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成人学习进程,在研究这个项目时,曾做了这样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研究人员锁定了一些人进行研究,他们将一批成人学员组成了两支保龄球队,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两队进行了几场比赛,比赛成绩两队互有胜负,难分上下。研究人员将全部比赛过程都摄录了下来,并将录像带分别提供给了两支队伍,以便他们能借助录像带来提高队伍的球技。所不同的是,分发给两支队伍的录像带采用了不同的编辑方法。第一支球队收到的录像带所展现的全是他们在比赛中的失误和糟糕的表现;第二支球队收到的录像带所显示的则全是他们的出彩之处。
在仔细研究观看了录像带之后,两支球队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各自的球技。在接下来的几场比赛中,第二支球队均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第一支球队。
很显然,将焦点凝聚在失误和过错上,使得队员产生了厌倦、疲惫等消极的负面情绪;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表现优异的一面,则使队员的创造性、激情、自信以及渴望成功的欲望等积极情绪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调动。所以第二支球队最终获胜了。
生命感悟
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势上,就会产生积极的心态;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劣势上,就会产生消极的心态。因此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势上。
有一个年轻人很喜欢写作,他周围的朋友都认为他很有才能,但很奇怪他为什么不能靠写作维持自己的生活。
这个年轻人认为,他必须先有了灵感才能开始写作——作家只有感到精力充沛、创造力旺盛时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为了写出优秀作品,他觉得自己必须“等待情绪来了”之后,才能坐在打字机前开始写作。如果他某天感到情绪不高,那就意味着他那天不能写作。
不难看出,要具备这些理想的条件并不是有很多机会的。所以,他很难感到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这便使他的情绪变得很坏,很难有“好的情绪出现”,因此他越发写不出东西来。
有一段时间,每当他想要写作的时候,他的脑子就变得一片空白。这种情况使他感到害怕。所以,为了避免瞪着电脑的写字板发呆,他就干脆离开电脑。他去收拾一下花园,把写作忘掉,心里马上就好受些。他也用其他办法来摆脱这种心境,比如去打扫卫生间,或去刮胡子。但是,对于他来说,在盥洗间刮刮胡子或在花园种种玫瑰,也都不能帮助他写出文章来。
后来,他借鉴了某著名作家的一条经验。这条经验是:“对于‘情绪’这种东西可不能心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写作本身也可以产生情绪。有时,我感到疲惫不堪,精神全无,连五分钟也坚持不住了,但我仍然强迫自己坚持写下去,而且不知不觉地,在写作的过程中,情况完全变了样。”
这个年轻人认识到,要完成一项工作,必须待在能够实现目标的地方才行。要想写作,就非在电脑前坐下来不可。
经过冷静的思考,他决定马上开始行动。他制订了一个计划。他起床的闹钟定在每天早晨七点半钟。到了八点钟,他便可以坐在电脑前。他的任务就是坐在那里,一直坐到他在电脑上写出东西。如果写不出来,哪怕坐一整天,也在所不惜。他还订了一个奖惩办法:早晨打完一页纸才能吃早饭。
第一天,他忧心忡忡,直到下午两点钟他才用电脑打完一页纸。第二天,有了很大进步。坐在电脑前不到两小时,他就打完了一页纸,较早地吃上了早饭。第三天,他很快就打完了一页纸,接着又连续打了五页纸,才想起吃早饭的事情。
最后,他的作品终于完成了。后来,他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
生命感悟
有很多事情的确需要有好的情绪时才能做好,但这种时候往往并不多。这时候,就不要等待好情绪的出现,因为越等待拖延的时间就越长。最好的办法是:强迫自己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