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就是阅读者用普通话将文章或其他书面材料清晰响亮地读出来,它是一种读书方式。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品的感情,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经常朗读语言优美的课文,还可以丰富语汇,熟悉句型,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学习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课文,都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
朗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要按照普通话标准语音的声、韵、调读准字音。声母要读得坚实有力,韵母要读得响亮完整,声调要清晰,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
2.语气连贯、流畅。
朗读时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应该将看到的文字迅速地、准确地转换成有声的语言,同时,眼睛还应看到后面的文字,照顾上下文,按照文章的意思连贯而流畅地朗读。
做到不丢字,不增字,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子。
3.掌握重音、停顿,讲究语气、语调。
朗读和“念读”不同,“念读”是大声地念,只要求发音准确,字句不错。朗读要运用语言技巧,再创书面语言中的艺术形象,表现其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要掌握重音、停顿,讲究语气、语调。
语句重音一般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指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将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如短句中的谓语,句子中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逻辑重音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强调重读的某些词语。
如《驿路梨花》中当“我”和老余误认为瑶族老人是小屋的主人时,瑶族老人笑着说了一句话:“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中,“不是”应该是这句话要强调的逻辑重音,朗读时要重读。所以,朗读作品时我们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每一句话的逻辑重音。
停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而准确地表达语意,朗读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还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来确定。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时也要停顿,这时应主要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来确定。如“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句朗读时停顿两次,用以强调“胸怀”的“美丽和宽广”及其程度。在朗读诗歌时,不但要注意停顿,还要注意节拍,节拍之间要作短暂的停顿或作字音的延长。如“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语调是指一句话的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的不同变化,也就是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分为升、降、平、曲等四种。
一般来说,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用升调,表示肯定、感叹、请求等语气用降调,表示严肃、冷淡等语气用平调,表示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等语气用曲调。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最后一次讲演》)这个疑问句要用升调朗读。“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是感叹句,末尾用降调。“天门中断楚江开”(《望天门山》),这是个陈述句,宜用叙述语气,而且句末的“开”字是韵脚,音要延长,可以用平调朗读。“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一句语调近于嘲讽,要用曲调朗读。语调的现象比较复杂,不能生搬硬套。同样的一句话,语调不同,表示的语气就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你好”这一句如果用曲调念就表示反语,要是末尾稍降就表示问候,朗读时要注意准确把握。
4.理解思想内容,把握感情倾向,恰当处理感情。
朗读要有感情,尽可能做到声情并茂。只有深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感情倾向,才能正确表达每一句、每一段以至全篇的思想感情,并且在声音、语气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当然,朗读时感情的流露要自然、朴素,尽可能将思想感情和语言技巧统一起来。
必要时,还应运用恰当的表情、姿态、手势等体态语言,把文章的“情”“意”更好地表达出来。
5.要注意各种不同的文体特点,读出不同的风格。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朗读时的要求也不一样。记叙文要读得语调平缓,节奏一般。散文要读出贯通全篇的气势,让人感到散而不乱,松而不断,浑然一体。议论文朗读,要将论点强调出来,层次显示出来,语调、语势适度,充分体现以理服人。诗歌则要读出感情,读出应有的韵律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