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07200000001

第1章 心理健康概述(1)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仍没有一个获得公认的准确定义。有的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指人的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症状,这是大部分的临床医生所乐意采用的定义。在他们看来,不健康的反义词既然是健康,那么最直接了当的心理健康定义就是没有症状的心理状态。这种看法有些偏于狭隘、消极。现在不少学者认为,心理健康乃是一种最佳功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而且是具有丰富的生命活力,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有些心理学家按统计学的观点给心理健康下定义,他们采用统计学上常态分布的概念,取得某心质的平均值作为区分健康与不健康的标准。即认为健康的心理就是一种平均状态,偏离了心质平均值便为不健康者。这种观点虽比较客观、具体,但容易把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绝对化。因为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明确的数量界限。有的社会工作者则按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来划分健康与不健康,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接受,另一方面能给本身带来快乐。这种观点虽符合一般常识,但因为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其所要求的行为社会标准不同,即使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地区、社会阶层,衡量行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也不能作为普遍原则应用。现在较多的人以个体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划分健康与不健康的标准,若一个人对环境适应良好,此人的心理便是健康的,否则不健康。这种观点有较多的合理性,但适应良好和心理健康在含意上仍有一些不同。

上述定义在其涵盖方面和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方面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尺度,对心理健康作出界定,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有一定帮助。

综合国内外学术的论述,我们认为,心理健康乃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这一定义表明,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功能状态,它体现在个体与环境积极互动时的行为上,也包含着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中的人格特质上。这两者又是辩证统一的,体现在个体与环境相互的行为正是个体其内在心理特质所使然,而个体在不断适应和作用环境中,又发展、完善了个体的人格特质。

由于人的心理内容极其丰富,心理结构极其复杂,上述定义也难以涵盖心理健康的涵义,而且由于心理健康又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不仅因个体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具体内容不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健康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要准确地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还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

人的素质是一个蕴含着先天与后天、生理、心理和社会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结构系统。人的素质的本质特征最基本的有四点:一是整体性,也就是人的素质是由居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功能水平的各部分素质,通过一定的联系结构方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发挥协同作用的结果。二是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体的自觉、自主的积极能动性和独特创造性,它的核心内容和内在标志是人在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中,在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下所形成的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发展水平。三是稳定性,是指人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所表现出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和发展的趋势。四是社会性,即人的素质总是以一定社会的价值标准为尺度,并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水平所制约。

鉴于辩证唯物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统一体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人的素质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亚结构:一是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政治思想观点、道德行为规范、文化科学知识、劳动生活技能、审美等方面的素质;二是心理素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素质;三是自然生理素质,包括生理机能、运动机能、体质体型等方面的素质。这三方面的素质分别处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不同层次,它们相互作用和渗透,共同构成了人的素质的有机整体,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挥和提高。其中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是个体遗传和社会环境影响、教育要求相互作用在人的主体内部的沉淀,同时,又是人的主体性格结构的核心成分,推动、促进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和优化。因此,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和身心潜能开发、实现的程度,以及社会文化历史经验在人的身心结构中内化、积淀的程度,都可以从人的心理素质水平上得到综合反映。如果说社会文化素质是人的功能性素质的话,那么心理素质则是一种能动的结构性素质。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在《活动·意识·个性》一书中指出:“我们很容易地将对人的研究划分出不同的水平:生物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人是一个肉体的自然生物;心理的水平,这时人是一个生机活泼的主体;最后一个是社会的水平,此时他表现为一个实现客观的社会关系、社会历史过程的人,这些水平的存在,就提出了使心理水平与生物水平、社会水平联系起来的内部关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使人的素质各部分“联系起来”成为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因此,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它包括两个层次,即主要受人自身发展制约的低级心理机能,如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直观动作思维、情绪、好奇心、冲动性意志等,以及主要受社会主义制约的,通过活动和交往所形成的高级心理机能,如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预见性意志,其最高层次是形成完整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自我调节系统,即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和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这两个层次的心理机能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促使心理潜能的开发、利用,而人的低级心理机能的控制、利用、开发,又能极大地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心理素质具有下述特点:

1.能动性

人在和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尤其是在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兴趣、需要、动机、情感、理想、信念等心理素质,构成了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内部动力机制,并在自我意识的调控、导向下,不断发展和充分发挥出人的潜在能力,推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2.中介性

心理素质居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既是个体遗传素质和社会环境、教育影响交互作用在人主体内部的积淀,同时,主体已有的心理素质又中介着社会文化经验的内化和自然生理素质的充分发展。因为人的各种社会主义素质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人的相应的心理素质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形成新的相应的心理素质而内化、扎根。

