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上述特点,我们不难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改革重点不在教材上,而是在课程目标上、指导思想上。当然课程目标总是要落实到教材上,但它更重要的是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并引起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改革。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展望已不限于课程改革,在事实上它涉及到了整个教育系统,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和方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的一系列变革。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变革,科技在不断发达,因而教育改革也不可能有穷尽,似乎上一次改革还没有完成,新一轮的改革就又在悄然开始兴起了。对于今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实在难于预测,只好与过去相比较。
第一,在课程目标上,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现在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知识不重要,而是出发点不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而是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一种认识。例如学习了地理,就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了水,就要知道节约用水;学习了抗日战争的历史,就要激发爱国主义感情等等。
第二,在课程编制上,过去以学科系统为依据,现在强调要以社会实际为依据。过去学习是为了升学,现在学习是为了走向社会。除了学科课程外,强调设置实践性课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所谓“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科学技术已经不是神秘的东西。在当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人人都要懂得科学技术。当然这种大众教育并不排除培养少数精英,使他们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创造更新的技术。但是培养少数精英也需要建立在提高大众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为此,课程要有灵活性,把必修课的标准定在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水准上,同时为不同的学生设置各种选修课,允许学生选学不同的课程。
第四,在课程设置上,过去过分强调课程的工具性,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现在更强调人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也即个体的发展。强调人的发展与教育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是不矛盾的,只有在个体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国民素质提高了,自然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因此,要把为人的发展服务与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第五,由此而引起的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路线,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处理各种信息,抵制不良信息,也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未来的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他们的信息和知识可能比教师知道得还早还多,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学生的需要。所以未来的教师将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教师的职业将消失。这是不正确的,教师的角色会有变化,但不等于教师将消失。青少年是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尚不成熟,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很差,判断是非的能力还很弱,需要教师指导和帮助。何况教师的身教言传,教师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事物不可替代的。
第六,在教学过程中过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教学的变革,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学习将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降低。因此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中都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第七,在知识内容上,过去强调学习各学科的系统知识,现在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许多国家都设置综合学习课程,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
第八,教学方法、评价制度也要相应地改革。由于篇幅有限,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展开,需要专文论述。这里只作简要的提示。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二是不仅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三是鼓励学生创新,敢于提出与众不同、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四是评价标准多元化,很多问题不只是一种答案,尤其是社会科学要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总的来说,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这种客观现实的大环境,要求学校课程不断改革,而课程改革又会引起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革,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跟上这种变革。
课程观演变与现代课程改革
一、课程观与课程
每一种课程都是在一定的课程观指导下编订出来的,每一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也都是受一定课程观的制约。应该说,课程观是课程的灵魂。课程观是什么样子的,就会随之产生什么样的课程。下面就中外课程发展史上的几个例子,简单作以说明。
(一)儒学课程观与课程
儒学课程观是孔子(公元前551~前470)始创的,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学校课程建设都是受其指导的。儒学课程观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士”为教育目的。可以说,儒学课程是完全是为了培养“士”。而孔子所要培养“士”的规范就是君子。大体上说,君子修养是指知礼和以仁的精神灌输到礼的形式中去。在当时春秋时代,诸侯纷争,礼坏乐崩,社会混乱之际,孔子认为在这种情形下,亟须以礼正名,主张知礼是君子的主要德行之一。礼与仁互为表里,相互结合。在孔子眼里,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仁,这种道德标准的表现形式则是礼,所以,孔子将礼与仁看作是儒教的主要内容。《论语》的《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这四方面教育内容中,后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德育范围,而且“文”中也渗透着德育。可见,重在德育是儒学课程观的主要特点。根据这点可以得知,孔子使用的教材主要是经过他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上述基本教材,主要培养君子知道做人的道理和从政的手段,但也有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如有传授天文知识和教学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由于孔子轻视劳动、农业和商业,在他的课程中,不设这些方面的内容。
(二)人文主义课程观与课程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人文主义,反对欧洲中世纪维护封建统治的神本主义,强调要重视教育对象,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以培养人的和谐发展为教育目标。人文主义还反对学校以宗教教条为主要教材去麻醉和愚弄人民,主张学习人文学科和古典语文(希腊文、拉丁文)去发展人的智慧和个性。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人文主义课程观,主张课程从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因而,在课程设置上,把人文学科和古典语文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还开设了天文学、算术、代数、几何、绘画、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测量、道德、历史、地理学、化学、音乐、体育等学科。韦杰里奥(P.P.Vergeio)认为,心智训练与身体训练是课程的两根支柱,进行心智训练的基本科目应有历史与道德、诗歌与音乐、数学、天文学和自然学,为进行身体训练而开设的科目是游戏、体育和军事训练。
(三)功利主义课程观与课程
持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他用价值(功用)判断的标准设置课程。他说“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一种教育课程是否合理的判断,就要看这种功能的完成程度如何为准。”他把人生的完美生活活动依自然的排列主要分为五类:“为维持自己生存上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为维持正常社会和政治关系的活动;为获得生活上的必需,为维持自己生存上有间接关系的活动;关于抚育教养后嗣为目的的活动;当闲暇时为满足爱好和情感的一切活动。”斯宾塞觉得科学是能为人类上述种种活动作准备的最有价值的知识,从而确立了科学知识在课程内容中的中心地位。适应人类生活的五种主要活动,斯宾塞提出了自己的课程设置意见:适应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设生理学、解剖学和卫生学;适应间接保存自己的活动,设算术、几何、物理学、机械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社会学;适应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设心理学、教育学和生理学;适应维持社会政治关系的活动,设历史和社会学;适应从事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休闲活动,设文学和美术,包括诗歌、音乐、绘画、雕刻等。
(四)实用主义课程观与课程