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学问,就是要边学边问,要勤学好问。很多成功者都有勤学好问的精神。
“天才出于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是大家熟知的名言。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能做到勤奋好学还是很不容易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锲而不舍”的坚持精神,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顽强的毅力同惰性作斗争,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南朝袁峻,幼时家贫,无钱买书;便借书苦读,并将借来的书边读边抄,每天抄写50页,每晚不抄完不睡觉。由于他的勤奋学习,终于成了南朝的著名学者。荀子在《劝学》中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由此可知,只要有“不舍”的精神,不但可以取得卓越的成就,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勤学好问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多问。这也是历代学者在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王充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因此,在求学过程中,人们无不把“问”作为向知识进军的向导。巴尔扎克也曾说过一句名言:“打开一切学科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这对我们应该不无启迪。
《三字经》里有这样的记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孔子勤学好问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鲁国路遇一个名叫项橐的七岁的小孩。孔子连续向他提出四十多个问题,项橐都对答如流。孔子连声称赞。接着,项橐又反问了孔子几个问题,孔子竟然答不出来。孔子不禁感叹道:“小小年纪如此博学,真是后生可畏啊!”于是孔子心悦诚服地拜项橐为老师。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
“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提出疑问是有代价的。但是,假使你问了却没有结果又如何呢?如果你不断地问,问得足够时,最后,便会引导你问到一个最要紧的问题上去。如果你从来不问,就会看不到问题,如果从来没有见过问题,当然就不能尝试努力解答。每一个发明都是问题的答案。
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首先要有一种谦虚的态度。谦虚是学习的前提,而向别人请教就更需要谦虚。我国历来都把勤学好问、不耻相师作为人的一种美德,“一字之师”、“千里寻师”、“程门立雪”等故事一直被传为美谈。只有认为自己学得太少,觉得自己知识太浅薄,才能有一种如饥如渴地追求的迫切愿望,才能时时处处虚心向他人请教。如果一个人总是自以为是,既无求师之心,又无好问之长,就只能将知识置之于门外了,还能学到什么呢?
勤学好问还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有些人虽有疑问,但不好意思开口问,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提出了问题,如果对方未解答清楚,或未耐心说明,尽管没听懂也无意再问了。结果仍是似是而非,不明不白,这其实等于没问。问的目的在于弄清楚问题,获得真知。这往往不是一问便可,一说即明的,而是要反复探究,追根溯源,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问时就不能只问一个“是什么”,还要问清“为什么”,进而知道应该去“做什么”。
智慧礼记
勤学好问,还必须善于动脑思考。只有动脑才能抓住要害,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否则,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就很难使问题深入进去。因此,“思索不得而后问”才是值得提倡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