3.稳定性

人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与社会文化素质相比具有更大稳定性。虽然,人的心理素质也是随着环境、身体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其稳定性是内在的和相对的。

4.独特性

由于每个人先天的禀赋和各自生活环境、接受的教育、参与的活动各不相同,因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个体素质也各不相同,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又主要集中地表现在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上。发展人的个性,一定意义上说,主要是指发展和发挥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上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正是人的心理素质的能动性、独特性、中介性、稳定性铸成了人的素质的主体性、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而成为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因素。

摘自《心理素质教育概述》

(三)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实验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然而,对于其内涵的释义和解说却说法不一。我们从心理素质的层次、因素及过程几个方面作出规范,构建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为素质教育实验设计提供一种假说和方法。

心理素质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立足于现代素质论的心身观。现代素质论的研究表明,身心关系——也就是心理与素质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体与用、质与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即素质是心理现象的本质和主体,而心理则是素质的机能和运动形式,心理不仅是对象世界的反映,也是素质的结构、功能和发展水平的信息映象。参照自组织理论的理想化方法,可以把心理素质定义为一个物质性的身心结构素质(主要是脑、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身心组织)、功能性的身心潜能素质(包括体能、智力、能力、需要等)、信息性的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知识、品德、性格、自我意识、人格等)三个层面交互作用、动态同构的开放的自组织系统。这样,我们不仅突破了经典素质论的抽象、割裂、封闭的形而上学心身观,而且整合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素质,开拓了现代心理学一个富有前景的新的研究领域。

参照上述理论假说,我们就可能构建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心理学诸多流派关于心理结构的理论与学说,诸如:皮亚杰“图式”说,勒温的“心理动力场”说,奥苏贝尔的“认识结构”说,苛勒的“格式塔完形”说等,为我们构建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方法,但也提出了不少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心理结构的因素分析,有所谓三分法(知、性、意)与二分法(认识与意向)之争,还有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问题的歧义和论争。我们动用活动、交往、心理同构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的心理素质进行“结构—功能”性的整合。这里的活动和交往,是心理素质不同层次的诸多因素交互作用、动态同构的功能性中介机制,也是心理素质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中介机制。关于活动的形式水平,我们借鉴维果茨基学派关于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理论与方法,着重于两种水平的活动形式的考察:一是生理心理活动,包括生命活动、神经活动等,它开发和形成了人的无意识的心理潜能素质,包括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本能、体悟、微觉、感受性、情绪、气质等;二是社会心理活动,主要是对象性的学习、交往、劳动、游戏等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与科学相关的认识活动,与道德相关的意志活动,与审美相关的情感活动。我们不同意把情感、意志列为非理性、非智力活动,也不同意把人的感觉、知觉列为低级心理活动。因为,人的感觉、情感和意志都积淀了人的理性和智能素质。社会心理活动内化和积淀了人的理性和智能素质。社会心理活动内化和积淀了人的有意识的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性格、自我意识、个性、人格等。可见,正是人的心理活动沟通、控制着自身的生命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动态同构,既开发了人身自然中的潜能素质,又把人类社会历史文化成果在个体的身心结构中内化、积淀为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因此,如果我们把人类社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环境喻之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教育文化遗体的母体,那么,积淀了人类文化历史成果的人的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则可视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教育文化遗传的基因编码。

摘自《素质教育指导丛书》

(四)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

时代赋予健康新的含义,长期以来,人们把健康理解为躯体没有疾病,没有缺陷,不虚弱等。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健康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当个体在这几方面都健全时,才算是真正的健康者。

由此可见,过去对健康的理解是肤浅的,“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纳,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才能取得大的成就,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因此,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人才的重要标志。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像人的躯体健康与不健康有明显的生理指标,比如脉搏、体温等,而且要区别心理是否健康也不那么容易,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相对的参照系是正常,即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准的,而“正常”这一概念不论对于整体还是个体都是有阶段性的,因为一个人随时可能产生心境不良,所以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不是一条直线。这里的“正常”是用于评价阶段行为的,不是用来描述某一阶段行为的。要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尚无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任何情境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因为人的心理世界是复杂多样的,即使一个健康的人,也可能有突发性、暂时性的心理异常。因此,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冲突在当今社会像感冒、发烧一样不足为奇。评价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常用的方法是心理测验,即根据心理学家编制的有关量表所测验的结果进行论断。

除了心理测验外,也可以用仪器,如生物反馈仪等,但最常用的评价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方法就是自我感觉存在情绪困扰的人以及他人感觉行为异常的人应该说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具体地指出,心理健康为: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的生活。

(五)心理健康的原则与判定

心理活动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要判别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并没有绝对的、唯一的判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判定是:

