讨论,即教师提出讨论的主题,鼓励学生结合预习阐述各自的观点;归纳式讨论,即引导学生自己对已接受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概括;质疑式讨论,即鼓励学生对所学的新内容提出疑问并陈述自己的观点等。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把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拓展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改进课后作业环节
1.拓展课后作业的类型。除复习式作业外,增加预习式作业,自学式作业,析疑式作业形式等。
2.增加课后作业的层次,即:
(1)设计难度水平不同的作业,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作业进行选择。
(2)针对不同学习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对学习能力暂时较低的学生,布置符合基本要求的作业;对学习能力暂时较高的学生,布置较高要求的作业。
3.增加观察式作业,动手操作式作业,社会调查式作业等。
4.增设学科交叉式作业。除分科式作业外,适当布置理科组合式、文科组合式、文理组合式、文科与艺术组合式等作业。除解题式作业、重复练习式作业外,适当布置归纳、概括式作业,改写式作业等。
5.增设小组探究任务。除个人独立式作业的方式外,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自由组合式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