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格言,但本文的立意并不是阐述读书和行路(旅游)关系,而只是从比喻意义上谈论某种读书方法。因为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到某一风景名胜去旅游一样。善读书者和善旅游者之间不乏相通之处。
首先,读书就像某些旅游那样,事先最好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比如在登泰山之前,你对它的地理风貌、历史传说、人文掌故应该有所了解。这样,一路登临,你就会感到兴味更高、情趣更浓。在此,事前的知识准备无疑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比如读钱钟书的《谈艺录》,而又缺乏必要的文史修养(比如对一些古代作家只知其姓名而不知其字号),有时就难免堕入五里雾中。由此推出:好的书评,如同一个好的导游,对阅读过程会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指示作用。
其次,旅游要选择最佳的游览路线,根据风景的分布状况确定相应的游览方案。同样,读书也要讲求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要从不同书籍的具体情况和自我求知的实际需要出发,因书而宜地拟定相应的阅读策略。
有的书只需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的书则需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在旅游中有时还要变换不同的角度对景点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如雁荡山的夫妻峰,从不同的方位看会有不同的观感。有些内涵丰富、寓意深广的书,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审视,也会有不同的心得。
再次,读同一类书不妨像游同一类景观那样,注重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要通过比较,善于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这特点通常是某处风景的精华之所在,也常是某一本书的魂魄之所在。同为登山,五岳各具英姿;都是游湖,西湖和天池大相径庭;皆属观海,普陀和青岛别有异趣。同样,都是散文高手、作文行家,董桥、陈村、余光中、余秋雨等正如春兰秋菊,各有千秋。
读书时的横向比较,这既是一种知识学养的融会贯通,也是一种对阅读对象的深度把握,更是一种对某一领域的高屋建瓴。
还有,某些经典著作就像有些著名的风景区,在人的一生中值得多次游览(研读),反复观光(探求),而每游(读)一次,不难有新的感受和收获。二十岁游和五十岁游不一样;春季游和冬季游也不一样。一个才子在他春风得意时和在他得过抑郁症之后再读鲁迅的《野草》,其间滋味的不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难怪刘海粟老人一生十上黄山,兴犹未止,而汪洋“书”海中,像黄山那样令我们流连忘返,百“读”不厌的好书,在许多读书人的心中并不缺乏。
最后,旅游者在看到自己喜爱或有纪念意义的某处景点时,往往要留影一帧。读书读到精彩之处或自己颇受启发之处,也不妨作些摘录和笔记,让思想和情感在书的景区中也留下一幅有意义的彩照。
年轻的京城教授李书磊在其随笔集《杂览主义》中有一篇《游读》,直接把读书和行路两者捏合到一块说。
相形之下,所读之书和所行之路都自愧弗如的笔者,在此只能是借旅游而言读书,醉翁之意不在“游”而在“书”也。
摘自《博览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