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

同类推荐
  • 药剂员

    药剂员

    本书是一本有关药学技术工人业务考试的教材,以培训能承担药房、药检、药物流通以及药物贮藏、保管的技术工人为目标,从四个部分介绍了医学基础理论、药理学、生药学、炮制学、药剂学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狼孩历险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狼孩历险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语文新课标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语文新课标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契诃夫全名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他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是短篇小说的巨匠,同样也是著名的剧作家。
  •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对人际关系要有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人情绪的好坏,还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成败。如果青少年变得孤僻、不合群,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能正确对待环境及其变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总在不断变化之中,秋去冬来,人们应当调整自己的衣食住行以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改造自然首先要适应自然,对待社会环境也是这样,面对客观现实要分析哪些是需要改变和可能改变的;哪些是不可能或暂时不能改变的,以此为依据来决定自己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和行为。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
  •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性格气质的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性格气质的故事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热门推荐
  • 双姝清穿记

    双姝清穿记

    她们俩本是一对好姐妹,在一次事故之后来到了康熙朝,一个成了康熙的敏妃,一个却成了他的十三儿媳。
  • 末世养忠犬

    末世养忠犬

    宋意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一脚踏进末世。这里没红酒,没美食,没程勋,宋意生不如死。这里有丧尸,有险恶的人心,也有善意的相助,宋意绝地重生。杀丧尸,救同伴,寻找物资,宋意活的风生水起。只是,这个一直问她借吃的军装男人是个什么意思?
  • 校花总裁的贴身兵王

    校花总裁的贴身兵王

    一代兵王潜伏校花身边做卧底,没想到系列桃花运接踵而至。看他如何斡旋于美女之中,亲手打造校花总裁,调教警空护教等各类美女,又如何白手起家,成立模特,写真,内衣公司,缔造商业帝国,垄断女人消费……百花丛中过,片片都沾衣,兵王面前前所未有的极限挑战。
  • 拾红赠予君

    拾红赠予君

    这是一本古言穿越文,讲的是夕云瑶穿越到古代女人为尊的王朝,成为了公主。并和冰山男神君岚(男主)开启了爱情模式,在君岚的协助下回到了现代。
  • 靖难功臣录

    靖难功臣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州之强者天下

    九州之强者天下

    世界,已经阻止不了地球人穿越了。原界气运汇聚九州,然天道无常。人族内乱,百族纷纷登场,万年辛秘逐渐隐现。九州鼎背后,到底是何玄机。星斗按照着既定的方向运转,命运的星轮是否可以逆改?天命之下,一切皆是蝼蚁。万古以来,谁能千秋北斗!主角:紫品天赋+超强学习能力+五行兼修+玄武肉身+炼金术师,试问天下谁敌手?!整个九州,即将暴走!*************小奇会用心写好每一个字,求收藏、建议、美女、点击、推荐、打赏、鲜花、掌声、月票、拥抱、热吻等等一切支持。请大家用各种支持砸扁我吧,千万不要因为我是娇花而怜惜我~建立了个帝奇的读者群:183130456(无任何加入条件,内有大量未婚美女,你懂的......)
  • 神医王妃又又跑了

    神医王妃又又跑了

    一朝穿越她差点被某王砸死。他抱着她说:“乖乖的,等我醒来。”可醒来后,哪还有她的影子。“找,这天找不到,就去其他天找!”某王冷声道。再见他,她瞪大了眼:“我靠你爸爸!老娘救的明明是个大叔,怎么变成大帅哥啦?”书友群:663128860
  • 探究式科普丛书-行星的卫星:人造卫星

    探究式科普丛书-行星的卫星:人造卫星

    本书主要介绍人造卫星的基本概念、种类、发射与回收以及中国与世界上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等内容。本书旨在让广大青少年学习和了解一些航空航天的科普知识,为将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 无限的可能性魔法

    无限的可能性魔法

    轻小说文风,前期并非爽文,前期有虐主倾向,文笔不稳定,望谅解。
  • 十世扶桑

    十世扶桑

    “苦情痣,爱恨浮沉前世绊,转世轮回几人盼。忘川河,彼岸花,花叶生生两不见,相恋相惜永相失。前世缘,千年熬,几度轮回.奈何.....”“姑娘歌声脆耳悦人,词句悲中带着决绝,可是在等人。”“千里闻一墨,一墨渡往生,你是墨连城。”“姑娘可相信往生,有人买了你的命吧,我欲渡你往生。”--“此去路途危险,九死一生,你,走吧!”“你说渡我往生,你去哪,我就去哪!”--“听闻灵山至尊血可以生死人,即使你魂魄散尽我也会拉你回来。”--“灵山已毁,至尊不在,你说,我该去哪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